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_第1页
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_第2页
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_第3页
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_第4页
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篇一:第二三单元整合 中西方政治制度第二三单元整合 中西方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国和英国)以及对今后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君主的地位问题) 1. 两个君主的地位问题 1, 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权力至上: 2, 中国皇帝至高无上,个人独裁,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2. 中英两种政治制度对各自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英国逐渐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很快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极大的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并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三 古今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 1 古代西方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索伦 克里斯提尼 玻璃颗粒) 2 近代西方近代英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英国: 1, 政体:君主立宪制 2, 确立:权利法案1689 目的:限制王权 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过往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P37)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 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议会 权力的发展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大权力,为工业资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逐 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 4,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作用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益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美国: 1, 政体:民主共和制 2, 确立的标志:1787 年宪法的颁布 目的:为了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内容: 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机构。 (有 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权力分为三个部分: 立法权:国会 行政权:总统 司法权:最高法院三权分立,互相制约(避 免权力过度集中,防止专制和独裁) 3, 原则:“分权与制衡” (第一次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 4, 评价历史意义:1.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地资产阶级宪法 2.他强调加强国家权 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专制 和独裁,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3.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 1,允许奴隶制的存在 2.不承认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 力。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政治的尝试 辛亥革命推翻强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的性质) 现代中国不断完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中国初期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时期(改革开放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 1.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 2, 中国共产党领带人民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1、 武装反靠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建立农村革命根据 地(井冈山) ;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 抗日战争近代以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意义) 3、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军占领南京, 推翻国民党统治。 4、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 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解释;取得民族独立的新中国走上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结合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谈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1. 实行民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不懈追求 2.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因为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3. 从专制到民主,民主制度不断提高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中国,西方国家的对外关系 一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一步步沦为半支半封社会 1,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 2, 二丫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加强 3,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4, 八国联军战争辛丑完全沦为 二现代中国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对外开放 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 边倒” 2、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内瓦会议 1954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4. 万隆 1955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19711025 恢复在联合国合发席位 1972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只有一个中国) 19730101 中日建交 19790101 中美建交 3. 新时期走向全方位开放的外交新时代 1,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 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XX 亚太经合第九次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达成“上海共识” 3, 积极发张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XX 上海合作组织) 1. 中俄哈吉塔乌 2. 性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3. 中国发挥主导作用(里程碑) 二战以来世界格局 1. 二战后世界格局:两级格局 1. 形成原因 1, 美国: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 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冷战形成的标志”1947“杜鲁门主义”提出 2,6070S 多极化趋势出现 1. 走向联合的欧洲: 1951 欧洲梅钢共同体欧经共体&欧原子能共同体1967 欧共体1993 欧盟 2. 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历 史舞台 以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1. 原因: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多个力量中心出现 2. 表现 1.“一超”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2.多强: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1993 欧盟)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中国实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但其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篇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第 1 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并认识到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的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3)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探究西周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掌握皇帝制度建立的条件、主要内容、特征和历史影响; (2)掌握秦朝三公九卿的设置和职责和秦中央官制的特征和影响; (3)掌握秦朝郡县制全面推行的背景、概况和影响; (4)分析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对秦朝及后世历史发展的影响。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1)识记皇帝制度、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和三司、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之、州县两机制、观察使、节度使、行省和宣慰司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 (2)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3)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及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4)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要点】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夏商方国联盟 1.夏启建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2.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卜、祝、史、师等官职。 地方:封候、伯等为方国 3.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商朝本族的活动区域,由商王直辖。 外服:商族以外的方国,由侯、伯直辖,受商王控制、支配。 商王与方国的关系:政治上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经济上方国要对周王要尽租役义务。 西周天下共主 1.分封制 是周天子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一种政治制度。始于商,成熟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西周的分封制始于周武王。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藩卫宗周” ) 。 内容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的主体是王族。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 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评价 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后期:导致国家分裂。 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落,诸侯势力发展。 2.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源于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成于商,盛于西周,影响到整个封建时代。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最终是为了确保王权的稳定。 实质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体系。 内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按血统关系的亲疏建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层层相宗,天成多层次的大宗、小宗关系,小宗须服从大宗。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分封制。 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宗法制的工具 周礼: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在周礼上规定的音乐、舞蹈和歌咏。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行政区划: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 行政管理:神权与王权、族权与政权合一。 政体:由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 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上(理论基础):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思想 实践上:战国时商殃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行县制的政治体制,提供成功经验。 2.演变过程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发展于元极端强化并发展到顶峰于明清(鸦片战争前) 。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 君主专制。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终存在的两个矛盾 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 总特点: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帝专制独裁;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的特点:皇权至上,专制独裁。 中央集权的特点: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无独立行政体系。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特点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总趋势 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 二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8.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 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外交: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弊端: 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 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专制主义的危害 政治上:不断强化的个人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专制体制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 经济上:强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 大统一 1.原因 秦国经济的发展; 民族融合的发展; 人民都渴望统一; 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 主观上,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 统一经过 秦国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方针:“远交近攻” 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为建立专制主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 秦朝的一统天下 过程:向北: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向南:修灵渠,平岭南,在岭南置郡;西南: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 。 影响: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巩固统一的措施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大规模移民。 4.意义 政治上: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经济上: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篇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基本框架】 【知识结构】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夏商方国联盟 1.夏启建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2.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卜、祝、史、师等官职。 地方:封候、伯等为方国 3.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商朝本族的活动区域,由商王直辖。 外服:商族以外的方国,由侯、伯直辖,受商王控制、支配。 商王与方国的关系:政治上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经济上方国要对周王要尽租役义务。 西周天下共主 1.分封制 是周天子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一种政治制度。始于商,成熟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西周的分封制始于周武王。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藩卫宗周” ) 。 内容 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的主体是王族。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 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评价 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后期:导致国家分裂。 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落,诸侯势力发展。 2.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源于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成于商,盛于西周,影响到整个封建时代。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最终是为了确保王权的稳定。 实质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体系。 内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按血统关系的亲疏建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层层相宗,天成多层次的大宗、小宗关系,小宗须服从大宗。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分封制。 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宗法制的工具 周礼: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在周礼上规定的音乐、舞蹈和歌咏。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行政区划: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 行政管理:神权与王权、族权与政权合一。 政体:由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 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上(理论基础):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思想 实践上:战国时商殃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行县制的政治体制,提供成功经验。 2.演变过程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发展于元极端强化并发展到顶峰于明清(鸦片战争前) 。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 君主专制。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终存在的两个矛盾 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 总特点: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帝专制独裁;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的特点:皇权至上,专制独裁。 中央集权的特点: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无独立行政体系。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特点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总趋势 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 二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8.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 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外交: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弊端: 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 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专制主义的危害 政治上:不断强化的个人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专制体制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 经济上:强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思想文化: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 大统一 1.原因 秦国经济的发展; 民族融合的发展; 人民都渴望统一; 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 主观上,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 统一经过 秦国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方针:“远交近攻” 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为建立专制主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秦朝的一统天下 过程:向北: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