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第1页
10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第2页
10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第3页
10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第4页
10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黄廷安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 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通过调整铜仁地区农业结构已经表现为新的阶段性特征。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原则和要求,无论 是在观念、布局方面, 还是在内外结构的机理方面都要用系统的综合 的方式来进行调整。 关键词: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inking About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ongren Prefecture Huang Ting-an (Tong-ren Prefectur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f Tongren perefecture has been performed for new phase characteristics by adjusting. A new round of agricul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with new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 Tongren perefecture; agriculture; structure adjustment 任何国家或地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阶段,都对农业非常重视, 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农业更是采取了立法等形式来加以保护,对 农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放在市场条件下来进行。铜仁地区是欠发达、欠 开发、欠开放的贫困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但是 由于农业结构单一、科技程度较低,农民的综合素质也不高等因素制 约,造成农 民增收困难。因此,在未来的 发展 进程中,围绕新一轮农业 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征和问题分析 1.1 农业结构阶段性特征 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排 列顺序、分布状态和结合方式。农业内部结构: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结 构比重。农业结构外部结构:农业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 铜仁地区的农业结构也同全国一样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调整: 第一轮:(1979 1984 年) 主要集中在粮经作物和家庭养殖方面。 第二轮:开始于 1985 年,主要是为了解决粮食等农产品库存积压 问题。第三 轮:开始于 1992 年,旨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第四 轮:开始于 1998 年。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初级买方市场 已经形成、我国加入 WTO、国民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世界经济更 加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大势所趋和农业功能已发生重要变化等多重背 景下进行的。 从我国农业发展进程来看,通过改革开放 33 年发展,农业进入 到了一个新阶段。据资料:农业 GDP 在全部 GDP 中的比重已从 1990 年 27.05%下降到 2010 年 10%以下 ,从事 农业的劳动力从 1990 年 的 60%下降到 2010 年的 38%以下 ;城市化水平从 1990 年的 26.4% 提高到 2010 年 48%。2010 年我国人均 GDP 已经人均 GDP29534 元, 合 4361 美元。 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新阶段。 农业已从保障供给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农业的功能也从传 统的保障粮食安全进入到提供食品安全的阶段。 从铜仁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看,也进入到了新阶段,充分体现了我 区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是从贫困状态向温饱过渡。是抓粮食生 产。19781991 年。 历时 14 年。 “吃粮靠双杂 ,用钱靠烤烟”;二是由基 本温饱状态到较高的温饱状态过渡。19922001 年。历时 10 年。地 委、行署提出了“ 开发上山、开放出山、建 设财 源,四年翻番”的发展思 路;三是从较高的温饱状态向总体小康过渡。20022007 年,历时 6 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开始转变时期。地委、行署提出“ 强农稳区, 兴工富区,旅游活区;招商引资带动,城镇经济带动、大项目带动” 发 展战略;四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起步阶段。从 2008 年到现 在。历时 4 年。 全区农业发展呈现出了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农产品供给形势发 生了历史性变化。稳定地生产 150 万吨左右粮食,解决了 400 多万人 的温饱问题;二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二、三产业不断 壮大,从农业为主转向农业与非农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82.9:11.8:5.3 变为 2010 年的 32.3:26.3:41.4;三是农 村体制机制发生了历 史性变化。确立了以家庭 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成为市场主体, 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补;四是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42 元提高到 3222 元。人均 GDP 由 1978 年 160 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8600 元。 1.2 农业结构主要存在二个层面的问题 1.2.1 从农业内部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滞后,商品率低,比重仍然较高,内部结构 不合理,农产 品品质较低;农副产品的质量、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 矛盾日益突出。