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2版_第1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2版_第2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2版_第3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2版_第4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2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 2 版篇一: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部分试题 第七章第七章给药法 第一节给药原则 1、 “三查八对”:“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八对”指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药物质量。 (P305) 2、药物质量检查包括对药物的颜色、澄清度、有效期、包装质量等进行检查。 (P305) 3、给药后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主动与医生协商,采取减量或停药等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P305) 第二节安全注射原则 1、安全注射: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安全注射能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公共坏境。 (P305) 2、注射和药物配置环境符合无菌原则和职业防护原则。 (P306) 第三节给药途径 一、口服给药法 1、口服给药法是、最方便、较安全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目的。 (P306) 2、口服给药法因吸收较慢,故不适于急危重患者救治。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P306) 3、给口服药前,需评估患者病情,用药史及本次用药天数、剂量和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P306) 4、因其他原因患者暂时不能服药的,护士应将药物放回口服药车并上锁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并同时告知主管医生。 (P306) 5、服药时机:健胃药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饭后服、催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或半空腹服。避免茶水送服药物。 (P307) 6、服用碘剂的患者可碘剂滴入食物中或稀释后服用,确保剂量准确。 (P307) 二、吸入给药法 1、常用的吸入给药法包括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压缩雾化吸入法、和手持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P308) 2、严重阻塞性肺病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器,吸入时间应控制在 内,及时吸出湿化的痰液以防窒息。 (P308) 3、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持续状态者湿化量不宜太大,且不宜用高渗的盐水。 (P308) 4、超声波雾化吸入一般雾化时间为 。儿童的雾化量应较小,为成年人的 ,且以为佳。 (P309) 5、氧气雾化吸入法,亦称射流式雾化吸入法。调节的氧流量一般为 L/min,观察情况。 (P309) 三、肌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 1、肌内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其常用注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P310) 2、皮下注射主要适用于 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或用于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用药,其常用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及股 外侧。 (P310) 1 3、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用细长针头将药物注入深部组织,可避免或减少硬结的产生。(P310) 4、刺激性强、药液量过大或 pH 值过高或过低的药物,应选择长型的或 针头。进针要,推药速度要慢。 (P310) 5、未开封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笔应存放在冰箱(28) ,普通胰岛素不管是否已开封都应存放入冰箱内保存,所有已开封的胰岛素笔均应放在室温( 6、开封了的胰岛素笔若放在冰箱内保存,在注射前应提前 30min 取出放在室温下复温,然后才能注射。 (P310) 7、两岁内的患者不宜选用臀大肌肌内注射。 (P311) 8、注射部位要远离、血管,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皮肤受损处进针。 (P311) 9、若采用较长针头皮下注射时(8mm) ,针头与皮肤呈 3040角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 ;采用 45mm 短针头注射时,垂直进针。 (P312) 四、皮内注射术(药物过敏试验) 1、皮内注射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主要用于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皮肤麻醉的起始步骤。 (P313) 2、皮内注射前,确认患者无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P313) 3、密切观察病情,皮试后 20min(首次注射后须30min)内不得离开病房或注射室,即不能离开医生护士的观察视线。必要时,皮试前可先告知医生,确保过敏试验观察期间有医生在场。 (P313) 4、皮试结果阳性者在体温单、医嘱单、床头卡、一览表、注射表、护理记录单或门诊病历上用红笔加以注明,以及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P313) 五、静脉注射术 六、直肠给药法(肛栓) 1、直肠给药法是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 资料全身或局部疾病的 2 给药方法。其主要方法有点滴法和栓剂塞入法。(P318) 2、进行栓剂塞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膝部弯曲、暴露肛门,操作者戴上指套或手套,将栓剂沿直肠壁朝脐部方向送入 。操作完毕后,嘱患者平卧 15min 。 (P318) 3、栓剂置入后,指导患者采取收缩臀部及会阴部肌肉方法,防药物栓滑脱或融化后渗出肛门外,争取保留栓剂在肛门内 分钟。 (P319) 七、耳内给药法 1、耳内给药是指通过外耳道滴入药物,达到软化耵聍或治疗外耳道及中耳疾病的目的。 (P319) 2、清洁外耳道,而外耳道有脓液或分泌物时,分别用 3%过氧化氢液及 清洁外耳道,并用棉签拭干。 (P320) 3、耳内滴药时,拉直外耳道,将药液沿外耳道后壁缓慢滴入 35 滴(如滴入耵聍软化剂,滴入药液量要适当增多) ,用手指轻拉耳郭或反复请按耳屏数次,使药液流入耳道四壁及中耳腔内。操作完毕后嘱患者保持原体位510min 。 (P320) 八、眼内给药法 1、眼内给药是指将药液或药膏滴入或涂入眼内的一种给药方法,通过眼部给药可以达到治疗眼部许多疾病的目的。 (P321) 2、滴眼药水时,用棉签拉开下眼睑,右手持眼药液或滴管,将药液滴入结膜囊内,轻提上眼睑使药液充分弥散,嘱患者轻轻闭合眼睑 12 min。双眼滴药时,先滴健眼。 (P321) (P322) 3、涂眼膏时,嘱患者眼向上注视,右手将消毒玻璃棒一端蘸眼膏少许(约红豆大小,左手用棉签请拉开下眼睑,把蘸有药膏的玻璃棒与睑裂平行,自颞侧涂入下穹窿部,嘱患者轻轻闭上眼睛,从颞侧抽出玻璃棒。 (P321) 九、鼻腔给药法 1、鼻腔给药是药物的滴鼻液滴入鼻腔,起到收缩鼻腔粘膜、消炎、抗过敏或润滑等作用,已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咽炎和鼻腔填塞物抽取之前。 (P323) 2、鼻腔给药时,患者卧头低位或侧卧头低位,患侧应向下。一侧滴鼻后,嘱患者保持 510 min 后恢复体位,按相同方法滴入对侧鼻腔。 (P323) 3、教会患者或家属掌握喷雾型滴鼻的方法:用左手持药液滴右侧鼻腔,用右手持药液喷左侧的鼻腔,达到治疗的目的。 (P323) 十、阴道给药法 1、阴道给药是接置入或将药液直接灌入阴道内,以治疗妇女阴道及宫颈疾病的发放,适用于治疗各种阴道炎、慢性子宫颈炎,适用于术后阴道残端治疗。 (P324) 2、阴道纳入给药法中,患者?应戴手套,一手分开小阴唇,另一手用拇指及示指捏住栓剂,将药物放入阴道深处,用纱布在阴道处加压片刻,直到无排出感为止。 (P325) 3、指导患者在家进行阴道纳入应先坐浴后,用左手分开大小阴唇,右手示指、中指持药片沿阴道后壁推至阴道后穹隆。(P325) 4、阴道喷洒给药法中,用喷洒器喷洒或将药液撒在带线大棉球上,将棉球顶塞于子宫顶部,线尾留在阴道外。(P325) 第五节静脉输血术 一、血液领取1、静脉输血术是将或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失血性疾病和血液病急救救治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静脉输血可以维持患者血液的 正常携氧功能、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达到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P352) 2、静脉输血包括输注全血、成分血和自体输血。 (P352) 3、成分血种类较多,包括用科学方法分理出的、 、及的输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P352) 4、取血时三查八对,“三查”包括查、 、及;“八对”包括对患者姓名、ID 号、床号及血库的贮血号、血型、成分种类、血量配血结果。(P353) 5、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领回,即“八不接”:(P353)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6、对特殊情况暂时不能输注的血液,按输血科寄存管理要求寄存:(P353) (1)在血液出库 30min 内,且包装完整和未经加温等处理,立即送回输血科临时寄存,超出时限或经穿刺或加温的血液不予寄存。 (2)寄存与接收双方对血液质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血袋及标签有无破损、有无穿刺和加温痕迹、血液色泽是否异常等,填写血液寄存记录单。 (3)血液寄存最长时限不超过 24h,若超期造成血液质量问题与报废,由寄存科室负责。 二、静脉输注全血或红细胞 1、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及。主要功能是和压。适用于同时补充红细胞和血容量(血浆)的情况,例如大出血、严重创伤、换血等。 (P353) 2、全血一般保存在,CPDA 保存液。 (P353) 3、1U 红细胞约 ml,在(42)可保存。