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1页
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2页
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3页
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4页
2010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增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0 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增城全面 加快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 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 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总体经济较快增长,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增强,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 (一)总体经济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经广州市统计局测算,2010 年增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GDP)675.78 亿元,增长 16.0,高于今年预期目标 3 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全省(12.2)和广州市(13) 高 3.8 和 3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广州市十二区市(县) 中居第 7 位,低于天河(1832.6 亿元)、越秀(1639.8 亿 元)、萝岗(1361.8 亿元)、番禺(1051.1 亿元)、白云 (930.4 亿元)和海珠(710.1 亿元);增速在广州市十二 区市(县)中居第 3 位,低于萝岗(16.6)、南沙 (16.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6.53,高于 12.5的预期目标和“十五”期间 14.02的增速。 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 42.32 亿元、 410.27 亿元和 223.2 亿元,分别增长 6.1、17.7和 14.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38、49.89 和 45.72。三 次 产 业 占 GDP 的 比 重 由 上 年 同 期 的 6.6:62.66:30.74 调整为 6.26:60.71:33.03。第一产业下降 0.3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 1.9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 升 2.29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 GDP 增长 7.98 个百分点, 继续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拉动 GDP 增长 7.32 个 百分点。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42.32 亿元, 增长 6.1。农业总产值 72.45 亿元,同比增长 5.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5.58,高于 3的预期 目标 2.58 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 4.0;畜牧业 增长 7.8,渔业增长 6.4。主要农作物稳定增长。粮食 种植面积 50.43 万亩,同比增长 2,产量 15.79 万吨,增 长 6.9;蔬菜产量 100.9 万吨,增长 5.4;水果产量 8.34 万吨,增长 4.8,其中,荔枝产量 1.16 万吨,同比 下降 9.7。 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肉类总产量 8.54 万吨,增长 7.3。肉猪出栏 87.35 万头,增长 8.2;家禽出栏 2325.9 万只,增长 4.8。渔业生产发展平稳,水产品产量 4.29 万吨,增长 5.4。 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增强 实现工业增加值 389.84 亿元,增长 17.5。工业增加 值增长对 GDP 的贡献率达 45.71,拉动 GDP 增长 7.31 个 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1520.52 亿元,同比增长 18.0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260.9 亿元,同比增 长 20.06。“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 19.4和 23,工业总产值高于年均增长 14的预期目标 5.4 个百 分点。 大中型企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 企业完成产值 656.79 亿元,同比增长 17.08。全市亿元 产值工业企业增至 177 家,比上年增加 47 家。累计完成工 业产值 877.1 亿元,同比增长 19.17,比三季度提高 1.89 个百分点,增速低于规上工业 0.89 个百分点,占全市 规模以上产值 69.56。 三大支柱产业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 828.65 亿元,同比增长 21.12。汽车制 造业完成产值 383.79 亿元,增长 16.38;摩托车制造业 完成产值 104.29 亿元,同比增长 19.65;国际经济环境 逐步回暧,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快速发展,纺织服装 制造业完成产值 340.58 亿元,增长 24.14。高新技术工 业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496.92 亿元,同比增长 22.46,增速比三季度提高 0.28 个百分 点。出口产品产值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出口产品产值 164.2 亿元,同比增长 19.23。 3.第三产业较快发展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23.2 亿元,增长 14.4。第三 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占 GDP 的比重为 33.03,比上年同期 提高 2.29 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5.7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7.32 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 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势良好,增加值分别增长 22.6和 27.3。房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增加值增长 12.9。其他服务业增长放缓,增加值增长 8.5。受亚运 会限行措施影响,运输业有所下降,全市货物运输量 3234 万吨,同比下降 3.63。货物运输周转量 12.98 亿吨公里, 增长 3.68。公交旅客运输量下降。累计旅客运输量 2850 万人次,下降 4.36,旅客运输周转量 11.08 亿人公里, 增长 2.92。 (二)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增强 投资和消费规模不断增大,扩内需成效明显,外贸出 口继续回升,“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力更加协调。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0.71 亿元,增长 22.4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6.9,高于年均增长 13的预期目标 3.9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 资快速增长,继续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基础设 施投资 36.07 亿元,增长 95.61,拉动整体投资增长 13.43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93.12 亿元,增长 16.27,拉动整体投资增长 9.93 个百分点。以产业看,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二、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 35.19 亿元和 125.4 亿元,分别增长 36.08和 12.37。其中, 工业投资 35.03 亿元,增长 56.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施管理业投资 16.67 亿元,增长 236.75。文化、体育和 娱乐业投资 2.83 亿元,增长 82.66;住宿和餐饮业投资 2.54 亿元,增长 65.07。 碧桂园凤凰城、碧桂园豪园、保利壹号公馆、锦绣御景国 际花园、时代倾城等优质房地产项目持续热销,房地产销售 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商品房销售(签约)面积 239.21 万平 方米,同比增长 12.78。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 165.33 亿 元,增长 42.7。 2.消费市场运行活跃 随着经济的逐步好转、扩大内需政策和各大节日的带 动,我市消费市场运行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 167.54 亿元,增长 28.