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_第1页
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_第2页
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_第3页
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_第4页
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篇一:森林资源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磐石市林业局 关于森林资源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情况 (一)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情况 1、森林采伐调查设计规程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必须尽早予以制定实施。现今我省执行的规程是 1991 年制定执行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使用,随着各方面的调整变化,早已经不适应目前森林资源管理形势,仅仅依靠各种规定制度管理无法达到管理目标,必须予以制定。 2、林业面临政企分开的严峻形势,我省地方林业局针对国有森林资源采伐利用与行政审批职能的转换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来,避免国有森林资源流失造成生态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必须制定。 3、当前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中,集体包括个人所有的森林资源的采伐制度需要调整。林木所有者自主经营合理采伐的权益必须落实。许多的地方只盯着指标,轻视采伐管理以及采伐后的更新恢复,是当前林地以及森林资源破坏减少的根源之一。 (二)森林资源规划调查工作情况 1、针对森林资源规划调查,包括一类、二类调查,我认为从林业厅到林业局到林业场站,从领导到林业技术人员到林业职 工,重视、认识不够,做的更不够。重采伐利用轻调查监测,是林业管理工作的弊病。对于调查成果的利用以及调查资料和成果共享使用,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地方林业局从来没有进行过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省厅没有建立系统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制约了森林资源的发展,没有为森林资源保护目标制定与考核提供必须的保障。 3、森林资源档案数据的调查、调整、统计只停留在纸上,统计系统再完美,如果没有现地的补充调查和真实反馈形同虚设。 (三)林地林权管理工作情况 1、目前,由于粮价上涨,农民毁林复耕、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还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2、清收林地难度大,林地与耕地认定边界困难,乡镇政府、村社干部、农民不配合,单靠林业部门太难。 3、各级政府注重眼前利益,建设园区项目占地问题突出。有的园区占而未用,没有经济社会效益。 4、我市集体林权改革处于卡壳状态,林权登记发证迟缓,严重影响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四)林政执法工作情况 1、我市的在编人员不固定,基层林业站的执法人员每三年要进行一次竞聘上岗,并由所在乡镇领导、各站办所领导及村社主任投票票决,九年来三次的竞聘上岗,给执法人员造成了严重的 心理负担和精神上的压力,执法队伍不稳定。因此,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人情罚款相对较多。2、办公经费少,多数来源于罚款。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各项办公费用逐年加大,为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导至了部分基层执法单位重罚轻管。养案源,以多查案件、多罚款为创收途径。 3、近几年办案成本逐年增加,其经费来源为罚没款。一宗一般程序的林业行政案件从立案、询问、勘验、审批到结案最快要一周完成,不算人员工资(补助费、交通费、上级审批差旅及纸张办公耗材)其直接成本接近元。导至了一些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力地打击。 4、行政处罚后执行不到位。例如盗、滥伐案件,法律明确规定了必须责令补种相应倍数的树木;侵占林地案件中的限期恢复原状等罚则在实际中基本流于形式。 5、一些案件由于行政干预,处罚轻,隔衣挠痒,起不到行政处罚的打击力度。最突出的就是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及各企业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其原因是企业违法受软环境保护,是执法者的高压线,罚款按最低标准执行,罚款额度远低于办理行政审批手续费用。因此,此类案件逐年增多,等同于以罚代批。 6、粮价的快速上涨,高额利益的趋使,使得非法开垦林地成为了农民的共性,加之林业行政处罚相对人,多为弱势群体其经济承受能力差。给林业管理和行政执法带来了新的困难和压力。 二、对策建议 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和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出对林地林木林权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林业执法稽查管理以及其他资源管理部门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办法。2、制定适合当前形势下的各种资源管理标准、规程、办法,抓好技术业务培训和考核。 3、做好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将资源管理、行政执法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统一起来,加强林木采伐、林地林权、行政执法和资源监督的管理。 4、制定适合当前形势下的森林资源普查、监测体系和办法,规范、系统、科学管理森林资源。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步伐,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森林资源基础性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1、严格按照执行林地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对国家级、省级重点公益林,交通干线两侧、松花江流域上游等生态区位显要位置林地进行严格保护,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林地实行有效保护,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率。2、进一步强化林地源头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林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林地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防止林地资源流失的防范体系,建立林地资源流失查处、报告和上级主管部门督查督办机制,提高林业行政执法的权威,增强对乱占滥用林地追究犯罪的打击力度。3、全面实施林缘耕地包保责任制。对林缘耕地采用GPS 定位登记造册,立警示牌,林缘树木编号、拍照并与农户签订林地、林木保护协议。对矿山、石场、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占用林地情况,在市软办的许可下进行全面清理,也采用 GPS 定位、圈定面积,对未经审批或超占的面积,下达停止非法占用林地通知书,依法查处。 4、进一步强化植被恢复承诺制。要严格执行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每一起征占用林地,都必须编制异地造林或培育森林的规划设计,必须在下一年度内完成。凡是没有完成森林植被恢复承诺或履行承诺不力的,坚决停止林地利用审批。对限期恢复原状的地点进行检查。要防止出现重新占用林地的现象,对已造林的要进行严格检查验 篇二: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 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XX 年 6 月 30 日经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15 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总量稳步增加,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其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前款所称林地系指林业用地。包括郁闭度零点二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森林资源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经营管理等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设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国有森林资源由其所属的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五条 对森林实行分类经营。 