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管线设计规范_第1页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_第2页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_第3页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_第4页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篇一: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1 总 则 1O1 为统一我国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 准,促进直埋管道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制定本规程。 1O2 本规程适用于供热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150、公称直径 小于或等于 DN500mm 的钢制内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 体的预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 1O3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应遵守室外给水排水 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规范(GBJ25)、 膨胀土地区建筑地基技术规范(GBJ112)的 规定。 1O4 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范(CJJ28)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屈服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yielding 管道在伸缩完全受阻的工作状态下,钢管管壁开始屈服时的 工作温度与安装温度之差。 212 固定点fixpoint 管道上采用强制固定措施不能发生位移的点。 213 活动端 free end 管道上安装套筒、波纹管、弯管等能补偿热位移的部位。 214 锚固点 natural fixpoint 管道温度变化时,直埋直线管道产生热位移管段和不产生热 位移管段的自然分界点。 215 驻点 stagnation point 两侧为活动端的直埋直线管段,当管道温度变化且全线管道 产生朝向两端或背向两端的热位移,管段中位移为零的点。 216 锚固段 fully restrained section 在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17 过渡段 partly restrained section 一端固定(指固定点或驻点或锚固点),另一端为活动端,当 管道温度变化时,能产生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18 单长摩擦力 friction of unit lengthwise pipeline 沿管道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保温外壳与土壤的摩擦力。 219 过渡段最小长度 minimum friction length 直埋管道第一次升温到工作循环最高温度时受最大单长摩擦 力作用形成的由锚固点至活动端的管段长度。 2110 过渡段最大长度 maximum friction length 直埋管道经若干次温度变化,单长摩擦力减至最小时,在工 作循环最高温度下形成的由锚固点至活动端的管段长度。22 符 号 A钢管管壁的横截面积(m2); DC预制保温管外壳的外径(m); Di钢管内径(m); DO钢管外径(m); E钢材的弹性模量(MPa); Fmax管道的最大单长摩擦力(Nm); Fmin管道的最小单长摩擦力(Nm); g重力加速度(ms2);, H管顶覆土深度(m); Lmax管道的过渡段最大长度(m); Lmin管道的过渡段最小长度(m); Pd管道的计算压力(MPa); t0管道计算安装温度(); t1管道工作循环最高温度(); t2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 ?Ty管道的屈服温差(); 钢材的线膨胀系数(mm); 钢管公称壁厚(m); 摩擦系数; 钢材的泊松系数; 土壤密度(kgm3);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基本许用应力(MPa); b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抗拉强度最小值(MPa); t管道内压引起的环向应力(MPa); s钢材在计算温度下的屈服极限最小值(MPa)。 3 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31 管道布置 311 直埋供热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热力网设 计规范(CJJ34)的有关规定。管道与有关设施的相互水平或垂直 净距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 表 311 直埋供热管道与有关设施相互净距 注:热力网与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全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 10kV 的电力电缆不高出 10,对电压 35110kV 的电缆 不高出 5,可减少表中所列距离。312 直埋供热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312 的规定,同时 尚应进行稳定验算。313 直埋供热管道穿越河底的覆土深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 和管道稳定条件确定。32 敷设方式 321 直埋供热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 2,高处宜设放气阀,低 处宜设放水阀。 322 管道应利用转角自然补偿,1060的弯头不宜用做自然 补偿。 323 管道平面折角小于表 323 的规定和坡度变化小于 2 时,可视为直管段。 324 从干管直接引出分支管时,在分支管上应设固定墩或轴向补偿器或弯管补偿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支点至支线上固定墩的距离不宜大于 9m。 2 分支点至轴向补偿器或弯管的距离不宜大于 20m。 3 分支点有干线轴向位移时,轴向位移量不宜大于50mm, 分支点至固定墩或弯管补偿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程公式 (4421)计算“L”型管段臂长的规定,分支点至轴向补偿器的 篇二:室外采暖管道安装技术规程*住宅小区室外采暖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 工程概况: 1、 本工程的供热热源为小区周边的市政热力管网。本工程的二 次网分别由两个地块的换热站分高、低区引出,分别供给各地块采暖用户,其中 1-13 层位低区,14 层上为高区。2、 本工程采暖热负荷根据建筑单体热负荷确定,供回水的温度 为 50/40,S1 地块的总热负荷约为,其中低区的热负荷约为,高区热负荷约为;S3 地块总热负荷约为13,1MW,其中低区热负荷约为,高区热负荷约为;S2 地块的总热负荷为,其中低区热负荷约为,高区热负荷约为。 3、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显示,本工程场地土质具有湿陷性。位于 车库范围以外的供热管道因车库建设,湿陷性土质已全部挖除,故基础可按一般地质情况考虑,位于车库范围以外的供热管道安装横断面见图集晋 04N903第 52 页(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的直埋管道) 4、 图纸上的供热管线所标高程为管中心标高,供回水管道中心 间距统一为米;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直埋管道采用钢管、保温层、外护层紧密结合为一体的整体式预制直埋保温管;管材选用无缝钢管,材质为 20 号钢;温材料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护壳选用聚乙烯外护套。管道及管件应符合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高密度聚乙 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CJ/T114-XX的要求;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管道焊接应符合城市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二、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熟悉设计图纸,掌握直埋管道铺设特点和各施工工序技术、 质量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和有效技术措施按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工程 (CJJ/T81-98)严格施工。 2、 按设计要求组织管材、管件和保温层的预制加工订货。 3、 做好管道、阀门、补偿器安装需要的各种辅料进入现场,经 检查确认合格;直埋保温管和管路附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产品标准,并应具有关产品标准,并应具有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文件;管道及管件在入库前和进入施工现场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其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规定,并应进行外观检查。