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ppt课件_第1页
汞中毒ppt课件_第2页
汞中毒ppt课件_第3页
汞中毒ppt课件_第4页
汞中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与 健康损害健康损害 2 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一、概述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n 毒物毒物 (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 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 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n 生产性生产性 /职业性毒物职业性毒物 (Industrial/Occupational Toxicant): 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 对人对人 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 3 男子土法炼金 汞蒸气中毒险丧命 4 5 6 n中毒中毒 (poisoning):机体受毒物的作用:机体受毒物的作用 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 态称中毒。态称中毒。 n职业中毒职业中毒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 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 (二)(二)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 n 来源:来源: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可有多种形式,同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可有多种形式,同 一毒物在不同行业或生产环节中又各有差异一毒物在不同行业或生产环节中又各有差异 , 可来自于原料、中间产品可来自于原料、中间产品 (中间体中间体 )、辅助、辅助 原料、成品、夹杂物、副产品或废弃物;有原料、成品、夹杂物、副产品或废弃物;有 时也可来自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时也可来自热分解产物及反应产物 ,例如聚,例如聚 氯乙烯塑料加热至氯乙烯塑料加热至 160 170 时可分解产生时可分解产生 氯化氢;磷化铝遇湿分解生成磷化氢。氯化氢;磷化铝遇湿分解生成磷化氢。 8 n存在形态:存在形态: n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 n 气体气体 n 蒸气蒸气 n 粉尘:粉尘: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0.110微米微米 n 烟:烟: 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 0.1微米的固体微粒微米的固体微粒 n 雾:雾: 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n 气溶胶气溶胶 : 空气中的雾、烟、粉尘空气中的雾、烟、粉尘 n 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主要经呼吸道进入 9 (三)(三) 接触机会接触机会 n 接触生产性毒物主要有生产、包装、运输(输送) 、应用等。 涉及原料的开采与提炼,材料的加工、 搬运、储藏,加料和出料,以及成品的处理、包装 等。在生产环节中,有许多因素也可导致作业人员 接触毒物,如管道、储存设备的跑冒漏滴,作业人 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 发生堵塞,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化学物的采样和分 析,设备的保养、检修等。 n 此外, 有些作业虽未应用有毒物质,但在一定的条 件下亦可接触到毒物 ,甚至引起中毒。例如地窖、 矿井下废巷、化粪池等作业,可发生流化氢中毒。 10 (四)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四)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n经呼吸道经呼吸道 n经皮肤接触经皮肤接触 n经消化道经消化道 11 1、呼吸道、呼吸道 n 气体、蒸气及气溶胶形式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气体、蒸气及气溶胶形式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 入人体。由于肺泡膜极薄,呼吸膜的扩散面积很入人体。由于肺泡膜极薄,呼吸膜的扩散面积很 大,正常成人达大,正常成人达 70M2左右,故毒物可迅速通过,左右,故毒物可迅速通过, 且直接进入体循环。因此,且直接进入体循环。因此, 其毒作用发生较快。其毒作用发生较快。 大部分生产性毒物中毒都由此途径人体。大部分生产性毒物中毒都由此途径人体。 12 n 气态毒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影响因素 n 毒物的浓度或分压。 浓度高,则毒物在呼吸膜内外的分压差 大,进入机体的速度就较快。 n 毒物的分子量及其血 /气分配系数 (blood/airpartitioncoefficient) 。分子量 小的气体,扩 散较快; 分配系数 大的毒物,易吸收。例如,二硫化碳为 5 、乙醇为 1300,表明后者易被吸收入血液。气态毒物进入呼 吸道的深度还取决于其 水溶性 程度。水溶性较大的毒物如氨 气,易为上呼吸道吸收,除非浓度较高,一般不易到达肺泡 。水溶性较差的毒物如光气,因其对上呼吸道的刺激较小, 易进入呼吸道深部。 n 此外,劳动强度、呼吸深度和频率、肺通气量与肺血流量, 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等因素也可影响毒物在呼吸道中 的吸收。 n 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在呼吸道吸收的情况颇为复杂,它们在呼 吸道的滞留量与呼吸方式和其粒子直径大小、溶解度及呼吸 系统的清除功能有关。 13 2、皮肤、皮肤 n 有些毒物如芳香族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机有些毒物如芳香族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机 磷酸酯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金属有机磷酸酯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金属有机 化合物化合物 (四乙铅四乙铅 )等可通过完整的皮肤进人体内等可通过完整的皮肤进人体内 而引起中毒。而引起中毒。 n 毒物经皮肤吸收可以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毒物经皮肤吸收可以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 进入血液;也可以通过皮肤的附属器如毛囊、进入血液;也可以通过皮肤的附属器如毛囊、 皮脂腺或汗腺进入真皮。