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011广州高二期中试题(16开10)_第1页
(表)2011广州高二期中试题(16开10)_第2页
(表)2011广州高二期中试题(16开10)_第3页
(表)2011广州高二期中试题(16开10)_第4页
(表)2011广州高二期中试题(16开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题 语 文 说明:本 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江渚(zh) 蛟龙(jio ) 遏制() 睚眦必报(c) B猖獗(ju) 衣襟(jn) 独酌(zhu) 遥襟甫畅(p) C懿德(y) 睇眄(min) 联袂(mi) 涸泽而渔(g) D汀岸(tng) 颔联(hn) 簪笏(zn) 向隅而泣(y) 2、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想实现童话创作的民族化,那么我们写出的作品就_是适合中国的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的。 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 _。 国家有关部门的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 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A必须 盈利 监控 B必需 营利 监测 C必需 盈利 监控 D必须 营利 监测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潮湿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鲜有传世,即 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星罗棋布。 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 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不是李白的妄自尊大,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 日能大展宏图。 D在广州市宣布限制每户家庭购买一套房产的政策后,中国目前已有 11个大城市出台房 产限购令,这引发了一波退房大潮,被退购的房产数目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0 年 11月 12日,第 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举行,各大报纸 届时都将在显著位置对亚运会开幕式作详细报道。 B粤剧源自南戏,广泛流传于两广、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在广东文化中占有重要作用。 C岭南文化有近海开放、边缘杂交、内引外接的特点,特别是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以来受欧风美雨的熏染,成为国内近代民主科学思想和经济自由竞争的肇源地。 D我国粮食的生产,长期都能自给,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十分不容易的,这 与科学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 8小题,共 35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10 题(22 分)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 - 2 - 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 欲 为官乎?”曰:“ 自小牧羊,不 习仕 宦,不愿也。 ”曰: “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 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 诛匈奴,愚以 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使 者以闻。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 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 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 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 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 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 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 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 ,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 贤之,下诏曰:“今 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 奋由直道者也。 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 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 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 时 ,焉能致此位乎? (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释:浑邪:匈奴首领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十余年,羊致千余头 致:达到 B愿输家财半助边 输:运输 C臣生与人亡所争 亡:通“无” ,没有 D上奇其言 奇:感到惊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B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焉能致此位乎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7下列各句与“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3 分)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C姜氏何厌之有? D访风景于崇阿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卜式以耕田畜牧为业,等到弟弟长大成人,卜式就把家中所有的财产全都留给了弟弟, 自己进山牧羊。