按照国家规定设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应当专款用于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将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改为其他林种。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或者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 根据立地条件和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渤海平原林区、鲁西平原林区、鲁中南山地丘陵林区、鲁东丘陵林区。 第六条 实行森林资源资产监督使用制度。 出租、转让、抵押、拍卖国有或者集体所有林地使用权和林木以及以国有或者集体所有森林资源作价出资的,应当依法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由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非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制定林业总体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林业总体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 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及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登记造册,核发林权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权发证的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 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森林资源管理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适当增加。 第十条 鼓励林业科学研究,推广林业先进技术,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森林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予以制止、检举和控告。 在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植树造林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林业总体规划,制定植树造林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植树造林规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时,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 植树造林实行部门和单位负责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植树造林的年度计划确定责任区和责任单位,落实责任制。责任单位的植树造林任务,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下达责任通知书,予以确认。 植树造林应当遵守造林技术规程,实行科学造林,加强管护,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当年造林的情况应当组织检查验收,除国家和省特别规定外,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八十五的,不得计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积。 第十四条 植树造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依法负有植树义务的公民,必须在本单位的组织下完成植树任务。 第十五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宜林荒山荒滩上植树造林,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六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封育、造林、管护并举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织封山(滩)育林。 封山(滩)育林的区域应当设立界标,封育期应当通告。 在封育期内,禁止放牧、割草、采挖草木根桩及从事其他危害森林资源的活动。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所辖区域内森林资源的消耗与增长的情况进行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森林资源档案。 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 林地管理 第十八条 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林地,必须用于发展林业生产,不得随意改变用途。 第十九条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和进行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分批次占用或者征用的,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核,报省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 用地规模范围外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报省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未经审核同意,不得办理其他审批手续。 经批准在林地内开采砂石和取土的,必须按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地点、面积和时间进行。 第二十条 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恢复林业生产条件。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并不得修筑永久性建筑物。 临时占用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的,必须经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对沿海防护林,必须十分珍惜,加强保护,确需占用、征用或者临时占用的,必须报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者批准。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占用、征用林地进行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和工程建设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交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森林植被恢复费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用于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 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条 需要采伐依法批准占用或者征用林地上林木的,应当凭省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向林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采伐。 第二十四条 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人个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第四章 森林保护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和森林防火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林的单位制定护林公约。 第二十六条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或者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等毁林行为。禁止移植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内的树木。 二十五度以上的坡地应当用于植树和种草。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划,逐步退耕,植树和种草。 第二十七条 国有林场和有林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护林员,并落实管护责任制。 乡(镇)聘用的农民护林员的报酬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统筹解决。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林业行政稽查队伍建设。林业行政稽查队伍负责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巡逻护林,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所辖林区社会治安秩序,依法行使森林防火管理权,保护所辖林区内的森林资源,对可能造成森林火灾隐患的,有权制止和依法要求限期整改,根据国家森林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三十条 为林业生产服务设置的界桩、标牌及其他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毁坏。