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学模型_第1页
第二章数学模型_第2页
第二章数学模型_第3页
第二章数学模型_第4页
第二章数学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章)二、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二、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三、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线性化三、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线性化四、拉氏变换和拉氏反变换四、拉氏变换和拉氏反变换五、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五、传递函数以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六、系统函数方框图和信号流图六、系统函数方框图和信号流图七、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推导举例七、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推导举例九、小结九、小结一、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一、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八、系统数学模型的八、系统数学模型的 MATLAB实现实现本章要熟悉下列内容:本章要熟悉下列内容:第二章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 动态数学模型动态数学模型 建立基本环节(质量建立基本环节(质量 -弹簧弹簧 -阻尼系统、电路阻尼系统、电路网络和电机)的网络和电机)的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 及模型的及模型的 线性化线性化 重要的分析工具:重要的分析工具: 拉氏变换及反变换拉氏变换及反变换 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的图形表示:控制系统的图形表示: 方块图方块图 及信号流图及信号流图 建立实际机电系统的传递函数及方块图建立实际机电系统的传递函数及方块图系统数学模型的系统数学模型的 MATLAB实现实现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综合,是机电控制工程的基本方法。如统进行分析、综合,是机电控制工程的基本方法。如果将物理系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性用数学表果将物理系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性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就得到了组成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达式描述出来,就得到了组成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传递函数为基础。而现代控制理论采以传递函数为基础。而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状态空间方程为基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状态空间方程为基础。而以物理定律及实验规律为依据的础。而以物理定律及实验规律为依据的微分方程又是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是列微分方程又是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是列写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程的基础。写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程的基础。一、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一、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l 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揭示了系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揭示了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 :静态条件(变量各阶导数为:静态条件(变量各阶导数为零)下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反映零)下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反映系统处于稳态时,系统状态有关属性变量之系统处于稳态时,系统状态有关属性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动态数学模型动态数学模型 :描述变量各阶导数之间:描述变量各阶导数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关系的微分方程。 描述动态系统瞬态与过渡描述动态系统瞬态与过渡态特性的模型。也可定义为描述实际系统各态特性的模型。也可定义为描述实际系统各物理量随时间演化的数学表达式。动态系统物理量随时间演化的数学表达式。动态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仅取决于同时刻的激励信号,的输出信号不仅取决于同时刻的激励信号,而且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有关。微分方程或而且与它过去的工作状态有关。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常用作动态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常用作动态数学模型。对于给定的动态系统,对于给定的动态系统, 数学模型表达不数学模型表达不唯一唯一 。工程上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工程上常用的数学模型包括: 微分方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程,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 对于线性系统,对于线性系统,它们之间是等价的。它们之间是等价的。l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解析法解析法 实验法实验法 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或化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规律列写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建立模型。学规律列写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建立模型。人为地对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输出人为地对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逼近。这种方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逼近。这种方法也称为法也称为 系统辨识系统辨识 。数学模型应能反映系统内在的本质特征,同时数学模型应能反映系统内在的本质特征,同时应对模型的简洁性和精确性进行折衷考虑。应对模型的简洁性和精确性进行折衷考虑。l 数学模型的形式数学模型的形式 时间域:微分方程时间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状态方程 (一阶微分方程组)(一阶微分方程组) 复数域:传递函数复数域:传递函数结构图结构图 频率域:频率特性频率域:频率特性 机电控制系统的受控对象是机械系统。