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_第1页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_第2页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_第3页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_第4页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 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天伦医院检验科 何湘豫主任 2018-6-28 术语和定义 大量失血 是指 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正常成人体 重 7%;儿童体重的 8.9%),或 3h内丢失 50%自 身血容量 ;或成人出血速度达到 150ml/min;或 出血速度达到 1.5ml/( kg.min )超过 20min; 失血导致收缩压低于 90mm/Hg或成人心率超 贵 110次 /分 术语和定义 普通冰冻血浆 采用特定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 ,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体的成分血 去冷沉淀血浆 就是去除冷沉淀之后的血浆 通则 不可替代的原则 只有通过输血才能缓解和治疗患 者病情时,才考虑输血治疗 最小剂量原则 临床输血剂量应考虑输注可有 效缓解病情的最小剂量 通则 个体化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 病情制定最优输血策略 安全输注原则 输血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避免对患者造 成额外伤害。 通则 合理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严格 掌握输血适应症 有效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输血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输注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全血 特点 全血制剂的成份与体内循环血成份基本一 致,采集后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全血中血 小板及不稳定凝血因子逐渐失去生物活 性。 功能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加血容量 全血 适应症 适用于大量失血及血液置换的患者 非适应症 不适用于符合成份血输注的指证的患者: 液不宜用于治疗凝血障碍,扩充血容量、 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人体状态 全血 输注原则 按照 ABO同型且交叉配血相合的原则进行 输注 输注剂量 输注剂量取决于失血量、失血速度、组织 缺血情况 红细胞 红细胞常见种类 悬浮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特点 Het适中( 0.50-0.65)输注过程较为流畅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患者 浓缩红细胞 特点 最小限度扩充血容量,减轻受血者循环负 荷,减少血液添加剂对患者的影响 适应症 适用于存在循环超负荷高危因子的患者,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婴幼儿 洗涤红细胞 适用于以下患者纠正由慢性贫血和急性失 血引起的缺氧症状: 非同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新生儿输血、宫内输血及换血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特点 冰冻红细胞保存期长 解冻、洗涤过程去除了绝大多数白细胞及 血浆 适应症 适用于稀有血型患者及有特殊情况的自体 红细胞保存与使用 红细胞输注指证 制定输血的策略应同时参考临床症 状, Hb水平、心肺功能、组织氧供与氧耗 等因素,不应将 Hb作为输注红细胞成份的 唯一指证。 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hb100g/L不推荐输注红细胞,特殊情况( 心肺功能障碍重度患者)由临床医生根据 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输注 红细胞输注指证 80-100g/L:一般不需要输注,特殊情况可考 虑输注(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 红细胞 术后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临床症 状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或液体复苏无 效的心动过速 ;贫血所致的充血性心理衰竭 ) 重型地中海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术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红细胞输注指证 70-80g/L:综合评估考虑各种因素后考虑输 注 术后 心血管疾病 70g/L:考虑输注 重症监护等 60g/L:推荐输注 有症状慢性贫血患者可考虑通过输血减轻 症状,降低贫血相关风险 红细胞输注指证 无症状的慢性贫血患者采用其他的治疗方 法,如药物治疗等 活动性出血患者 活动性出血患者是否输注红细胞取决于出 血量出血速度和组织缺氧情况 红细胞输注原则 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按照 ABO同型且 交叉配血相容性原则进行输注 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按照 交叉配血主侧相容性原则输注,优先选择 ABO同型输注按照同型或相容性原则进行 输注 红细胞输注剂量 患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使用剂 量根据病情和预期 Hb水平而定 成年人:输注 1U红细胞可使体重 60kg的成 年人 Hb水平提高约 5g/L(Het提高 0.0015) 婴幼儿:每次可输注 10-15ml/Kg, Hb水平 提高 20-30g/L 红细胞输注剂量 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输注剂量取决于 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组织缺氧的改善情况 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在 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红细胞,用量可适 当增加。 血小板 功能 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 而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 适应症 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凝血功能障碍 非适应症 不适用于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无 关的出血 ;液不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症, TTP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除 非出血危及生命 血小板常见的种类 浓缩血小板 混合浓缩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血小板,浓度及纯度 高,来源于 200ml全血中分离制备的血小板 含量 2.0109个。 