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 狭小的区域内,而在较大范围内产业间、产品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构性; 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素质低,制约农业结构的优化。 1.2.2 从农业外部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为: 一是非农化程度低,一产比例还居高不下,不利于新一轮农业结 构的调整。按照国际惯例,农业在三次产业中应该在 5%以下。从我区 劳动力的转移来看,1996 年,劳务收入 16221 万元;外出务工劳动力 29.215 万元,常年外出劳动力 19.58 万人。2000 年,劳务收入 62495 万元,外出务工劳动力 35.7 万人,常年外出劳动力 23.5 万人。2005 年,劳务收入 108878.87 万元,外出务工劳动力 69.8565 万人,常年外 出劳动力 63.5929 万人。2007 年,劳务收入 162298 万元,外出务工劳 动力 75.4277 万人,常年外出劳动力 66.6889 万人。2008 年,劳务收 入 205027 万元,外出务工劳动力 77.8734 万人,常年外出劳动力 66.0445 万人。我区农业劳动力为 200 多万,意味着还有 130 多万劳 动力剩余。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铜仁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重 道远。 二是二产工业长期以来短腿,难以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也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少,工业 经济总量小,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以乡镇 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非常高;农村工业和农业的 关联度非常低;农村工业存在着许多十分严重的自我制约因素。因此, 对我区农业的带动,特别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功能特别差。比如, 2007 年,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业为 2.48 亿元,只占全区工 业结构 2%。烟酒工业占 5.29 亿元,只占全区工 业结构 5%。 三是三产的滞后,难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我区三次产业中第三 产业虽然比例较高,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交通运 输业和文化旅游业相比,距离太大。我区城镇化率到 2010 年才达到 30.1%,刚刚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应该 算是进入经济发展的起 步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尽管近几年来发展快效益好,但离一个主导 产业的差距还非常大,特别是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实力不雄厚。 2 如何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考 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有没有一个标准?从国际农业发展的历程来 看,标准主要有五个:其一,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其二,对农业资源 的开发及利用情况;其三;经济效益的高低;其四,农业各部门的协调 发展;其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状况。 因此,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过去合理的农业结构现在会变得不合理。动态地分析和思考农业结构 调整,按照市场需要什么是生产什么,什么赚钱是生产什么就显得格 外重要。 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是战略性调整,不是权宜之计,要以实现农业 生产的优质化为目标。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一直在进行结构调整, 但主要是在量上作文章,粮食多了就种菜,粮食少了就多种粮,而现 在是农产品全面的阶段性过剩,因此,如果说以前的调整是向生产的 广度进军,那么新一轮结构调整则主要是向生产的深度进军。通过调 整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种结构,从过去一味追求产量转到追求效益 和优质的轨道上来。 2.1 从农业结构内部调整来看,主要解决观念、层次、产业链、服 务体系等问题 2.1.1 观念革命:从“产 供销”-“销供产”。 “产供销” 是指种出来什么 就到市场上去卖什么,而“ 销供产”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一个是 以产品来寻找市场,一个是以市场来指导生产,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 不同。销,就是解决 卖 的问题。 农民会种地,但不一定会销售。销供产 的核心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即先有市场后生产。并且,生产 的规模根据需求来定。供,就是供应。解决流通问题。产品既然有市场 有需求,供应就有利可图,收购商自然趋之若鹜,从生产到市场的流 通自然就随着收购商的进入而贯通。产:重点解决生产的问题。其一, 抓好基地规划,发挥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解决规模问题。其二,抓好 农业产品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建设以中心城镇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基 地,解决深度加工问题 。荷兰素有“鲜花之国” 的美称,每年一到 4、5 月份,哥根浩夫公园都要举办欧洲著名的郁金香花展,专程从欧洲各 地前来赏花的人数,高达 80 万人。 它的花卉出口总值大约 10 亿多 美元,占农业产值的 1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 产国以及出口 国。 荷兰在全国设有 13 个花市,其中最大的就是阿尔斯梅尔花市。 在 46 月,每天都会有 3 架装着郁金香等各类鲜花的专机,飞往纽 约、巴黎和 伦敦,把它们运销世界 125 个国家。花市里有工作人员多 达 1000 人,用于运输的卡车也多达 2000 辆。阿尔斯梅尔花市每天都 可以成交 5 万宗交易,每天通常可以卖出 1200 万朵花、90 万株植物 (包括盆花)。 其三,抓好品牌发展规划。在贵州的历史上有“独蜀出 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中的枸酱品牌,在今天又有陶 华碧的老干妈 品牌。涪陵有乌江牌榨菜,并且是上市公司。其四,抓好人才的培养规 划。比如,法国 55 退休,子女只有一人 继承土地并且要有农学专业等 相关合格证。 2.1.2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结成企业与农户“利益分享, 风 险共担”的共同利益体 一是延长产业链,建立优质的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是一个包 括产前、产 中、 产后的 综合体系,包括 产供销 各个环节。当今世界国与 国之间的农业竞争是整个农业体系的竞争,而不仅仅是生产的竞争。 美国农产品生产环节价值仅占农产品全部价值的 24%,而加工、运 输 等则占 76%,农业最大的利润领域在加工运 销环节。