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 容。我区农村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不到 10%,农业人口却占 全区总人口的 52%,建设好新农村对推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进程,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 了破解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探索与我区经济发展相 适应的新农村建设路子,9 月初,我们组织人员开展了新农 村建设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现状 我区辖 7 镇 2 乡 7 个街道办事处、206 个行政村、39 个社区,农业人口 28 万。近几年来,我区立足汉台以城市 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特征,坚持“农借城势、以城带乡、统 筹发展”的思路,以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认真贯 彻党的农村政策,狠抓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 一是突出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适应市场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和 可持续发展出发,把绿色产业作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 攻方向,紧紧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台的战略目 标,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使农业增加值由 XX 年的 2.81 亿元增加到 XX 年的 4.26 亿 元。在产业发展上,按照“稳定粮油生产、壮大优势产业” 的思路,突出发展优质大米、畜禽、蔬菜等绿色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果品等高效产业,积极扶持建设绿色 产业基地,努力开发绿色产品,使绿色农业呈现出勃勃生 机。目前,全区已建成 13 个总规模达 9 万亩的绿色农产品 基地,其中 6 个基地通过了省级绿色认定,成祥米业的 “芳祥”牌大米和春雨公司的“望江春”牌大米获得国家 绿色产品质量认证,成为全市率先获得国家绿色认证的稻 米品牌;优质大米已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 20%,畜禽、蔬菜 业占 60%以上,我区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在龙 头企业发展上,按照“抓龙头,连基地、带群体”的思路, 狠抓了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采取政策 引导、资金支持和强化服务等扶持措施,由区财政每年对 龙头企业补贴 300 万元贷款的利息,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 加工业和营销业,全区建成了以过街楼蔬菜批发市场、春 雨公司、成祥米业、忠诚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皇冠公司、 联创公司等为代表的 31 家龙头企业,涵盖了种、养、加和 产、供、销各个领域,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在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上, 按照“以城带乡、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统 筹城乡资源优势,加速农业与服务业的资源整合,大力发 展农产品营销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在城区建立了过街楼蔬 菜及水产品市场、西城水果批发市场等 30 多个农产品市场, 使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达到了 80%;在农村,建立了以宗营花 卉基地、兴汉荷园、忠诚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武乡凤家 沟风景区、陕南植物博览园等 27 家农业旅游观光园,形成 了环城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带,成为全市绿色产业发展的一 大亮点,使“城郊型”农业发展格局更加完善。 二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 生活条件。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以项目促开发, 以开发促发展”的思路,狠抓了农村水、电、路、通讯、 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连续多年开展了农村道路建设年活动,新建乡村道路 180 多公里。实施了勉城县际公路汉台段、农村电网改造、 农业综合开发、汉江堤防、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天然 林保护、节水灌溉、水保治理、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五年累计完成了 8.7 万亩中低产田改造、30. 5 平方 公里小流域治理、1.16 万亩退耕还林、2.92 万亩荒山造林、 1.8 万亩天保工程、85 项人畜饮水工程、2572 口国债沼气 等工程建设,全区 19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得到了彻底解 决。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 从道路交通、生活设施、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社会保障 等方面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连续 4 年向群众承诺并办理 了一批实事好事,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和 “组团式发展”的城镇建设框架,进一步加快了以 XX 镇、 XXX 镇为重点,以 XX、XX、XX 等小城镇为组团的小城镇建 设,使我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建制镇为主体的城镇格 局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 62%,小城镇的聚集和辐 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是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 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 土地流转的新形式,累计流转土地 1.76 万亩,使规模种养 业和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增加农民 收入的重要渠道。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早在 XX 年就取 消了除烟叶之外的农业特产税,使农民负担总体上减轻了 33%。XX 年,我区一次性将农业税税率降低 2 个百分点,减 征农业税及附加 392.87 万元,人均减负 14.6 元。XX 年, 我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区 免征农业税及附加 877 万元,人均减负 56.41 元。在积极 培育绿色高效产业的同时,综合采取劳务输出,向城镇转 移农村人口,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产业联合,积 极发展 XX 镇机械电子产业、宗营机械加工产业、龙江冶金 化工产业 3 个工业园区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 道。目前,全区已有近 8 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 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认真落实“两 免一补”政策,对全区 34863 名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了免课 本费、免学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落实补助资金 402.7 万元;落实大型农机具补贴资金 50 万元;进一步扩大了农 村低保覆盖面,目前,进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共有 4077 户、6102 人,月发放低保金 13.29 万元;坚持开发式扶贫 的工作思路,对 30 个省定贫困村采取政府救助、领导包抓、 社会帮扶以及资金、技术、行政和移民搬迁等综合措施, 对生存环境恶劣的 1710 多名贫困群众实行了异地搬迁,解 决了 2.93 万人的温饱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全区农民的生 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区已有 172 个村达到了小康标准, 占全区农村的 84%,其中 9 个达到了省级标准。 四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党建、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在农村党的建设方面,积极推 行“党员承诺制”、“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 制度,积极开展了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扎实 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了比思想、比工作、 比作风、比团结、比贡献、评先进的“五比一评”活动, 建立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 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坚 持“以城镇带乡村、以党员带群众、以典型带群体”的工 作思路,重点抓了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了文明乡镇、 文明村、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 “科教、文体、卫生、法律”下乡、“诚信建设年”和以 “移风易俗,破除迷信”、“除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 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出了“荷花节”、“陕南民歌 节”等一批具有浓厚汉台特色的文化品牌,连续 13 年被评 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区。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对 村两委会实行了“公推直选”,推行了村务、政务、厂务 公开,扩大了群众民主管理渠道。高度重视发挥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联系面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他们 履行职能创造条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的智 慧和力量。目前,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责的 同时,纷纷带头创办企业,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 路。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 力,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五是新农村建设工作起步良好。今年中央 1 号文件下 发以后,区委、区政府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精神实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 16 个宣讲组,深入全区 206 个村进行了宣讲,印发宣讲资料 2 万多份。在此基础上, 又组织力量对全区 15 个涉农镇、乡、街道办事处以及 206 个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摸底,通过调查 问卷、走访群众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民群众最关心、 最盼望、最需要的 10 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归纳 梳理各类意见和建议 48981 条。针对这些问题和建议,经 过认真研究分析,制定了汉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提出了贯彻中央 1 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同时,结合汉台 实际,将新农村建设主要任务细化为 26 个方面,并确定由 20 多个部门牵头,编制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试 点工作,确定了 1 个试点镇和 15 个试点村,在安排资金项 目时向试点村进行倾斜。