八年级上册语文整教案[全册]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整教案[全册]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整教案[全册]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整教案[全册]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整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新闻两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并理解“锐不可当、业已、绥靖、阻遏”等词语。2.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3.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2.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尝试新闻写作。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走进新闻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 快速朗读第一则新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气势,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22 快速默读第一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1 )新闻的结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2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 35 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3 朗读第一则新闻,回答问题。(1 )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百万是实数。其中东路军、西路军各 35 万,中路军 30 万。可见新闻的真实性很重要。(2 )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从渡江的作战兵力、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三个方面来总领了全文。(3 )三路大军为何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本文依时叙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详说东路激战,文势涌起高潮: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4 )本文中的议论句(此种情况都很泄气)有何作用?这处议论透彻、精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三、品读课文,品味语言1 比较阅读甲、乙两句话,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甲: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三十万人。乙: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3“越过”只写出了“经过” , “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 “抵达”之意, “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所以,乙句的语言更加准确恰当。2 比较阅读甲、乙两句,结合加点词说说表达效果。甲: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乙: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时间概念更确切,且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 “剩下的”容易产生误解,是人员,还是物资?“余部”是军事术语,在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这个词用在报道战况的消息中,既确切,又得体。所以,乙句的语言准确,语言色彩恰当。3 比较阅读甲、乙两句感情色彩的不同。甲: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乙: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甲句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而乙句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 ,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 ,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所以,乙句的语言爱憎分明,褒贬有别。四、进入演播厅,角色体验如果你来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的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如何处理?全文的朗读基调为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 “封锁” “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学习了本文,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为了培养学生提高阅读新闻的质量和速度,教师准备报纸,先让学生相互提问,辨别任意一则新闻标题中的正标、副标和引标;辨别导语、主体与电头;辨别新闻的六要素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掌握方法1 回顾新闻的相关知识。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4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2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于 1948 年 11 月 5 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淮海战役是 1948 年 11 月 6 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则新闻。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 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的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2 品读新闻,理清结构。(1 )细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内容。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解放南阳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以及其军事上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蒋介石军队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而我军则走上了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战斗的斗志。(2 )跳读课文,给这则新闻划分层次。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又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从此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南阳守敌王凌云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3 )说一说一年多来,我军取得了哪些成绩。成绩主要有三项: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第三,纠正了“左”的错误,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5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1 再次细读这两则新闻,归纳相同点。(1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2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3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4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5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2 分析两则新闻的不同点。(1 )写作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写于 1949 年 4 月 22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 1948 年 11 月 5 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2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3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4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大气磅礴,如“百万” “均是”“占领” “控制” “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等。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1 开展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如时间不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朗读。每人限 23 分钟。2 赏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人民武装力量的日益壮大,富有气势。还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深得民心。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1 通过对这两则新闻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2 拓展延伸:6(1 )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2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 字左右)六、布置作业1 自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试写出“社论”或“改写稿 ”。2 查阅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读为主线,重语言训练。在本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以“读”字贯穿始终,从“初读”到“品读” ,始终在读中了解文体特点,在读中找出新闻的要素,在读中去品味新闻的语言,在读中尝试做主播的瘾。其用意就是要体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此外,在教学这两课时,我还尝试着扬学生个性,挖创新潜能;还创战争氛围,激爱国热情,创造一课多得的好机会。