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07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07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07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07年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统计局 2007 年,我省劳动保障事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坚持科 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突出改善民生,实施惠民行动,完善制度, 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强 化社会保险征缴扩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待遇水平, 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取得显著成绩。 一、劳动就业 年末全省城乡劳动力资源达到 615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49 万人。年 末城乡就业人员 4731.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6.1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 人员 1298.4 万人,增加 35.7 万人;乡村就业 3432.7 万人,减少 19.6 万 人。城乡就业构成比由上年的 0.268:0.732 变为 0.274:0.726。按就业产 业划分,第一产业 2266.2 万人,减少 40.7 万人;第二产业 974.6 万人, 增加 28.6 万人;第三产业 1490.3 万人,增加 28.2 万人。三次产业就业比 例由上年的 48.9%、20.1%、31.0%变为 47.9%、20.6%、31.5%。城镇就业人 员中,企业 577.4 万人,增加 49.2 万人。其中国有企业 119.2 万人,增加 5.8 万人;城镇集体企业 33.8 万人,减少 1 万人;私营企业 250.0 万人, 增加 32.0 万人;外资、港澳台投资及其他内资企业 174.4 万人,增加 12.3 万人。事业单位 151.0 万人,增加 1.0 万人;机关 61.0 万人,增加 0.8 万人;城镇个体就业人员 324.4 万人,增加 28.0 万人;灵活就业 184.6 万人,减少 43.1 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65.9 万人,比上年增加 2.8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 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 33.0 万人,比上年增加 0.5 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 再就业 10.7 万人,增加 0.5 万人。全年共帮助 0.7 万户“零就业”家庭每 户至少有 1 人实现就业再就业,零就业家庭户数基本实现动态消除。年末 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34.8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3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 率 4.3,比上年末下降 0.2 个百分点。 推进跨区域劳务合作,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川浙劳务合作备忘 录”,协议培训输出农民工 14.8 万人,协议引进培训资金 6797.9 万元。 着力加强农民工维权救助体系建设,创新农民工法律援助异地合作机制, 先后与广东等 9 省(市、区)签订省际农民工法律援助合作协议,建 立跨省维权快速通道,简化跨省维权程序,提高了维权救助效率。 年末社区就业实体 3.4 万个。社区就业实体全年新吸纳就业人员 12.1 万人,比上年增加 1.6 万人。 全省职业介绍机构全年共为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和提供职 业介绍服务 172.1 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31.4 万人次。求职成功率 49.8%, 提高 2.6 个百分点;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102.4 万人次,比上年增加 6.5 万 人次。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及职业介绍服务 74.4 万人 次,比上年增加 11.4 万人次。 劳动力市场建设,到 2007 年底,全省有 20 个地级城市建成了劳动力 市场综合性服务场所,其中有 17 个地级城市建成了劳动力市场广域网或局 域网,15 个地级城市开展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发布工作。 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劳动者创业。全年享受 社会保险补贴人数新增 18.5 万人,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新增 6.1 万人,享受 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个体经营者新增 7.7 万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下 岗失业人员新增 0.4 万人,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下岗失业人员新增 3.6 万 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新增人数同比增长 28.9%。 二、工资分配 全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 111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0%,其中,职工工资总额 1091.6 亿元,增长 23.3%。全部在岗职工平均 工资 21312 元,增加 3460 元,增长 1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 12.7%。其中国有单位 24365 元,增长 20.4%;城镇集体单位 15176 元,增 长 19.0%;其他单位 17007 元,增长 17.5%。分企事业、机关单位看,企业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9945 元,比上年增长 14.8%。其中国有企业 25756 元, 增长 11.8%。中央企业 33029 元,增长 9.6%;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2496 元,增长 24.7%;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5500 元,增长 29.0%。受工资增长拉动,全省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显著提高。其中,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098 元,比上年增长 18.7%;农民人均纯收入 3546.7 元,增长 18.1%,增收额创历史新高。其中,工资性收入 1438.7 元, 增长 18%。 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由 2006 年的 580 元、510 元、450 元、400 元四档 调整为 650 元、550 元、450 元三档,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 6.4 元、5.6 元、 4.9 元、4.4 元四档调整为 7.1 元、6.0 元和 4.9 元三档。 建立完善预防工资拖欠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制定发布 了 2007 年全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指导意见和高温津贴规定。有 13 个市 (州)建立实施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 3 个市(州)开展了 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工作。 三、职业培训 全年共组织 29.1 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再就业培训, 培训后再就业率 71.2%,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创业培训 5.4 万人,创业 成功率 62.2%,比上年提高 1.9 个百分点。