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回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docx_第1页
农村资金回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docx_第2页
农村资金回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docx_第3页
农村资金回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docx_第4页
农村资金回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资金回流存在的问题及政策研究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 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业保险、 邮政储蓄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框架,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种种原因, 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还远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资金 需要,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的问 题十分突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 社会的瓶颈。因此,我们以邓州市为例,着重对当地的资 金外流现状、资金流出流入的途径、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 制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陲,与鄂、陕交界,现辖 28 个 乡(镇),总人口 152 万,其中农业人口占 90.13%,是一个 典型的农业大市。XX 年该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26.6 亿元,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 47.7 亿元、45.9 亿 元、32.9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 XX 年的 40:33.7:26.3 调整为 37.6:36:26.4,农民人均纯收入 3104 元,农民人 均储蓄存款 1500 元。 截止 XX 年 5 月末,该市有银行、保险二类金融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 52.51 亿元,与 XX 年相比, 年均增长 19%;各项贷款余额 32.56 亿元,与 XX 年相比, 年均增长 5.2%,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存差逐年扩大, 存贷比不断下降。在推动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过程中,该市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设立了农业发 展银行,形成了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三层次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除邮政储蓄机构仍在开展存款、汇款业务外, 农村金融市场已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力军”的 市场格局,从 XX 年至 XX 年 5 月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增长幅 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 2.1%、32.6%、20%、21.7%、14.7%、4.4。 表一:邓州市金融机构 XXXX 年 5 月存贷款情况 单位:万元 表二、邓州市银行业 XX 年XX 年 5 月存贷差、存贷比 情况单位:存贷差存贷比 表三:XX 年XX 年 5 月邓州市农业贷款与增幅情况 单位:亿元、 表四:XX 年XX 年 5 月邓州市农村信用社 农业贷款与增幅情况 单位:亿元、 二、农村资金流出、流入路径分析 农村资金流出的特点及渠道 1、国有商业银行逐级上存流向区外。近年来,商业银 行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逐步实施中心城市战略和扁平 化信贷管理模式,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普遍向上级行 集中,严格控制授信额度,较少发放贷款。据调查,该市 XX 年出现存差后,呈逐年扩大趋势,存贷比逐年缩小,XX 年 5 月存差 19.95 亿元,存贷比缩小到 62%。存差呈逐年快 速扩大态势,使得大量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同时,县域 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存款渠道向城市“倒流”的现象 也日趋加剧,从 XX 年XX 年 5 月末,该市 4 家国有商业银 行上存上级行资金余额为 1.5 亿元、5.3 亿元、6.6 亿元、 11 亿元。 2、邮政储蓄业务流向区外。近年来邮政储蓄吸收的存 款年年创新高。该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 8.22 亿元,比 XX 年净增 6.19 亿元,增长 304.9%,市场占有率达 17.6%;到 XX 年 5 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 9.21 亿元,比年初增加 1 亿元,增长 12.2%,市场占有率为 17.5%,这些资金脱离 于农村经济和发展之外。邮政储蓄资金除备付金外,几乎 全额转存人民银行,从 XX 年 8 月份开始上存省邮政储汇局, 由其统一资金运用,收缩了当地的货币供应规模。 3、保险市场流出。保险业近年来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保费金额逐年攀升,XX 年至 XX 年 5 月间保险公司保费储 金纯收入分别为 0.32 亿元、0.38 亿元、0.53 亿元、0.58 亿元、0.66 亿元、0.62 亿元,XX 年 1-5 月末 0.16 亿元。 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小、方式单一,多由其总公司统一运用 于购买国债、股市及其他高盈利行业,很难投资于当地经 济。 4、城乡居民投资流向区外。一是投资房地产。近年来, 由于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投资增值和方便子女教育等不同 目的,大量的民间资金通过投资不动产的方式,资金流向 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二是通过教育投资方式流出。全国 各大专院校扩招以来,该市每年考上外地大专院校的学生 逐年快速增长。这些到外地就读的大学生,每年的学费、 生活费支出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从而造成大量资金流出区 外。 资金流入农村的渠道 1、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流入。截止 XX 年 5 月末,该 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直接用于农业的 贷款余额为 24.4 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达 11.4 亿元, 占 46.7%。比年初增加 0.49 亿元,同比多增 600 万元,占 全部银行新增贷款的 100.4。信用社贷款已成为支持“三 农”的主要资金来源。 2、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投入。XX 年 5 月末流入余额为 12.9 亿元,对缓解“三农”资金紧缺状况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农发行的信贷资金是封闭用于当地粮棉油购销的贷款, 这部份资金不能直接用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3、中央银行向农村信用社再贷款。自 1999 年至 XX 年 5 月末,累计发放再贷款 46 亿元,累计收回贷款 43 亿元, 现有余额 3000 万元,中央银行再贷款间接支持了农村经济 的持续发展。 4、招商引资流入。随着该市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日 益提高,投资环境大为改观。