2 梨花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过程与方法:1.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进而品味孙犁“荷花淀派”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中感悟到中国人民不可征服的民族性格,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全文,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意蕴之美。教学时间:2 课时7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1 作者简介见状元导练 。2 文本链接。 白洋淀在河北省安新县,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交错,足有两三千条,有数不清的块状苇田和左盘右旋的迷宫似的水道。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白洋淀芦苇丛蔽,淀与淀之间壕沟相连,成为白洋淀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利条件,为抗日根据地之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的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以芦苇做掩护,乘小船来往于苇田壕沟,神出鬼没,袭击日军汽艇,歼灭敌人,粉碎了敌人利用津保航线运输军用物资扫荡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企图。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 复述故事内容。(1 )人物:主要人物:老头子;次要人物:大菱、二菱。(2 )环境:抗日战争中我军抗日根据地的芦花荡。(3 )情节: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夜间穿越封锁线时,遇到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2 本文是哪种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学生自主回答,教师点评明确: 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3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主人公的?8刻画手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4 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本文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言之有理即可)四、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 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始终不能得逞。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2 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1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2 ) “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代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为,也不写其用意,写老人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第二课时一、复习提示,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对那位白洋淀里的抗日老英雄有了很深的印象吧!是啊,这得归功于孙犁,因为正是他的妙笔,才让我们结识了一位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们再次走进白洋淀,再次走进芦花荡 。二、精读小说,探究形象教师:仔细品读课文,联系文本具体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看谁说得又多又准。以“我认为老头子具有_(性格或品质) ,我从_(句子或段)看出。 ”为句式。学生 1:我认为老头子具有爱国的品质,因为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9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我从如下三句中看出:(1)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 “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但他却像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2)他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 ,这是他的豪言壮语,可见,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 (3) “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他勇敢悠闲,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 ,更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 2:我认为老头子具有爱憎分明的优秀品质,他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如此深情,对敌人则满怀仇恨。如: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学生 3:我认为老头子具有过于自信自尊的性格。如: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学生 4:我认为老头子具有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如: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三、品读小说,赏析写景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小说创作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而编织故事情节、渲染环境描写的目的则是为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而服务的。那本文的环境描写有哪些呢?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1 品读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学生 1 品析:“敌人” “炮楼 ”,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 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学生 2 品析: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10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学生 3 品析: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 ”。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情怀。2 小说写两个女孩在革命队伍里逐渐成长的过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绘,同学们能否找出来,加以品析?学生 1 找例句:“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学生 2 品析:把女孩们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 ,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北斗” ,既是实在的景物,因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行军,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3 同学们在品析中找出例句,小组间相互品析。(1 )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写出了老头子的身轻如燕。 )(2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环境宁静、优美。 )(3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以景写情,表现了老头子的沮丧。)(4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为下文鬼子出来洗澡,老人智斗鬼子做铺垫。 )(5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以静写动。 )(6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老头痛打鬼子,内心痛快,故眼中的花格外美。 ) 小结:从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可以看出,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而是蕴涵了深远的寄寓在内的。在他的小说里,景物描写起到了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因而,它们决不是几颗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 ,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11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五、课外作业1 本文在结尾处写道:“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你能想象出当时二菱目睹老头儿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吗?补写出来。教学反思本教案的设计,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叙事性作品的特点,重在复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不同层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质量。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阅读,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设计比较新颖,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3 蜡 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拂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2.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分析老妇人的行为,着重理解老妇人思想感情的深度。2.细心揣摩探究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2.用心感受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成的战斗情谊。