皮肤附属器虽然分布皮脂腺或汗腺进入真皮。皮肤附属器虽然分布 广泛,但其总截面积仅占表皮面积的广泛,但其总截面积仅占表皮面积的 0.1% 1.0%,放实际意义不大。经皮吸收的毒物也,放实际意义不大。经皮吸收的毒物也 直直 接进入大循环接进入大循环 。 14 n 毒物从皮肤入体,需通过几道屏障。毒物从皮肤入体,需通过几道屏障。 n 角质层,角质层, 分子量分子量 大于大于 300的物质般不易透过。的物质般不易透过。 n 颗粒层,脂溶性物质可透过,但能阻碍水溶性物质进入颗粒层,脂溶性物质可透过,但能阻碍水溶性物质进入 。 n 真皮层,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扩散入真皮乳头层中的真皮层,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扩散入真皮乳头层中的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n 故经皮吸收的毒物往往是故经皮吸收的毒物往往是 脂、水两溶脂、水两溶 的物质;所以,了的物质;所以,了 解其脂水分配系数解其脂水分配系数 (lipid/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有助于估测经皮有助于估测经皮 吸收的可能性。吸收的可能性。n 个别金属如汞、有些气态物质如氰个别金属如汞、有些气态物质如氰 化氢,在化氢,在 浓度浓度 较高时也可经皮进入体较高时也可经皮进入体 内。内。 皮肤有病损时或表皮屏障遭腐蚀皮肤有病损时或表皮屏障遭腐蚀 性毒物破坏性毒物破坏 ,原本难于经完整皮肤吸,原本难于经完整皮肤吸 收的毒物也能进入。收的毒物也能进入。 接触部位和面积接触部位和面积 、毒物粘稠度、环境温湿度、毒物粘稠度、环境温湿度 也会影响也会影响 毒物经皮吸收。毒物经皮吸收。 15 3、消化道、消化道 n 在生产过程中,经消化道摄入毒物所致的职业中毒甚为在生产过程中,经消化道摄入毒物所致的职业中毒甚为 少见,少见, 常见于意外事故常见于意外事故 。但有时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但有时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或毒物污染食物时,毒物也可从消化道进入体内,尤以或毒物污染食物时,毒物也可从消化道进入体内,尤以 固体和粉末状毒物。有些难溶性的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后固体和粉末状毒物。有些难溶性的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后 ,被呼吸系统清陈至咽喉部时,也能从咽部进入消化道,被呼吸系统清陈至咽喉部时,也能从咽部进入消化道 。有的毒物如氰化物,进入口腔,可被口腔粘膜吸收。有的毒物如氰化物,进入口腔,可被口腔粘膜吸收。 16 (五)毒物在体内的过程(五)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分布、分布 n毒物被吸收后,随毒物被吸收后,随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 分布到全身。分布到全身。 n毒物在体内分布的情况毒物在体内分布的情况 主要取决于其进入细主要取决于其进入细 胞的能力及与组织的结合力。胞的能力及与组织的结合力。 n大多数毒物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相对集中大多数毒物在体内呈不均匀分布,相对集中 于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在组织器官相对集中于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在组织器官相对集中 的毒物呈动态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的毒物呈动态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 动。动。 n铅、氟集中于骨骼,一氧化碳集中于红细胞铅、氟集中于骨骼,一氧化碳集中于红细胞 。 17 2、生物转化、生物转化 n 毒物的生物转化毒物的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 进入机体的毒物,进入机体的毒物, 有的可直接作用于靶部位产生毒效应,并可以原形排出。有的可直接作用于靶部位产生毒效应,并可以原形排出。 但多数毒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经受各种生化过程,但多数毒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经受各种生化过程, 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称为毒物的生物转化。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称为毒物的生物转化。 n 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可概括为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可概括为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或合成或合成 )四类反应。四类反应。 生产性毒物 氧化 还原 水解 结合 无毒或毒性 有毒或毒性 18 3、排出、排出 n 毒物可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从体内排出。排出毒物可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从体内排出。排出 的速率对其毒效应有较大影响,排出缓慢的,潜的速率对其毒效应有较大影响,排出缓慢的,潜 在的毒效应相对较大。在的毒效应相对较大。 n 肾脏是排泄毒物及其代谢物的极有效器官,许多肾脏是排泄毒物及其代谢物的极有效器官,许多 毒物均由此排出。毒物均由此排出。 肾脏排出的速度,除受肾小球肾脏排出的速度,除受肾小球 滤过率、肾小管分泌及对排出物的重吸收影响外滤过率、肾小管分泌及对排出物的重吸收影响外 ,还取决于排出物本身的脂溶性、极性和离子化,还取决于排出物本身的脂溶性、极性和离子化 程度。尿中排出的毒物或代谢物的浓度常与血液程度。尿中排出的毒物或代谢物的浓度常与血液 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所以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所以 测定尿中毒物或其代谢测定尿中毒物或其代谢 物水平,可间接衡量体内负荷情况物水平,可间接衡量体内负荷情况 ;结合临床征;结合临床征 象和其它检查,有助于诊断。象和其它检查,有助于诊断。 19 n 呼吸道呼吸道 气态毒物可从呼吸道以原形排出,例如乙醚、苯蒸气态毒物可从呼吸道以原形排出,例如乙醚、苯蒸 气等。排出的方式为被动扩散,气等。排出的方式为被动扩散, 排出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肺排出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肺 泡呼吸膜内外两侧有毒气体的分压差;通气量也影响排出泡呼吸膜内外两侧有毒气体的分压差;通气量也影响排出 速度。速度。 