后来靠勤劳致富,又多次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弟弟。 B汉朝因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需要钱财。卜式上书,愿意“输家财半助边” 。皇上派使 者前往询问原因,是认为卜式这样做不符合人之常情,心存疑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现实。 C皇上召见卜式并拜他为中郎,这是因为皇上认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想用他作为楷 模以教育百姓,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大公无私的社会风尚。 D卜式为相时,适逢南越吕嘉谋反,他于是带领自己的儿子和那些善于射箭操船的人一起 亲赴南越前线与反贼决一死战,以尽为臣的节义。 - 3 -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 分) 是 时 富 家 皆 争 匿 财 唯 式 尤 欲 助 费 上 于 是 以 式 终 长 者 乃 召 拜 为 中 郎 赐 爵 左 庶 长 田 十 顷 布 告 天 下 尊 显 以 风 百 姓 。 10翻译文言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6 分) (1)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4 分) (2)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2 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7 分)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 。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宋代丹阳(今属江苏) 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 里指山坞。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李世南画的扇面中的景观。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 你觉得这首诗还描写了哪些画面以外的景物?(4 分) (2)本诗呈现了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请简要 赏析。 (3 分) 12、默写。 (6 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3) 诗三百篇, 。 (4)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 。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爽籁发而清风生,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 7小题,共 31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题。 科学的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求 田松 许多人 认为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类的需求。比如人们希望与远方的亲人有 密切的联系,于是科学家就发 明了电话。也有不少人 认为: 现代技术异化了我们的生活,常常不是 我们在使用技术,而是我们被技 术所控制;很多需求根本不是我 们本来有的,是被技 术刺激出来 的,所以不是技术满足了我们 的需求,而是技 术刺激了我们 不必要的需求。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当我顺着“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的问题再往前推 导两步之后,我忽然发现,一旦把“资本”引入到技术与人的关系中,前面的争论一下子就获得了 新的解释。自从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从起点上以及归宿上根本上就不是 “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而是“为了”满足“ 资本增值”的需求。而为了满足资本增值的需求,技术有时候会满足人的需求, - 4 - 有时要刺激人的需求;有时会给人带来幸福,有 时也会给人 带来不幸;常常会为了满足一部分人 的需求,剥夺另一部分人的需求。 在工 业文明的大框架中,那些能够满足资本增值的技术 更有可能被发明出来;那些能够满 足资本增值的技术,更有可能得到 应用。而那些不能 满足资 本增值的技术,即使能够满足人类的 需求,即使能够为人造福,也不容易被发明出来,也不容易得到应用。曾经看过南方周末的报 道,说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投入大量 资金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 药特药,却很少有公司愿意生 产 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 整个工 业文明是一个食物链,一切 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 步, 归根结底是要消耗资源和能源, 释放垃圾。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资本的增值,归根结底要整体地球的生态为之付出代价。在 资本 食物链下游生活的人群,则首当其冲承担生 态破坏的后果。 90 年代初,一项技术在北美获得了专利,利用 红豆杉树 皮中的紫杉醇制造治疗乳腺癌、卵 巢癌的特效药。很快,中国西南大面积红豆杉遭到了灭顶之灾。从 1992 年到 2001 年,滇西北三 百万红豆杉惨遭剥皮,而红豆杉是国家保 护的珍稀植物。 这 个食物链是这样的:当地农民剥树皮 卖给当地小商贩,小商贩卖给 当地小公司,小公司 卖给昆明的 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汉德公司 提取紫杉醇出售给欧美的大制药厂。 汉德公司当时是云南省政府重点支持的 创汇企业,一度是全 球第二大紫杉醇供应商。2002 年, 该公司涉嫌走私珍稀植物制品被起 诉,集团董事长等人被判刑。 在这个食物链中,至少出现了两 项科学的技术,一是北美那项专利本身;二是用树皮提取紫杉醇 的技术。这两项技术满足了谁 的需求?第一项技术还可以 说满足了某类癌症患者的需要,然而,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够买得到、 买得起这种药 。这项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及被应用 下去,都是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而提取紫杉醇的技 术 ,更是在赤裸裸地满足资本增值的需 要。