主要作用是补充,纠正贫血,回复和维持携氧能力。适用于贫血,急性出血,心、肾、肝功能不全,一氧化碳中毒等患者。(P353) 4、输血前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输血反应史,女性患者还应了解妊娠史,如为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须查看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P354) 5、输血前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尤其、及) 、合作能力和心理状态、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P354) 6、输注红细胞时,成人用针头,新生儿用针头,以提供良好的流速。 (P354) 7、遵医嘱给准确容量的血液并保持精确的输入速度:(P354) (1)输血起始速度宜慢,一般 3ml/min 或 20 滴/min。 (2)输血开始后 1520min 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患者无不适,可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一般成人4060 滴/min。 (3)休克患者可根据医嘱适当加快输血速度;儿童、老人、体弱、心功能不全者速度宜慢。 (4)每袋血液(200ml)输注时限不得超过 4h。 8、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完毕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不良反应,如、 寒战、发热、胸闷、气促、腰痛、血尿、四肢抽搐等表现。 (P354) 9、将血袋送回输血科,并保存。 (P355) 10、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P355)(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并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观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3)立即通知医生。 (4)准备抢救器材及药品,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半卧位、保暖或冰敷。 (5)配合医生抢救,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6)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感。 (7)通知输血科,及时在输血的对侧肢体和血袋分别采集血液样本做细菌培养,并保留余血及管道送检。 (8)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输血科。 11、取回的血液应在内开始输注,不得在放置时间过长或内保存。避免使用从血库取出超过 4h 的血液制品。 (P355) 12、严禁向血袋内加入,以免改变血液中的 pH 值、离子浓度或渗透压,引发溶血。同时,某些药物会与血液发生凝集反应,如葡萄糖酸钙,而导致整袋血凝集,危及患者的生命。 (P355) 13、连续输血时,两袋血之间用冲净输血管路;至少或更换一次过滤器和输血装置,以防止细菌生长或滤网堵塞。 (P355) 14、在外科大抢救尤其是大量输血时(输血量达 ml) ,不能忽略温,输入液体和血液的加温。因为低体温可引起血液的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不止和手术伤口的广泛渗血,这种低温凝血功能障碍常被临床医生误认为是 DIC 或出血性凝血病。 (P355) 三、静脉输注血小板 1、血小板包括浓缩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 (P356) 2、将血袋沿充分轻轻旋转,使血小板。因血小板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P356) 3、输注血小板速率以。一般 1U 血小板在内输注完毕(80100 滴/min) 。在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不得离开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如皮肤过敏、寒战、发热、胸闷、气促、腰痛、血尿、四肢抽搐等表现。(P356) 四、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1、血浆包括、和,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普通冰冻血浆含有除 V、因子以外的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主要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扩充血容量。 (P357) 2、新鲜冰冻血浆肉眼检查为,或,不能输注。 (P357) 3、按医嘱结合患者的情况严格掌握输注血浆速度(一般为ml/min) 。 心功能不全、年老体弱和婴幼儿患者输注速度要慢,以免循环超负荷。 (P358) 4、需要同时输入多种成分血和血液制品时,应先输丙种球蛋白、再输血小板、再输红细胞。 (P358) 五、静脉输注冷沉淀 1、冷沉淀以制备为一个单位冷沉淀() ,其主要成分是维蛋白原。适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因子浓缩剂。 (P358) 2、冷沉淀输注通常不要求做交叉配血试验,但要求,尤其是或 产儿。 (P358)3、输注冷沉淀时以输注,一般应在内输注完毕。