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行政报告写作_第1页
突发事件行政报告写作_第2页
突发事件行政报告写作_第3页
突发事件行政报告写作_第4页
突发事件行政报告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行政报告问题探讨突发事件行政报告问题探讨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宝安区卫生监督所 林炳杰林炳杰2010.11突发事件的报告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撰写报告也是应急处置内容之一。报告的质量关系到上级领导的决策和案件承办单位的形象。 现结合案例,谈点个人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德圳昌正己烷中毒事件德圳昌正己烷中毒事件事发经过事发经过2009年 11月 24日,德圳昌科技有限公司3名女工到沙井监督所咨询,根据其自诉症状,该所判断可能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立即派员下厂调查。 l 该公司于 2009年 2月自南山区搬迁至沙井街道,有员工 100名,主要从事手机外壳加工,包装车间为空调环境,工艺中徒手使用擦机水清洗手机屏幕,厂方未申报。l 当天对工作场所空气进行了采样,并要求该公司安排有类似症状的员工到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发生中毒的包装车间发生中毒的包装岗位l 11月 26日检测报告示:工作场所正己烷超标( 446.3 543.1mg/m3) 。l 11月 26日,根据检测报告,当天采取临时控制措施:查封了含正己烷的工业清洁剂,责令该公司立即组织全部工人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l 至 12月 11日,该公司安排了同工种工人23人进行应急体检,发现 16例疑似正己烷中毒病人。l 但该公司为了逃避追查责任,有意隐瞒实际接触人数, 12月 11日私自将部分患者转移到外地治疗。l 12月 17日下午接到省所转来的中山市卫生监督所 “关于调查处理中山市坦洲南华医院收治一批疑似正己烷中毒病人初步报告 ”, 属用人单位将疑似职业中毒病人私自转移至异地隐蔽医治的事件 12月 17日下午,我区卫生监督部门 责令该公司要妥善安置这批病人,该公司于当天晚上就将在中山治疗的 16名病人全部接回, 15人安排在市职防院, 1人在广州市职防院治疗。 责令该公司紧急召回其他曾在包装车间工作过的员工,包括已辞职员工回公司接受应急体检。 经过艰苦的寻找和排查,总共排查了 117名接触正己烷的员工,发现有 34名员工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这批员工均已安排住院治疗,其中 31名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治疗,并已确诊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另外还有 3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住院治疗,均已确诊。这批中毒病人,由于发现和处理比较及时,没有危重病例。至 2010年 8月 2日已有 19人出院,尚住院 15人。正己烷中毒女工2009年 12月 24日,广州日报刊登了 16名职业病员工被公司强办出院手续失去行踪 的报道,报道称: 16名职业病员工均为深圳一企业员工,而这批病人所在的公司就让员工从中山市坦洲镇某医院被强行出院,中山市卫生局发动全市卫生机构寻找未果。媒体报道媒体报道2009年 12月 25日 晶报 :“ 深圳 16名患病工人不是被出院是正常转院 ”2009年 12月 25日, 南方日报 “25疑似职业病中毒女工已住院 ”2009年年 12月月 30日,中国青年报:日,中国青年报:“ 深圳深圳 16名中毒女工住院治疗时被厂方私下接走名中毒女工住院治疗时被厂方私下接走 ” 领导批示2010年 1月 21日 ,陈啸宏副部长 批示 : “该公司未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也没有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既有企业主体责任,也有卫生部门监管责任 ,故应责成 地方 严肃查处。 ”2010年 1月 27日 ,张茅书记 批示 : “同意啸宏同志意见,应要求 地方 严肃查处。 ”2010年 2月 2日 ,苏志局长批示: “请职卫处落实部领导批示, 对于当地卫生部门履职存在的问题督促当地依法落实。责任追究2010年 2月 9日 ,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严肃查处 深圳市德圳昌科技有限公司危害劳动者健康违法行为的通知 ( 卫办监督函201095号), 要求省卫生厅 “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监管责任,有关工作进展情况于 2010年 2月底前报我部。 ”省厅通报2010年 3月 22日 ,省卫生厅下发了 关于 深圳市德圳昌科技有限公司正己烷职业中毒及广州白云区荣发皮具厂苯中毒等职业病危害事件查处情况的 通报 (粤卫 201040号 )。l 2010年 3月 12日正式对该公司发出了罚款人民币 19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法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突发事件行政报告什么是突发事件?l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于 2007年11月 1日起施行。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l 国务院 2003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了规定: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l 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深府办 2007 148号)分级如下: 一般( 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较大( 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49人,或 1-4人死亡。 重大( 级):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人以上,或死亡 5人以上。 特别重大( I级):对职业病事故无具体规定。突发事件的报告规定2010年 5月 深圳市职业病报告暂行管理办法 ( 深卫人发 2010 289号)l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有关部门,报告时限为发现事故后 2小时。l 第十三条 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实施紧急报告:(一)特大和重大事故,应当于 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市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二)一般事故,应当于 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行政报告的格式国家未有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格式,政府领导和上级行政部门领导所要求的是行政报告。“领导的想法就是我们的作法,领导的意向就是我们的 方向 ”。 l 突发事件行政报告可以看作是行政机关法定公文的一种。 国务院 2001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所规定的公文有 13种,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 报告 、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报告 ”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的上行公文。公文 “报告 ”的格式应注意的问题:l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落款、日期、印章等部分 组成 。l 报告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尽量参照 2000年施行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l 文内使用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如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性病 /爱滋病防治中心 (简称 .)l 注意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