在这个食物链中,北美的大制药厂以及汉德公司获利最多,而因红豆杉被剥皮而导致的生态 后果,都不会直接落到它们头 上。所以 这两项科学的技术,并没有满足云南红豆杉所在地人们的 需求,相反,却对他们构成了直接的伤害。值得一提的是,汉德集团所采用的技术,是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的。工业 革命以来, 资本与科学结成了越来越 紧密的同盟,于是, 一些科学 逐渐由神学的婢女,变成了资 本的帮凶。 高新技 术如同一个 马达,逐日加速资本链条的运转。然而,在有限地球时代,物质不灭,能 量守恒,我们不可能通过技术进 步获得无穷的“ 财富”,所以在资本链条上游的人们疯狂地攫取财 富的同时,食物链下游的人们 ,将不会再如以前那 样,可以分一杯羹,而是更加彻底地被剥夺。因 为在资本链条最下游的,是底 层的民众,是大自然本身。当底 层民众与自然的关系被彻底剥离之 后,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神性,赤裸裸地暴露在工业文明的机器面前,成为待加工的原材料,最 终转化成垃圾。 在未来的垃圾世界到来的时候,人 类的文明,以及人 类 的需要,都注定被垃圾所掩埋。 (2008 年 7 月 7 日博览群书 ,有删改) 1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科学技术满足了人的需求的实例,比如说科学家发明了电话, 就满足了人们与远方的亲人朋友快捷沟通的需求。 B科学及其技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确实能够不断满足我们更多的需求,也必定能够让 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C在科学技术和人的需求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它们的关联是间接的,是通 过资本这个中介完成的。 - 5 - D在工业文明时代,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给资本增值的科学技术被发明的速度相对来 说要快得多,应用也要快得多。 E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特药,是因为其科学技术的 含量高。少有公司愿意生产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是因为其科技含量太低,许多 小公司就能生产。 14下列事例与作者对“科学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求”这一问题所持观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3 分) A由于多种原因,有些人近视了,看东西不太清楚,生活不方便。于是就有人发明了矫正 视力的眼镜。 B国际大制药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制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特药,但很少有公 司愿意生产为非洲普通人治疗普通病的普通药。 C手机的新功能层出不穷,不断升级更新,精明的商家通过广告不断刺激消费者,激起消 费欲望。 D工业革命时代,英国人为了销售生产出的超过自己所需的布匹,就凭武力开拓海外市场。 15请概括文本第一段所列的关于“科学的技术到底满足了谁的需要”的两种看法。(4 分) 16作者为什么说“一些科学逐渐由神学的婢女,变成了资本的帮凶”?(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15 分) 哦,香雪 铁 凝 香雪 终于换 回了“渴望已久”的铅笔盒,此时,她正独自摸黑从山西口返回台儿沟,三十里 长的铁轨在她面前延伸 一轮满 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 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 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 “哒 ”的一声,它便合得 严严实实。她又打开 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 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 们 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 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 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 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 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 怂恿下“ 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 前走去。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 车拉走了香雪, 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 呢?四十个鸡蛋也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 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 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 说? 她 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想,一定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 顺心如意,就 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城里同学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 - 6 - 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想到这里,她 欢快地继续前进。 前边 又是什么 ?是隧道,它 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 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 下一根枯草,将草径插在小辫 里。娘告 诉她,这样可以“ 避邪 ”。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 说, 是冲去。 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台儿沟在哪儿 ?