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 报告 根据安排,我们于今年 8 月,对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召集市、区人社、发改、教 育、农业、公安、住建、规划、民政等部门进行了座谈, 深入 xxx 进行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各县农民纷纷“跳 出农门”,进城打工、经商,或者供子女上学,很多人从农 村走进了城市。特别是 XX 年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 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进城 的农民越来越多。据统计,XX 年至 XX 年 6 月底,全市农业 转移人口 293527 人,其中 XX 年 111659 人,XX 年 124920 人,XX 年上半年 56948 人,这些人中,80%以上集中在市、 县主城区。其中进神木县城的人数最多,达 38344 人,其 次是 xx 城达 30811 人,也有少数人去 XX、西安和南方城市 打工、经商。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构成是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城 中村农民、随迁投靠人员、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分别占 同期农业转移人口的 40.5%、22.8%、9.8%和 9.6%。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的数量大,实际落户的很少,有关 政策落实的不够。据 XX 年至 XX 年 6 月底统计,全市农业 转移人口 61008 户、181868 人中,换领城市居民户口簿的 15803 人,占 8.7%,享受免费职业培训、保障住房、平等 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和税收扶持政策的分别占 15.2%、5.9%、11.8%、13.4%和 2.7%。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情况不良。由于文化技能偏低,又缺乏创业资 金,所以,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靠出卖苦力维持生活,从 事职业主要是建筑装潢、货运安装、酒店餐饮服务、商场 销售以及食品、服装加工等,真正自己从事个体经营的很 少,人数不到 20%。进城打工农民平均月收入在 1000-XX 元 左右,低而不稳。有的没有固定职业,找不到就业门路, 在城市里流浪,个别人甚至走上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 2、居住条件不佳。绝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没有钱买房, 并连好点的房子也租赁不起。只好在城乡结合部或者“棚 户区”赁房,公共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很差,为了省钱, 有的几户合并赁房。我们在 xx 城区调研时,就发现有 4 户 人家 11 人共同租居在一院 3 间平房里。有的甚至是危房, 存在安全隐患。 3、子女上学困难。由于学校普遍生源膨胀,他们又没 有城市户口,所以子女上学报不了名,只好托人找关系, 多花钱才能入学,全市实行的 15 年免费教育,对大多数农 村转移人口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惠。 4、医疗得不到保障。因为户口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规定,农民看一般病应在乡镇医院,否则,不予报销医疗 费。这给进城农民看病造成了困难。造成小病不治,拖成 大病。 5、服务不能均等化。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保障 体系不统一,用工单位多用少养,进城农民根本享受不到 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 例如: 没有资格享受经济适用房及廉价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和低保的标准都没有市民的高,甚至连肇事死亡的赔偿标 准,也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些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出 力流汗的农民工被挡在了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大门 之外,真正被城市边缘化。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市居民。 XX 年,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 城落户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实行两种 形式,城市居住制度和城市居民制度。截至目前,城市居 住制度在全市都没有实施,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只能实行城 市居民制度,条件相对比较严格,要同时符合具有连续的 工作且已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城镇具有经常居住地和连续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规定年限等三个条件,真 正能达到这些条件的进城农民很少。XX 年,xx 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等十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放宽条件 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意见对本市籍农村居 民在原户籍所在县县城或中心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和经济收 入,且居住在一年以上即可选择实行居民制度,但实行两 年来,真正转为城市居民的并不多。附属在原户籍制度上 的城乡二元体制则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大瓶颈。 2、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愿转为城市居民户口。首先是 城中村、城郊村镇、矿产资源开发区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 设、工业园区建设涉及到的农村居民,既得利益和获得利 益的期望很高,不仅自己不愿意转为城市居民,而且想方 设法把已经转出去的家庭成员再转回去。神木县为了解决 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在县城中建了“幸福家园”和 “和谐家园”,幸福家园解决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的住房租 住问题,和谐家园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这些人 租住或购买了住房也不愿意转户口。绥德县张家砭镇某村 30 多名大学生,毕业后落户张家砭镇居民户口,集体要求 迁回本村。其次是农村居民不愿意放弃已有的承包地和宅 基地。农村转移人口普遍存在“恋土情结”,担心离开土 地就会失去生活依靠,没了退路。第三是农村居民的计划 生育政策优于城市居民,夫妻双方都是农村居民的,只要 头胎是女孩的,在规定时限内允许生育二胎,但城市居民 严格实行一孩化;农村居民即使头胎是男孩,大部分违规 生育了二胎,处罚比城市居民轻得多,因此,在不能享受 到较大利益之前,农村居民不会轻易放弃农村户籍。这也 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因素。 3、城镇承载能力低,政府投资跟不上。全市共有建制 镇 125 个(不含 12 个县区城市所在建制镇),中心镇区人口 规模超过 5 万人的一个也没有,人口规模超过 3 万人的镇 只有神木的锦界和大柳塔,绝大多数镇人口规模只有 30005000 人。一般认为,小城镇人口规模只有达到 5 万人左右时,才能正常发挥城镇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我 市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小,城镇规划起点低、基础设施建 设落后;没有形成吸纳农民就业的产业。因而我市小城镇 不仅缺乏对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和聚集效应,而且 不能有效引导周边乡村人口就地城镇化。xx 城区及其他 11 个县城的承载能力也很低,公共设施不完善,服务能力有 限,幼儿园、学校、医院和社会保障性住房,都赶不上大 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要。