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最新医学正副高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题无忧 提炼真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过关必做题.1_第1页
2012年最新医学正副高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题无忧 提炼真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过关必做题.1_第2页
2012年最新医学正副高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题无忧 提炼真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过关必做题.1_第3页
2012年最新医学正副高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题无忧 提炼真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过关必做题.1_第4页
2012年最新医学正副高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题无忧 提炼真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过关必做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最新医学正副高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题无忧 提 炼真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过关必做题.1 1、单选题(每题 1 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灵枢本神所提出的“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是为了了解 A患病之因 B精神魂魄之存亡 C病者的体质 D病之虚实 E以上都是 2、灵枢本藏认为六腑具有的功能是 A化水谷而行津液 B化糟粕而行津液 C化水谷而行阴阳 D化糟粕而行浊气 E以上都是 3、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精气乃绝“的主要机理是 A阴阳更胜 B阳阴离决 C阳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以上均不是 4、据素问玉机真藏论的内容,心的真脏脉为 A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 B坚而搏,如循慧苡子累累然 C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 D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E以上都不是 5、据灵枢百病始生的内容,七情在病机上伤害人体的部位一般是 A五脏 B六腑 C经脉 D气血 E络脉 6、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细脉主病是 A气病 B气少 C气衰 D气胀 E血瘀 7、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的原因是 A肺气不固 B卫气失守 C门户不要 D膀胱不藏 E脾气不足 8、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脉应“中权“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E长春 9、素问痹论认为,针刺治疗六腑痹时,可取的穴位是 A井穴 B荥穴 C经穴 D合穴 E输穴 10、据素问痿论五脏合五体的理论,肝之所合为 A皮毛 B血脉 C肌肉 D筋膜 E四肢 11、据素问痿论,肺热而致的痿证,可出现的症状是 A色白而毛败 B色赤而络脉溢 C色黄而肉蠕动 D色苍而爪枯 E以上均不是 12、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皆属于脾“的病变是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诸寒收引 B诸风掉眩 C诸痛痒疮 D诸湿肿满 E诸痉强直 13、据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是指 A标本兼治 B本急先治其本 C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D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E以上均非 14、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 A心气 B肝气 C脾气 D肾气 E肺气 1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调养神气法则是 A食饮有节 B顺应四时 C安静乐观 D起居有常 E虚静为保 16、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 A好坐 B好疾行 C好徐行 D好卧 E好走 17、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A广温疫论 B疫疹一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18、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 20、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21、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 等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22、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吴又可 D刘河间 2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王安道 2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25、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 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26、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 D疫病篇 27、“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 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汪机 D王孟英 28、“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A素问评热病论 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 D素问生气通天论 29、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张仲景 C庞安常 D王叔和 30、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战国到晋唐 