一般需多袋联合使用 混合浓缩血小板 两袋及两袋以上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在同一 血袋内的血小板制剂,血小板含量 2.01010混合单位数 单采血小板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献血者循环血液 中采集纯度高,血小板含量 2.51011个 /治 疗剂量 与混合浓缩血小板相比,可降低同种免疫 反应的发生率 血小板输注指证 100 109/L: 神经外科和眼科手术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凝血指标不正常,并伴 随大量微血管出血 80109/L:脊髓硬膜外麻醉 50 109/L:急性失血或有创手术(择期诊 断性腰椎穿刺和非神经轴索手术) 20 109/L: 病情不稳定(如伴有发热或感染等)的非 出血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10 109/L:病情稳定的非出血患者,预防 自发性出血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的体外循环心脏手 术患者,不推荐常规预防输注血小板,如 患者有存在血小板减少症和(或)血小板 功能异常,围手术期出血时建议输注血小 板 使用血小板药物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血小板功能正常 时不推荐常规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时 ;有创操 作前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出血危及 生命时应输注 血小板功能障碍 先天性凝血障碍或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 的患者关键部位出血或重大手术前,无论 血小板计数水平如何均应进行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功能障碍与血小板本身无关时(例 如尿毒症、血管性血友病、高球蛋白血症 )一般不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原则 按照 ABO同型原则输注,出血危及生命且 无同型血小板时可考虑输注次侧相容性血 小板 血小板输注无效时,可开展血小板配型选 择相容性血小板 血小板应一次足量输注 血小板输注剂量 患者无活动出血时,输注剂量取决于患者 输注前血小板数及预期达到血小板数,通 常成人每次输注一个治疗剂量 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血小板的输注剂 量取决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止血效果 效应: 输注一个治疗量血小板,成人( 70kg)大 约可升高 4-8 109/L,儿童( 18kg)大约可 升高 17 109/L 婴幼儿输注血小板 5-10ml/kg血小板可升高 约 40-80 109/L 血浆 功能 补充凝血因子,预防或治疗凝血因子缺乏 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 适应症 适用于补充各种原因导致的凝血因子的缺 乏(肝脏疾病、口服抗凝药物等)引起的 出血 无凝血因子浓缩制剂应用时,可用于凝血 因子缺乏症 大面积烧伤、创伤、大量输血、血浆置换 等 血浆 非适应症 单纯扩充血容量和升高白蛋白 可通过其他方式(维生素 K、冷沉淀凝血因 子、凝血因子浓缩制剂)治疗的凝血障 碍。 血浆常用种类 新鲜冰冻血浆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去冷沉淀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几乎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 适用于补充各种原因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 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特点及适应症新鲜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 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会损失部 分凝血因子,尤其是不稳定凝血因子( V和 VIII) 普通冰冻血浆 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缺少不稳定凝血因 子( V和 VIII) 适用于补充稳定凝血因子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会损失部 分凝血因子 适用症普通冰冻血浆、宜增加使用剂量。 去冷沉淀血浆 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缺少 VIII、 XIII、 vWF,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等,但白 蛋白和其他凝血因子与新鲜冰冻血浆含量 相当。 适用于 TTP患者的输注或血浆置换。 血浆适用方法 输注指证 用于治疗多凝血因子缺乏疾病时,血浆输 注应考虑凝血结果 PT大于正常范围均值的 1.5倍 APTT大于正常范围上限的 1.5倍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大于 1.7 凝血结果不易获取时,由临床医生根据患 者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输注血浆 输注指证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比例组合输注 华法林治疗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时建议给予 血浆输注 输注原则 按交叉配血次侧相容性原则输注,献血者 抗筛阴性的血浆可直接进行 ABO相容性输 注,优先选择 ABO同型血浆。 输注剂量 由临床状况和患者体重决定,通常为 10- 20ml/kg,根据临床状况不同可增加输注量 婴幼儿输注 10-15ml/kg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治疗多凝血因子缺乏疾病时,参考实 验室凝血检测结果。 冷沉淀 功能 补充 VIII因子、 XIII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 子( vWF)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结合蛋白 适应症 适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出血 也可用于无特异性浓缩制剂的 VIII因子缺乏 症 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尿毒症出血 大量输血 有特异性凝血因子制剂使用时冷沉淀不作 为首选治疗方案 冷沉淀使用方法 输注指证 大量输血后或 DIC伴纤维蛋白原水平 1g/L 时,可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 创伤、产科和心脏手术患者纤维蛋白原维 持在 1.5-2.0g/L 输注原则 按照交叉配血次侧相容性输注,献血者抗 筛阴性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可直接进行 ABO 相容性输注。 输注剂量 输注剂量和频率取决于纤维蛋白原消耗速 度、恢复时间和半衰期 纤维蛋白原在无其他消耗(如出血、 DIC等 )的情况下半衰期大约是 4天 通常成人每 5-10Kg输注 2U,婴幼儿输注 2- 4U/kg。( 1U:由 2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 备,且符合 GB18469-2012质量要求) 单采粒细胞 功能 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适应症 适用于出现感染,抗生素治疗 48h无效且中 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0.5109/L的患者 先天性粒细胞功能障碍患者(如慢性肉芽 肿病等) 粒细胞使用方法 输注原则 按照 ABO同性原则输注 如患者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无效时, 可输注白细胞抗原结合的献血者单采粒细 胞 单采粒细胞制剂应辐照后输注 输注剂量 推荐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输注剂量为 4- 81010个粒细胞 婴幼儿每次输注 1-2109个粒细胞 /kg 输注次数参考患者病情,一般每日 1次,严 重感染时可一日 2次,输注 4-6天,直到感染 得到控制。 去白细胞血液 功能 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反应 巨细胞病毒( CMV)和人 T淋巴细胞病毒 ( htlv) -I/II感染等 适应症 需多次输血患者 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史的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 CMV的病原微生物患 者等 非适应症 预防 TA-GVH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