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XX 年 城市蓝皮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 为 13 万元,政府至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投资严重不足。 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 在今年 6 月 26 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 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关于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 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 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 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 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认为本 县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县城、乡镇、各类园区落户,全面放 开,不要设限制条件。市内农业转移人口在 xx 城区落户条 件进一步放宽,已经划入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全部 成建制转为城市居民;已经在城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或稳定 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 女、父母,均可落为城市户口;允许成年子女单独落户; 各类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军离开农村的义 务兵和服役期未满 10 年的士官,退役后愿意到城区落户的, 允许在合法稳定住所或人才服务中心集体落户。鼓励市外 有本科学历的、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或投资创业纳税满三年 的人员在我市落户。 2、尽快实现居住证制度,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渠道。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持居住证的农村转移人口 可在多个领域享受市民待遇,包括就业、教育、社保、医 疗卫生、证照办理、公共交通、职称评审等,并规定从居 住证持有人员转为户籍人口的具体年限。比如规定,持居 住证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满三年,可根据本人意愿 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 3、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消除农业转移人口的思想 顾虑。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农 村转户进城居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 使用权。农村居民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的,在 法律规定的承包期内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原承包 人去世后,其法定继承人可依法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 权,村集体及各级政府不得强制要求其退出土地承包经营 权和林权。农村居民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的, 保留宅基地及农房权益,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 得强制要求其退出原有宅基地及农房。农村居民整户或部 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原已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 收益分配权的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承包期内,保留转户时 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量资产收益分配权。帮助农村转户 进城居民实现宅基地、承包土地和林地有偿退出;盘活农 村转户进城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产权益。 4、调整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市 居民同等待遇。一是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支持。将 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鼓励劳 动密集型企业聘用农业转移人口。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农 民的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以小额贷款等形式支 持他们搞个体经营。对就读中职学校的农村籍学生按照国 家有关政策进行学费减免包干补助,扩大对农村籍学生就 读职业院校的生活费、学费补助覆盖面。二是改善农业转 移人口在城镇的居住条件。农业转移人口租住公共租赁房 或廉租房的条件应与城市居民一样对待。同时支持农业转 移人口在城镇购买自有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三是改革 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统一保障标准, 实现与其他城市居民无差别待遇。四是健全完善移民安置 保障措施。对于因国家、省、市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 生态移民工程、避险移民工程、城镇扩容工程和大型交通、 水利等工程项目产生的迁移人口,尽可能将有条件的安置 在城镇转变为城镇居民,已转变为城镇居民的,继续享受 移民安置的相关扶持政策。 5、加快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吸纳农村 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首先要加强对城镇、园区和新农村 社区的产业培育,强化产业支撑。一是各县区应选择 3-5 个重点镇,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等特 点,培养成不同类型的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聚集区, 吸纳农民进镇从业。二是提升现有各类园区承载力,从园 区规划开始,坚持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 使各类园区成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创业发展的聚集 区。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积极稳妥推进新型 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成具有小城镇功能的社会主 义新农村,使农民变市民不需要“离土离乡”。 其次要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政府应设立这方面的专项资金,列入预算,在加大政府投 资的基础上,多渠道筹资,集中使用,建设和完善城镇的 水、电、路、气、绿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特别 要加强幼儿园、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 的建设,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真正使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收入,有住处”。 6、尊重客观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工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推进农 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