D民国时代 31、吴又可是 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 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32、“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A王叔和 B吴又可 C庞安时 D雷少逸 33、“非其时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A刘河间 B王叔和 C张仲景 D吴又可 34、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A发热 B头痛 C口渴 D局部红肿热痛 35、关于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以发热为主症 B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偏重 36、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37、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 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 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 C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痧 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 38、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 B气候条件 C生产水平 D生活习惯 39、风温、暑温、伏暑、秋燥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一定的季节性 B四时主气 C发病初起的类型 D临床特点 40、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热 41、下述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 A以发热为主症 B都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偏重 42、依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是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43、以下哪种病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伏署 44、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伏暑 45、广义伤寒的定义是 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46、在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上,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不必另立门户 B伤寒论是温病学发展的基础,温病学的发展补充了其不足 C温病学与伤寒论均为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D温病学和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精神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47、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 B发病的缓急 C病邪的性质 D传变的快慢 48、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A流行的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伤阴的程度 D传染的强弱 50、“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A吴又可 B陆九芝 C王孟英 D雷少逸 51、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52、哪种温病不属于新感温病 A风温 B暑温 C伏暑 D秋燥 53、以临床特点定名的温病是 A春温 B温毒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C风温 D湿温 54、“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55、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 是哪位医家所说 A吴又可 B叶天士 C周扬俊 D陆九芝 56、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A所有的外感热病 B具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 C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 57、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的伤寒是 A并列关系 B隶属关系 C名异而实同 D两者之间无关系 58、风温、暑温、湿温的命名依据是 A四时季节 B临床特点 C感受病邪性质 D病程长短 59、属于伏气温病的是 A风温、春温 B秋燥、大头瘟 C春温、伏暑 D湿温、伏暑 60、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61、温病病因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 A明确病邪特性和致病规律 B阐明温病发生的原因 C指导临床治疗 D指示病变部位 62、燥热病邪致病有别于其它温邪的基本特点是 A多发生在秋季 B从口鼻上受 C以肺经为病变中心 D病起即见鼻唇咽等明显津液干燥征象 63、以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A温热毒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64、下列哪项不是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发自阳明 B易伤阳气 C易挟湿邪 D易耗气伤津 65、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66、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致病的特点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化燥伤阴 67、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致病特点 A易侵犯上焦肺卫 B易化燥伤阴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C先入阳明气分 D按卫气营血渐次深入 68、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A首犯肺卫 B变化迅速 C发自阳明 D兼挟湿邪 69、暑热病邪初起病变中心是 A在肺卫 B在脾胃 C在肺 D在阳明胃 70、对暑邪的认识,下列哪项欠妥 A暑即火热之气 B暑多兼湿 