在机电控制系统的受控对象是机械系统。在机械系统中,有些构件具有较大的惯性和机械系统中,有些构件具有较大的惯性和刚度,有些构件则惯性较小、柔度较大。刚度,有些构件则惯性较小、柔度较大。在集中参数法中,我们将前一类构件的弹在集中参数法中,我们将前一类构件的弹性忽略将其视为性忽略将其视为 质量块质量块 ,而把后一类构件,而把后一类构件的惯性忽略而视为的惯性忽略而视为 无质量的弹簧无质量的弹簧 。这样受。这样受控对象的机械系统可抽象为质量控对象的机械系统可抽象为质量 -弹簧弹簧 -阻阻尼系统。尼系统。二、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二、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进给传动装置示意图及等效力学模型进给传动装置示意图及等效力学模型组合机床动力滑台及其力学模型组合机床动力滑台及其力学模型l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机械系统机械系统机械系统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物理现象,都可机械系统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物理现象,都可简化为质量、弹簧和阻尼三个要素:简化为质量、弹簧和阻尼三个要素: 质量质量mfm(t)参考点参考点x (t)v (t) 弹簧弹簧kfk(t) fk(t)x1(t)v1(t)x2(t)v2(t) 对于弹簧,对于弹簧,受力相同,受力相同,变形量不同。变形量不同。 阻尼阻尼DfD(t) fD(t)x1(t)v1(t)x2(t)v2(t)q 机械平移系统m mfi(t)k Dxo(t)fi(t)xo(t)0 0fm(t)fk(t)机械平移系统及其力学模型fD(t)静止(平衡)工作点作为零点,以消除重力的影响式中,式中, m、 D、 k通常均为常数,故机械平移系通常均为常数,故机械平移系统可以由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统可以由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显然,微分方程的系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显然,微分方程的系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而阶次等于系统中构参数,而阶次等于系统中 独立独立 储能元储能元件(惯性质量、弹簧)的数量。件(惯性质量、弹簧)的数量。 q 弹簧阻尼系统xo(t)0fi(t)k D弹簧 -阻尼系统系统运动方程为一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q 机械旋转系统ki(t) o(t)0 0Tk(t) TD(t)D 粘性液体齿轮J J 旋转体转动惯量;k 扭转刚度系数;D 粘性阻尼系数柔性轴 电路系统电路系统 电阻电阻电路系统三个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电路系统三个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Ri(t)u(t) 电容Ci(t)u(t) 电感Li(t)u(t)q R-L-C无源电路网络L RCui(t) uo(t)i(t)R-L-C无源电路网络一般 R、 L、 C均为常数,上式为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若 L=0,则系统简化为:q 有源电路网络+CRi1(t)ui(t) uo(t)i2(t)a即:q 电动机电动机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磁场对载流线圈磁场对载流线圈作用的定律作用的定律为电为电 枢控制式直流枢控制式直流 电动电动 机的控制系机的控制系 统统 的的 动态动态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当当 电电 枢枢 电电 感感 较较 小小 时时 ,通常可忽略不,通常可忽略不 计计 ,系,系 统统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可可 简简 化化 为为l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和信号传递变换的过程,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和信号传递变换的过程,确定系统和各元件的输入、输出量;确定系统和各元件的输入、输出量; 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传递变换过程,依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传递变换过程,依据各变量遵循的物理学定律,依次列写出各据各变量遵循的物理学定律,依次列写出各元件、部件的动态微分方程;元件、部件的动态微分方程; 消去中间变量,得到描述元件或系统输入、消去中间变量,得到描述元件或系统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输出变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 标准化:右端输入,左端输出,导数降幂标准化:右端输入,左端输出,导数降幂排列排列 小结小结 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可以有相同的数学模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可以有相同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抛开系统的物理属性,用同一型,从而可以抛开系统的物理属性,用同一方法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研究(信息方方法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研究(信息方法)法) 。 从动态性能看,在相同形式的输入作用从动态性能看,在相同形式的输入作用下,数学模型相同而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下,数学模型相同而物理本质不同的系统其输出响应相似。相似系统是控制理论中其输出响应相似。相似系统是控制理论中进行实验模拟的基础。进行实验模拟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元件或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次等通常情况下,元件或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次等于元件或系统中所包含的于元件或系统中所包含的 独立独立 储能元件(惯储能元件(惯 性质量、弹性要素、电感、电容等)的个数性质量、弹性要素、电感、电容等)的个数;因为系统每增加一个独立储能元件,其内部因为系统每增加一个独立储能元件,其内部 就多一层能量(信息)的交换。就多一层能量(信息)的交换。 系统的动态特性是系统的系统的动态特性是系统的 固有特性固有特性 ,仅,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及其参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及其参数, 与系统的输与系统的输入无关入无关 。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如果方程的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如果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为系数为常数,则为 线性定常系统线性定常系统 ;如果方程的;如果方程的系数是时间系数是时间 t的函数,则为的函数,则为 线性时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 ; q 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线性线性 是指系统满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