目前,大部分试点村已明确了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产业发展方向,部分村安排的人畜 饮水、体育设施项目已开始实施。特别是率先启动的 3 个 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积极为全 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积累经验。 二、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今 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也还存在 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主导产业 规模较小,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 市场建设体系滞后,农民增收的困难仍然很大。 二是建设资金困难。乡村两级债务较多,两级组织运 转较困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不高,户均存款 不多,村组干部待遇偏低,有的长期得不到兑现,影响了 基层干群的工作积极性。资金困难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 关键因素。 三是农村发展支撑载体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 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多年来,随着联产承包 制的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每况愈下,对基础设施投入较少, 使农村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农田排灌网络、农村机耕道路 损坏严重,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尤其是村庄内的道路不平, 水电等基本生产条件简陋;公共文化娱乐、职业教育等社 会事业发展滞后,影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是部分干群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误区。一方面是 对建设主体的模糊。有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 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群众只是配合。认为投入资金 应该是政府拿一点、拆迁补偿一点、群众拿一点的模式。 另一方面是对建设内涵的曲解。部分村组干部和群众认为, 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房子,简单地把“村容村貌整洁”理解 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涵,认为短期内就可通过试点验收, 实不知新农村建设在全国也才刚刚起步,各项配套政策和 落实措施都还在探索制定之中,作为一项长远的、系统的、 复杂的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以生产发展为前提,以生活宽 裕为基础的,只靠热情很难做得圆满。 三、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的 建设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 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我区而言,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机遇。因此,既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 和复杂性,稳步推进,又要有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开拓 精神,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抓规划,构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框架。针对我区山区、 丘陵、平川各占三分之一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 点的原则,把山区的重点放在移民搬迁、产业开发和劳务 输出上;丘陵和平川的重点放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治理农村脏乱差、提高社会事业发 展水平、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城郊的重点放在妥善安置 失地农民、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等方面。坚持以 产业培育为基础,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建设一批工业 企业带动型、专业生产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休闲产 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 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的乡村,搞好全区的新农村建设 规划,力求使规划更符合我区实际,更具操作性,为新农 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抓试点,用典型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按照“规 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要求,全区 确定了铺镇以及叶家营村等 1 个镇 11 个村为全区新农村建 设试点镇村。我们应集中优势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在资金、项目安排上向试点村和试点镇倾斜,力争把试点 村镇建成“亮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当前,应着重解 决村组道路、环境卫生、清洁能源等群众普遍关心、盼望 的突出问题,真正办几件老百姓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更好的开端。 抓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从汉台 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应按照做优粮油产 业、做强畜禽产业、做精蔬菜产业、做大龙头企业的工作 思路,在突出抓好畜禽、蔬菜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 发展观光休闲、花卉苗木、中药材、果品以及水产品等高 效产业,逐步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力争到“十一五”末, 使全区形成二至三个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主导产业。 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继续采取资金、政 策等措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全 区各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龙头 企业。二是抓好以道路、水利、人畜饮水等为重点的基础 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和村组道路建设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末,使农村自来 水普及率达到 80%,所有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的主干道路实 现硬化。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认真落实各项优 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农民在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实现 就业,使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始终成为最具活力的增 长点。四是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重点是在加强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指导和 服务上下功夫,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劳务输出工作,不 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抓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一是抓好科技 培训。组织科技人员经常性地深入到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 采取办培训班、开展科技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力争让每个农户至少有名劳动力掌握门实用技术。 二是抓好农民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实施“绿色 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开 展 “三下乡”活动,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 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加强农民的道德和法制 教育。加强爱党、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四爱” 教育,尽快建立富有农村特色、适合基层操作的日常行为 规范和村规民约,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 道德风尚。 抓社会事业发展,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一是在 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切实落实“两免一 补”政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稳定充实师资力量,提高 农村办学水平。二是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 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 系。积极争取将我区早日列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区, 逐步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三是抓好以农村乡镇文化站建设为重点的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 程,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引导广大农民崇尚科学、远 离迷信,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四是抓好农村计 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一法五规”,推进 计生综合改革,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积 极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五是加大财 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 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不 断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抓村容村貌整治,不断改善农村“脏乱差”状况。一 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 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与 教育,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在治理农村脏乱 差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尽快改变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 草乱垛、粪便乱堆、物品乱放、畜禽乱跑等不良现象。二 是加大农村沼气推广力度。在实施好国债项目的同时,以 治理居住环境为突破口,积极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彻 底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三是逐步推进农村垃圾 集中处理和生产、生活污水治理。把国道、省道、区乡道 路、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