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案_第1页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案_第2页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案_第3页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案_第4页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案“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一、学习目标能说出杨利伟出征太空在我国航天史上的伟大意义2能分析文中的场面描写及其作用3能分析议论性语句的作用二、学习重点杨利伟的优秀素质2场面描写三、学习难点民族自豪感的内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四、教学设计通过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记录片激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唤起民族自豪感。学习文本看不同人物的民族自豪感介绍外国航天成果,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安排一教时前学习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的记录片观看要求:观后谈谈体会,这是怎样的一次飞行第二板块文本阅读思考题 1本文只写了杨利伟出征前半个小时内发生的事,仔细阅读文,想一想,共写了几个场景?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吗?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杨利伟是一位综合素质优秀的航天员?3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说一说其作用。学生依据思考题阅读文本。集体讨论交流:1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等待与送行的场面;二是杨利伟出征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庄重而热烈。一句简单的景物描写衬托场面的热烈,送行人员的装束打扮体现场面的庄重,人们的表现反映心情的激动。第二个场面庄严而豪迈。具体体现在杨利伟的报告,李继耐的命令,杨利伟的敬礼、拥抱与挥手上。2杨利伟的优秀主要表现在:步伐的从容而稳健;神态是微笑和深情;敬礼的标准;心情的激动以及插叙中的概括介绍。3议论性语句示例: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出征。(突出了这次航天飞行对个人和民族都具有伟大的意义)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突出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随着杨利伟标准的敬礼,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突出这次飞行的里程碑意义)后学习 1词语积累 2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300 字的体会。资料:美国航天史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发展概况20 世纪初,RH戈达德开始研究和试验固体火箭,后发表著作论证向月球发射火箭的可能性。1921 年,他转向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并于 1926 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以液氧、汽油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1936 年,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 Tvn 卡门等人也开始研制液体火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缴获的德国 V-2 火箭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和导弹。陆军在vn 布劳恩等德国专家的帮助下,于 194 年发射了 V-2 火箭,1949 年开始研制“红石“弹道导弹,194 年制定用“丘辟特“火箭发射卫星的“轨道器“计划。美国海军利用 V-2 火箭技术研制“海盗“号探空火箭,并从 l949 年开始飞行试验。美国空军于 194 年开始研制“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并提出以这种导弹为基础发射卫星的方案。为了不影响弹道导弹的研制,美国决定由海军以“海盗“号探空火箭为基础,研制发射卫星的“先锋“号运载火箭。197 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促使美国在执行“先锋“号计划的同时抓“轨道器“计划。198 年 1 月 31 日用“丘辟特“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 号。为了加速发展航天事业,美国在 198 年 2 月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并在同年 10 月成立主管民用航天活动的国家航空航天局。从 1961 年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 7 月首次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从1972 年起,美国航天活动的重点转向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并开始研制航天飞机。1982 年 11 月航天飞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美国的航天活动包括军用和民用两个部分,分别由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均有独立的科研和试验机构、发射基地和测控系统,并与政府其它部门、高等院校和私营企业广泛协作。美国主要的航天器发射场是空军东靶场、西靶场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从 198 年到 1984 年底,美国使用了 8 种运载火箭:“先锋“号、“丘诺“号、“红石“号、“雷神“号、“宇宙神“号、“侦察兵“号、“大力神“号、“土星“号和航天飞机,共发射了 1019 个航天器,居世界第二位,耗资约 1700亿美元。载人航天从 1961 年至 1984 年底,美国先后实现了项载人航天计划,完成 46 次载人航天,耗费约 00 亿美元。1961 年月AB谢泼德乘“水星“号飞船首次完成轨道飞行。1961 年9 月组建约翰逊航天中心,它的任务是设计和制造载人飞船,选拔和训练宇航员。印年代实现了“水星“计划、“双子星座“计划和“阿波罗“工程。通过前两项计划,解决了载人上天和返回的问题,试验了飞船的轨道机动、交会、对接和宇航员出舱活动等技术,为实施“阿波罗“工程奠定了基础。1969 年 7 月至 1972 年 12 月,先后有 6 艘“阿波罗“号飞船完成了月球航行,12 名航天员在月面上进行了科学考察。70 年代美国重点实行两项计划:天空实验室“计划和航天飞机工程。1973。1974 年间以“天空实验室“为空间活动基地,先后有 3 批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上去工作,开展了生物学、天文学、地球资源勘测和生产工艺方面的实验。航天飞机于 1972 年开始研制,1981 年 4 月首次试验,1982年 11 月投入使用。深空探测美国深空探测的目标是考察太阳系内的天体和行星际空间环境,重点是月球和火星,其次是金星、水星、木星和土星。198。1968 年间先后用“先驱者“号探测器、徘徊者“号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和“月球轨道环行器“等考察了月球,包括拍摄月面照片和分析月球土壤,为实现载人登月提供了科学资料。火星探测器主要有“水手“4 号、“水手“6 号、水手“7 号和“水手,9 号以及“海盗“1 号和“海盗“2 号。1962 年发射的“水手“2 号和 1967 年发射的“水手“号先后在离金星 3000 公里和 7600 公里处掠过,测量了金星的大气密度和表面温度。1972 年 3 月 2 日和 1973 年 4 月日发射的“先驱者“10 号和“先驱者“11 号分别于 1973 年 12月和 1974 年 12 月掠过木星,探测了木星的辐射带和大气层,拍摄了木星极区的照片。“先驱者“10 号于 1986 年穿过冥王星的平均轨道,成为飞离太阳系的第一个航天器。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l 号和“旅行者“2 号于 1979 年飞临木星,首次临近观测了木星环、大红斑和 3 颗木星卫星。然后又于 1980 年和 1981 年先后飞近土星,拍摄了土星的照片,提供了关于土星环结构的新资料并发现了土星的新卫星。中国航天大事记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97 年 11 月 26 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发射成功。980 年月 18 日-21 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981 年 9 月 20 日,中国成功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物理探测卫星。982 年 10 月 7 日-16 日,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984 年 4 月 8 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986 年 2 月 10 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通讯卫星。988 年 9 月 7 日,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发射成功。988 年 9 月 14 日-27 日,我国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990 年 4 月 7 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990 年 7 月 16 日,中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总载荷 74 吨的模拟卫星和巴基斯坦卫星。991 年 2 月 22 日,“长空一号“无人机系列研制成功。997 年 8 月 2 日,我“长征三号乙“成功将美国为菲律宾制造的马部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997 年 9 月 2 日,我国“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成功。997 年 10 月 17 日,我“长征三号乙“将“亚太二号 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997 年 12 月 8 日,我“长二丙“改进型火箭首发铱星成功。998 年 3 月 26 日,长征火箭将两颗美国铱星送入预定轨道。998 年月 30 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中卫1号“卫星。998 年 7 月 18 日,长征火箭首发欧洲国家制造的通信卫星成功。999 年月 10 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试验卫星。999 年 11 月 20 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升空。XX 年 1 月 10 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神舟二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XX 年 3 月 2 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发射,神舟三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XX 年 12 月 30 日,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XX 年 10 月 1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宇航员“。世界航天史十个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于年月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年月日,美“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第一个登月的人美国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第一个太空站前苏联年月发射的礼炮号太空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太空站,并接纳了三名宇航员。第一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美国第一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年月日飞向地球轨道,绕地球飞行圈,历时小时分钟。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男宇航员美国岁的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于月月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