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9.85,高于年均增长 10的预期目标 9.85 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25.65 亿元,增长 29.08;乡 村消费品零售额 41.88 亿元,增长 27.96。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 131.31 亿元和 36.23 亿元, 分别增长 24.1和 49.3。 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政策持续发 挥效用及居民升级换代需求的影响下,家电、汽车销售持 续快速增长。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销售额 4.84 亿元,同 比增长 21.48;汽车销售额 32.56 亿元,增长 25.76。 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 258.68 亿元,同比增长 40.93。其中,商品批发额 127.37 亿元,增长 63.86。 3.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回升 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 35.22 亿美元,增长 36.45。其 中,出口 23.98 亿美元,增长 35.83,占进出口总额的 68.09;进口 11.24 亿美元,增长 37.77,占进出口总 额的 31.91。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加快回升,加工贸 易小幅增长。一般贸易出口 18.81 亿美元,增长 42.47, 占出口总额的 78.46。加工贸易出口 5.16 亿美元,同比 增长 16.22,占出口总额的 21.52。出口产品结构继续 调整,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26.22和 16.16,其中,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及零部件出口分别增 长 69.9和 19.88;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出口分别增长 46.95和 21.16。 (三)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 随着我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 生工作力度的加大,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运营良好, 民生稳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 1.民营经济成为促进增长的内生动力 初步测算,2010 年民营增加值 390.2 亿元,增长 17.3,增速比 GDP 快 1.3 个百分点。占 GDP 比重 57.1,比上年提高 4.1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成为促进增 长的内生动力。一是民营投资增速加快。全市完成民营固 定资产投资 82.24 亿元,同比增长 15.15,占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51.17。二是民营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继续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全市实现规模以上民 营工业总产值 575.97 亿元,同比增长 30.57,比全市规 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 10.51 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对规模 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 62.1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增长 12.48 个百分点。三是民营税收快速增长。民营经济 实现税收收入 37.67 亿元,同比增长 55.85,占我市税收 收入的 35.32。民营税收对全市税收的贡献率达 51.61,拉动税收收入增长 16.78 个百分点。其中,民营 国税收入 18.69 亿元,增长 93.28,占国税税收的 26.06;民营地税收入 18.97 亿元,增长 30.92,占地 税税收的 54.31。 2.工业企业生产效益良好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97.42 亿元, 同比增长 21.53;实现利润总额 25.68 亿元,同比增长 32.47;亏损面为 12.45,同比下降 0.47 个百分点;亏 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 43.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 益综合指数 172.86,同比提高 3.62 点。 3.财政税收收入较快增长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 158.1 亿元,同比增长 34.7。 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39.88 亿元,同比增长 20.34。“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 36.22和 25。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高于年均增长 15的预期目标 10 个百分 点。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 5.54 亿元、 9.96 亿元和 2.8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81、32.3和 27.35,合计占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的 45.99。全市税收 收入 106.64 亿元,增长 32.51。其中,国税收入 71.71 亿元,增长 40.87。地税收入 34.93 亿元,增长 18.12。 4.财政信贷投放大幅增长 我市通过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和民生投入,积极的财政手段效果明显。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支出 43.24 亿元,增长 20.01。投向民生和各项公共事 业支出 31.77 亿元,增长 17.31,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 73.28,其中:投向环境保护支出增长 91.15;农林水 事务支出增长 36.57;交通运输支出增长 39.27;文化 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 70.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 35.3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 29.11。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充分运用,银行信贷投放继 续增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396.47 亿元,增长 43.42,比年初增加 120.03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95.86 亿元,比年初增加 19.8 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 296.84 亿元,比年初增加 98.13 亿元。中长期贷款中,个 人消费贷款 131.05 亿元,比年初增加 37.08 亿元。中长期 贷款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投资需求和推进经济结构调 整。 5.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587 元,同比增长 12.1,其中工资性收入为 18636 元,同比增长 12.7, 占可支配收入的 7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9352 元,同比增长 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10623 元,同 比增长 14.45。其中,工资性收入 5493 元,增长 9.94,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 51.71。人均家庭经营收 入 3766 元,同比增长 19.91,占纯收入的 39.94。农村 人均消费性支出 7249 元,同比增长 12.17。年末城乡居 民储蓄存款 404.59 亿元,同比增长 11.88。 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复 杂性增加,我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减弱、 缺乏新增长点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经济运行环境趋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 2011 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 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 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 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 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 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将对投资 规模大、房地产业发展快的地方产生较大影响。