(P359) 4、冷沉淀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原和其他杂蛋白,大剂量输注时可引起患者血浆中含量过高,甚至发生血栓栓塞,应予警惕。 (P360) 六、静脉自体输血术 1、静脉自体输血是指,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常用方法包括储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 (P360) 2、自体输血回收后内须将血回输完毕。(P360) 3、自体输血适应症:输血不良反应史患者;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发生困难者;准备进行骨髓移植者。 (P361) 篇二: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部分试题 第十章第十章 急救护理技术 第一节:急救护理原则 一、现场急救护理原则 1、急救车仪器和设备能正常运作 ,药物及无菌物品在 有效期内 。 2、医护人员要熟悉急救车 物品摆放。 3、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 的有效衔接工作流程。4、现场急救时,做好现场评估,遵循先排险后施救、先救命后治病、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处置、先救治后转运、急救与呼救并重 的原则。 5、多发伤急救用绿、黄、红、黑 检伤分类标识代表无伤、轻伤、重伤、死亡 。 6、保持呼吸道通畅,用 海氏手法 解除气道异物,有舌根后坠者予 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畅通气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怀疑或诊断有脊椎损伤者做好固定(硬板担架)和搬运 。 7、离断肢体用 无菌敷料或清洁软物 包裹,外加塑料袋密封,周围置冰块,并标 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离断肢体名称及数量、离断时间,随患者转运。 8、外露脏器用 无菌敷料或无菌碗覆盖, 勿回纳 。 9、转运患者过程中,做好病情观察,实施有效急救措施,并做好记录;做好院内外急救衔接,必要时通知院内相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请会诊。 10、救治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紧急抢救情况下医生的口头医嘱处理:大声复述医嘱内容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11、急救过程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执行告知制度,取得其配合 。 12、如无家属陪伴,病人随身物品 需 3 人同时清点并做好登记,专人保管。 13、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准确记录病人相关信息,并保持医生和护士的记录一致性 。(P398) 二、院内急救护理原则 1、急救仪器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由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定期维护保养,并建立设备检修档案 ,有应急调配机制。 2、参加抢救人员须掌握各项抢救技能,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医嘱查对及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转运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 3、建立和完善危重症患者和群体性(3 人以上)伤病员的 绿色通道 ,一律遵循 先抢救治疗后补办手续、先检查用药后补缴费用的原则。 4、对可疑急性传染病者应 及时隔离,医护人员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防护措施 。 5、如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 ,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应当 先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6、危重病人连接心电监护仪,分析患者心率及心律,必要时尽早进行心脏电复律或除颤 。 7、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头偏一侧或侧卧位 ,预防 呕吐或窒息 。必要时行 负压吸引 ,及时清除口咽、鼻腔部分泌物后呕吐物。 8、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选择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时用 呼吸囊辅助呼吸或建立人工气道行 机械通气 。 9、根据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道 ,遵医嘱用药。10、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急会诊制度,患者转科前做好病情评估、物品准备、通知相关科室 ,如需手术应做好术前准备,安全转运并详细交接班。(P399) 第二节: 创伤救护技术 一、止血 1、动脉出血时, 血色鲜红、呈喷射状、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P399) 2、患者失血出口渴、心慌、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时,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 。 