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docx_第1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docx_第2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docx_第3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docx_第4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会 计信息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各个方面了 解与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资源, 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近几年会计舞弊现象严重,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不仅削弱了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 务的职能,而且直接危害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杜绝会计 舞弊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信息;原因;策略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可靠,导 致会计信息失去意义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 凭证反映经济业务不实,会计账薄记录不实;会计报告、 报表失真,企业的毛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失真。在会计信 息失真的各种表现中,以会计凭证反映失真最为严重,有 些单位利用虚假发票,以少开多,改变品名和数量,造成 发票的记载与事实相背离,直接影响了最终形成的会计信 息,这种失真具有极大的隐敝性,是目前会计核算过程中 最难以治愈的“顽症”。造成会计凭证失真,假账薄、假 报表、假利润大量出现。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根治,且愈演愈烈, 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其中,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从主观上讲,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利益驱动和会计人 员工作能力低下、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 1、利益驱动。追求政治利益。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 业负责人一直采用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制,再加上现行组织 和人事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对企业领导干部 业务以及工作能力的考核常常侧重于其任期内的利润指标 上,导致一些企业负责人不是在练好内功、抓好市场上下 功夫,而是一味从数字上做文章,指使、授意、强制会计 人员造假,粉饰经营成果。而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领 导为了体现本地区、部门的经济发展速度,求得自己任期 的好名声,常常不经过科学分析就盲目制订一系列经济效 益增长指标,并且以行政领导形式强行下达给企业,由于 这些经济指标缺乏合理依据,企业很难完成。当目标任务 不能如期完成时,将有意识地诱导企业报喜不报忧的手段 虚报利润,导致企业向上级汇报经营业绩时向数字“注水” ,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结果是当官的保住了位 子,企业赢得了荣誉,而国家却遭受了严重损失。追求经 济利益。从社会角度分析,由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不久, 原有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受到很大的冲击,市场经 济下的诚实信用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在新旧经济体制过 渡时期,由于法制建设存在漏洞,社会监督制约体制不健 全,会计工作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个别会计人员没有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拜金主义严重,法制观念淡薄, 采取虚开、多开、涂改单据等违法手段将国家、集体财产 据为已有。有的企业领导为谋求小集体利益,置国家利益 于不顾,强令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造假。如在向银行申请贷 款时,夸大资产和净资产量,掩饰不良资产,虚增还贷能 力,以求贷到款项,在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时,隐瞒收入, 虚增成本,人为降低利润,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如此种 种,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会计人员工作能力低下、工作能力不强。会计人员 在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中,是对反映和记录经济事项的数据 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提取,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大小及工作 责任心强弱,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部分从业会计人 员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把 握不好,曲解会计科目含义,致使不能正确核算经济业务。 另外,由于会计人员作疏忽,也经常出现数字书写与计算 错误、会计估计错误,对经济事项漏记等问题,产生过失 性虚假会计信息。 客观因素 1、缺乏良好管理环境。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在很 大程度上给会计工作带来了不良的工作环境,形成缺乏依 法理财的大环境,使原本可行的会计制度不能规范实施。 例如,企业的坏账损失核算问题,会计制度明文规定,因 债务人破产或死亡,或超过 3 年还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处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 因为多头管理,坏账损失要经过财政、税务部门审批,而 且必须附带有债务人破产有关证明,由于有些证明很难取 得使企业坏账无法按规定及时核销,只能长期挂账,造成 资产不实,产生虚假会计信息。 2、会计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够完 善,造成会计实务中较大的随意性。如会计分期、会计计 量中的估计、分类、汇总,以及成本费用的分配标准等都 可人为选择,同一经济业务也存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会计 处理方法,如果在会计报表中不加以披露,势必在一定程 度上造成会计信息的模糊。 3、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在现行会计管理体制 下,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都是企业的一部分,会计人员的 人事任免权等均掌握在单位负责人手中,而会计人员监督 的对象是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单位领导人,基于自身利益, 会计人员往往不得不按领导的意图,违反原则处理会计事 务,否则就可能下岗或受到打击报复。有人描述这种现象 为“站得住的,顶不往,顶得住的,站不住”,会计人员 依法发挥监督作用常常流于空谈,所以必须对现行会计人 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4、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失职。