国家从 2010 年 下 半 年 以 来 调 整 货 币 政 策 , 加 强 贷 款 审 批 , 多 次 上 调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以 及 存 贷 款 利 率 , 致 使 我 市 部 分 重 点 项 目 受 到 影 响 。 2011 年 经 济 运 行 环 境 进 一 步 趋 紧 , 投 资 及 房 地 产 业 对 经 济 增 长 难 以 作 出 更 大 贡 献 。 (二)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减弱,对工业发展贡献下降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但从月度增长来看, 工业增速波动较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20.06,一二三季度累计分别增长 30.3、28.47和 21.51。在上年基数逐步上升的情况下明显呈逐季回落态 势。汽车、摩托车、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增长 21.12, 比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回落 7.35 和 2.52 个百分点。三大 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65.72,比三季度下降 0.59 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 65.25,比三季度下降 5.33 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产值 自 4 月份起就开始回落,累计增速从一季度增长 67.77回 落至全年增 16.38。其中,广汽本田二厂完成工业总产值 275.45 亿元,增长 13.18,比三季度下降 6.89 个百分点; 除提爱思增速(增长 11.97)比三季度高 2.1 个百分点外, 广州电装、中新塑料厂、福耀玻璃等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 增长回落,分别增长 20.75、8.08和 55.08,比三季 度分别回落 5.72、6.38 和 19.52 个百分点。2011 年取消汽 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后,汽车消费受到较大影响,汽车制造 业将难以保持 2010 年的势头。受下半年摩托车执行国标 准影响,摩托车制造业自 4 月份起开始回落,全年累计增 速比一季度增速回落 37.96 个百分点。其中,五羊本田摩 托车完成产值 39.98 亿元,同比下降 3.05。增速回落的 主要原因是对比基数的提高和缺少新增工业项目,增长压 力逐步加大。在缺少新增长点的情况下,2011 年工业生产 形势不容乐观。 (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刻不容缓 招商引资工作相对缓慢,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全年新 引进外资企业 16 家,增长 33.3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8065 万美元,同比下降 54.6。投资仍以政府主导的基础 设施、城市建设为主,对改善环境、交通运输等将产生积 极作用,但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除了三大支 柱产业外,电子信息、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比重较 小,近年来引进较大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仍难 以在短期内投产,现代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研发、物 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中介行业发展滞后。会计、审计、 法律、价格评估、招标投标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缺少规模 经营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刻不容缓。 三、对策建议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调整,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 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坚定不移地做好调结构,促进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工作,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工作的针对性和灵 活性,进一步有效促进消费需求,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减轻企业负担,保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一)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着 力 构 建 产 业 结 构 化 、 产 业 发 展 集 聚 化 、 产 业 竞 争 力 高 端 化 的 现 代 产 业 体 系 。 积 极 培 育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 努 力 抢 占 国 际 国 内 产 业 发 展 制 高 点 。 要围绕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培育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围绕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装备 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培育、引进、发展一批优质 产业项目。重点发展 LED 半导体照明、RFID 物联网、汽车 电子、数字家庭、无线城市等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等 高端制造业,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研发等节能环保 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扶持节能环保、新能 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远景规 划,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大力培植新兴 产业的发展需求。建立财税政策的扶持制度,推动新能源 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加快利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要鼓励和支持一批核心企业以知识产权、 商业运行模式为纽带,以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为载体, 对上下游配套企业、同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实施兼并和重组, 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重大 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要鼓励优质企业推进国际质量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行业认证,支持汽车、摩托车、牛仔 服装等行业企业推出技术标准,打造区域品牌乃至国际品 牌,占领行业高地,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品牌战略推动核 心产业和经济加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关联度高、经济 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先进制造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 级为目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 理咨询业,支持各地拓展各具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促进服 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对于我市目前具有优 势的汽车摩托车、纺织服装等行业,着重从核心技术突破 和产业化、品牌化推进下功夫,大力拓展新产品的国内市 场,扩大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提高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 业在 GDP 中的比重,发挥其内聚质量效应并转化为巨大的 辐射能量,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大力推广农 业专业合作社和抓紧推进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建 立家产品营销网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抓紧培育核心企 业,做大做强核心产品,制定核心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构 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抓紧推进一批商贸、物流、生态休 闲服务酒店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动经济新增长点的 形成。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认真落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