当对外观质量有异议或设计文件有要求时应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4、 供热管网工程所用的阀门,必须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一 级管网主干线所用阀门及与一级管网主干线直接相连通的阀门,支干线首端和热力站入口处起关闭、保护作用的阀门及其他重要阀门应由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强度和气密性实验,检验合格,单独存放,定位使用,并填写阀门实验记录。 5、 管道支架和支座已预制加工,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 三、 室外采暖直埋管道流程:测量定线开挖沟槽及验收铺底砂、砌管道的附属构筑物管道铺设水压试验和冲洗接头防腐保温修补填盖细砂沟槽回填土试运行 1.测量定线: 、为施工测量使用方便,从永久性水准点处,引临测时性水准 点,其精度满足规范规定。水准点闭合误差不大于4/Km。然后用经纬仪进行定位放线。 、根据管道设计坡度计算挖槽深度。 2、开挖沟槽及验收: 、根据管道埋深、管径大小、土质情况、施工方法和条件等因 素确定开槽断面尺寸;根据工期长短、工程量多少、施工条件、人工和机械供应情况,选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开挖。 、开挖至设计标高不得超挖,沟底达到设计高程时要找坡找平, 底宽要达到安管工作面需要;管道沿线检查井、固定墩及管槽的定位宜采取整体放线,统一开挖,以统筹调整施工中碰到的地下障碍物。 、挖槽出土应堆放沟槽一侧,土堆底边距沟边保持米以上 距离;管槽底土质必须强弱一致,开槽净深必须考虑夯实裕量,避免再次回填。 、沟槽开挖应该严格控制标高,防止槽底超挖或对槽底土的扰 动。采用机械挖土应留米厚的土层,待铺管前用人工 清挖至设计标高;采用人工挖土,暂不铺管也应留米厚的土层,待铺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已挖至槽底的沟槽,后续工序应缩短晾槽时间,不应扰动及 破坏土壤结构。对不能连续施工的沟槽,应留出 150-200的预留量。 、土方开挖应保证施工范围内的排水通畅,并应采取措施防止 地面水或雨水流入沟槽;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或排水措施,并应及时清除沟内积水;土方开挖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沟槽边护栏、夜间照明灯及指示红灯等设施,并按需要设置临时道路或桥梁。 、在直埋保温管接头处应设工作坑,工作坑应比正常断面加深、 加宽 250-300;管道接头处的工作坑的沟槽壁或侧面支承与直埋管道净距不宜小于米,工作坑的沟槽底面与直埋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米。 、检查沟槽高程、坡度、地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扰动天然 地基;槽壁平整,有边坡要求的其坡度符合施工设计规定;槽底不得水浸湿和受冻;槽底高程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20;开挖石方时为-20020。 3、铺底砂、管道附属构筑物: 、铺垫细砂层:按照设计要求厚度和宽度铺平铺实。如果无设 计要求一般需要铺设 200厚的中砂。 、本工程需要砌筑的管道附属构筑物有阀门检查井、泄水检查 井、放气检查井、疏水井、固定墩等;在管道线路的三通、变径等处都需要加固定墩且固定墩应该放在大管径处,固定墩抗力侧需填换粗砂和中砂,并分层回填或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本工程供、回水管道的阀门均为闸阀,放水管及放气管上闸 门为闸阀或截止阀,均设在检查井内;供热管道阀门安装做法见(图集 05N5-0304) 。 、阀门检查井的做法见(图集 05N5-25、26、29)现浇盖板热 水管道阀门砖砌检查井,放气检查井的做法详见(图集 05N5-36) ,泄水检查井做法详见(图集 05N5-44) 、检查井在砌筑过程中砌筑方法应正确,不应有通缝,砂浆应 饱满,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清水墙面应保持清洁,刮缝深度应适宜,勾缝应密实,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砌体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的相应规定;砌体室壁砂浆应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室内底应平顺,坡向集水坑,爬梯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井圈井盖型号准确,安装平稳。 4、管道及附件安装 、同一施工管段的等径直管段宜采用相同厂家、相同规格和性 能的预制保温管、管件及保温接头。当无法满足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篇三: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定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城市热力管网)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和城市热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热力管网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 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管网;也适用于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统管道设计;也适用于热水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200;蒸汽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 城市供热管网质量检验、评定 CJJ/T 81 城市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 3 供热介质选择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应采用水作 供热介质。 同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供 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b) 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 ,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 c) 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 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4 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 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 用开式热力管网。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管网。 开式热水热力管网在生活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不设回水管。 蒸汽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蒸汽热力管网宜采用单管制。 当各用户间所需蒸汽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大且技术经济 合理时,蒸汽热力管网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蒸汽热力管网的热负荷分期增长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蒸汽供热系统应创造条件采用间接换热系统,当被加热介质泄露不会产生危害时, 其凝结水应全部回收并设置凝结水管道。 当凝结水回收时,用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用水泵将凝结水送回热源。 多热源供热的确定 供热建筑面积大于 1000m2 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在技术经济合理时,热力管网干线可连接成环状管网。 对供热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有条件时应由两个热源供热,或者设自备热源。 5 热力管网布置与管道敷设 管网布置 城市热力管网的布置应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城市热力管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 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管网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b) 穿过工厂区的城市热力管网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c) 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管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d) 热力管网管道选线时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高地下水 位区等不利地段。管径等于或小于 300mm 的热力管网管道,可以穿过建筑物的地下室或用开槽施工法 自建建筑物下专门敷设的通行管沟内穿过。用暗挖法施工穿过建筑物时不受管径限制。 热力管网管道可以和自来水管道、电压 10KV 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