n 消化道肝脏也是排泄外源物质的重要器官消化道肝脏也是排泄外源物质的重要器官 ,许多金属毒物,许多金属毒物 如铅、锰,可由肝细胞分泌,如铅、锰,可由肝细胞分泌, 经胆汁随粪便排出经胆汁随粪便排出 。有些毒。有些毒 物排入肠腔后可被肠腔壁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从粪便物排入肠腔后可被肠腔壁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从粪便 排出的毒物,常包含经口摄入而未被消化道吸收的部分。排出的毒物,常包含经口摄入而未被消化道吸收的部分。 n 其它排出途径有其它排出途径有 唾液唾液 、 乳汁乳汁 、 胎盘胎盘 等。头发和指甲虽不是等。头发和指甲虽不是 排出器官,但有的毒物可富集于此,如铅、砷等。排出器官,但有的毒物可富集于此,如铅、砷等。 n 排出是机体对毒物的一种解毒方式;但排出是机体对毒物的一种解毒方式;但 在排出过程中,毒在排出过程中,毒 物也可损害排出器官和组织物也可损害排出器官和组织 ,如镉可引起肾近曲小管损害,如镉可引起肾近曲小管损害 ,汞可产生口腔炎。,汞可产生口腔炎。 20 4、蓄积、蓄积 n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 可在体内逐渐积累,此种现象称为可在体内逐渐积累,此种现象称为 毒物的蓄积毒物的蓄积 (accumulation)。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 质基础。质基础。 n 当毒物的蓄积部位与其靶器官一致时,则易发生慢性中毒当毒物的蓄积部位与其靶器官一致时,则易发生慢性中毒 ,例如有机汞化合物蓄积于脑组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例如有机汞化合物蓄积于脑组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 损害。损害。 n 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的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的 “ 储存库储存库 ”(storagedepot),如铅蓄积于骨骼内。在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在储存库 内的毒物处于相对无活性状态,故此种蓄积在一定程度上内的毒物处于相对无活性状态,故此种蓄积在一定程度上 属保护机制,对毒性危害起缓冲作用。但在某些生理条件属保护机制,对毒性危害起缓冲作用。但在某些生理条件 下如感染、服用酸性药物等,体内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库下如感染、服用酸性药物等,体内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库 内的毒物又可释放至血液中,而成为潜在的危害。内的毒物又可释放至血液中,而成为潜在的危害。 21 n 有些毒物停止接触后,因其代谢迅速,在体有些毒物停止接触后,因其代谢迅速,在体 内很快就检测不出;但反复接触,仍可引起内很快就检测不出;但反复接触,仍可引起 慢性中毒。例如反复接触低浓度有机磷农药慢性中毒。例如反复接触低浓度有机磷农药 ,由于每次接触所致胆碱酯酶活力轻微抑制,由于每次接触所致胆碱酯酶活力轻微抑制 的叠加作用,呈所谓功能蓄积,最终引起酶的叠加作用,呈所谓功能蓄积,最终引起酶 活性明显抑制。所以,也有将蓄积作用分为活性明显抑制。所以,也有将蓄积作用分为 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 22 (六)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六)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 n 生产性毒物作用于机体,并非一定会引起生产性毒物作用于机体,并非一定会引起 职业中毒。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受很多因素职业中毒。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受很多因素 的影响。的影响。 23 1、毒物的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 n 毒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毒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 。目前。目前 已了解一些毒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的关系。例如,脂肪已了解一些毒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的关系。例如,脂肪 族直链饱和烃类化合物的麻醉作用,在族直链饱和烃类化合物的麻醉作用,在 3 8个碳原子范围个碳原子范围 内,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强。据此,可推测某些新化学物内,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强。据此,可推测某些新化学物 的大致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大致毒性和毒作用特点。 n 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的理化性质: 毒物的理化性质对毒物的理化性质对 其进入机体的机会及其在体内的过程有重要影响。其进入机体的机会及其在体内的过程有重要影响。 分散度分散度 高的毒物,从呼吸道进入机体的机会多,化学活性也大,高的毒物,从呼吸道进入机体的机会多,化学活性也大, 例如锰的烟尘毒性大干锰的粉尘。例如锰的烟尘毒性大干锰的粉尘。 挥发性挥发性 高的毒物,在空高的毒物,在空 气中蒸气浓度高,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大;一些毒物绝对毒气中蒸气浓度高,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大;一些毒物绝对毒 性虽大,如其挥发性很小,则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并不高。性虽大,如其挥发性很小,则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并不高。 毒物的毒物的 溶解度溶解度 也和其毒作用特点密切有关,氧化铅较硫化也和其毒作用特点密切有关,氧化铅较硫化 铅易溶解于血清,故其毒性比后者大;苯易溶于有机溶剂铅易溶解于血清,故其毒性比后者大;苯易溶于有机溶剂 ,进入体内后对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毒性较大。各种刺激,进入体内后对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毒性较大。各种刺激 性气体因其水溶性差异,因而在呼吸道的作用部位和速度性气体因其水溶性差异,因而在呼吸道的作用部位和速度 也不尽相同。也不尽相同。 24 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n 不论毒物的毒性大小如何,都必须在体内达不论毒物的毒性大小如何,都必须在体内达 到一定量才会引起中毒。空气中毒物到一定量才会引起中毒。