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_1_第1页
2017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_1_第2页
2017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_1_第3页
2017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_1_第4页
2017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 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口耳目 日月水火篇识字,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单元在教学上有别于其他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 “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 ,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天地人教学目标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 6 个生字。2 初步学习朗读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教学过程:一、前谈话,激发兴趣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铃声响,坐坐好。腰挺直,脚放平。手放好,头摆正。眼睛看老师,上专心听。这是第一节识字,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2 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题:天地人。二、朗读文,内容归类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2 教师带读。先读题,再读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3 引导学生观察,文将这 6 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学习汉字“天”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2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3 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 。教师出示汉字“我” ,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 。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2 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3 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 “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2 金木水火土教学目标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 7 个生字。2 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 4 个字和横、竖 2 种笔画。3 正确朗读文。背诵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教学难点】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教学过程:一、朗读文,初步感知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2 出示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 “开火车”读。3 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读正确。4 引导学生选生字把文补充完整。一二三() () ,金木水火土。天地分() () ,日月照今古。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出示阿拉伯数字的 1,与汉字的一至五进行对照,还可以出示画着不同数量(少于)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的就是树木,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处。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土:出示土的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汉字一至五,学生都很熟悉。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联系生活,将字义、字形、字音联系起来,帮助儿童认记汉字,理解字义。重点理解“金” ,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3 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三、学写笔画,练写生字“一、二、三”教师讲解田字格。(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 。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2 讲解笔画横。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 。3 学写汉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 。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 。教师范写“一” ,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 ,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4)在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学生再练习,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3 口耳目教学目标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 7 个生字。2 会写“口、目”等 4 个字和横折、撇、弯钩 3 个笔画。3 正确朗读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 3 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识字。要认读的 7 个生字中, “足、坐”是平舌音, “手、站”是翘舌音。教师要让学生用上生字进行日常表达,在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1)看图说话正音。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可以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 “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 ”“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 ,再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2)组词正音。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手臂” 。还可以教师边24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做搓手的动作边说词语,启发学生做做说说,如“招手、挥手、拍手、摇手、握手” 。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认读正音。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口、耳、目、手、足”的字形与每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教师可以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借助俗语识记。 “坐、站”两个字结构相对复杂,可以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 ,识记“站、坐”两个生字。(3)组词识记。可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转换语境认读,如“人口、手上、坐下” 。2 写字。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 3 个笔画。教师可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本 4 个字书写要点:口 3 画,独体字。第一笔竖和横折的折,应稍稍往里斜,呈上宽下略窄。耳 6 画,独体字。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横是长横,要稍稍向上斜。目画,独体字。竖要直,中间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横之间等距。手 4 画,独体字。第一笔撇要横撇,两横有变化,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教师示范撇和弯钩:撇:由按到提,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四、实践活动找找与“手、足、口、目、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2 调查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26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4 日月水火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 8 个生字。2 会写“日、田”等 4 个字和捺、点 2 种笔画。3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日、月”等 8 个生字,会写“日、田”2 个字。2 体会象形字形义结合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读准字音每人发一张写有本生字的纸条,要求学生在纸上圈出认识的字,读一读,再把这些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一教。重点带读正音:“日、水、山、石” 。2 联系生活,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在广告牌上看到的,在书上看到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二、探求规律,理解字义出示汉字“日、月、水、火”和对应的甲骨文,分小组将生字和对应的甲骨文配对。2 小组反馈,以“日”为例,重点点拨:(1)出示图片,理解字义:“日”是指什么?(2)对比中了解字形:图片与甲骨文的“日”对照,说说了解学生起点,教学可以有的放矢。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出示“日”变化的系列字体,了解“日”字形的逐步变化。3 做游戏“找朋友” 。请分别拿到“山、石、田、禾”4组生字、图片、甲骨文的同学,找到对应的“朋友” 。同一组排成一列,读一读生字。三、学习笔顺,指导书写出示生字“日、田” ,引导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 2 个字。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日”与“田”在整体形状上有什么不同。3 引导学生看田字格,学一学笔顺,强调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4 范写,学生练写。反馈点评后,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觉得哪个字写得不满意,可以多写几个。对的过程中关注字形的相似点,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感受汉字整体形状,促进对汉字结构的把握。对韵歌教学目标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 个生字。2 会写“虫、云、山”3 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 3 个基本笔画。3 正确朗读文,背诵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教学设计一、学习第一、二句,体会单字对教师朗读第一、二句,结合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 呈现简笔画的“云、雨、雪、风、花、树、鸟、虫” ,出示生字卡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 ,学生选择对应的汉字在画下摆一摆,初步理解字义。3 引导学生归类。教师出示“自然现象” “动物” “植物”3 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 “花、树、鸟、虫”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二、学习第三句,感悟多字对教师朗读文第三句,让学生说说听到的事物。2 出示山清水秀水墨画和柳绿桃红水墨画,引导学生看图找对子。 (山对水、柳对桃、红对绿、清对秀)3 引导学生发现柳对桃是植物对植物,绿对红是颜色对颜色,山对水是事物对事物。教师小结:同一类的字才可以对对子。三、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出示文金木水火土 ,请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读。请学生在其中找单字对。2 提问:花对鸟外还可以对什么?学生尝试对对子。四、生生合作,熟悉文学生诵读文。2 借助板书,师生合作对对子。3 借助板书等多种形式背诵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在听读、选图中理解文本。让学生做游戏,在文中找对子,迁移运用。我说你做教学目标初步建立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说话有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 “注意听” 。2 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教学建议一、了解游戏名称和规则出示题,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我”指的是谁, “你”指的是谁, “我说你做”连起来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游戏的规则,明确游戏的做法:发指令的人只有一个,做动作的人可以一个或多个。二、发指令练习发指令是游戏有效开展的基础。通过发指令练习,让学生感受、体验“大声说”该用多大的音量才是合适的,才能让全班同学都听得见。可以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练习,如教师发指令,让听见的学生举起手:“全体起立。 ”“男同学坐下。 ”教师音量逐渐增大,直至全班同学都听见,让学生直观感受用多大的音量才是合适的。学生练习时,面要广,可通过“开火车”等形式轮流说。要特别关注个别胆小、说话声音比较轻的学生,多给予表现机会,多鼓励,增强说话的自信心。三、开展游戏观察插图,辨别对错,明确要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发布的指令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