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8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_第1页
2010年108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_第2页
2010年108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_第3页
2010年108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_第4页
2010年108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 108 所名校精粹重组卷(3)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历史”有时也指历史记载或历史撰述。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 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 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的要求写成的历史著作。下列文献中,历史记载特征 鲜明的是 ( ) A 蒋介石日记 B 春秋 C 张学良回忆录 D 史记 2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 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古代人们对神话传说特别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3社会区分阶级是常见的现象,但依据的理论基础各异。下列哪一国家或地区社会阶级的 区分是建立在宗教理论上的 ( ) A先秦的中国 B古代的希腊 C中古的欧洲 D古代的印度 4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 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 庭最多可投几票 ( ) A1 票 B2 票 C3 票 D4 票 5某位皇帝即位后,读孟子至“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时非常生气,下令即日把孟子逐出殿外,群臣敢有谏劝者以大不敬论。 孟子言论中引起皇帝生气的是 ( ) A仁者爱人 B人性本善 C民贵君轻 D小国寡民 6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 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折射出唐朝 (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7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 8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 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9下列事件和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实业救国思潮 A B C D 1020 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出现明显加快的趋势,以下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趋势的是 ( ) A商品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临时约法的颁布 D共和政体的建立 11近代以来,从“老爷” 、 “大人”到“同志” 、 “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 史事件之后 (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1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 ( ) 实施“教育大革命”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恢复高考制度 颁布义务教育法 A B C D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4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 便,方可奏行。 ”这段话可能出自 (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朱元璋 D康熙帝 15乾隆皇帝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珅,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 下狱、抄家,还被列出犯了 20 条大罪,其中有“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 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 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和珅生活腐化 B清朝皇权的独尊及君权至上 C和坤犯上作乱 D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16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以上言 论反映的思想是 (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1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 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 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 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 18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 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 大战 1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 )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201971 年 10 月 25 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 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1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 50 周年,根据西藏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自治区党委和政府 在 布达拉宫广场修建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该纪念碑落成的时间应该是( ) A1991 年 B1999 年 C2001 年 D2009 年 22 “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 “多快省”。以上这幅对联最早应该出现 于上世纪( ) A50年代末 B60年代末 C70年代末 D90年代初 23 “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 造成这种“不成功”的原因是 (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24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 、 “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 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教材中出现的二战后的 “西方”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25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其含义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 新中国成立后,成功把这一思想应用于外交的典范事例有 (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与美国、日本等国建交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 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 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 丝纺和造纸技 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 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 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的物产和 技术的西传却是难以统计的,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 针等。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材料二:进入近代以来,特别 是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 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 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 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 为主,得操 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 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 经 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并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在 东西方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 (4 分)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 (4 分) (3)中、西交流在古代和近代有何本质区别?其影响有何不同?(4 分) 27 (28 分)和谐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对它的追 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 领域中“百家争鸣” 的局面应运而生,出现了不少要求立和 谐社会的思想和观点。 