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学习制度_第1页
人民调解学习制度_第2页
人民调解学习制度_第3页
人民调解学习制度_第4页
人民调解学习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调解学习制度篇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各矛盾纠纷调处机构要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及时排查处理各类不安定因素; 2.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行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并作好登记上报工作; 3.各基层调解组织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的结果,每月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 4.各排查单位将排查的不安定因素认真汇总,及时调处,按时上报,重大情况随时上报。 矛盾纠纷登记制度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所在单位、家庭住址等。 2.发生纠纷的情况。包括发生纠纷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要求等。 3.纠纷的调解过程。包括调解纠纷的时间、地点、方式、次数、主持调解人员和参加调解人员的姓名,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证据,以及调解人早对纠纷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等。 4.调解结果。调解结果包括调解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不论哪种情况,均应进行记载。调解成立的,主要记明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调解不成立的,也应该记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5.对不属于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纠纷或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应注明移交的有关部门和移交的承办人。 矛盾纠纷移交、督办制度 1.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对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流交办; 2.对应分流移交的矛盾纠纷,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填写交办单,当事人持交办单到指定单位处理; 3.对于重大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办公室在分流交办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协助,共同处理。 4.人民调解委员办公室对分流案件的调处情况随时进行督查督办,确保矛盾纠纷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得到依法、及时处理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所进行的检查访问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或未造成者一律要执行回访制度。特别是对重大疑难纠纷,调解员要定期进行回访。2、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纠纷回访过程中,要注意发现、纠正调解工作中的错误,改进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巩固调解的成果。 3、回访的对象主要是当事人和知情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要注意收集群众的反映,以便全面了解情况。4、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进行回访时,要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继续进行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等思想工作,督促双方履行协议。 5、对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束调解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主动上门回访纠纷当事人,了解矛盾纠纷解决与否及发展动态,劝告当事人冷静、理智、正确对待,依法办事,不可感情用事,扩大纠纷事态,以防止纠纷扩大激化或转化。 6、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每次回访必须有详细的回访纪录并存档。 岗位责任制度 1.各调委会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提高调解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纠纷预防、法制宣传、业务登记、信息反馈等任务落实到人。 2.凡发生纠纷及纠纷,必须及时到现场控制和调解,纠 纷调解率必须保证 100%。3.司法所每季度检查一次,作为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的依据。 培训学习及例会制度 1.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本辖区人民调解员每年至少培训 1 次,并组织调解员参加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培训活动。 2.为了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对纠纷的正确调解,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调委会必须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每月召开 1 次调解会议,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检查本月工作情况。 3.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应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召开 1 次例会,具体分析纠纷动向,研究疑难纠纷调解方法,制定预防纠纷的措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3.每次培训、学习和例会要有文字记载,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主要内容等,要求清晰明确。 档案管理和统计制度 1.统一使用司法部制定的人民调解文书格式,并形成规范的卷宗。 2.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文书档案要一事一卷,装订成册。 3.调解工作档案包括调解组成人员花名册,会议记录、政治业务学习记录,纠纷受理、调处情况登记本、矛盾纠纷调解卷宗,每月报表、半年报表、全年报表以及工作总结,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的相关材料,其他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4.调解卷宗保管期限一般不少于 3 年,如因需要应永久保存。 5.按要求及时统计上报业务统计报表,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重大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对重大疑难纠纷实行集体讨论研究,由调委会主任主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参加,必要时,可以邀请有关方面的代表列席。 2.纠纷讨论中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如果对纠纷的处理意见分歧较大,应及时向上级人民调解委员通报请示。 绩效考评制度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辖区调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年组织检查考核不少于一次,考核结果纳入单位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考核的主要内容: 1.矛盾纠纷调解数、调解率、调解成功率; 2.有无群体性械斗事件和民转刑案件; 篇二: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目录 1、民间纠纷排查制度 2、纠纷登记制度 3、调解协议审核制度 4、回访制度 5、统计制度 6、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7、重大信息反馈制度 8、防激化及应急处理机制 9、分级培训制度 10、学习例会制度 11、岗位责任制度 1、民间纠纷排查制度 民间纠纷排查制度是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对民间纠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处理的一项工作制度,为及时了解纠纷信息,有的放矢地开展调解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进行纠纷排查有明确的排查目的、意义;掌握排查的时间、范围、方法。 每季度组织一次全乡范围内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民间纠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 逐门、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排查,掌握纠纷的重点户、重点人。 对应当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落实调解人员,及时化解;调解不了的或不属于调解范围的,及时上报和移交有关部门;对排查中揭发出的犯罪线索立即移交公安部门。 对于排查出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要区别情况进行处理:能够当场调结的简单矛盾纠纷,当场调结;一般纠纷按调解程序进行调处;重大、疑难纠纷或易激化纠纷,要组织力量集中进行调处,并及时上报。 