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院普法工作谈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docx_第1页
从法院普法工作谈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docx_第2页
从法院普法工作谈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docx_第3页
从法院普法工作谈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docx_第4页
从法院普法工作谈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法院普法工作谈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面 临的形势和任务 过去的 25 年,我国法制建设成绩斐然,全社会正在形 成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经济社会事 业的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不可 否认的是,我们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着 诸多与现代法治精神不和谐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 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关键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现 代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治文化。所谓法治文化,是指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和结晶。既包括法治意 识,也包括法律制度、法治实践,是人们从事立法、执法、 司法、法律监督等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和习惯。 法治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式也有多 种形式。其中,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将社会主义国 家的法律知识、法治精神、法律思维方式向社会各阶层群 体进行普及则是法治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是参与社会主义法制运 行的重要主体,在法治文化建设进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审判活动,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理 念,从而对公民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法的 权威,是人民法院在建设法治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历史 任务和政治职责。为此,笔者试图从人民法院开展法制宣 传教育工作的视角,并在分析法制宣传工作的职能、内容 和形式等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人民法院参与法治文化建设 的若干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加深对人民法院开 展法律宣传、促进法治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从而为进一 步做好该项工作做准备。 一、关于人民法院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之职能的思考 1、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 追求和建设的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 相适应的文化,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机构、 法律设施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主体在生产、生活、 工作中所遵循的法律心理意识与法律行为方式的总称。普 法宣传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法制 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制宣传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广大人 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民法 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 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不断促进法治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2、人民法院开展法律宣传教育的职能及优势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任务。人民法院 是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是人民法院光荣而艰巨的历史 使命。在审判活动中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是人民法院 不容推卸的职责。然而这一职责应服从服务于审判职能。 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的核心职能是通过审判活动, 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如何在履行 审判职能的同时,找到审判工作与法治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协调好审判职能和法律宣传工作是人民法院面临的重要研 究和实践课题。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具有开展法律宣传工作 的独特优势。首先,在普法宣传实践中我们了解到,群众 对于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最信任的是法院。这是因为,人 们往往认为行政机关对于法的精通远不如法院,而律师往 往出于自己揽案源的需要有可能曲解法律。打官司归根结 底是由法院做出最后的裁决,所以从法官那里了解的法律 知识才是最实用、最准确的。其次,人民法院具有开展法 律宣传的智力资源。通常来讲,法官是一个社会法律知识 的精英群体,法律水平最高,对法律的掌握最全面,理解 和认识最深刻,先天具有普法宣传的智力优势。最后,法 院具有开展法律宣传的便利条件。人民法院每天都在重复 的庭审活动是开展法律宣传、进行法制教育的最好场所, 每天都要发出的裁判文书是宣传法律的最好材料。 3、人民法院在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从法院地位看,司法机关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和独立性, 不宜开展法律宣传工作。依国际惯例来看,法院作为纠纷 调处机关,应保持低调的姿态,与当事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从而体现并促进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法院开展法律宣传 与法官的中立地位不符,而在审判过程中进行法律宣传、 释明法律的做法容易造成另一方当事人对法官中立态度的 怀疑。其次,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目前各级人民法院都面 临着案多人少、审判压力空间增大的现状。法院推行各种 形式的审判指标管理体系对法官审判效率有严格的要求, 并与奖金、晋级等直接挂钩。法官为保证结案率,工作压 力和劳动强度日益加大,对于开展法律宣传工作,既没有 时间和精力保障,也没有硬性指标,因此在宣传工作中走 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宣传的效果。 可见,对于法院开展普法宣传的职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当然,提出这些问题并非反对法院开展法律宣传,问题是 如何将这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具体来讲有两个 方面,一是开展哪些内容的宣传,二是采取哪些形式适当 开展宣传。 二、关于人民法院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内容的思考 1、当前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全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 国家的法制化管理水平逐渐提升,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推 进法治实践,全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崇尚法治、努力维护法 律权威的良好氛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推进法治国 家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违法犯罪行 为依然比较严重,青少年犯罪令人担忧,社会治安状况不 容乐观;信官不信法、信访不信法、靠法律不如靠关系、 权大于法的观念依然存在;司法公信力下降,判决不履行 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现实问题不禁令人反思,为什么经过多年的普法 宣传,现在仍然有如此之多的与依法治国格格不入的现象? 法治文化建设究竟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做?