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1页
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2页
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3页
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4页
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7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运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1.交易主体: 买方和卖方 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 抽象 概括为三类:居民 (个人或家庭)、 企业 (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政府 (各级各类型)。 2.相互关系: 居民 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企业 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政府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1.交易主体 =微观经济主体 =微观经济单位 各自具有独立的产权 “ 个体 ”+“个体单位 ”=市场经济 “总体 ” 2.市场经济的 微观基础 =交易主体 =微观经济主体=微观经济单位 说明:理论分析,市场经济中严格意义的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主要是指居民和企业 。 这是因为: 1)从市场经济结构看, 最基本的经济单元; 2)从市场机制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发挥角度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 居民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之一,其行为方式 (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储蓄行为、劳动力供给行为等) 及其变化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居民: 被动 1)居民不是投资主体; 不具有独立的投资决策权、生产资料支配权和直接的收益权 2)居民不是真正的劳动力供给主体; 不拥有自主择业权和自由流动权(户籍制度) 3)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 平均主义 “大锅饭 ”,不能真正体现居民的劳动贡献 4)居民不是完全意义上具有消费主权的消费主体。 缺乏实际的消费选择权 2.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转变 建立社市,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 1)畅通投融资渠道,培育多元的投资主体(包括居民); 投资主体之一 2)实现劳动力配置市场化,增强居民的自由择业权和合理流动权; 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主体 3)承认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存的前提下,通过分配制度改革; 多元收益主体之一 4)通过流通体制、价格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充分消费主权的消费者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国有企业 +非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 =公有制企业(国企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 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 1.基本特征: 国企改革的参照系 第一,自主经营; 第二,自负盈亏(核心 ); 动力和压力 第三,自我发展; 根据市场状况及预期盈利空间自主决策(规模扩张硬约束) 第四,自我约束。 从自身利益出发 2.前提条件: 有明确的产权,且在其基础上有明确的、对投资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的 投资主体。 注: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 (一)计划体制下国企管理体制的弊端 : 1.产权不清。 谁为投入国企的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承担责任不明确,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资产使用效益是高是低无人真正关心 2.政企不分。 政府对企业经营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企业运营行政化(要素供给、经营管理、产品销售、利润) 3.责、权、利不明。 平均主义 “大锅饭 ” 4.管理不科学。 行政管理替代企业管理 三、企业制度创新: 纵深推进 国企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后的国企,能否发挥其功能,关键是能否形成有效的 公司治理结构 ( 委托 -代理关系) 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之一: 国有股 和属于国有产权的 法人股 在改制后的公司中仍占绝对比重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低效率。委托 -代理问题 多层级的委托 -代理关系: 投资主体(控制权) 董事会(经营管理权) 总经理 代理问题: 如,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目标不一致;经理层(个人收益最大化)与股东间的目标不一致 解决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 1)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公司法 、 证券法 2)形成股东可以 “用脚投票 ”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3)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4)有效的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制度 5)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责任、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中央政府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等 地方政府 其他国有资产 作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思考题: 1.名词解释:现代企业制度 2.结合中国实际,你认为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3.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根本不存在本来意义上的企业。 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直接的干预,国企是政府的行政隶属物 (命令的执行者和计划的实施者) 对于企业来说,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生产要素从哪里获得,产品到哪里去 ”,完全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解决。 企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市场变动来做出资源最优配置的决策。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 1.第一阶段( 79-83):放权让利阶段。 扩大企业自主权;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 2.第二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