空气中毒物 浓度高浓度高 ,接触时间,接触时间 长,若防护措施不良,长,若防护措施不良, 则进入体则进入体 内的量大,容易发生中毒内的量大,容易发生中毒 。由于作业时间一。由于作业时间一 般来说,相对固定,因此降低空气中毒物的般来说,相对固定,因此降低空气中毒物的 浓度,减少毒物进入体内的量是预防职业中浓度,减少毒物进入体内的量是预防职业中 毒的重要环节。毒的重要环节。 25 3、联合作用、联合作用 n 在生产环境中常有几种毒物同时存在,并作用于在生产环境中常有几种毒物同时存在,并作用于 人体。此种作用可表现为人体。此种作用可表现为 独立、相加、协同和拮独立、相加、协同和拮 抗作用抗作用 。毒物的。毒物的 拮抗作用拮抗作用 在实践中并无多大意义在实践中并无多大意义 。进行卫生学评价时应注意毒物的。进行卫生学评价时应注意毒物的 相加和协同相加和协同 作作 用,还应注意用,还应注意 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毒物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毒物 的联合作的联合作 用。用。 n 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环境中的温、湿度可影响毒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环境中的温、湿度可影响毒 物对机体的毒作用。物对机体的毒作用。 在高湿环境下毒物的毒作用在高湿环境下毒物的毒作用 一般较常温高。有人研究了一般较常温高。有人研究了 58种化学物在低温、种化学物在低温、 室温和高温时对大鼠的毒性,发现在室温和高温时对大鼠的毒性,发现在 36 高温,高温, 毒性最强。高温环境还使毒物的挥发增加,机体毒性最强。高温环境还使毒物的挥发增加,机体 呼吸、循环加快,出汗增多等,均有利于毒物的呼吸、循环加快,出汗增多等,均有利于毒物的 吸收;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物吸收多,机体耗吸收;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物吸收多,机体耗 氧量也增多,对毒物的毒作用更为敏感。氧量也增多,对毒物的毒作用更为敏感。 26 4、个体感受性、个体感受性 n 毒物对人体的毒作用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接毒物对人体的毒作用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接 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个体所出现的反应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个体所出现的反应 可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可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 ,有,有 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理变动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理变动期、 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及个体遗传特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及个体遗传特 征征 等。例如,葡萄糖等。例如,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磷酸脱氢酶 (G-6- PD)缺陷者,对血液毒物较为敏感,易发生缺陷者,对血液毒物较为敏感,易发生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27 (七)职业中毒的临床(七)职业中毒的临床 1、临床类型:、临床类型: 由于毒物的毒性、接触程度和时间、个由于毒物的毒性、接触程度和时间、个 体差异等因素,职业中毒可有多种表现形式。体差异等因素,职业中毒可有多种表现形式。 n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 (acutepoisoning)指毒物一次或短时指毒物一次或短时 间间 (几分钟至数小时几分钟至数小时 )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 毒。如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毒。如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 n 慢性中毒慢性中毒 (Chronicpoisoing)指毒物少量长期进指毒物少量长期进 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如慢性铅、锰中毒。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如慢性铅、锰中毒。 n 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subacutepoisoning)发病情况介于发病情况介于 急性和慢性之间,接触毒物浓度较高,工龄一急性和慢性之间,接触毒物浓度较高,工龄一 般在一个月内发病者,称亚急性中毒,如亚急般在一个月内发病者,称亚急性中毒,如亚急 性铅中毒。性铅中毒。 28 n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此外,在有些情况下,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 间后,才呈现出中毒的临床病变,间后,才呈现出中毒的临床病变, 称迟发性称迟发性 中毒中毒 (delayedpoisoning),如锰中毒等。,如锰中毒等。 n 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 无该毒物所致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无该毒物所致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 称毒物的吸收称毒物的吸收 (poisonssabsorption), 如如 铅吸收。铅吸收。 29 2、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 n 同一毒物,不同中毒类型对人体的损害有时可累及同一毒物,不同中毒类型对人体的损害有时可累及 不同的靶器官不同的靶器官 ,职业中毒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职业中毒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引起职业性神经系统损害的常见毒物引起职业性神经系统损害的常见毒物 有有 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窒息性气体、有机溶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窒息性气体、有机溶 剂和农药剂和农药 等。等。 慢性轻度中毒早期多表现有慢性轻度中毒早期多表现有 类神经症类神经症 ,甚至,甚至 精精 神障碍神障碍 ,脱离接触后可逐渐恢复。有些毒物如铅、,脱离接触后可逐渐恢复。