国外农产品加工 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是 3:1 甚至 4:1,而我国仅为 0.8::1。加工能力 太低使大量农产品的附加值过小,严重影响农业的比较效益,影响农 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应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二是攻克技术堡垒,进入流通领域。从技术层面来讲,我区对农 产品的初级产品生产保管技术比较熟悉,我区在石阡本庄一带发现, 远在 3000 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种稻和使用草木灰技术,但是在高端 技术方面却还有不少盲点,甚至好是空白。比如,日本冷藏苹果占总 产量的比重 1960 年仅 10%,1985 处达 75%。美国柑橘产量的四分之 三用于加工。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农产品加工保鲜率达到 70%以上, 80 年代加工食品占到饮食消费总量的 90%左右;农场占有劳动力 250 万人,产后环节则达到 1890 万人,是生产环节的 7.6 倍。 法国蔬菜 采收后,经过预冷,减少了损失,保 鲜时间可延长到 20 天,效果十分 显著。中国水果、蔬菜损失一般为 2030%,高者达 4050%。因此,改 进保鲜加工至关重要。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只有进入流通的市场主 体,才能够分享丰厚的利润,也才能够标志着市场主体真正进入了市 场。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而我区的农业领域的市场主体,尚有相当一 部分主体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这也我们当前农业调整效果不太好, 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农业结构调整 必须将流通领域的研究作为重点。 2.1.3 创造农业品牌,避免农业高风险 农业产业是弱质产业,也是高风险产业。创造品牌基地和品牌农 产品就是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铜仁地区的农产品在全国乃至全 世界的市场中尚未形成优势品牌,也没有一家农业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在贵州的历史上有“独蜀出枸 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中的枸酱品牌,在 今天又有陶华碧的老干妈品牌。离我们不远的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乌江牌榨菜,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众多酱腌菜品 牌中的强势品牌,并且于 2010 年成为上市公司,加快了农业结构的 调整的步伐。因此,我区要大力实施知名品牌战略,整合做强现有的 优势品牌, 创新新品牌,以标准创品牌,依 产业树品牌,靠品牌拓市场。 要从政策、资金、技 术等方面,千方百 计加大支持龙头企业力度,做大 做强传统产业和主导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活力、抗风险 能力、幅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1.4 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由于过去一味追求产量,不注意环境保护,导致大面积毁林开荒, 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从铜仁地区生态环境看,虽然没有工业重 度污染,但森林覆盖面积平均还不到 40%。尽管以梵 净山为中心方圆 几百公里范围的负氧离子高,但她毕竟不能代表全区十分脆弱的综合 生态环境。自从 70 年代初开始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工产品后,已经不 同程度地造成我区土壤结构破坏,污染影响越来越大。这对我们发展 高端品味的有机农业产品无疑带来了挑战。日本一家企业朝日绿 源。在山东 莱阳租地 1500 亩。种地、养牛。五年来该公司成为当地老 百姓的笑柄。一是不打农药顺天收。二是种植养殖循环。种的玉米和 小麦全是给奶牛吃的饲料。朝日绿源的一高管透露,公司产品主要在 中国各大城市的日资、外资超级市场进行直销。多数销往青岛、上海、 北京等地。中牛奶价格为 21.8 元/升,草莓每公斤 140 元。这位高管预 计, 2013 年后,将达到每年供应蔬菜约 2000 吨、水果约 700 吨、牛奶 约 7000 吨的目标。 应该说,充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是 铜仁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始终恪守的基本方针。 2.2 从农业结构外部结构调整来看,主要是必须处理好三次产业 之间的选择布局、协调发展等问题 2.2.1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一段时间来,人们认为在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加速发展信息化迈过 工业化,从而与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来线。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屈 从严酷的现实。尽管西部地区实现来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 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工业发展快,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就快。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这是因为当由传 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 由农业转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导致原先分散居住在广大农村 的人口向不同规模的城镇集聚,城镇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 升。农业是工 业的物质基础,工业化会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过程 中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非农化的过程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过程。 根据世界资深专家研究:当非农劳动力达到 50%,一个农业人口可以 养活一个人;当非农劳动力达到 80%,一个农业 人口可以养活 5 个人。 而人均土地仅 0.67 亩,已经越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 0。8 亩的警戒 线。不进行 农业结构的调整,就不能实现农民提高收入的目标,而农 业结构调整也必须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 2.2.2 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在目前我国外部市场需求趋于衰 减情况下,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需要,是解决“三农” 问题、构建和 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不断向公 共服务设施富集的城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