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 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 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 姐妹们。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 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 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 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 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 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 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 、无所 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 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 香雪 ! (节选,有删改) 17请根据段,简要概括香雪得到铅笔盒后往回走时的心情。作者写香雪的心情运用了哪 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实例简要说明。 (5 分) 18结合全文,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 分)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 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19有人说,香雪换铅笔盒的历险,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表现了香雪 的执着追求;也有人说,香雪不惜用母亲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是为了在同学面前 炫耀,表现了香雪的虚荣心。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6 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本大题 2小题,共 12分。 ) 20、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提炼出关于“碳中和”定义的三个关键词语。 (6 分) “碳中和”的目的是为了环保。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直接的和 间接的,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 经济成本。人 们可以通 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吸收大气 中相应的二氧化碳;个人也可以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这些企业或机构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 项目吸收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 2006 年, 新牛津美国字典 将“ 碳中和”评为当年年度词汇。它 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 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支持,并且成为受到许多国家政 府当局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 答:_ _ _ 21、下面两个表格是 CCTV 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的截取部分,请 你用一句话概括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 30 个字)(6 分) - 7 - 表 1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 信会表现出的感觉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 舒服 无所谓,不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 百分比 56% 24% 20% 表 2 国家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4.5 条 2.5 条 2.43 条 0.54 条 0.23 条 0.14 条 调查结论: 3 五、作文(本大题 1小题,共 60分。 )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沧海桑田,青丝成雪,每分每秒,世界都处在“变”之中。每一个小的变化都孕育着大的变化。 一天一天,城市变得更美了;一年一年,心灵变得更丰富了。 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 8 - 2010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 1、 D。 ( A 渚 zh,蛟 jio,眦 z;B 甫 f;C 懿 y,涸 h。 ) 2、D。 (必须必需:都强调事物的必要性,但词性不同, “必须”是副词,只能作状语, 如“必须完成” ;“必需”是形容词,更多作定语,如“必需的条件” 。盈利营利:“盈利” 指获得利润, “营利”指谋求利润。发布商业广告的目的是“谋求利润” ,是否能谋到利润,不 一定;而“获得利润”是指已得到利润,这是结果,不是目的。因此该用“营利” 。 监测 监控:都包含“监视”的一层意思。异:“监测”是监视检测,如“空气污染监测” ;“监控” 指对工作的状态和事物的变化进行监测控制。本句没有“控制”的意思。 ) 3、C。 (A 项“星罗棋布”指事物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多、 分布广,故不合句意。应用“寥若晨星”指事物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形容为数极少。 B 项 “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速度快,不合句意。应改为“一 蹴而就” ,指只踏一步就能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D 项 “叹为观止”指 看到这里就够了,用以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应改为“瞠目结舌” 。 ) 4、A。 (B 项“占有作用”搭配错误;C 项主语是“岭南文化” ,与“成为肇源地”搭配不当, 篡改主语。