有些毒物如铅、 正己烷等还可引起神经髓鞘、轴索变性,损害运动正己烷等还可引起神经髓鞘、轴索变性,损害运动 神经的神经肌肉接点,从而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损神经的神经肌肉接点,从而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损 害的害的 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一氧化碳、锰等中毒可损伤锥。一氧化碳、锰等中毒可损伤锥 体外系,出现肌张力增高、震颤麻痹等症状。严重体外系,出现肌张力增高、震颤麻痹等症状。严重 中毒时,可引起中毒时,可引起 中毒性脑病和脑水肿中毒性脑病和脑水肿 。 30 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毒物经常接触的部位,引呼吸系统是毒物经常接触的部位,引 起呼吸系统损害的生产性毒物主要为起呼吸系统损害的生产性毒物主要为 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 和致癌物和致癌物 ,如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如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硫酸二甲酯等。、硫酸二甲酯等。 刺激性气体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支刺激性气体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支 气管炎等呼吸道病变气管炎等呼吸道病变 ;严重时,可产生化学性肺;严重时,可产生化学性肺 炎、化学性炎、化学性 肺水肿肺水肿 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吸入液态有机溶剂如汽油尚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吸入液态有机溶剂如汽油尚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有些毒物如二异氰酸甲苯酯。有些毒物如二异氰酸甲苯酯 (TDI)可引发可引发 过敏性过敏性 哮喘哮喘 ;一次大量吸入可致窒息。一些毒物还可引;一次大量吸入可致窒息。一些毒物还可引 起肺部起肺部 肿瘤肿瘤 如砷、铬及如砷、铬及 肺部纤维化、肺气肿肺部纤维化、肺气肿 。 31 3)血液系统)血液系统 许多毒物对血液系统有毒作用。许多毒物对血液系统有毒作用。 铅通过抑制叶琳代谢,影响血红素合成而引铅通过抑制叶琳代谢,影响血红素合成而引 起低色素性起低色素性 贫血贫血 ;砷化氢可产生急性;砷化氢可产生急性 溶血溶血 ;苯的;苯的 氨基、硝基化合物及亚硝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氨基、硝基化合物及亚硝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苯和三硝基甲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蛋白血症;苯和三硝基甲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 再生障碍性贫再生障碍性贫 血血 。苯在一定的条件下,尚可引起。苯在一定的条件下,尚可引起 白血病白血病 ; 2-(二二 苯基乙酰基苯基乙酰基 )-l, 3-茚满三酮茚满三酮 (商品名为敌鼠商品名为敌鼠 )抑制抑制 肝脏凝血因子合成,损害毛细血管壁,而产生严肝脏凝血因子合成,损害毛细血管壁,而产生严 重重 出血出血 ;一氧化碳经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一氧化碳经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 血红蛋白血症,而引起组织细胞血红蛋白血症,而引起组织细胞 缺氧缺氧 等。等。 32 4)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消化系统是 毒物吸收、生物转化、毒物吸收、生物转化、 排出和肠肝循环再吸收的场所排出和肠肝循环再吸收的场所 ,因此在职业中毒时,因此在职业中毒时 ,消化系统常受侵犯。,消化系统常受侵犯。 毒物可引起消化系统各种损害,常见的有:毒物可引起消化系统各种损害,常见的有: 口口 腔炎腔炎 ,见于汞、酸雾暴露;,见于汞、酸雾暴露; 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 ,可见于经,可见于经 口汞盐、三氧化二砷急性中毒;急性或慢性口汞盐、三氧化二砷急性中毒;急性或慢性 中毒性中毒性 肝病肝病 ,如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三硝基甲苯中,如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三硝基甲苯中 毒等。有些毒物可引起毒等。有些毒物可引起 腹绞痛腹绞痛 ,如慢性铅中毒急性,如慢性铅中毒急性 发作时,也可见于慢性铅中毒。有的还可引起发作时,也可见于慢性铅中毒。有的还可引起 氟斑氟斑 牙、牙齿酸蚀症、牙龈色素沉着牙、牙齿酸蚀症、牙龈色素沉着 等。等。 33 5)泌尿系统)泌尿系统 职业性泌尿系统损害大致可分职业性泌尿系统损害大致可分 为四种临床类型:为四种临床类型: 急性中毒性肾病、慢性中急性中毒性肾病、慢性中 毒性肾病、中毒性泌尿道损害及泌尿道肿瘤毒性肾病、中毒性泌尿道损害及泌尿道肿瘤 ,以前两种类型较多见。,以前两种类型较多见。 引起泌尿道损害的毒物很多,如四氯化碳、砷引起泌尿道损害的毒物很多,如四氯化碳、砷 化氢、铅、汞、钢等,有些毒物,如卜茶胺、联苯化氢、铅、汞、钢等,有些毒物,如卜茶胺、联苯 胺还可致泌尿系统肿瘤。近年来,尿酶如碱性磷酸胺还可致泌尿系统肿瘤。近年来,尿酶如碱性磷酸 酶、酶、 - 谷氨酸转移酶、谷氨酸转移酶、 N-乙酰乙酰 - 氨基葡萄糖昔氨基葡萄糖昔 酶(酶( NAG)等及尿蛋白如金属硫蛋白、)等及尿蛋白如金属硫蛋白、 2-微球蛋微球蛋 白等分析,已用作监测肾脏损害的重要手段。白等分析,已用作监测肾脏损害的重要手段。 34 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许多金属毒物和有机溶剂可直许多金属毒物和有机溶剂可直 接接 损害心肌损害心肌 ;镍通过影响心肌氧化与能量代;镍通过影响心肌氧化与能量代 谢,引起谢,引起 心功能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降低、房室传导阻滞 ;某些;某些 氟烷烃如氟里昂可使心肌应激性增强,诱发氟烷烃如氟里昂可使心肌应激性增强,诱发 心率紊乱,促使室性心率紊乱,促使室性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或引起或引起 心室颤心室颤 动动 ;亚硝酸盐可致;亚硝酸盐可致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一;一 氧化碳、二硫化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氧化碳、二硫化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使,使 冠心病冠心病 发病增加等。发病增加等。 35 7)生殖系统)生殖系统 毒物对生殖系统的毒作用涉及对接触毒物对生殖系统的毒作用涉及对接触 者本人及其对子代发育过程的不良影响,即所谓者本人及其对子代发育过程的不良影响,即所谓 “生生 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reproductive toxicity and developmental toxicity)。 