据统计,XX 年至 XX 年 5 月份 引入到位资金分别为 3.2 亿元、4.9 亿元。 5、国债资金投入。积极向省、中央争取国债资金投入, 用于农村人蓄饮水工程,乡村道路改造和农田水利基本建 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XX 年以来,用于农村建 设的国债资金分别达 0.11 亿元、0.09 亿元、0.09 亿元、 0.17 亿元、0.78 亿元和 0.27 亿元。 三、县域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分析 区位劣势造成金融资源外流。受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 的因素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在东部、西部、中部的分配和 投入的力度也不一,使得县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地区 性的资金短缺现象。该市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自 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 缺乏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辐射和带 动,大多数国有企业资产和人员包袱沉重,资产负债率高,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方,民营经济,招商引资企业发 展又比较滞后,与全国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的企业 相比,工业发展明显滞后,企业信用等级一律偏低,行业 没有优势,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落后于周边县, 使得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缺乏黄金客户,市场经济运作下, 将吸收存款资金投向经济效益好的“大城市、大企业、大 项目”。据调查,XX 年以来,该市引进项目 248 个,其中: 工业项目 184 个,超过亿元的项目仅有 3 家,其他均为亿 元以下的小项目。 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促成资金流向发达 地区。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全 省甚至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据统计,广东的顺德、南 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已接近 400 亿元,是该市的 4 倍多, 其地方财政收入已超过 25 亿,是该市的 10 倍。从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看,该市 XX 年为 7647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XX 余元,比巩义市低 10000 元,丹江口市低 5000 元。该市 人均财政收入为 140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94 元,比巩义 市低 280 元,丹江口市低 120 元。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结 构趋同,特色经济还不明显。市属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 “小而全”,多数是计划经济时期为满足地方需要而建设 的纺织、化肥为主的化工及部分建材、食品加工生产企业, 规模小、产品结构与其它县市趋同。目前,该市经济正处 于转型时期,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粗加 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 式,更缺乏能够吸引资金投入的经济亮点。 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影响了资金有效投入。市场经济条 件下,经济金融运行的好与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金融 环境的和谐,二者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一是社会 信用环境较差。以政府为主导的不规范企业破产行为,恶 意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 棉纺厂、酒厂等多家骨干企业破产、改制,造成国有商业 银行上亿元信贷资金损失。同时,由于企业信用意识淡薄, 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时有发生,使得当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 产率居高不下。据调查,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两位 数;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则更高,虽然经多年的核销、 剥离、划转、处置,至 XX 年 5 月末,不良贷款率仍大大高 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不健全。目前, 还缺乏一个有效运作的社会征信体系,信息不对称使银行 对企业和个人放贷顾虑重重,制约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执法环境不佳,使金融债权未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信 用环境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法律不完善和执法环境不佳,行 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过多。企业在逃废银行债务后,得 不到法律的有效惩治,银行得不到法律有效保护,据统计, 近年来该市金融债权受偿率仅 2.3%,个别的连诉讼费都收 不回来。 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使其信贷服务处于低水平。 由于缺乏市场竞争以及长期的利率管制抑制了农村信用社 的创新活动,除中央银行的扶贫贴息贷款、支农再贷款、 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农户联保贷款等政策性业务外,农村信 用社缺乏自主制度创新和金融产品开发,多限于传统存贷 业务的办理。结算、保险、咨询、外汇等业务则很少开展, 票据化程度更低;其次是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大多仍停留 在手工操作阶段,电子化程度低,无法办理通存通兑等业 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农村信用社吸纳资金的能力 (六)县域经济发展品位低,农业与银行实现“双赢” 难。首先,县域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要求不相适应。现行的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 规模小,物化劳动含量低,难以集约化耕作,农户缺乏创 新和发展冲动,限制了当地金融部门的需求;其次,县域 国有骨干企业相继破产倒闭,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大多 组织形式原始落后,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差,财务不透 明,科技含量低,市场前景不明,很难达到金融部门的信 贷要求。造成一方面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另一 方面,银行大量闲置的资金无处投放,企业贷款难与银行 难贷款的矛盾,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农村资金外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约了县域 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是不利于县域资金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县域经济的 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 需求量加大,而农村资金外流,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供 求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金融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影响当 地金融部门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资金外流与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矛盾加剧, 致使地方经济发展困难。