D 项“生产”与“自给”搭配不当,应是“生产的粮食能够自给” 。 )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 8小题,共 35分。 ) 5 B(输,捐献) 6 C(都是介词,表被动:A 认为/把,介词。B、这件事,代词/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D、怎么,疑问代词 /兼词,相当于“于是” 。 ) 7 D(都是状语后置句。A 、C 是宾语前置句;B 是定语后置句) 8 B(A 卜式并没有把所有的财产全都留给弟弟;C“心地善良” ,应为“性情忠厚” ;D 卜 式并没有亲自参加战斗) 9 是 时 /富 家 皆 争 匿 财 /唯 式 尤 欲 助 费 /上 于 是 以 式 终 长 者 /乃 召 拜 为 中 郎 /赐 爵 左 庶 长 /田 十 顷 /布 告 天 下 /尊 显 以 风 百 姓 。 10.( 1)同乡的人中贫穷的,我救济他;品行不好的,我劝导他;我所住的地方,人们都 听从我卜式,我怎么会被人冤屈!(4 个分句各占 1 分,第 1 分句“邑人、贷” ,第 2 分句“善、 教” ,第 3 分句“从” ,第 4 分句被动句) (2 )齐国丞相卜式行为雅正,亲事耕种,不被利益所迷惑。 (2 个分句各占 1 分,第 1 分 句“雅、躬” ,第 2 分句被动句) 参考译文: 卜式以耕田畜牧为业。有一个年幼的弟弟,等到弟弟长大成人,卜式就从家里搬出来,只要 了家中畜养的一百多头羊,田宅房屋等全都留 给了弟弟。卜式进山牧羊,十多年,羊达到一千多 头, 买了田地宅舍。而他的弟弟却尽破他的家 产,卜式就又多次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弟弟。 当时汉朝正在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卜式上 书,愿意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皇上派使者问 卜式:“你是想做官 吗?”卜式说:“我从小放羊,不熟 习做官的事,不想做官。 ”使者问道:“莫非是家 中有冤屈,想要申诉冤情?”卜式 说:“ 我生平与人无争,同乡的人中贫穷的,我救济他;品行不好的, 我劝导他;我所住的地方,人们 都听从我卜式,我怎么会被人冤屈! 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 人应该效死以保其节义,有钱财 的人应该捐献钱财, 这样,匈奴就可以消灭了。 ”使者把他的话报 - 9 - 告给了皇上。过了一年多,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花费很大,仓廪府库都空了,贫民大量 迁徙,都仰仗朝廷给养,朝廷没有能力来全部供养。卜式又出资二十万给河南太守,用来接济那 些迁徙的百姓。当时,富豪(为了逃税)争相隐匿家产,唯有卜式想要资助边防费用。皇上于是认 为卜式终究是一位性情忠厚的人,于是召见卜式并拜他为 中郎, 赐爵为左庶长,田十顷,并布告 天下,使他尊贵显荣,来教化百姓。 起初,卜式不愿做郎官。皇上说:“ 我有羊在上林苑中,想让你去牧养它们。 ”一年多后,羊长得 肥壮,而且繁殖了很多。皇上路过他放羊之处,很赞许他。卜式说:“不只是放羊,治理百姓也是像 这样:让它们按时起居,凶恶的就立即除掉,不让它危害一群。 ”皇上对他所说的话感到惊奇,认为 卜式为人朴实忠厚, (于是)封他做 齐王太傅,后来又封 为丞相。适逢(南越丞相)吕嘉谋反,卜式上 书说,他父子愿意与齐国善于射箭操船的人一起到南越决一死战,以尽 为臣的节义。皇上认为卜 式贤良,下诏说:“ 如今天下不幸 发生了战事,郡 县诸侯没有依正直之道 奋起的。 齐国丞相卜式其 行雅正,亲事耕种,不为利益所惑。过去,北方发生了战事,他曾上书要捐献家产帮助官府保卫边 疆;现在又首先站出来,虽然没有参加 战斗,可以 说他的义 是从内心里表现出来的。 ”于是,拜卜式 为御史大夫。 评论说:卜式就像鸿雁有威仪的羽翼没有飞起时被燕雀所轻视一样,其行迹远藏于牧猪羊的 事情上,若不是遇到了好的时 机,怎么能达到 这样的地位呢 ? 11(1)(4 分)扇面中的景物: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 在路上走(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共 2分,写出三种以上景物的 1分,语言表 述通顺的 1分,如果只是列举哪些景物而没有进行描绘的,只给 1分) 画面以外的景物有村庄和寺庙。 (2 分,写出一种景物 1分) 11(2)(3 分)作者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1 分) ,以潺潺流水声、瑟瑟秋风声、路人应答 声、寺庙钟鸣声等(2 分,写出两种声音的 1分,写出三种或四种声音的 2分)来渲染(或衬 托、烘托)出乡村和谐舒适的画面感。 参考鉴赏文字: 郊外,一条溪流缓缓地流人山 涧, 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 瑟,轻轻地动摇树木,落叶纷纭。 那儿有个人抱瓮汲水,我因而知道村落离溪水不远;那佛寺建在深山,隔着山坞,模糊飘来了阵阵 钟声。 这首诗好在不单单写出了静态的画,而是施展想像,摸索画家心理,给画赋予动态、声响,揭 示画外的景与趣。诗人是这样 构思的:画面有水, 诗人便使水 发出潺潺的声响;画上林木纷披、黄 叶飘落,诗人便由此想到秋风 ,添入 风声;画中有人抱瓮汲水,诗人马上想到这应当是邻近村落的 村民;画中远远的佛寺,又使诗 人想到了富有韵味的钟声。这样,诗通过想像,加深形象,给画以 勃勃生机,使诗与画相映成趣、双得益彰,富有感染力。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渲染出 乡村野外安 静、安详的图画。 12、 (6 分)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纤歌凝而白云遏。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 7小题,共 31分。 ) 13BE(B与原文“技术有时候会满足人的需求,有时要刺激人的需求;有时会给人带来 幸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不幸;常常会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剥夺另一部分人的需求”不 一致。E.原因并非是科技含量高低,而是资本的增值。 ) - 10 - 14A(BCD 所述实际上都是揭示这些科学技术的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与作者的观点“技 术从起点上以及归宿上根本上就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资本增值的需求”是一 致的。 ) 15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满足了人的需求;一是科学技术刺激人的需求。 16作者这一结论实际上基于文本第五段详细引用的“红豆杉剥皮事件”这一实例的分析。 作者详细分析了此例中涉及到二项科学技术:一是研制出利用红豆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