引自某历史学家的论述 (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6 分) 材料二 明太祖改制前后明代政府架构示意图 赵翼檐曝杂记:(清)国初承前明旧制,机 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 军事付议政王大臣仪 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现象,并概括它对中 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5 分) 材料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 设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 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 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引自胡锦涛的讲话 (3)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中期,我国为构建和谐社会在政治建设方面作了重 大努力,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3 分)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 分) 28 (37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 约的历史 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 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 “光 荣革命” 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 既是 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 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 年在位)个人统 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 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 “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 时, “国王 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 议会两院中都拥 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 权力平衡的重 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 美国政治史 材料三 “不 过在从资产阶级 革命,1688 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 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 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 是议会的成份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 权的 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 纪一直沿袭下来的。1688 年的妥协,并没有 改变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程西梅 材料四 1832 年 6 月,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 议员名额,有 143 个衰败选区或被取消,或减少了议员名额 ,在新兴的地区和工业城市 新设了 40 多个选区,使工业资产阶级能够向议会选派代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 宽选 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 30 万,由 1831 年的 51 万增 加到 81 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 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 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 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1832 年以后,英国议会还在不断地 进行改革。 1846 年谷物法 被废除,英国走上 了完全经济自由的道路。十九世 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通过 、颁布了秘密投票法、 取 缔选举舞弊法,并实行单议席 选区制。十九世纪末,基本 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 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的理由。 (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 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12 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15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4 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 分)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 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 间的冲突把法德 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 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 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 年 5 月 9 日)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已经没有 了昔日称雄于世界的威风。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 间实现,也不会 仅仅靠一项计 划来完成。它将而进行建立共同的 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 间的融合可 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 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 的社会。 ”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材料三: 材料四: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 年指数为 100) 年份 美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1939 166.8 139 166.2 161.8 1946 252.3 107.5 79.7 119.8 1973 679.4 471.2 561.9 610.5 1983 840.7 588.4 658.2 804.5 材料五: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他 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 经济领 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 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 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 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 战。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1)列举材料一中“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具体事例二例。 (2 分) (2)材料二指出,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 , 欧洲通过哪些具体进程来实现欧洲的联合。 (5 分) (3)材料三中的货币名称是什么?何时正式启用?(2 分) (4)根据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 挑战”?(2 分) (5)欧洲的联合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评述欧洲联合的影响。 (14 分) 30 (15 分)请在 A、B、C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 答的题号。 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 材料一: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均税,是对清丈完毕的土地重新定税,做 到: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注:秋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折 纳绸、绢、绵、布);对无生产的田地,包括陂塘、道路、沟河、坟墓、荒地等都不征税;一 县税收总额不能超过配赋的总额,以求税 负的均衡。 摘编自周泽民北宋方田均税 材料二:1873 年 7 月,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 ,规 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 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 土地价格的 3,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土地价格很高,以 致地税也很高。政府还按地税的 l3 向土地所有者征收附加税村费,一律用货币 交纳。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实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6 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地税征收上具有哪些特点?(6 分)指出地税改革对日本 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 分) 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既然君主 是主权的体现者,国民的总意志,那么他的利益便理所当然地体 现了臣民的利益,他本 人就是全体臣民的化身。如此,则臣民对君主的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自己的反抗。 材料二: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 们组 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 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 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 这与自然状态 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 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 狮子吞噬,甚而 还以此为安全 !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 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 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 义,而侵犯 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二中霍布斯与洛克论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3 分)他们的观点有哪些不 同?(6 分) (2)为防止出现“侵犯人权的政府” ,孟德斯鸠在材料二洛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 学说?