生殖毒性包括对接触者的生殖器官、有关的内生殖毒性包括对接触者的生殖器官、有关的内 分泌系统、性周期和性行为、生育力、妊娠结局、分泌系统、性周期和性行为、生育力、妊娠结局、 分娩过程等方面的影响。分娩过程等方面的影响。 发育毒性则包括胎儿结构异常、发育迟缓、功发育毒性则包括胎儿结构异常、发育迟缓、功 能缺陷、甚至死亡等。能缺陷、甚至死亡等。 很多生产性毒物对生殖系统有不良影响,如铅很多生产性毒物对生殖系统有不良影响,如铅 对男性可引起睾丸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增加和活对男性可引起睾丸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增加和活 动能力减弱;对女性可引起月经先兆症状发生率增动能力减弱;对女性可引起月经先兆症状发生率增 高、月经周期和经期异常、痛经及月经血量改变等高、月经周期和经期异常、痛经及月经血量改变等 。 36 8)皮肤)皮肤 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 40% 50% 。其致病涉及因素很多,其中化学因素占。其致病涉及因素很多,其中化学因素占 90%以上以上 。化学因素对皮肤的损害,可引起。化学因素对皮肤的损害,可引起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如,如 酸。碱、有机溶剂等;酸。碱、有机溶剂等; 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 ,如沥青、煤焦,如沥青、煤焦 油等;油等; 职业性痤疮职业性痤疮 ,如矿物油类、卤代芳烃化合物,如矿物油类、卤代芳烃化合物 等;等; 皮肤黑变病皮肤黑变病 ,如煤焦油、石油等;职业性皮肤,如煤焦油、石油等;职业性皮肤 溃疡溃疡 ,如铝的化合物、被盐等;职业性,如铝的化合物、被盐等;职业性 疣赘疣赘 ,如沥,如沥 青、焦油等;职业性青、焦油等;职业性 角化过度和皲裂角化过度和皲裂 ,如有机溶剂,如有机溶剂 、碱性物质等;职业性、碱性物质等;职业性 毛发改变毛发改变 ,如氯丁二烯可引,如氯丁二烯可引 起暂时脱发。有的尚可引发皮肤起暂时脱发。有的尚可引发皮肤 肿瘤肿瘤 ,如砷、煤焦,如砷、煤焦 油等。油等。 37 9)其它)其它 毒物可产生多种毒物可产生多种 眼部病变眼部病变 。刺激性。刺激性 化学物可引起角膜、结膜刺激性炎症;腐蚀化学物可引起角膜、结膜刺激性炎症;腐蚀 性化合物可使接触处角膜、结膜坏死、糜烂性化合物可使接触处角膜、结膜坏死、糜烂 ;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可引起白内障;甲;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可引起白内障;甲 醇可引起现神经炎、视网膜水肿、视神经萎醇可引起现神经炎、视网膜水肿、视神经萎 缩,甚至失明等。有的毒物还可引起缩,甚至失明等。有的毒物还可引起 骨骼改骨骼改 变变 ,如氟可引起氟骨症;,如氟可引起氟骨症;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 ,如氧化,如氧化 锌可引起金属烟尘热等。锌可引起金属烟尘热等。 38 3、职业中毒的诊断、职业中毒的诊断 n 职业中毒的诊断具有很强的职业中毒的诊断具有很强的 政策性和科学性政策性和科学性 ,正,正 确的诊断涉及到职工的健康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确的诊断涉及到职工的健康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 的贯彻执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某些的贯彻执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某些 慢性中毒,因缺乏特异的症状、体征及检测指标慢性中毒,因缺乏特异的症状、体征及检测指标 ,确诊不易。所以,职业中毒的诊断应有充分的,确诊不易。所以,职业中毒的诊断应有充分的 资料,包括:资料,包括: n 职业史职业史 n 现场劳动卫生调查现场劳动卫生调查 n 相应的临床表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n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n 并排除非职业性疾病的可能性并排除非职业性疾病的可能性 n 综合分析,方可作出合理的判断。综合分析,方可作出合理的判断。 39 n 职业史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包括所职业史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包括所 在在 车间、工种、工龄、毒物种类、操作方车间、工种、工龄、毒物种类、操作方 法、防护措施及既往的工作经历法、防护措施及既往的工作经历 ,以,以 判断判断 患者接触毒物的可能性与接触程度患者接触毒物的可能性与接触程度 ,此为,此为 职业中毒诊断的职业中毒诊断的 前提前提 。 n 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深入作业现场,进一步劳动卫生现场调查深入作业现场,进一步 了解患者所在岗位的了解患者所在岗位的 实际职业接触、空气实际职业接触、空气 中毒物浓度、预防措施中毒物浓度、预防措施 等,从而等,从而 判断患者判断患者 在该条件下,有否可能引起中毒在该条件下,有否可能引起中毒 。 40 n 症状与体征:按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与所接触毒物症状与体征:按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与所接触毒物 的毒作用相符。在询问和检查中,尤应的毒作用相符。在询问和检查中,尤应 注意各种症注意各种症 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及其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及其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关系关系 。 n 实验室检查对职业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对职业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 接触指标接触指标 :包括测定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谢物,包括测定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谢物, 如尿铅、血铅、尿酚、尿甲基马尿酸等。如尿铅、血铅、尿酚、尿甲基马尿酸等。 (2)效应效应 指标:指标: 可检查反映毒物所致组织器官病损的指标,可检查反映毒物所致组织器官病损的指标, 如检查血、尿,肝、肾功能、铜致肾小管损伤的尿如检查血、尿,肝、肾功能、铜致肾小管损伤的尿 低分子量蛋白低分子量蛋白 (2 微球蛋白微球蛋白 ),以及某些其它相关,以及某些其它相关 指标等。指标等。 