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失 职,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个原因。会计法第 33 条规 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 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 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这些部门往往只注重本 职业务绩效,而忽略或放弃行政监督职责。如有的税务机 关只征缴税款不检查账务,甚至直接向企业交底:只要完 税、补税,就可以不进行检查。由于人民银行不直接对企 业开展业务,而是通过授权各种商业银行间接地进行监督、 事实上,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提供服务的要求,往往默认 企业会计失真现象,放弃监督职责。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会 计制度主要社会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职责,有的甚至与 企业串通造假。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策略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都会干扰国家的 行政管理秩序和经济决策,造成社会对会计信息的“信用 危机”,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失。因此,根除和减少会计 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从源头抓起,杜绝单位负责人的违法行为 从有关资料反映,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大多与单位负责 人有直接关系,有一些表现为单位负责人过失产生,有一 些是在单位负责人怂恿、指使下造成的,所以必须从单位 负责人开始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此,一是要提高单 位负责人政策法律水平,使其具有现代法律意识,能够正 确认识个人、小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体措施是对单 位负责人的考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主管部门与各单位 负责人签订“行政合同”,约定单位负责人保证会计信息 真实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样,有利于增强单位负责人的 法律责任,便于主管机关进行监督。三是做出硬性规定, 要求单位负责人掌握相应的会计业务知识,对会计资料形 式、形成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发布等有合乎法律要求的 正确理解。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包括会计信息控制和财务管理控制。通过内部会计 控制促进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现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提高经营效率。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虽然总结了内部 牵制制度,责任中心控制制度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 由于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出现董事长和总 经理兼任,监事会受制于董事长,“三权”实际为“一权” 的现象,形成大量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由于自己监督 自己、控制自己,造成逆向选择与决策失误,使得当前经 济生活中产生大量虚假会计信息。为改变部门对付财务、 财务对付经理、经理对付董事会、董事会欺骗投资者的局 面,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我国实行的 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或财务总监制度,促使上市公司吸收 独立董事以及公司法规定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得兼任等方法, 从生成会计信息的源头开始,对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做出严格的措施性规定,减少了假账真算、真账假算的数 字游戏,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特 别是对防止挪用、贪污公共财物的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尝试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就是把单位会计人员从企事业单位中独立 出来,由国家对所有会计人员建立数据库,实行统一委派, 分级管理,会计人员对国家、对社会负责,有权代表国家 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直接监督,单位领导人不得干预会 计人员工作的一种管理体制。在会计委派制中应明确委派 会计人员的管理权限,使之不完全受制于单位负责人,同 时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后续管理,保证委派会计人员真 正履行规定的职责,从而使会计人员摆脱与单位之间的人 事依附关系,保持相对独立性,排除外部干扰依法办事, 发挥会计监督作用。财政部、监察部于 XX 年联合印发的 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工作意见,肯定了会计委派制是 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中的有效形式,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 腐败的主要措施。 完善会计监督及监管体系注册会计师监督 完善会计监督及监管体系注册会计师监督是经济监督 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是根治会计信 息失真问题的一大举措。外资企业的报表审计、验资以及 上市公司的审计等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为有效制止和防 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提高会计报表质量,要依法实 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保持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国家采取了会计 事务所脱钩改制等措施,但是,应该在加强注册会计师自 律组织作用的同时,强化其制约机制建设,以强化注册会 计师审计过程中客观、公正、廉洁、实事求是的执业原则, 在数量上加强会计社会监督队伍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建设, 使社会监督体系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 从现实情况看,行业主管单位,审计部门以及其他行 政职能机关,对单位会计信息均有监管权。但在监管过程 中,特别是对企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效果甚微,有些地 区、部门甚至监管失控。究其原因,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存 在缺陷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监管机关的 管理,在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具体措施是:由法规规定, 或由国务院指定会计信息监管单位,统一领导和加强会计 信息监管工作,要求其他机关既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 协调。在新的监管体系中,既赋予监管机关排除干扰、依 法独立监管权力,又要明确监管机关对会计信息失真麻木、 放任等“不作为”行为的法律责任,依法建立有力度、高 效率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 采用现代化手段,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