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五章 林木采伐利用管理 第三十二条 采伐林木实行许可证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发放。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发证机关提交有关文件。采伐用国家贷款、周转金营造的林木,还必须提交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十三条 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机关必须按照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一)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非抚育或者非更新性质的采伐的,或者采伐属于封山(滩)育林期、封山(滩)育林区内的林木的; (二)上年度采伐后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 (三)上年度发生重大滥伐案件、森林火灾或者大面积严重森林病虫害未采取预防和改进措施的。 第三十四条 严禁采伐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林木;严禁采伐幼树。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种子园、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第三十五条 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变更时,对原承包者种植的林木,应协商作价转让,合理保护,不得随意砍伐。 第三十六条 经批准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面积、树种、株数、采伐方式和期限实施采伐。第三十七条 经批准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采伐后,必须按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期限届满后,经验收未达到更新标准的,限期完成更新造林任务;达到更新标准的,发给林木更新验收合格证。 第三十八条 经营、加工木材,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木材经营、加工、收购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加工、收购没有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没有其他合法来源证明的木材。 前款所称木材,是指原木、锯材、竹材、木片和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木材。 第三十九条 运输木材,必须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木材运输证。但国家统一调拨和农民自用的木材除外。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方便、效率的原则,在大型木材交易市场、储运地、集散地派驻专职人员,负责木材运输证的审核发放工作。 第四十条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负责检查木材运输。 运输木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木材检查站有权制止,制止无效时,可以暂扣运输的木材,并立即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处理: (一)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的; (二)木材运输证的记载与实际运输木材不符的; (三)木材运输证无效或者不合法的; (四)运输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流通的木材的。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有权对木材的收购、经营、加工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必须出示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九四年六月十四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篇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的通知*区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的 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 为保障生态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管护体制 1、管护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是本辖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各村、村民小组是本村、组林木的管护主体,林权所有者是林木管护的直接责任人。 2、管护网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区、乡、村、组四级护林网络,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成立护林大队,负责本区域内林木资源巡查,及林木资源管护的监督,村组要根据林地面积明确专职护林员。 各乡镇、街道要制定林木管护责任制度,合理划分责任区,实行目标管理,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实行林木管护责任追究制。同时要解决好专职护林人员待遇,实行护林员报酬与管护效果挂钩。 3、区林业主管部门指导全区林木资源管护,切实做好全区林业行政执法,及时掌握全区林木资源管护现状。区森林公安部门要及时快速办理林业案件的立案、侦破和处理。 二、创新机制,确保造林成果 各乡镇、街道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护林公约,行政村要充实完善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坚持“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原则,进一步创 新林木管护机制,努力形成多方共管格局。(一)群造群管。在林地使用权和树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的基础上,要同时制定好林木管护计划,对林农及承包造林大户明确林木管护责任,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统一监督实施。 (二)联合共管。有条件的乡村集体,要公开选派得力人员组成民间联合护林队伍,与农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行集体、个人联合管护。 (三)逐步推行专业化管理。各乡镇、街道要积极探索专业化管护的新机制,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和人员成立专业化林木管理管护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实行“苗、种、管”一体化,提高管理管护质量。 三、明晰林权,保障林农权益 (一)林权制度改革是确保林业生态区建设成果的前提,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切实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实现“树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要采取得力措施,利用多种形式,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爱树、护树的积极性。(二)明晰林权,管护到户。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将村庄、道路等地段的树木产权明(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 :关于违反森林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确到每一户,同时将管护责任也相应明确到每一户。对新造林,造林与确权发证可同时进行,也可先确权再造林。对成活率高的造林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助。 (三)要依法严格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其合法权益。对林木权属明确并已核发林权证的,要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 (四)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对乡村道路、沟渠河道、荒山荒地等宜林地段进行造林和管护承包,由土地所有单位与承包单位、个人签订合同,承包期原则上不低于一个树木轮伐周期。承包种植的树木允许继承、转让,并受法律保护。 四、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全区上下要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保护林木资源。各行政村要设立护林公约标牌,重点地段、重点区域设立护林宣传牌,刷写护林标语。区林业局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下乡等活动,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