3、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屈肢加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4、直接压迫止血法:用无菌敷料或洁净布料、衣物等覆盖伤口,压迫 10-15 分钟 。 5、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面部和四肢 的大出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压向深部骨骼 ,阻断血流。指压时保持肢体抬高,压迫力度以伤口不出血为宜 。 6、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出血。 7、填塞止血法:适用于大腿根部、腋窝、肩部、口鼻、宫腔等部位出血。纱布尾端一定要留在伤口外。 8、屈肢加垫止血法: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 的动脉出血。 9、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 四肢大出血。扎止血带前先加 衬垫 ,止血带扎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 13 处,下肢出血扎在 大腿中上 13 处 。松紧度以 出血停止、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 为宜。使用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 1 小时,最长不超过 4 小时,每 30分钟 松带一次,每次 1-2 分钟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止血带要露在衣物外面,有明显标示止血带的使用日期、开始时间、放松时间及操作者姓名 ,时间准确到分钟。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脉搏 等。上肢远端 缺血明显或有严重挤压伤 时,禁用止血带止血。 (P400) 10、止血带不可直接扎在皮肤上,应在 衬垫上饶 2-3周,打活结固定。 (P401) 11、采用填塞止血法时,记录 填塞的部位、敷料名称及数量 。 (P401) 二、包扎 1、包扎顺序由低向高、自左向右、从上到下、从远心端到近心端。 2、保持包扎肢体的功能位置 ,指端或趾端外露。 3、脏器脱出时勿将脱出物回纳 ,可用无菌换药碗 覆盖并妥善固定。 4、包扎伤口时,开放性气胸者先 闭合伤口 。 5、异物残留体内时勿拔出 ,将异物包扎固定好,避免移位或意外脱落。 6、包扎伤口时,避免在伤口、炎症、骨突处及受压部位 打结。 7、包扎禁用于可疑厌氧菌感染者。 8、孕妇及腹水的患者忌胸部包扎。 (P402) 9、包扎方法包括: 绷带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多头带包扎法、胸腹带包扎法。 (P403) 10、绷带包扎法适用于 头部和四肢、胸、腹伤口 ,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伤口 ,多头带包扎法、胸腹带包扎法适用于 胸腹部较大伤口和四肢的包扎。(P403) 三、固定(P404) 1、患者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 ;有休克时,应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 2、疑颈椎损伤时,保持颈部中立位,上颈托固定,并在颈旁两侧放沙袋固定 。 3、遇开放性骨折时,不可以将刺出的骨端送入伤口,以免造成感染。 4、固定的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 ,夹板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内应 加衬 垫 。指(趾)端外露,便于观察血运情况。5、肢体固定后予 适当抬高 ,以利于血液循环。 6、夹板固定牢固,松紧适宜,以固定带可上下移动1cm 为宜。 7、如包扎固定远端末梢苍白、发冷、麻木、疼痛、浮肿等应松开重新固定。 8、固定时除固定骨折部位上、下端外,还应固定 上、下关节 ,防止受伤部位移动。 (P404) 9、脊柱骨折的患者应卧于 硬板床上。 (P405) 四、搬运 1、 心脏停搏、窒息、大出血休克 未施行生命支持者不宜搬运。 2、 多发性创伤紧急处置后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不宜长途搬运。 3、疑有颈椎损伤,应先用 颈托固定 ,再使用 脊柱板 搬运;疑有脊椎损伤患者应使用脊柱板或硬板床 搬运。4、伤情 不明时,尽量不要搬动患者。 5、病情危重患者转运前应先通知 接收医院和科室做好准备 。 (P405) 6、休克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或中凹卧位,头偏一侧 ;咯血患者取 患侧卧位 ,必要时予以负压吸引;昏迷患者或有窒息危险者取 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一侧 ,以防误吸或窒息。 7、脊柱损伤患者,遵从“轴线”搬运原则,3 人以上同时统一操作,专人保护损伤部位,保持患者身体直线 ,防止移位、扭曲和震动。 8、四肢外伤出血患者,将出血部位置于心脏水平以上;头面部出血者,如无休克症状,取 半坐卧位或坐位 。 9、使用四轮担架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在高处 。 (P406) 10、胸部创伤者不宜采用 背负法。 (P407) 11、双人担架时,患者头部 朝向后者 ,便于病情观察,保持患者水平状态。 (P407) 第三节:洗胃术 一、插胃管洗胃 1、腐蚀性毒物 、强酸 和强碱类毒物 中毒,肝硬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 、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 及胃穿孔 患者禁洗胃。 