41 4、 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n 职业中毒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职业中毒的治疗可分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 治疗三类治疗三类 : 1)病因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或减少致病的物质)病因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或减少致病的物质 基础,并针对毒物致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处理。基础,并针对毒物致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处理。 2)对症处理是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促使人体)对症处理是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促使人体 功能恢复。功能恢复。 3)支持疗法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使患者早日恢)支持疗法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使患者早日恢 复健康。复健康。 42 ( 1)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 n现场急救现场急救 1.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环境,尽快将其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环境,尽快将其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 鲜的场所,保持呼吸道通畅。鲜的场所,保持呼吸道通畅。 2.若患者衣服、皮肤已被毒物污染,为防止毒物经皮吸收,若患者衣服、皮肤已被毒物污染,为防止毒物经皮吸收, 需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处皮肤需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处皮肤 (冬天宜冬天宜 用温水用温水 )。如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应先用干布抹。如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应先用干布抹 去污染物后,再用水冲洗。去污染物后,再用水冲洗。 3.在救治中,应做好对中毒者保护心、肺、脑、眼等的现场在救治中,应做好对中毒者保护心、肺、脑、眼等的现场 救治。对重症患者,应严密注意其意识状态、瞳孔、呼吸救治。对重症患者,应严密注意其意识状态、瞳孔、呼吸 、脉率、血压。若发现呼吸、循环有障碍时,应及时进行、脉率、血压。若发现呼吸、循环有障碍时,应及时进行 复苏急救,具体措施与内科急救原则相同。复苏急救,具体措施与内科急救原则相同。 4.对严重中毒需转送医院者,应根据症状采取相应的转院前对严重中毒需转送医院者,应根据症状采取相应的转院前 救治措施。救治措施。 43 n 清除毒物、阻止毒物继续吸收:清除毒物、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催吐、洗胃、灌洗催吐、洗胃、灌洗 肠道、导泻、利尿等。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还可肠道、导泻、利尿等。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还可 选用中和剂、沉淀剂、保护剂,如牛奶、蛋清、花选用中和剂、沉淀剂、保护剂,如牛奶、蛋清、花 生油等,或液体石蜡生油等,或液体石蜡 (用于误服有机溶剂用于误服有机溶剂 )等。对气等。对气 体或蒸气吸入中毒者,可给予吸氧。体或蒸气吸入中毒者,可给予吸氧。 n 解毒和排毒:解毒和排毒剂尽早使用。解毒和排毒:解毒和排毒剂尽早使用。 n 1)金属络合剂:金属络合剂: 主要有依地酸二钠钙主要有依地酸二钠钙 (CaNa2EDTA)、二乙、二乙 三胺五乙酸三钠钙三胺五乙酸三钠钙 (DTPA)、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醇 (BAL)、二流基、二流基 丁二酸钠丁二酸钠 (NaDMS)等,用于治疗金属类毒物中毒,如铅等,用于治疗金属类毒物中毒,如铅 、汞、砷、锰等。、汞、砷、锰等。 n 2)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 常用的有美蓝常用的有美蓝 (亚甲蓝亚甲蓝 ),用于,用于 治疗急性苯胶、硝基苯类中毒。治疗急性苯胶、硝基苯类中毒。 n 3)氰化物中毒解毒剂:氰化物中毒解毒剂: 如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主要如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主要 用于救治氰化物、丙烯晴等急性中毒。用于救治氰化物、丙烯晴等急性中毒。 n 4)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剂: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剂: 主要有氯磷定、解磷定、阿主要有氯磷定、解磷定、阿 托品等。托品等。 n 5)氟乙酰胺中毒解毒剂:氟乙酰胺中毒解毒剂: 常用的有乙酸胺等。常用的有乙酸胺等。 解毒药解毒药 用用 途途 n 解磷定解磷定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 n 氯磷定氯磷定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 n 乙酰胺乙酰胺 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乙酸钠 n 亚甲蓝亚甲蓝 亚硝酸盐,氰化物亚硝酸盐,氰化物 n 亚硝酸钠亚硝酸钠 氰化物氰化物 n 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氰化物氰化物 n 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醇 砷,汞,金砷,汞,金 n 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 汞汞 , 砷等砷等 n 依地酸二钠钙依地酸二钠钙 无机铅无机铅 n 二巯丁二酸二巯丁二酸 锑,汞,铅,砷锑,汞,铅,砷 n 巯乙胺巯乙胺 铅铅 n 阿托品阿托品 有机磷有机磷 n 青霉胺青霉胺 铜铜 n 维生素维生素 K1 抗凝血灭鼠剂,香豆素衍生物等抗凝血灭鼠剂,香豆素衍生物等 n 普鲁士蓝普鲁士蓝 C177520 铊铊 n 土根碱糖浆土根碱糖浆 催吐催吐 n 盐酸阿朴吗啡盐酸阿朴吗啡 催吐催吐 n 活性炭活性炭 毒物吸附剂毒物吸附剂 44 45 n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由于针对病因的特效解毒剂的种由于针对病因的特效解毒剂的种 类有限,因而对症疗法在职业中毒的治疗中类有限,因而对症疗法在职业中毒的治疗中 极为重要,主要极为重要,主要 目的在于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目的在于保护体内重要器官 的功能,解除病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功能,解除病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有;有 时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其治疗原则与内科处时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其治疗原则与内科处 理类同。