问题不难发现, 当今中国在法治化进程中,从政府到百姓缺少的不再是法 律知识,而恰恰是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自觉性,是 对于法律的信仰。法治工具论的思想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守法并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而是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甚 至是非法利益的工具。导致的一个后果是,一旦遵守法律 危害到自身切身利益时,就毅然抛弃法律于不顾。总之, 法律的权威和遵守法律的意识依然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 当前,我们的法治文化体系里缺少的不是法律知识,而是 法律信仰。 2、法制宣传内容的适时转变 全国性的普法活动开展已有近 25 年,通过这多年的努 力,法制宣传和普法活动取得了成效。然而这种法律宣传 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法治文化建设的需要。针对当前我国法 治文化建设的缺陷,笔者认为,法制宣传的重点应从普及 法律知识完成向培育国民法律信仰的转变。正如党的十七 大报告所强调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这 是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准确定位,是法治文化建设 的纲要,今后的法制宣传工作应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 按照“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的原则 ,人民法院参 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开展法制宣传,不应眉毛胡子 一把抓,而是要结合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重在宣传法治 精神、现代司法理念和当前的司法制度,以证据规则、诉 讼程序等为重点普及诉讼法律知识制度。具体来说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和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逐渐培育国民法 律信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 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 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 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 法的热潮,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崇尚遵守宪 法和法律,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普 遍遵行。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每个公民的内心信念和行为准则。 二是宣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依法治国理念的 基本内涵之一。这一原则在司法过程中体现为一切公民, 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家庭出身,均平等地适用法律的 权利。对任何人不得歧视,任何人也不享有法律外的特权。 通过宣传这一观念,彻底革除不平等的思想,真正做到严 格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权威。 三是通过宣传,树立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意识。社会 主义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法院的工作来实 现和维护的,司法权威是法律权威的体现。司法机关是纠 纷解决机关,具有定分止争、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职能。 司法裁判是法院代表国家意志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的强制 性和终局性,是当事人必须遵守的,任何逃避裁判文书确 定的义务的行为都是对国家司法权的藐视。如果判决可以 不执行,那么司法权威将荡然无存。针对当前判而不执、 执行难的现状,应大力宣传服从法院裁判、自觉履行裁判 文书确定义务的意识。 四是在宣传法治精神的同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自身 的行业特点,向群众宣传、普及诉讼知识,正确引导当事 人依法参与诉讼。司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有些当事人来 法院打官司,往往因为程序上的问题导致实体败诉,以为 自己冤枉,遂对法院判决不满,从而到处上访,影响社会 稳定,损害了法律权威。对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诉讼知 识的普及宣传,让每一个进入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均能意识 到司法的程序性和程序公正的意义。 三、关于人民法院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形式的思考 1、现有法律宣传形式已不能适应法制宣传的需要 回顾“五五”普法期间,各级各地法院开展法律宣传 通常采取以下形式:召开公判大会,组织群众旁听,震慑 犯罪的同时加强对旁听群众的警醒和教育;召开观摩庭, 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和辖内大中小学生旁听案件审理,使他 们了解熟悉庭审过程,感受庭审氛围;法律进社区,为某 些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的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开展法律咨 询和诉讼指导;法律进学校,法官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 定期为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讲;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和报道,通过媒体对个案审判活动和法院其它方面工作进 行宣传;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娱乐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增强法制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 力。 以上各种法律宣传方式,是人民法院在特定时期、特 定情势下结合法制宣传实际需要所形成的,这些方式曾为 普法宣传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些宣传方式至今仍具有 现实意义。然而,随着法治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传统的 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宣传工作的需要,有些方式因侧重宣传 法律知识、忽视法治精神而不适应当前法律宣传的需要, 有些宣传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针对性不强,有些宣传形 式容易走向形式化,甚至有些方式方法受到了合法性怀疑。 2、围绕宣传目的和宣传内容,创新法律宣传形式 当前应围绕法治文化建设的需要,结合法院审判工作 实际,探索高效、务实的法制宣传方式。笔者认为,宣传 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将日常宣传与特殊宣传结合起来。一方面建立日 常宣传机制,设立常用法规查询场所,建立裁判文书公开 制度,使当事人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相关法律规定和某一 类裁判文书,从而了解法院关于这类纠纷的处理方式和结 果,作为自己诉讼活动的指引。另一方面,创新特殊宣传 方式,比如针对农民工、中小学生等特殊人群,可以选择 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的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 二是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法院开展的法律服 务进社区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片区的群众提供法 律咨询和诉讼指导,但是如上文分析,这种方式效率不高, 且针对性不强,带有“按计划分配”的色彩。为此,可以 探索请进来的方式。法院切实落实好审判公开制度,并为 当事人、群众旁听案件提供方便,使需要了解诉讼过程的 人们均能方便地来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实现“按需分配”, 从而提高宣传效率。 三是将传统宣传与网络宣传结合起来。与发传单、搞 咨询等传统的法律宣传方式相比,网络传媒具有高效便捷 的特性。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特性开展法律宣传可以提高效 率、减少成本。法院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裁判文 书、诉讼程序等审判工作中依法可以披露的信息公之于众, 不仅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宣传效率,也提高法院工作 的透明度,利于对法院工作的监督,促进法院工作的健康 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