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pdf_第1页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pdf_第2页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卷第5期(2007年5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Vol.19No.5(May2007)收稿日期2007-04-02作者简介连翠娥(1975-),女,山西武乡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同大学教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连翠娥(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诸多不适应已显而易见,并且影响到教师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285(2007)05-0100-03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各国都将教育革新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以后,提高教师质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教师教育的重点。而在教师教育的改革中,课程问题又是一个突出而重要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一系列改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教师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尽管各高师院校响应原国家教委的“高等师范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但课程体系对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今天,不足之处显而易见。1.重“专业知识”,轻“工具知识”。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学科专业知能”与“教育专业知能”的统一,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的整合,它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把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等,以提高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水平。而现行的师范院校课程较多地偏向对任教学科领域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主管“教什么”的即学科课程比例过大,而主管“怎么教”的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比例过小。也就是说专业课过多,而公共课过少,且专业课和公共课各自独立,互不关照,并且教育类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不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2.课程口径单一,与培养目标不符。教师教育体系正在由三级变为二级并逐步向一级过渡,即由过去中师培养小学教师、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师范本科院校培养高中教师的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逐步向师范本科院校既培养小学教师,也培养初中和高中教师的新体制过渡。过去有明确分工的三级师范教育中的任何一种课程体系均不适应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新变化。如何根据高中、初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具体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是当前教师教育机构必须正视的问题。3.“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分离。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一种终结式的教育,它实质上是一种职前预备教育,与职后教育没有实质性联系。实际上,教师的职业成长,包括职前准备和职后提高两部分,其发展是一体化的。一体化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而现在为职前培养服务的课程体系与为职后培训提高服务的课程体系各自为政,互不关联。要适应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必须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高的课程加以整合,使整个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既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又具有连续性。4.课程条块分割,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相悖。教001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职前培养的功效是有限的,只是教师发展的起步,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形势下,这种特征愈来愈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国际教育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中强调了教师培养与进修相统一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付诸实施的可能措施。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抓得卓有成效。但用终身教育的理念、专业化发展的眼光去构建一个相互统一,而不是前后脱节、相互隔离、条块分割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二、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综合国际社会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和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演变,我认为,要构建面向新世纪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克服现行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专业性与通识性统一的原则;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的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原则;稳定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原则。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是:1.加强基础课,拓宽专业面。当代科学技术的众多成果几乎都是多学科、多专业、多综合专业的产物。教育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出现,也需要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才能解决。因此,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要适应教师综合性知识结构的要求,要体现出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毫无疑问,加强基础课,充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是永恒的话题。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是为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与多种能力奠定基础,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拓展专业,又要加强基础,并及时把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引入基础课,从而培养出基础厚实、专业宽广、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的新师资。2.文与理渗透,科学与人文整合。从知识体系来看,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都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不能相互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又有着融合互补的关系。因此,加强两者的渗透与整合,有利于完善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其学会以多维视野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根据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理科学生文科知识比较欠缺、文科学生理科知识贫乏、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的现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强化文理渗透,这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3.增加教育类课程,延长实习时间。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浓厚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教育学科的理论功底和生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否则难以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只有广博的知识也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教书育人的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因此,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重视学术性,又要加强师范性。对原有的教育理论课,如教育学、心理学等,适当增加课时,并进行内容的调整,删除陈旧落后的内容,增加反映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增设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教学技能课的门类,除原有的“老三门”外,适当增设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论、中外教育史等教育理论课和课堂教学艺术、班级管理艺术、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等教育教学技能课,使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习的课时达到总课时的20%左右,其中有些课程可以选修或讲座的形式开设。延长实习时间,加强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实习方面,可适当延长实习时间,采用一段式和两段式、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实习方式。与此同时,加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活动的课时数,使学生增强对中小学的了解,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毕业后从教打下坚实的基础。4.增大选修课比例。必修课是指为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规定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课程。选修课则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从目前来看,我国教师教育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修课的范围较窄,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不够自由等。国内有学者提出了矩阵形的课程结构,即各类型的课程均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形成横向为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等),纵向为课程形态(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矩阵结构。这种课程结构逻辑较为严谨,适应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课程结构改革中的片面性,为我国高师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总之,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只有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方可与时俱进,担当起我国未来教育之重任。101第19卷第5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5月第19卷第5期(2007年5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OCIALSCIENCESJOURNALOFCOLLEGESOFSHANXIVol.19No.5(May2007)收稿日期2006-12-20作者简介朱志明(1963-),男,福建平和人,漳州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探析朱志明,赵娜(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特别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保证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高效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285(2007)05-0102-04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虽然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新形势下,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保证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容忽视。一、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入21世纪,国际国內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化、信息化空前发展,各种思潮纷纷涌入校园,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思想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政治问题增多,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却发展缓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1.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首先,专业化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导员是做学生工作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党团建设、帮困助学、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而做好这些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以及职业咨询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专业程度不高,他们大都是本校优秀学生留校,少部分采取公开招聘形式引进的。有人曾就福建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进行过调查,发现辅导员队伍中,哲学历史文学类占2912%,理学工学类占2210%,农学医学类占514%,经济管理法学类占2210%,教育学心理学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