将排查工作情况认真记录下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统计汇总,梳理分析,分类处理。 每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分析会,研究制定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纠纷的防范、处置措施。 2、纠纷登记制度 纠纷登记制度是人民调解委员调解民间纠纷的依据,为切实做好纠纷调解和预防纠纷激化,特制定本制度。 纠纷登记应当记明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事由、记录人签名或盖章,记明登记日期。 登记后,应对纠纷进行审查,对不属于人民调委会调解范围的纠纷,要在稳定事态发展的基础上,告知当事人到有关部门申请处理,对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设立专门的纠纷登记簿,调委会每月汇总后报上级主管部门。 3、调解协议审核制度 根据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构成要件和种类等问题,对其进行审核,看其是否内容真实、要素齐全、程序规范、格式正确、合法可行、语言规范,避免出现偏差,充分利用合法、完备、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调解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回访制度 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影响协议履行的隐患。 了解当事人特别是重点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反常。 对调解协议的态度。 有无新的纠纷苗头。 调解人的意见、建议。 对各种隐患、纠纷动向和当事人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的具体办法。 、统计制度 为检查调解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完成任务情况,研究分析纠纷发生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确定统计人员,建立统计簿册。 设立调解组织建设统计表和人民调解工作统计表。 调解台帐记录事实清楚、准确。 人民调解工作统计表每季度、组织建设统计表每半年上报司法局。 调解统计台帐按年装订成册。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调解专职负责档案管理。 调解文书包括:纠纷登记原始记录、调查笔录、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及各种证明材料等。 外单位来查阅调解档案,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调解文书档案要求一事一卷,装订成册。 一般调解资料保管期限为三年。 、重大信息反馈制度 建立信息反馈组织。一般由调委会或调解员担任纠纷信息员。 组织信息的传递,可以口头、书面、电话传递。 人民调解组织应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按照矛盾纠纷的性质、轻重、缓急进行处理。 及时信息反馈,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使调解组织和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纠纷情况,了解上级部门意见,便于有效疏导、调解。 纠纷信息员要做好典型事例的宣传报导工作。 篇三: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 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2、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 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 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3、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 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三、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 1、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3、不得侮辱、处罚纠纷当事人; 4、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5、不得吃请受礼。 四、纠纷受理范围、申请方式和管辖 1、受理范围。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1)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 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 (2)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 或者解决的。 2、申请方式。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调解委员会也可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 3、地域管辖。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 五、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1、受理纠纷 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符合条件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受理调解。 受理纠纷的条件: (1)有明确的对方当事人。申请受理一方,必须说明 与谁发生争议,谁侵犯了他的权益。 (2)要有具体的请求目的。申请人必须说明请求调解 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3)要有基本事实依据和理由。申请人必须提出发生纠纷的基本事实及相应的证据、理由。 (4)纠纷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主管和管辖。符合民间 纠纷受理范围(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人民调解学习制度),且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管辖地段之内。 2、调解纠纷 (1)调解准备。调查纠纷情况,对调查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拟定调解纠纷的实施方案。 (2)进行调解。 一是在调解前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性质、原则和效力,以及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纠纷当事人享有的权利: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自愿达成协议。纠纷当事人承担的义务: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遵守调解规则;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二是双方当事人陈述。 三是调解员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充分说理,耐心疏导,消除隔阂,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 (3)调解的主要方式。直接调解。公开调解与不公开调解。联合调解。 (4)调解期限。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一般在一个月内调结。3、履行协议 (1)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 (2)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适时进行回访,并就履行情况作出纪录。 (3)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的,应当做好当事人的工作,督促其履行。 (4)如当事人提出协议内容不当,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协议内容不当的,应当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经再次调解变更原协议内容,或者撤销原协议,达成新的调解协议。 (5)对经督促仍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提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也可以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撤销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岗位责任制度 各调委会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提高调解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纠纷预防、法制宣传、业务登记、信息反馈等任务落实到人,凡发生纠纷及纠纷苗头,必须及时到场控制和调解,纠纷调解率必须保证 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司法所每季度检查一次,作为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的依据。七、学习例会制度 1、为了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对纠纷的正确调解,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调委会必须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每月召开 1 次调解会议,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检查本月工作情况,分析纠纷动向,研究疑难纠纷调解方法,制定预防纠纷的措施。 2、每次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