(2 分)结合中外相关史实,指出这一学说的历史作用(4 分) 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柏拉图与孟子是同时期的伟大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他们分别代表 着智慧、勇敢和有节制三种品德,其中理性统领着其它部分。城邦统治者、城邦护卫者 和农工商牧分别具备这三种品德。三种天性的和 谐一致,就产生了第四种品德,即正义。 在这里,代表智慧的、兼具极强思维能力和优秀美德的城邦统治者是哲学王,也叫监国 者。 摘自石上泉永远的柏拉图评(理想国)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摘自孟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创作理想国的时代背景。 (6 分)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 (2)据材料一、二,指出柏拉图与孟子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 (5 分)在未来社会的设 计方面,柏拉图和孟子的主要着眼点有何不同?(4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解析 四个选项中仅 A 项是日记形式记录了当时的事情,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而其 它三项都是对以往事情的记载。 2C解析本题的核心信息是 “牛郎与织女” ,牛反映了牛耕,再结合“织女” ,可以看出 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3D解析 印度教承认阶级 , 印度把人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 第一等级是僧侣,又叫婆罗 门;第二等级是教师、医生、律师等;第三等级是商人;第四等级是那些社会最底层 的人员。 4A解析 本题在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只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其民主只是城邦 中小部分男性公民的民主。 5C解析关键抓住有效信息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 臣视君如寇” ,可见体现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6B解析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是外来的事物, 所以是对外交往的结果。 7C解析应注意本题的中心语是木刻画的内容,而不是木刻画本身。 8B 9C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主义,是不利于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的。 10A 解析 商品经济的出现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11C解析本题是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所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内容的考查。 12C解析1 958 年 9 月 19 日 , 中 共 中 央 、 国 务 院 发 出 了 关 于 教 育 工 作 的 指 示 , 提 出 了 ) “教 育 大 革 命 ”; 恢复高考制度的时间是 1977 年,它们不符合题目的时间要 求。 13A 解析据题意可知强调人的气节,所以是儒家。 14.B解析本题的核心信息是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 ,另外要结合丞相制度的变迁过 程。 15.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核心信息是“僭侈逾制” 。 16.B 解析题中同时强调田和市的重要性。 17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18.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拿破仑三世建立的是法兰西第二 帝国,1870 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根据时间可知,符合题目要求 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1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注意找出它们的共性。 2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熟练掌握和再现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注意题目的时间。 2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熟练掌握和再现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 2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对联可知是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的。 2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都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 2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5D 解析根据 “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可知题目要求找出体现 “友好”的事件。而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则体现了军事对抗。 二、材料解析题 26 (1)状况:古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是手工业技术、手工业产品和经济作物,从西方输 入高档消费品和农牧新品种。 (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中西各任一点各 1 分) 原 因 : 国 家 统 一 ; 统 治 者 的 重 视 ; 农 业 、 手 工 业 、 商 业 发 达 ; 科 技 领 先 ; 对 外 交 通 发 达 。 ( 任 两 点 2 分 ) (2)状况: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双方 交往中西方占主导地位。 (也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中西各任一点各 1 分) 原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鸦片战 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西各 任一点各 1 分) (3)区别:古代交流是平等双向的, (1 分)近代交流对中国来说是被动的、被掠夺的。 (1 分) 影响:古代交流增进了友谊,传播了文明;(1 分)近代交流加重了中华民族灾难, 激化了民族矛盾。 (1 分) 27 (1)儒家提出“仁者,爱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墨家主张“兼爱” 、 “非攻” ,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家主张“无为”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法家主张“法 治” ,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等。 (每点 3 分,上限 6 分。考生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 成理。可同样给分。只答观点没有说明,每点给 2 分) (2)现象:废丞相、设立内阁和设军机处。 (3 分) 。 影响:妨碍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 (2 分) (3)努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昭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 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民主人士积极参政议政; (每点 3 分,共 9 分。只答史实没有说明,每点给分不能超过 2 分)制定共同纲 领 ;(2 分)颁布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分) 启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必答,2 分;答其它内容符合 题意的每点给 1 分,但最多不能超过 2 分,共 4 分) 28 (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 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法治。 (2)特点:君主权力增强(君主成为国家权力重心) ;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 制;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议会中专制保守势力占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力量 相对较弱,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英国对外殖民扩张、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以及对法国 战争需要强有力国家权力;王权(专制)思想依然存在(影响深远) ; (3)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护自 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体 制日益腐朽;自由主义思想形成发展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提供了保障;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4)改革是实现政治变革的一种手段(途径)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变革的必然趋势;民 主政治的实现是曲折的历史过程。 29 (1)普法战争, (1 分)一战、 (1 分)巴黎和会、 (1 分)二战(1 分)中的法德冲突。 (2)1951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 分)1957 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 分)与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1 分) ,1967 年,三个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1 分) 。1993 年欧盟正 式成立。 (1 分) (3)欧元, (1 分)2002 年正式启用。 (1 分) (4)70 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构成挑战。(2 分) (5)按照以下标准评分。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0-2 分) 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3-6 分)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7-9 分)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10- 教育城: /gaokao/ 本资料由教育城编辑整理 教育城:ht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