新创造就业岗位 5.1 万个,同比 增加 0.4 万个;组织农民工培训 271.7 万人。其中技能就业培训 61.0 万人, 培训后就业率 77.6%,比上年提高 3.4 个百分点。品牌培训 87.7 万人,比 上年增加 19.0 万人,增长 27.6%;为 65.4 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 定服务,比上年增加 11.1 万人,增长 20.4%。有 57.8 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 书,比上年增加 8.5 万人,增长 17.1%。其中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的 4.7 万人。 全年组织劳动预备制培训 8.4 万人,其中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 4.8 万人,就业训练中心培训 2.0 万人,技工学校培训 1.6 万人。 全省共有技工学校 119 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 9 所。全年招收新生 6.5 万人,比上年增加 1.1 万人;毕业学生 4.1 万人,增加 0.3 万人;培训社 会各类人员 13.8 万人,增加 1.8 万人。年末实有在校学生 13.6 万人,增 加 1.6 万人,增长 13.2%。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1417 个,培训各类人员 68.1 万人,比上年增加 18.0 万人,增长 35.8%。培训结业人员 62.9 万人,其中农村劳动者 34.5 万人,占 54.9%。就业训练中心 164 所,培训社会各类人员 28.9 万人。 2007 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省 级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在 13 户试点企业评聘出 83 名首席技师 和特聘技师,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组织开展高级技工学校申办和国家重 点技工学校评估工作,落实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和 1200 万元技工学校 国债项目资金,技工学校发展得到全面推进。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 工程”,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劳务开发协会,组建劳务品牌派遣公司,培 育劳务品牌组织载体。在 4 个地区启动实施城乡“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 训试点。全省职业培训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四、社会保障 惠民利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有 239.9 万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 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 23.9 万人,年月人均领取水平达到 829 元,比上年增加 95 元,增长 12.9%;年末月人均领取水平达到 930 元。 企业退休人员年月人均退休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年月人均退休 金水平相比,差距有所缩小,分别比上年缩小 85 元和 52 元;与全国企业 年月人均退休金水平相比,差距缩小 12 元。 全年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待遇的人数达到 2255.2 万人 次,住院 96.8 万人次,并适当上调了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享受城镇居 民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大病报销待遇人数 8.5 万人次。 全年共为 20.8 万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年月人均领取失业金 水平达到 318 元,比上年增加 66 元,增长 26.2%。有 9.0 万名失地无业农 民被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并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就业补助金。 全年有 3.2 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 1.0 万人。因工负 伤 1-4 级工残人员伤残津贴增加 150 元以上;有 3.6 万人(次)享受生育 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 1.6 万人次。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也作了不同程度上 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人数达到 174.6 万人,比上年增加 9.2 万 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成 都、广元、攀枝花三城市启动。出台四川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试 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工作稳步展开,养老保险市级统 筹已覆盖全省三分之二市(州)。 扩面征缴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收入达到 433.9 亿元,比上年增收 105.8 亿元,增长 32.2%。年末全省离退休人员 (含由民政部门支付离退休费的人员)总数 317.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7.1 万人。其中,离休人员 2.7 万人,退休人员(含退职)314.5 万人。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917.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74.7 万人, 其中参保职工 648.0 万人,增加 50.2 万人;参保离退休人数 269.4 万人, 增加 24.5 万人。年末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 540.9 万人,比上年末增 加 47.6 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自由职业者 247.1 万人,增加 29.7 万 人。年末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职工 107.0 万人,增加 2.6 万人。年 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 87.7%,提高 3.7 个百分点。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 46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4%。其中征 缴收入 315.8 亿元,增收 80.0 亿元,增长 33.9%;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57.2 亿元;各级地方财政补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1.0 亿元。养老保险费当 期征缴率 98.0%,比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 368.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50.8%。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 226.3 亿元,增长 22.5%。年末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360.4 亿元。 年末全省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294.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9 万人。全 年有 18.1 万参保农民领取了养老保险金,比上年增加 1.2 万人。全年养老 保险基金总收入 6555.4 万元,其中征缴收入 4288.6 万元。