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1页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2页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3页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4页
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教学内容第一节 通货膨胀第二节 通货紧缩第一节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类型成因影响治理对策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 普遍持续上涨 的经济现象。 判断 :非典时期部分医药品、消毒用品涨价是否属通货膨胀现象?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度量指标:通货膨胀率 ,其中 Pt表示价格指数,可以通过以下指数来代入: 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 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零售物价指数 (RPI):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的。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GNP deflator):反映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分:爬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爬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 3;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 4% 9%;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 10% 100%;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失去控制,平失去控制, 100% 1000%。附 1: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1935年法币开始发行,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发行货币来为巨额的预算赤字融资,使法币不断加速贬值,至 1949年完全形同废纸。且看 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1937年 可买大牛两头 1941年 可买猪一头 1945年 可买鱼一条 1946年 可买鸡蛋一只 1947年 可买油条 1/5根 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 5月只能买 1粒米的千分之 2.45。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2、按照物价表现形态不同: 公开型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和自由价格制度下 隐蔽型通货膨胀:计划经济和价格管制下(凭票购买、实物配给制)3、按照通货膨胀知否被预期: 预期型通货膨胀:公开宣示的、被公众事先预期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隐蔽方式的,没有被公众事先预期到的四、 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之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弗里德曼语)成因成因 : 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 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 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成所谓的 “消费膨胀消费膨胀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利润推进通货膨胀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 总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资的提高引起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上涨。 在物价上涨后,如果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而再度使成本增加,便会导致物价再次上涨。 这种循环被称为工资 物价 “螺旋 ”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会使工人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保持利润水平不变,依靠其垄断市场的力量,运用价格上涨的手段来抵消成本的增加;或者为追求更大利润,以成本增加作为借口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如果某一部门的成本(包括劳动成本)大幅度上升或产品出现严重短缺,也就是说存在结构失调,则恢复原结构或建立稳定的新结构的各种活动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五、 通货膨胀的效应 (一)对产出的效应1、 促进论 : 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原因:存有 “货币幻觉 ”或通胀未被充分预期 因此:企业主增加投资和储蓄,扩大产出;工人增加劳动供给和消费支出。2、 促退论 :非爬行式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 扭曲国民经济价格机制,造成效率损失 打乱产业结构合理分布秩序 通胀的持续发展将使社会实际投资减少(二)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1、收入分配效应领取工资的准固定收入者的实际工资降低,实际购买力下降。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固定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下降。利润收入者的收入变动取决于生产成本上涨与物价上涨的相对规模与速度。政府名义和实际税收增加,支出也相应增加。2、财产分配效应 真实资产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均增加 债权人受损:储蓄者、(购买债券、优先股的)投资者 债务人获利:如借款人、债券的发行人(企业、国家) 闲置的现金购买力下降六、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一)需求管理政策政府利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过旺的总需求。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消费信用、不动产信用、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控制等2、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提高税率,调整税收结构 发行公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 降低政府购买水平(生产性、非正产性) 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总结:效果与适用“双紧 ” 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总需求,实现抑制通胀的目的。对于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胀较为有效,且仅适用于通胀和经济高速增长并存,或者通胀与 ADAS引起的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二)收入政策1、工资 价格政策:是指为抑制工资上升导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管制工资上涨的措施( 1)道德规劝;( 2)自愿的工资 价格指导线;(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4)冻结工资物价措施2、收入指数化(三)供给政策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克服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 减税 消减社会福利开支附 2: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1.资料与数据1980 1999 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 RPI) 增长率2.我国 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 1) 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 6%) 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 1979年为 170.6亿元, 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 1979年为 20.8%, 1980年为 22.6%。( 2) 1985年的通货膨胀高峰 ( 8.8%) 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 1984年为 32.8%, 1985年为 23.9%。 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 1984年为 33.1%, 1985年为 19.8%。( 3) 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 ( 18.5%)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1985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 31.8%。 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4) 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 ( 21.7%)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1988年底和 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 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 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 1992年为 8.3%, 1993年为 12.1%。第二节 通货紧缩含义成因社会经济效应治理一、含义 单要素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双要素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 三要素论:即两特征一伴随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