2、患者取 左侧卧位 ,洗胃时应先 吸出胃内容物再灌入洗胃液 ,每次灌入 300-500ML ,总量一般为 2-10L,洗至 流出液体澄清无异味 为止。 3、昏迷患者洗胃时要防止误吸 ,呕吐时先暂停洗胃 ,并将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经口中毒后 4-6H 洗胃效果最好,超过 6H 仍要洗胃。 5、密切观察洗胃液的 出入量平衡 、患者是否出现 腹胀 、 腹痛 等情况。 6、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 洗胃液的名称及量, 呕吐物的颜色、气味、量 ,患者的主诉 。 7、弱酸性物质中毒:用牛奶、蛋清水、镁乳洗胃。 8、弱碱性物质中毒:用 5%醋酸、白醋、蛋清水、牛奶 洗胃 9、氰化物中毒:3%过氧化氢液引吐后用 1:15000-1:XX0 高锰酸钾液 洗胃。 10、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用 1:15000-1:XX0 高锰酸钾液洗胃,用硫酸钠导泻 。 11、敌敌畏中毒:用 2%-4%碳酸氢钠、1%盐水、1:15000-1:XX0 高锰酸钾液 洗胃。 12、灭害灵(DDT)中毒:用生理盐水洗胃,50%硫酸镁导泻。 13、灭鼠药(磷化锌)中毒:用 1:15000-1:XX0 高锰酸钾液洗胃,%硫酸铜液 洗胃。 (P408)14、洗胃的目的为解毒和减轻胃粘膜水肿。 15、洗胃液的温度为 25-38。 16、左侧 卧位可以减轻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减少毒物进入肠道 17、漏斗胃管洗胃时,抬高灌洗袋于高于患者胃平面30-50CM, 吸引器负压保持在 100mmHg()左右 。 18、如为幽门梗阻者洗胃,宜在饭后 4-6H 或空腹 洗胃 19、洗胃过程中遇阻塞、疼痛、出血或休克症状应停止洗胃查找原因并处理 。 20、服毒者洗胃完毕按医嘱保留胃管 24H ,必要时反复、间断洗胃。(P409) 二、催吐 1、口服中毒的患者神志清醒 ,可以通过催吐法 使其排出胃内有毒的物质,催吐可以加强洗胃的效果。 2、机械性刺激催吐:用手指、筷子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处,诱发呕吐。如不易呕吐时,可令其先喝温开水或温盐水 200-300ML,再次催吐,如此反复,至患者呕吐的液体为清澈无异味 时,可停止催吐。 3、药物催吐:可选用吐根碱、阿扑吗啡 等药物进行催吐。 4、 昏迷、惊厥、无呕吐反射、处于休克状态或摄入腐蚀性毒物的患者、严重心血管疾病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 禁止催吐,孕妇慎用。 (P410) 三、包扎 1、活性炭吸附可用于各种药物如有机磷农药、除草剂、菊酯类杀虫剂、乙醇或甲醇等中毒,但对氰化物 、铁及其他金属离子 中毒无效。 2、活性炭混悬液要现配现用 ,不宜过浓或过稀,在患者服毒后 1H 内解毒效果最为明显,需保留 4-6H 后再抽出。 (P411) 3、患者有胃肠出血 、胃肠穿孔 的病理情况,近期手术史 或 服用药物 增加发生胃肠出血或穿孔危险的情况应慎用活性炭。 4、活性炭吸附的目的为减少胃内毒物吸收 。 (P412) 四、导泻 1、常用的导泻剂有 20%甘露醇 和 25%硫酸镁 。 2、口服 20%甘露醇 100-250ML 或 25%硫酸镁 20-30ML ,昏迷者由胃管注入,同时予 500-1000ML 温开水口服或围观注入。 3、25%硫酸镁 不可用于昏迷患者或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药物中毒患者,因为镁离子大量吸收和在体内蓄积,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4、导泻可使大量体液进入肠腔,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血压和中心静脉压降低,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可引起虚脱、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多脏器功能损伤 等。(P413) 第四节:心肺复苏 一、成人心肺复苏 1、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 10S ,对成人检查颈动脉 ;对儿童检查颈动脉和股动脉 ;对婴儿检查肱动脉 。 2、开始胸外按压 30 次,用力、快速地进行按压,每分钟至少 100 次,成人按压幅度为至少 5CM,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3、胸外按压后,采用仰头提颌 或推举下颌法 开放气道。 4、开放气道后,给予 2 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大于 1 S,以使患者胸部起伏。成人没 5-6 S 给予 1 次人工呼吸,婴儿或儿童没 3-5 S 给予 1 次人工呼吸。5、替换按压时间控制在 5S 内,尽量缩短中断按压时间,操作开始后每 2 分钟或 5 个循环周期后,应重新评估患者心跳、呼吸情况。有呼吸、无大动脉搏动,予心脏按压 ;无呼吸、有大动脉搏动,予人工呼吸 ;有呼吸、有大动脉搏动,准备后送 ;效果不佳者,应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救护增援人员、自动体外除颤机到达或患者恢复呼吸和意识为止。 6、尽早电击除颤,发现室颤到实施电击除颤的时间应控制在 3 分钟内,心脏除颤结束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 7、有效复苏的体征:意识恢复 、瞳孔由大变小 、面色(口唇)红润 、大动脉搏动恢复 、恢复自主呼吸 。 8、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完成。 二、新生儿心肺复苏 1、新生儿窒息复苏台温度为 32-34。 