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docx_第1页
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docx_第2页
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docx_第3页
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docx_第4页
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申论写作看中西议论文体结构差异 在学习中西写作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文体的结构问题可以 说是关乎整个写作成败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兰德 尔说过,“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 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也很感慨地说,“单是一个结构,即大厦的构造,就足以 耗尽作者的全部智力活动”,至于要安排一个好的结构, 就“像喝干海水一样困难”。这些都足以见出文章结构的 重要性。 在我国,议论文的结构可以说多种多样。而在西方文 体的写作中,尤其是以论说性的文章最为普遍。我们称之 为议论文,他们一般称之为论说文。英文习惯上将议论文 分为 和 -两种。 前者是“动之以情”,后者是“晓之以理”,我们主要是 研究比较它说理的那类。其实,一篇议论文经常是情理交 织的,只是说理起主要的作用而已。那么,这两者各自是 怎样来组织行文结构的呢?有何区别?我从申论写作中得 到了一点启发,因此姑且从申论写作说起,来谈谈中西议 论文体的结构差异。 申论,词义源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取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之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 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它类似于 作文方式的一种给材料作文,但是形式比较灵活,内 容难度大得多。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议论文。那么, 它的行文结构有何特点?从它身上又怎样看出中西议论文 的结构差异呢? 一、“螺旋型”结构与“直线型”结构 韩愈的师说大家都读过,作者使文章的结构上体 现了一种回环曲折的文体效果,这也就是“伏应”的结构 模式。自古以来,我国文章的结构就讲求“设伏”与“照 应”。在议论文中,设伏多在立言的地方。当把文章的中 心论点树立起来的时候,往往需要前设伏笔,后用照应。 这种文体结构也被形象地称为“螺旋型”,意即文章是有 曲有折的。由于作者是针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以从师为耻的 社会弊病而作的,所以他在文章前面写道:“无贵无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心只是一句 “吾师道也”而不是“师其人”。这就为后面批判设下伏 笔,最后结尾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完成照应。在申论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篇申 论是谈到当今的“公车私用”现象。材料给出了很多公车 私用的具体事例,而作者没有按照常见的“三要素”来安 排结构,而是首先借用一群众的话“对于当今的大量批驳 公车私用,取消公车这种说法,我们到底是判车有罪,还 是人有罪?”来设下伏笔,引出车和人的关系,然后再谈 到人的作用,最后用中国的一句古训来照应作者开头设的 伏笔,使得文章不落窠臼,结构非常有新意。这样的例子 还有很多,一般在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中,这种组织方式能 够给阅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而在西方,文章采用的 是“直线型”模式:即先提出主旨,再提供详细的分析和 事例来论证,也称为“演绎推理”。有一篇文章是讲 “ , , ”的 问题,提出这个观点后,作者马上进入话题的分析,并列 举大量的事例和数据来佐证,如“ ; ; ”在其中用到了论据的递进,一层一层深 入。文章呈直线发展,而无我们所要求的伏和应,非常 “直接”。这是整个西方论说文章的总特色。 二、并列、递进结构与对比结构 在我国议论文中,大部分议论文都经常采用并列式或 递进式。一般来说,并列式特点是前后均无总论,全篇只 是平行地谈到几个问题,各个论点就包含在每部分中,也 称为“分论型”。像古文观止中的狱中上梁王书 采用的就是这种五个分论点并列,而每个论点中其实又有 总论和分论的写法。这种结构适用于分论点不必进行总结, 演绎式地依次排列开来,读来有淋漓尽致之感。在申论写 作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有一篇写重视官员的功利价值 观的文章。这篇文章没有提出总的论点,只在文章标题中 有所显示,接着文章分为三个小论点,从官员的人生功利、 金钱功利、名誉功利来分别阐述,文章读来的确令人有别 具一格的清新之感。在申论写作中,要突破结构的陈旧是 非常重要的,这种结构可以帮助作者在千篇一律的三要素 结构中脱颖而出。还有一种为递进式,这也是常用的一种 结构样式。一般来说,这种结构的分论点之间呈一种纵深 递进的关系,反对自由主义便是分析自由主义的十一 种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与内容上呈“内涵式” 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篇申论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就因为 它的结构呈层层深入状,文章写得非常有深度,让人眼前 一亮。其标题为“不是农民的权利,而是公民的权利”, 针对当前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把条件放宽到履行 了合法就业手续的农民合同工将被视为在职人员、不再受 困于农村户籍文章从开篇提出论点,然后首先分析公 务员制度改革情况的可喜之处,接着作者却提出这也是喜 忧参半,问题在于这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作者再深入问 题的实质,公务员的实质是要更加确保公民的权利,因此 文章环环扣入,结构非常严谨,读后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在申论写作中,不妨这样安排结构,令文章更加有逻辑性。 而在西方议论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对比结构。之所以拿这 两者作比较,是因为这两种结构都是在行文中关乎论点的 逻辑关系。在西方,对比结构的关键是有明确的对比原则, 而且有两种基本的安排方法:对比项法和对比点法。对比 项法主要是以对比的事项为基础,先处理有关对比项的 全部对比点,然后再处理对比项 的全部对比点,整个文 章明显呈两部分。如论述“ ”,则从“ ”两个 方面来对比阐述。而对比点法则是从一个一个方面来比较 和的不同点。如上面这个例子,从减少税收对经济、 政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利弊影响一一进行比较分析。总 的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并列、递进结构还是西方的对比结 构,都是从议论文最为关键的论点组织逻辑关系而安排的。 并不是说中国的议论文就不采用对比结构,西方的文章不 采用并列、递进结构,而是两者各有偏好,当然有的情况 下也是二者都兼而有之的。 三、“三要素”与“两部分” 中西议论文体在结构上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三要 素”与“两部分”。我国议论文中喜用传统的“三要素”, 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方法。即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 论证,最后给出结论。有一篇申论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 题目给出很多材料:XX 现在民用住宅用作商用;全球湿地 面积大量减少;荒漠化的扩大等等。作者在行文中首先提 出这是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观点,然后综合运 用材料所给出的数据和现象, 使用一系列方法如数据分析 法、事例分析法等。最后再得出结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这样文章的基本框架便完成了,结构也十分清晰。在 申论写作中,这种结构方式一般可运用于一些事例、一些 客观的数据之类的可以由此得出结论的材料。在西方,问 题与解决结构和“三要素”类似,我称其为“两部分”是 因为它的总体框架为两部分:先点出和分析问题,然后提 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是落在解决问题的部分。有一篇 关于 的文章,首先提出 “ , ”,然后紧接着分析之所以 “, ”的原因。这一部分就是说明这个问题,文章然后再分 一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很多方法,如: “ , ”等等。这个文章的结构也便一目了 然,一般来说这种结构方式在西方主要是运用于一些研究 报告之类的文体。 当然,这些都是从申论的写作中所受到的一点启发, 议论文形式多种多样,因而从不同的角度就会有更大的差 别,思维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