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ppt课件_第1页
能量代谢ppt课件_第2页
能量代谢ppt课件_第3页
能量代谢ppt课件_第4页
能量代谢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 量 代 谢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第一节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一、能量来源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的碳氢键断裂,释放能量(一 )糖 :主要 (50% 70 )血糖, 供能, ATP 食物中的糖 葡萄糖 肌糖原,肝糖原, 贮存脂肪,蛋白质 消化 吸收 葡萄糖转化成 ATP供能的途径:1葡萄糖 CO2 + H2O + 38molATP 脑组织1葡萄糖 乳酸 + 2molATP 应急,红细胞氧充足氧化缺氧糖酵解2.脂肪:次之 (30%-50 ),释放能量多。短期饥饿供能。长期饥饿易发生酮症酸中毒。3.蛋白质:很少 (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二 )能量去路50%转化为热能,其余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 ATP中。最终除骨骼肌运动时所完成的机械功外,都转变为热能。能量摄入与消耗相等,体重不变。肥胖体质指数: BMI=体重( Kg) 身高( m) 2标准: 18.5 24.9合理饮食、加强运动、舒适心情。二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 )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全身剧烈活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表 7-3 机体不同状态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 产热量 (KJ/m2.min) 躺卧 2.73开会 3.40擦窗子 8.30洗衣 9.89扫地 11.37打排球 17.05打篮球 24.22踢足球 24.98(二 )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 4%。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 (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 )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三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 (从进食后 1h开始 ,2 3h达到高峰 ,持续 7 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 ,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 “额外 ” 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由 食物 引起人 体额外 消耗能 量的 作用 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 30,混合性食物增加 10,糖和脂肪增加 4 6。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四 )环境温度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在 20 30 的环境中较为稳定。2.环境温度 超过 30 ,能量代谢率增加。3.当环境温度 低于 20 时 , 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三 、基础代谢(一 ) 概念1.基础代谢 : 机体在 基础状态 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 : 清晨空腹,即禁食 12 14h,前一天应清淡 、 不要太饱的饮食, 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 。 平卧 , 全身肌肉放松 , 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 清醒且情绪安闲, 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 室温 20-25 , 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2.基础代谢率 (BMR):单位时间内的 基础 代谢。研究表明 ,机体能量代谢率与体重相关性不明显 ,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 。如:以体重为指标 ,身材瘦小者的产热量 /Kg显著高于身材高大者 ;以体表面积为指标 ,则身材高大或瘦小者的产热量 /m2都比较接近。年龄越大, BMR越低。2.BMR正常值 : 10 15 20 可能是病态甲亢时,高 25% 80%。体温每升高 1 ,基础代谢率增加 13%。第二节 体温概念 :指 人 体深部 组织 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T 22 心跳停止;T 43 酶变性而死亡 ;T = 27 低温麻醉。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一) 正常体温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温。1.肛温:正常为 36.9 37.9 。 2.口温:约比直肠低 0.2, 为 36.7 37.7 。3.腋温:约比口腔低 0.3, 为 36.0 37.4 。肛温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但由于测试不便,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 。成人用口表和腋表,婴幼儿用肛表。(二) 体温的生理变动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和机体的活动等而有所变动。1.昼夜节律变化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 (日节律) 。一般是清晨 2 6h时最低,下午 1 6h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1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生物节律的表现之一。与人昼动夜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颠倒。 2.性别差异 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 0.3 。 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 1 )。 基础体温:在基础状态下的体温,在早晨醒后测定。体温在月经期和排卵前期较低,排卵后升高 0.3 0.6 。3.年龄差异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 10岁,体温约降低 0.05 。 14 16岁的青年人体温与成年人相近。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婴儿洗澡时,不注意保暖,体温降低 2 4%。4.其他 肌肉活动 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使体温暂时升高 1 2 。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者安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 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温。 全身麻醉 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温。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一 )产热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 ,主要产热器官是 内脏 (尤其肝脏,其次是脑)。活动状态 ,主要产热器官是 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2.产热形式 战栗 性 产热 :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实际上,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常在战栗之前,首先出现战栗前肌紧张,当肌紧张上升到一临界水平时就转变为战栗。 非战栗 性 产热 :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但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最大(约占 70% )。褐色脂肪 分布在肩胛下、肩胛间、颈部大血管周围、主动脉周围、腹股沟。肌体遇冷交感神经兴奋,褐色脂肪分解产热。褐色脂肪组织新生儿较多,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不能发生战栗。早产儿体内棕色脂肪较少,在感染、窒息或缺氧时,产热不足,体温过低,皮下脂肪凝固而变硬,导致发生新生儿硬肿症。3.产热活动的调节 机体在寒冷环境几周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代谢率 (增加 20 30 ) 产热量 特点 :作用缓慢,维持时间长。 寒冷刺激时交感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产热量 特点 :作用迅速 ,维持时间短。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刺激产热。特点 :起效较快 ,维持时间 较短 。体液调节(二 )散热1.散热部位 : 主:皮肤面积大与外界接触血流丰富有汗腺次: 肺、尿、粪 2.散热方式: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 70。当外界温度 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 : 辐射散热 :指体热以 热射线 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在室温下( 21 ),裸体时有 60%热量通过辐射散发。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 ,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主要) 传导散热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寒。 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暑。气温风速 蒸发散热 : (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指体液的水分 从体表气化时吸收体热而散发 热量的 一种 方式。每 1.0水蒸发可带走热量 2.43KJ。当气温 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又称不显汗。 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 1000ml/日(皮肤约占 2/3,肺占 1/3)。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不感蒸发 : 发汗: 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