理类同。 n 严密监护:严密监护: 危重患者要加强观察,选择重点危重患者要加强观察,选择重点 监护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监护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理工作的质量是抢救能否成功的主要关键之理工作的质量是抢救能否成功的主要关键之 一,要克服重药物轻护理的思想一,要克服重药物轻护理的思想 ;重视护理重视护理 ,以提高抢救质量。,以提高抢救质量。 46 抢救治疗中注意事项抢救治疗中注意事项 1、必须重视早期处理。、必须重视早期处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防止各种医疗事故或医源性因素加重病情。、防止各种医疗事故或医源性因素加重病情。 47 ( 2)慢性职业中毒)慢性职业中毒 n 早期常为轻度可逆性功能性变,而继续接触则可早期常为轻度可逆性功能性变,而继续接触则可 演变成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故应演变成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故应 及早诊断和处理及早诊断和处理 。 n 中毒患者应中毒患者应 脱离毒物接触脱离毒物接触 。使用有关的特效。使用有关的特效 解毒解毒 剂,常用的有金属络合剂,如剂,常用的有金属络合剂,如 NaDMS、 CaNa2EDTA 等,但目前此类特效解毒剂为数还不多。应针对等,但目前此类特效解毒剂为数还不多。应针对 慢性中毒的常见症状,如类神经症、精神症状、慢性中毒的常见症状,如类神经症、精神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白细胞降低、接触性皮炎,慢性周围神经病变、白细胞降低、接触性皮炎,慢性 肝、肾病变等,进行相应的肝、肾病变等,进行相应的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此外,适。此外,适 当的当的 营养和休息营养和休息 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n 慢性中毒经治疗后,对患者应进行慢性中毒经治疗后,对患者应进行 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 ,并作合理的工作安排,并作合理的工作安排 。 48 (八)(八) 职业中毒的预防职业中毒的预防 n 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遵循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遵循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 ”原则,推行原则,推行 清洁生产,重视前期预防。清洁生产,重视前期预防。 1、 根除毒物:根除毒物: 从生产工艺流程中从生产工艺流程中 消除有毒物质消除有毒物质 ,可,可 用用 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 有毒或高毒物质。有毒或高毒物质。 2、 降低毒物浓度:降低毒物浓度: 使环境空气中毒物浓度降到低于使环境空气中毒物浓度降到低于 最高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 。因此,要严格控制毒物逸散到作。因此,要严格控制毒物逸散到作 业场所空气中的机会,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业场所空气中的机会,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 对逸出的毒物,防止其扩散,并需经净化后排出对逸出的毒物,防止其扩散,并需经净化后排出 厂外。厂外。 (1)技术革新技术革新 (2)通风排毒。通风排毒。 49 3、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包括 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帽、防护眼镜 、防护面罩、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用品、防护面罩、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用品 等。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还应设置必要的卫生设等。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还应设置必要的卫生设 施如盥洗设备、淋浴室及更衣室和个人专用衣箱。施如盥洗设备、淋浴室及更衣室和个人专用衣箱。 对能经皮吸收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还应配备皮对能经皮吸收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还应配备皮 肤洗消和冲洗眼的设施。肤洗消和冲洗眼的设施。 4、 工艺、建筑布局:工艺、建筑布局: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有毒物逸散的作业, 区域之间区域之间 应区分隔离应区分隔离 ,以免产生叠加影响;在符合工艺设计,以免产生叠加影响;在符合工艺设计 的前提下,从毒性、浓度和接触人群等几方面考虑的前提下,从毒性、浓度和接触人群等几方面考虑 ,应呈,应呈 梯度分布梯度分布 。 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 侧侧 。对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或能发生有。对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或能发生有 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 结构表面应符合卫生要结构表面应符合卫生要 求求 ,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 50 5、 安全卫生管理:安全卫生管理: 管理制度不全、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不全、规章制度 执行不严、设备维修不及时及违章操作等常执行不严、设备维修不及时及违章操作等常 是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相是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相 应的管理措施来消除可能引发职业中毒的危应的管理措施来消除可能引发职业中毒的危 险因素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做好管理部门险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