基金总支出 2157.0 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 1082.3 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 7.1 亿元。 (二)医疗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人数为 1078.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02.8 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815.0 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 205.0 万人,其他形式基本医疗保险 58.7 万人;参加补充医疗保险 513.3 万人,增加 57.0 万人;列入公务员医疗补助范围 100.0 万人。参保 职工中,城镇个体、灵活就业人员 140.1 万人,增加 32.1 万人。年末农民 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 98.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2.4 万人。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 9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5%。其中征缴收入 90.5 亿元,增长 25.9%。当期征缴率 99.1%,同比提 高 0.1 个百分点;统筹基金收入 55.4 亿元,增长 22.9%。全年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 6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4%。其中统筹基金支出 32.7 亿元,增长 23.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末累计结存 124.2 亿元,其中统筹基金 84.5 亿元。 (三)失业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415.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5.2 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 2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7%。其中征缴收入 17.5 亿元(含失地农民缴纳费用),增长 34.2%;当期征缴率 94.5%,比上 年提高 4.4 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 1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8%。其 中支付失业保险金 6.1 亿元,增长 23.6 %;用于职业培训及职业介绍补贴 0.1 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 24.7 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397.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92.4 万人。其 中农民工 98.9 万人,增加 57.0 万人;高风险企业 70.4 万人,增加 6.0 万 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 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1%。其中征缴收入 6.7 亿元,增长 23.4%。当期征缴率 96.5%,同比提高 0.1 个百分点。全年 基金支出 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8%。年末基金累计结存 13.0 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省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323.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49.2 万人。全 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 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95.0%。其中征缴收入 3.4 亿 元,增长 69.8%。当期征缴率 96.8%,同比提高 1.3 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支 出 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0.0%。年末基金累计结存 6.4 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全年依法开展对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行政监督,现场监 督覆盖面达到 45%。受理群众举报案件 12 件,结案率 91.7%。加强基金监 管制度建设,出台了四川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暂行办法, 探索建立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加强企业年金监管,全 年共为 16 户企业备案了企业年金管理合同。 五、劳动关系 年末全省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 92.1%,比上年末上升 7.5 个百 分点。其中农民工 76.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94.2,私营企业 88.1。签订集体合同企业 1.9 万户,比上年增加 0.2 万户;涉及职工 222.1 万人,比上年增加 13.0 万人。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在成都等 7 个市选择 的 11 个园区所开展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试点,推动了全省 90%以 上的公有制企业及 3000 家非公企业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协调范围进一步扩大, 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省已成立 7 个市级、4 个 县(区)级、1 个区域性劳动仲裁院,仲裁院总数达到 12 个,比上年增加 3 个。已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1.7 万个、区域性调解委员会 688 个。 全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13517 件,比上年增加 3096 件;结案率 98.2%, 比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认真做好信访、综治、维稳和应急处理工作, 接待群众来访、来信 16.8 万人件(次),比上年减少 7.1 万人件(次), 下降 29.7%。 六、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 开展整治非法用工等专项检查活动,维护劳动者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全年先后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 234 户,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 4.0 亿 元,督促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 65.8 万人份,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94.7 万人,补缴社会保险费 2.1 亿元。受理举报案件 5403 件,结案率 99.3%;受理投诉案件 1.6 万件,立案结案率 99.9%。吸取山西“黑砖窑事 件”教训,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 专项行动,取缔无证小砖窑、小矿山、小作坊 171 家。 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制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全年共接到 行政复议申请 364 件,比上年减少 29 件。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决定维持率 81.9%,比上年上升 2.5 个百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