C暑可兼寒 D暑必挟湿 71、既能化火,又能遏伤阳气的温邪是 A湿热 B温毒 C风热 D燥热 72、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多从口鼻上受 B病程中易耗气伤津 C初起临床必有咳嗽少痰、鼻干咽燥见症 D少数严重病例后期可损伤下焦肝肾之阴 73、病变中心在肺,易耗伤津液的温病是何邪所致 A燥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温热毒邪 74、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A感受外邪 B正气强弱及邪正力量的对比 C失治、误治 D外界环境中的自然因素 75、下列哪项不符合辨别新感与伏邪的实际意义 A阐明温病初起不同发病类型 B区别病变的浅深轻重 C归纳病证的不同性质 D指示病机的传变趋向 7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感温病的初起表现 A发热恶寒 B头身疼痛 C咳嗽鼻塞 D苔黄尿赤 77、关于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初起病发于里 B病情较新感温病为重 C病程较短 D传变趋向可由里达表 7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伏气温病的初起表现 A脉浮数 B烦躁 C溲赤 D苔黄 79、前人提出新感伏邪说,实际是根据: A初起的不同证候特点 B发病季节 C时令主气 D不同的病因 80、下列哪种温病可表现为新感引动伏邪的温病 A风温 B春温 C秋燥 D冬温 81、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是 A明确病邪特性和致病规律 B指示病变部位 C说明病变的传变趋向 D指导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82、提出邪有“天受“、“传染“的是 A温疫论 B温热论 C外感温病篇 D湿热病篇 83、先犯上焦肺卫,又易逆传心包的温邪是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84、温病有别于内伤杂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A发病急 B性质属热 C感受外界致病之邪 D病位有别 85、暑热病邪致病初起病变中心是 A肺卫 B脾胃 C阳明 D肺 86、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易于困阻清阳为 A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B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D温热毒邪的致病特点 87、病变过程中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便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88、燥热病邪: A初起见阳明证 B易逆传心包 C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初起易伤津气 89、吴又可所谓“传染“是指 A天气变化而致病 B疫邪通过空气传播 C能使他人致病 D通过与病人接触感染疫邪 90、温邪的内涵: A不包括物理性致病因素 B包括了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 C具有温热性质 D包括了六淫 91、寒邪可以 A作为温病发生的一种诱因 B易耗伤肝肾真阴 C作为温病发生的主因 D在病初即伤津气 92、暑热病邪致病 A易先犯肺卫 B易使津气耗伤 C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D易伤肺胃之阴 93、湿热致病可 A困遏清阳 B初起即耗伤津气 C首犯肺卫 D直中心包、肝经 94、伏气温病包括有 A暑温、风温、春温 B春温、湿温、烂喉痧 C伏暑、春温 D风温、伏署、秋燥 95、新感与伏邪鉴别的依据是 A发病初起是否见有里证 B发病初起是否见有表证 C发病初起表证的性质属寒属热 D发病初起症状表现与时令主气致病特点是否一致 96、温邪的感染途径主要是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邪从皮毛而入 B邪从呼吸道而入 C邪从口鼻而入 D邪由接触而入 97、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 段是 A气分 B卫分 C气营 D营分 98、区别血分证和营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 B昏狂谵妄 C斑疹隐隐 D吐血衄血 99、下列何证不屑气分发热 A壮热 B身热不扬 C身热夜甚 D日晡潮热 100、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于 A卫分证 B卫气同病 C气分证 D卫营同病 参考答案: 1、单选题(每题 1 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B【解析】: 略 2、A【解析】: 略 3、B【解析】: 略 4、B【解析】: 略 5、A【解析】: 略 6、B【解析】: 略 7、D【解析】: 略 8、D【解析】: 略 9、D【解析】: 略 10、D【解析】: 略 11、A【解析】 :略 12、D【解析】: 略 13、A【解析】: 略 14、D【解析】 :略 15、B【解析】 :略 16、D【解析】: 略 17、B【解析】 :略 18、B【解析】: 略 19、C【解析】: 略 20、A【解析】 :略 21、C【解析】 :略 22、D【解析】: 略 23、D【解析】 :略 24、A【解析】: 略 25、B【解析】: 略 26、C【解析】 :略 27、D【解析】 :略 28、D【解析】: 略 29、D【解析】 :略 30、A【解析】: 略 31、A【解析】: 略 32、C【解析】 :略 33、B【解析】 :略 34、D【解析】: 略 35、B【解析】 :略 36、D【解析】: 略 37、C【解析】: 略 38、C【解析】 :略 39、B【解析】 :略 40、D【解析】: 略 41、B【解析】 :略 42、B【解析】: 略 43、D【解析】: 略 44、D【解析】 :略 45、C【解析】 :略 46、A【解析】: 略 47、C【解析】 :略 48、D【解析】: 略 49、C【解析】: 略 50、B【解析】 :略 51、B【解析】 :略 52、C【解析】: 略 53、B【解析】 :略 54、A【解析】: 略 55、A【解析】: 略 56、D【解析】 :略 57、B【解析】 :略 58、C【解析】: 略 59、C【解析】 :略 60、B【解析】: 略 61、C【解析】: 略 62、D【解析】 :略 63、A【解析】 :略 64、B【解析】: 略 65、D【解析】 :略 66、C【解析】: 略 67、C【解析】: 略 68、B【解析】 :略 69、D【解析】 :略 70、D【解析】: 略 71、A【解析】 :略 72、B【解析】: 略 73、A【解析】: 略 74、C【解析】 :略 75、C【解析】 :略 76、D【解析】: 略 77、C【解析】 :略 78、A【解析】: 略 79、A【解析】: 略 80、B【解析】 :略 81、D【解析】 :略 82、A【解析】: 略 83、A【解析】 :略 84、C【解析】: 略 85、C【解析】: 略 86、C【解析】 :略 87、C【解析】 :略 88、D【解析】: 略 89、D【解析】 :略 90、B【解析】: 略 91、A【解析】: 略 92、B【解析】 :略 93、A【解析】 :略 94、C【解析】: 略 95、D【解析】 :略 96、C【解析】: 略 97、C【解析】: 略 98、D【解析】 :略 99、C【解析】 :略 100、B【解析】 :略 2 1、单选题(每题 1 