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122.感受朴素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描写的内涵。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基本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1 作者简介。见状元导练 。2 文体知识。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 ,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 学生默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学生复述时要抓住记叙的要素这几点去扩充: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 年 9 月 1920 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2 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3 试着给全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7 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第二部分(813 段) :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第三部分(14 31 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 45 年的结婚喜烛。 13第四部分(32 44 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4 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四、朗读课文,再现形象 1 跳读描写老妇人的相关句段,分析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1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2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3 )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而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4 )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总结:她是一位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法西斯恶势力的人。2 本文以写人为主,为什么以蜡烛为题?它寄托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思,象征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爱,也象征着两国军民在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中结下的战斗情谊永不磨灭,永远流传。此外,蜡烛还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的前后情节衔接了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更加感人。五、品读句段,揣摩语言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 45 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学生: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怎样理解这句话?学生:“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 “不会熄灭” 、 “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14六、探究写法,揣摩感悟1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交流。(1 )对德军炮火的 11 次描写。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2 )对蜡烛的次描写。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3 )对黑围巾的次交代。“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 次“爬” 、3 次“跪” )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切哀悼。 2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感人的片段,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结婚蜡烛,悼念烈士。七、作业布置展开联想,如果那位年轻军人契柯拉耶夫的亲生母亲后来读到了这篇通讯,她会有怎样的感想?八、课堂小结“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点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教学反思:本文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路并非易事。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个大致的认识,能概括出故事主线条。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在设计教学时,我遵循了阅读规律,由点及面,调动了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了学生筛选15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评价人物的能力。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珐琅、眼花缭乱、瞥见、箱箧、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2.了解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点。3.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过程与方法:1.培养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2.透过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2.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重点1.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教学难点透过或赞或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基本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在 1856 年至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1 作者介绍。见状元导练 。2 简介圆明园。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 48 年(1709 年) 。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16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回答问题。1 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 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3 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1 )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2 )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5 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6 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重。四、精读美文,讨论探究这封一千来字看似平凡的信中却折射出雨果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仔细阅读课文,分析讨论。1 关于人格魅力:(勇揭真相,何等良知!)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态度公正客观;雨果与巴特勒上尉的交锋不畏强权;雨果是否并不热爱法国深沉的爱。2 关于语言魅力:体会反语的力量(反语嘲讽,何等智慧!)(1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后半部分(611 段) ,并找出表达了雨果对英法联军辛辣嘲讽的语句。(提示:可以采取个别赛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相结合。 )(2 )雨果通过哪些语句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使用这种语言有何作用?通过反语来谴责。词语如“更彻底、更漂亮”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手挽手,笑嘻17嘻”等。句子如“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反语的作用是讽刺,表现了不动声色的深沉的愤怒。五、体验悲剧效果,抚慰名园遗骸1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的阅读中的体验和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谈一谈雨果的这封信能震撼读者心灵的原因。(1 )雨果的这封信,表达的不仅仅是他自己对人类智慧的赞颂以及对强盗的痛恨,他还表达了全人类共同的心声,所以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 )是的, “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一群强盗抢劫焚烧了属于全人类的智慧的结晶,摔碎了全人类的一个梦,所以我们必然会与雨果及全人类一起痛恨那些凶残的法西斯。心灵的震撼应体现在这里。(3 )我感觉到,读课文时,我们正徜徉在圆明园这美妙的梦幻里,正欣赏着这海市蜃楼一样的亚洲文明的美景,一句“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我们的心情瞬间沉入低谷,一个美轮美奂的梦瞬间破碎,自然心如刀割,自然就产生了对那些摔碎这个梦的强盗们的切齿痛恨!这应该是一个悲剧的效果。 总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美好的东西被毁掉是一种悲剧,也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这篇文章就是这样。2 曾经是梦幻一般的奇迹,如今成了一片伤痕累累的残骸!面对此景,你想到了什么?试着写一封信,呈给受了重伤的圆明园 。示例:圆明园:你的伤势还好吗?你不好,是吗?因为我从你的断壁残垣上找不到你以前灿烂的笑脸!我似乎看到了那些烧黑了的破损了的砖瓦还在瑟瑟发抖!回想过去,在 1860 年。这一个厄运重重的一年里,英吉利和法兰西这两个强盗,见到你,你的美丽和饰品吸引了他们,他们掠夺你所有宝贵的饰品。不仅如此,他们还用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啊!从此,你失去了往日的美丽,他们在你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刀疤,你从此消失,留下的就剩灰烬了!