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五_第1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五_第2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五_第3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五_第4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五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1曹春芳一、文说明这首诗写诗人登楼远望所见及其深刻的感受,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第一、二句,描绘黄昏夕阳西下时,山河苍茫壮阔的美丽景色。用“依”和“尽”来表现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的状态;后两句写所见的壮丽山河,抒写诗人的感受。道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也赋予上两句景物描写更丰富的内容。全诗画面宽广,景色壮丽,具有阔大雄浑的气势。诗中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二、教学目标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2朗读文。背诵文。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三、教学准备文挂图、生字卡片、配乐朗读带四、教学时数2 时五、教学过程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全部资料。本站()地址是:第一时(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1学生背诵古诗,教师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出示挂图,揭示题。(二)学习古诗,体会意境。1教师范读古诗。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学生从古诗中找出生字自由认读或与学习小组间的同学互读。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学生读古诗(集体读、分男女读、小组读、指名读)巩固生字的读音。6结合挂图,体会意境。边指导学生看图边讲述:一轮红日傍着山巅逐渐落下去了,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腾不息流入大海,要想看到很远的地方,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7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三)朗读古诗,读中悟韵。1指导学生断句,读出韵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朗读带,引导学生反复按照朗读古诗的节奏,整体感知古诗语言轻重音,语速语调,节拍停顿的变化形式的节奏美。3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古诗, (自由读、互读、指名读、赛读、配乐读)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4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景象,背诵古诗。(四)作业。有韵味地背诵古诗。第二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1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揭示本节的学习目标。(二)学习生字,培养兴趣。1出示生字卡片:白、日、目、人、入、千。2读准字音:这些字中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3记住字形,你会其中的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用形象记忆法记“日” ,先让学生认识“日”最早的写法“” ;熟字记忆法;“日”字加撇就是白, “日”中加横就是“目” , “十”上加撇就是“千” 。4指导书写:弄清笔顺:白:日:目:人:丿人入:入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 “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 “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