欠发达地区普遍缺少支柱产业, 经济发展、财税收入主要靠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支撑。 近年来由于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向转移,存差资金逐 级上存,集中投向环境好、收益高的大城市、大企业。而 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又承担着支持“三农”经济发 展的重任,致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矛盾突出。 资金外流助长民间借贷异常活跃,潜藏着一定的风险 隐患。农村金融体制内服务短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据 调查,该市农村当前取得借款的主要渠道是民间私人借贷, 有 55%以上的农户获得了非正规贷款,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 所占的比例超过 60%以上。由于民间借贷缺乏相应的法律约 束,加之借款利率高,非法融资多,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不 稳定因素,而且滋生高利贷现象,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 秩序潜藏风险隐患。 资金外流进一步恶化了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方 面,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扩大存差上存获利的空间远远不如 投放贷款回报大,造成银行盈利水平逐年下滑;另一方面 银行业长期只“蓄水”不“放水”,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因 资金不足,生产经营难以为续,最后亏损、关停、并转, 使当地优质客户越来越少,本应收回的贷款及利息无法收 回,导致呆滞、呆账贷款增多,亏损面进一步加大。 资金外流导致金融业信用创造功能弱化。银行业金融 机构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派生存 款,都会创造出数倍于存款的资金。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 将存差资金逐级上存,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使金融业失去 了在辖区创造信用的功能,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信贷资 金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五、对策建议 建立开放、有序、竞争的农村商业金融市场。一是将 经济较发达的县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完 全按市场化运作;二是将民间金融合法化、公开化和规范 化,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 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的情况下,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入 股原农村商业性金融组织或成立新的农村金融组织;三是 鼓励组建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 村金融组织;四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设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在明确产权 的基础上,鼓励其他法人、自然人参股;五是加快农业发 展银行的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把农业银行和农 村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国际金融机构农贷转贷 业务划转到农业发展银行管理。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 信贷结构,拓宽金融业务领域,逐步将支持的重点由农产 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围绕农业产业化做好金融 服务工作,并逐步向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延伸。 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农 村信贷担保基金。由县、乡财政出资一部分、当地企业募 集一部分,盈利信用社认购一部分,成立信贷担保基金; 二是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 建立符合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担保机构,鼓励现有的 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并出台对担保机构的 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三是改变农村土地使 用权和房产无法进入市场,也不能成为抵押品和担保品的 现状,消除因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教育、投资等 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构成阻力的体制原因;四是规范中介 机构运行行为,加强对咨询、评估、登记、招投标等中介 服务机构的管理,降低综合费率,促其按照“独立、客观、 公正”原则经营;五是加快建立农村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 全面开展创建信用村、镇、组活动,规范农村信用秩序。 积极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工商、税务年检系统的作用, 逐步实现农村企业信用信息的登记、汇总、查询、披露及 共享。 建立直接、通畅、来源充沛的支农投融资渠道。首先, 以立法手段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借鉴和研究美 国的社区再投资法案实施的经验,制定出台社区投资法 ,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县及县以下支行投入“三农”资金 的一定比例,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过高的系统内上存资金利 差和上存比例,制定优惠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将盈余资金调 剂到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同时制定颁布农业投资管 理法,制定县域内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 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类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 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当 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 其次,充分发挥利率的资金杠杆作用,对于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浮动利率试点,给予更大的利 率决定权直至自主决定利率权。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在 取消贷款利率上限的基础上,要完善资金定价机制,使贷 款利率能够反映贷款风险水平,引导资金向农村流动。三 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实现邮储资金市场化,建立 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有效机制,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