这一幕,我们整个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看到了的这一幕,太令人气愤了!不过,你同时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一定要发展,兴旺,富强,才不会受到别国的欺凌,侮辱,我们要抬起头来!你用你的伤痛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中国人民清醒过来吧!也许,你再也挽不回来了,但你原先的美丽和生动的一课,会留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你不仅是我们中国引以为傲的艺术珍品!更是一位令人敬爱的“老师”!一个中国学生:XX 2012 年 9 月 28 日18六、课堂作业试把你自己当成已经读过雨果来信的“巴特勒上尉” ,给雨果写一封回信。提示:可以写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表达对全人类的忏悔,也可以写继续执迷不悟,恼羞成怒,然后“义正词严”地痛斥雨果是胳膊肘往外拐,竟然嘲讽自己的国家。教学反思:1. 运用快速阅读训练的方式来处理课文知识性较强的部分,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消化吸收,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强化了阅读训练。2. 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回信”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5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并理解相关字词。2.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2.精读细节,品味关键的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铭记历史,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教学重点1.体会文章用明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诵读品味重要的细节。2.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体会战争的罪恶,树立和平的信念。教学难点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语句,深入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基本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如果我是导演,我想摄制这样一个公益广告:19第一个画面:(同时播放音乐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群孩子郊游归来,快乐地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 ,挥舞着衣服、帽子奔向父母,父母们扔下东西,张开手臂,高兴地将孩子抱起、转圈,天地响彻一片欢笑声,笑声久久回荡。第二个画面:一群悲哀无助的孩子恐惧地面对一排黑压压的枪口,发出最后的深情呼喊“亲爱的爸爸妈妈” ,而回应他们的却是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枪声,枪声也久久地回荡。你们知道这样的广告,要表达什么吗?请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文章亲爱的爸爸妈妈 (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1 作者简介。见状元导练 。2 写作背景。1988 年 10 月 21 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 年前,纳粹在这座小城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了 7000 多人,其中包括 300 多个孩子。47 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 1945 年起,每年 10 月 21 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作者在当年纳粹大屠杀的地点,感受到历史的残酷与沉痛,感受到人民的悲哀和愿望,写下了这篇文章。三、速读文本,整体感知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标出生字生词,并对关键语句打上记号。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生词。2 交流阅读后的体验。(1 )同样是作家,西德作家用极诚恳的态度表达了对战争的悔恨与谴责,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应有的态度,这种正视历史的行为值得人们尊敬。相反,日本作家的态度,令人发指,这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卑劣行为如出一辙,实在是不可思议。(2 )历史不能忘记,只有牢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然不再有战争和屠杀!历史的伤痛,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弥补。(3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我们不能牢记仇恨。战争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勇敢的确南斯拉夫人们也早已站起来了,如果仇恨的种子还在人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必将酿成新的历史悲剧。(4 )从文中“美丽沉重 ”这组词,我们可以看出因纳粹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屠杀了 7000 多人的残酷罪行而“沉重” ;而“美丽”是因为那个不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老师和临死前仍怀着强烈的爱,决不向刽子手乞怜的南斯拉夫人民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 ,令人崇敬。小结:本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迹,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像萨特一样,我们也感受到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 。203 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哪几个片断?可分为四个片断: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4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四、诵读美文,理解内涵1 第一层的第一句话“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为什么一个词就是一句话,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样写使阅读速度放慢,读两个字就停顿一下,想象一个画面,从而达到一个词就产生一个画面的效果;让人感到无限悲哀,渲染气氛。2 第四层,为什么用这么一大块的篇幅摘抄遗言?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语,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亮的几个瞬间,来控诉泯灭人性的战争。3 德国与日本对待二战侵略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1 )西德作家: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他的认识深刻,情感真挚,态度诚恳。(2 )日本人:自私地狡辩,企图开脱罪责。仍不愿正视历史。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 ”作者在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不记仇,很对。但是,不可以忘记。 ”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日本人的行为也在提醒善良的人们,维护和平是一条多么漫长的道路。让我们记住: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大肆屠城,血流成河,30 多万同胞惨遭杀戮;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 3500 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五、品读体会,突破难点1 一起朗读迪桑卡的诗,感受文章对战争的控诉与对自由人性的呼唤。2 谈谈你对迪桑卡的诗句的感受。就在屠刀砍下的前一刻,孩子们还在努力,还有梦想,还以为自己能自由地在阳光下奔跑,是的!他们本该自由快乐地在阳光下奔跑!可这些杀人魔鬼,竟然连如此天真稚嫩的生命也不放过,我们诅咒这灭绝人性的战争!我们呼吁世界永远和平!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展示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更深刻地感受作家对幸福生活,对和平世界的强烈呼唤。学生 1:(读收视笔记)这是我在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探索 发现”栏目关于日本部队揭秘这期节目后的日记。当年日本有 60 多个细菌工厂,遍布大半个中国。他们在广州用碳21疽菌杀害了 4 万多香港人,还有的人因被细菌感染得了烂脚病残废了,留下的伤痕看了真恐怖。但是有的日本人还否认这段历史。学生 2:(展示图片)这是我在网上下载的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这真是血淋淋的事实呀,居然有人否认它。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日本人是丑恶的,他也让我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用智慧和科技武装我们的头脑,强大我们的国家。学生 3:(读报心得)这几张是前些日子关于侵华日军以介子气毒害现在中国人的报道。五十多年过去了,它们还可以杀人,多可怕。从报纸上描写的那些中毒者的情形,我可以遥想当年被毒害的无数中国人的惨状。再不要有战争了,它留给人类的痛苦太深重了。学生 4:(电影美丽人生 片断)爸爸对儿子说这是一场游戏,他是为了不伤害儿子幼小的心灵,为了不让儿子知道那其实是多么血腥的残杀。 小结:我知道同学们准备的资料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能一一展示了。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硝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七、课堂作业1 登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的网址(/) ,浏览后打开留言板,输入你想说的话。2 如果要你根据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对文中提到的那个“ 日本人”写一封信,驳斥他的谬论,你怎样写呢?教学反思1、以历史贯穿课堂,便于理解主题。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我在课前给孩子们介绍了相关的一些历史背景,然后让孩子们带着对这段历史的真切认识去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因为有对课文中所介绍的那段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