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调 研报告 少数民族乡镇是我国较为特殊的民族群体组织,其经 济发展关系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 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部分少数民族乡镇地处偏远,经 济相对落后,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 持。本文就如何推动汝城县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展 开调研,对该县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及发展思路、举措展开了分析。 一、汝城少数民族乡镇的基本情况 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山 区农业大县,居有少数民族 26 个,有 5 个瑶族乡镇,17 个 散居少数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达 6.8 万人,占全县总人 口的 17%,占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的 75%。世居少数民族以 瑶族和畲族较多,其中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 16.33%,畲族 占全县总人口 0.65%,其他少数民族只占 0.02%。该县少数 民族人口在全省山区县、市排第 5 位,是郴州市少数民族 人口、乡村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县之一。近年来,各少 数民族乡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和 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乡镇的经济发 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该县 5 个少数民族 乡镇的人均纯收入由 XX 年的 1256 元,增加到 XX 年的 2460 元,年均增长 12.43%,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 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初步优化。各乡村基本形成了 能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村因地制宜, 开发一批与解决温饱有直接关系的短、平、快种养项目。 各乡镇党委、政府以优化乡村经济发展环境为抓手,以解 决温饱、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出台扶持少数 民族发展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少数民族乡村建立各 类农副产品种植基地:XX 年-XX 年,三江口镇被省市列为 楠竹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出台了关于加快楠竹产业发展 的决定,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 100 亩和肉牛养殖基地;盈洞乡建立了以蔬菜、瓜果为主体 的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和金银花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 产业项目;岭秀乡建立了以生姜、水晶梨、弥猴桃、油茶 为主的农业产业项目,成立了香岭生姜专业合作社,成功 注册商标“香岭头”,成为全县唯一一个有注册商标的生 姜生产基地和组织;延寿乡建立了以小米椒、玉米、大豆 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基地;小坦镇建立了以矿产资源和木材 加工为主体的民营加工产业项目,成功开发了湖南省名牌 产品“汝垣牌”细木工板;通过努力开发形成了一个个富 有地方乡村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和民营生产加工企业,促进 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近年来,各民族 乡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自力 更生,在上级帮扶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投入 3800 余万元,完成了 5 个民族乡镇通乡、通村公路改 造,大大改善了各少数民族乡村交通状况,为实现“交通 引领经济”奠定了基础。投入 100 余万元开发了引水灌溉、 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 5 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各村基本上 实现了“三通”即水通,电通,路通。同时,农村危房改 造和改圈改厕等民生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少数民族乡 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乡村的共同努力,各民族乡 镇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恶劣。各民族乡镇是典型的 “八分山一分地”的地理环境,旱地面积的比重高达 64.7%,人均水田面积仅 0.8 亩。由于受气候、地理条件和 区位优势的限制,各乡镇大部分村组只作单季作物,且水 利基础设施条件落后,“问天田”的比重大,农田收成很 大程度取决于天气。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制约,村居分散,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影响第三产业发展。 2、基础设施差,交通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是山区少数 民族乡镇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 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修建了通乡、通村公路,但因道路等 级低、弯道多、路况差,加上客流量少导致车辆短缺,农 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 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 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5 个民族乡镇中仍有相当一部分自然村未安装程控电话,群 众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少,接触外界新鲜事物少。由于 不懂科学技术、不主动了解市场信息,少数民族群众陷入 信息封闭观念陈旧,导致经济落后的困境。 3、农民素质低,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各少数民族乡村, 有 60%左右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 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 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 对高效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村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 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 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 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农业高新技术难以推广, 实用技术难以掌握,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仅仅 是解决温饱问题。 4、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乡镇 GDP 结构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二、三产业相 当薄弱,而第一产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业产 值偏低,农业中又是典型的“水稻+蔬菜”种植方式;加之 林业发展经营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该县启动“封山育林” 政策,从而导致山区经济增长更为缓慢。 三、推动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着力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一是要更新观念。 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 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 就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才能焕发摆脱乡村贫 困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创新思路。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为 抓手,加大扶贫攻坚、项目建设、科教、医疗卫生等民生 保障资金的投入,村支两委班子要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坚 持科技兴农战略,引导广大群众突破传统耕种模式,推广 普及应用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是要科学引导。注重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科技 致富能人,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 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增强少数民族乡镇群众的“造血” 功能,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我想富” 的观念向“我要富”的目标转变。 2、加强基础建设,改善乡村条件。一是抓新农村建设。 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 此要继续加大少数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推进城镇 化建设进程。二是抓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广泛 动员,组织村民修建小水库、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改善 农业灌溉条件,加快少数民族乡镇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增强抗灾能力。三是抓农村合作医疗。要不断改善少 数民族乡镇医疗卫生条件,解决乡村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 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 统筹,全力推进农村医改工作。 3、发展特色产业,定位发展方向。一是打造产业品牌。 善于打特色牌,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文化、旅游、劳动 力等优势,发展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产业;二是整合产业资 源。善于独辟蹊径,集中生产要素和力量,抓住大型企业 “不愿搞”或发达地区“不能搞”的配角产业,率先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三是明确发展方向。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 时,要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融入他们的产业链。 选准经济发展方向,紧紧抓住“矿产”、“水电”、“旅游” 和“农林”四大特色产业不放松,使财政增长、群众增收、 社会和谐的目标得以实现。 4、注重素质教育,提高经营理念。一是抓综合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少数民族乡镇发展经济,增加收 入,脱贫致富的基础。各民族乡镇要努力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