2、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 4 项指标:是否足月、羊水是否清澈、有无呼吸或哭声、肌张力情况 。4 项中有一项为“否” ,则进行初步复苏。 3、新生儿取仰卧并轻度仰伸位,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用吸耳球洗净口、鼻分泌物,先口腔后鼻腔。人工吸痰管限制吸管的深度(千克体重+6 )和吸引时间(10S ) ,吸引器的负压 80-120mmHg 。 4、用手拍打或用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 或摩擦背部 2 次,以诱发自主呼吸。 5、如诱发呼吸无效,用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有呼吸暂停或心率100 次分钟,挤压呼吸囊的压力适中,首次压力为 30-40 mmHg;以后压力为 20-30 mmHg,频率 40-60次分钟,胸外按压时为 30 次分钟。供氧气 5L分钟):通气 15-30S 后测心率,如心率60分钟,或出生后无呼吸和心跳,者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为 3:1 ,即 90 次分钟按压和 30 次分钟呼吸。持续按压直到心率100 次分钟。 6、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后,如心率60 次分钟,或需2 分钟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或出生后无呼吸和心跳,或羊水 3 度浑浊无活力者,协助医生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喉镜早产儿 0 号,足月儿 1 号。 7、新生儿给药途径有:脐静脉 、气管内滴注 及末梢静脉注射 。 脐静脉 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 8、复苏完成每个步骤(约 30S)均需要进行复苏效果评价,主要基于 3 个体征:呼吸、心率、肤色(或皮氧饱和度) 。 9、复苏后监护与护理包括:体温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 、早期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预防低血糖和感染 等。 10、新生儿 5min Apgar 评分达 7 分以上,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并发症。 11、有活力指规则呼吸 或哭声响亮 、肌张力好 、心率100 次分钟 ,以上 3 项有一项不好者为无活力。 12、新生儿复苏流程:恶化顺序为肤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有效顺序为心率反射肤色呼吸肌张力。肌张力回复越快,预后越好。 篇三:第二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部分试题 第五章第五章 支持生理功能的护理 第一节 限制/活动的护理 1.长期卧床病人预防肺部并发症:观察患者呼吸系统状况,指导患者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 吹气球等,增加肺活量; 勤翻身拍背 ,以促进痰液排出; 保证水分的摄入 ,防止痰 液黏稠,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加强胃管护理和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和宣教 ,防止坠积 性和吸入性肺炎发生。P143 2.长期卧床病人预防压疮: 做好风险评估 ,选择恰当的皮肤减压工具, 12h 改变体 位 1 次 ,给予皮肤保护油/新型敷料保护骨突处/受压皮肤; 及时擦干皮肤汗液和尿便 , 关注皱褶处,预防压疮的发生。P143。 3.长期卧床病人预防便秘:观察患者排便的情况,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病情允许 的情况下, 指导患者多饮水 ,保证足够饮水量;注意饮食搭配, 少吃易产气食物 , 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基础上 进食适量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 每日按 摩腹部数次 ,促进肠管蠕动;对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必要时可以使用药物协助排便。P143 4.长期卧床病人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观察患者排尿情况, 每次排尿后做好会阴部清洁 ; 留置尿管的患者, 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预防泌尿系感染。 鼓励多饮水 ,少吃 含草 酸的食物 如菠菜、毛豆等,少吃 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 ,碱化尿液,防止泌尿系结石 发生。P143 5.长期卧床病人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足下垂: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协助患者进行 主 动和(或)被动的全身关节运动 。P144 6.长期卧床病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指导患者 多做踝部运动及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促进 血液循环,必要时为患者提供弹力袜,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