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1、疫疹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突起肌肤红疹,发元定处,以头面四肢为多,舌尖 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证属 A邪遏膜原 B卫气同病 C阳明热炽、迫血妄行 D风热伤络 2、疫疹身热,心烦失眠,斑疹连结成片、颜色紫赤,或兼有鼻衄、齿衄、便血、月经妄 行,舌深绛紫暗,脉数,治疗当用 A犀角地黄汤 B清瘟败毒饮 C化斑汤 D羚角钩藤汤 3、疫疹阳明热炽、迫及营血证的代表方是 A竹叶石膏汤 B清瘟败毒饮 C化斑汤 D银翘散 4、疫疹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颈项强直,牙关紧闭,两目上视,手足抽 搐,呕吐频作,斑疹紫黑,舌质红绛,脉细数者,治疗当用 A生脉散合四逆汤 B新加香薷饮合柴葛解肌汤 C清宫汤合羚角钩藤汤 D达原饮合白虎汤 5、临床以壮热、肌肤斑疹,伴有各种出血为特征的温病,其病名是 A烂喉痧 B疫疹 C霍乱 D大头温 6、治疗湿疟的代表方是 A小柴胡汤加味 B清瘴汤 C蒿芩清胆汤 D厚朴草果汤 7、对疟疾的记载首见于 A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千金要方 D殷商甲骨文 8、温疟是指 A素体阳盛,发病后阳热亢盛者 B热毒偏盛,见壮热,神昏,痉厥者 C疟邪与暑邪兼感为病 D疟疾日久不愈,每遇劳而发 9、疟疾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发热 B寒热定时 C恶寒 D头痛 10、首先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文献是 A温疫论 B千金要方 C金匮要略 D肘后备急方 11、“阴胜则寒,阳胜则热“,语出 A温疫论 B内经 C瘟疫汇编 D疫疹一得 12、治疗疟疾的服药时间一般以症状发作前何时为宜 A半小时 B一小时 C八小时 D二小时 13、首先提出常山能治疟疾的文献是 A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14、青蒿素主要适用于 A正疟 B湿疟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C温疟 D热瘴 15、正疟的代表方是 A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加味 C蒿芩清胆汤 D温胆汤 16、疟疾初期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解毒为主 B清泄少阳为主 C祛邪截疟为主 D清热化湿为主 17、热瘴发作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出现壮热 B出现寒战 C出现神昏痉厥 D出现肢冷 18、温疟与暑疟的鉴别要点是 A寒热的偏盛 B是否有胸闷苔腻等夹湿之象 C口渴程度 D汗出多少 19、治疗干霍乱的代表方是 A玉枢丹或行军散 B葛根芩连汤或枳实导滞汤 C真武汤或四逆汤 D藿香正气散或附子理中汤 20、对霍乱的记载首见于 A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千金要方 D伤寒论 21、干霍乱的发病机理是 A湿热犯于肠道,传导失司 B寒湿内停,阳气不得升发而致清浊不分,升降悖逆 C寒邪损伤脾胃阳气,升降失司 D毒秽浊邪阻遏中焦,致气机窒塞,上下不通 22、霍乱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高热 B头痛 C恶寒 D频繁吐泻 23、治疗寒霍乱的大法是 A芳香化湿,温中散寒 B清热化湿,导滞通腑 C清肠解毒,止逆平吐 D清热化湿,芳香化浊 24、最早对霍乱证治进行专篇论述的是 A温疫论 B内经 C伤寒论 D千金要方 25、霍乱出现转筋的原因是 A热毒过于炽盛 B阳气失于温煦 C阴津大量亡失 D肝肾真阴大伤 26、首先提出干霍乱名称的文献是 A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7、治疗热霍乱的大法是 A清热解毒 B清热化湿、芳香化浊 C清热燥湿 D清肠止利 28、首先系统论述霍乱发病季节、传染特点、热霍乱、寒霍乱证治的专著是 A内经 B三因方 C外台秘要 D霍乱论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29、霍乱论的作者是 A薛生白 B王盂英 C叶天士 D余师愚 30、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 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 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 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31、叶天士认为“清窍壅塞“的原因是 A风火相煽 B两阳相劫 C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D浊邪害清 32、治疗邪入营血时,叶氏提出:急急透斑:主要是用 A辛凉提透法 B辛温透邪法 C轻清宣透法 D清热凉血法 33、温热论中的“浊邪害清“之浊邪是指 A痰饮 B湿热 C湿浊 D瘀血 34、叶天士认为用苦泄法治疗胃脘痞闷的舌象应是 A白而不燥 B灰白不燥 C或黄或浊 D黄白相兼 35、叶天士提出,若斑出热不解者,治宜 A苦寒清热泄火 B辛寒清气泄热 C甘寒清热生津 D咸寒凉血养阴 36、温病战汗后,若出现气脱,叶氏认为临床表现是 A汗出肤冷,倦卧不语,脉虚和缓 B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弦而数 C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象急数 D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虚而缓 37、叶天士所说“逆传心包“是指 A邪由卫分内陷营分 B邪由上焦传入下焦 C邪由肺卫内陷心包 D邪由气分内传心包 38、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叶氏主张: A和解表里 B开达募原 C辛开苦降 D分消上下 39、叶天士说“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 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其药物是 A杏、蔻、苡仁等 B杏、蔻、橘、桔等 C杏、朴、苓等 D杏、蔻、橘等 40、温热论中所论“通阳“法是指 A温补肾阳 B温补脾阳 C通阳补气 D化气利湿,通利小便 41、叶天士说:“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治以 A辛凉 B甘寒 C甘寒或成寒 D咸寒 42、叶天士所述“水主之气“是指 A湿邪 B痰饮 C津液 D阴血 43、温热论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银花、豆豉之属 B荆芥、防风之属 C薄荷、牛蒡之属 D桑叶、菊花之属 44、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 A口鼻咽唇干燥 B耳聋目瞑鼻塞 C昏谵舌蹇 D溲短尿浊 45、叶天士所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 A凉营药中伍以滋阴凉血之品 B凉营药中伍以辛凉解毒之品 C凉营药中伍以辛寒清气之品 D凉营药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 4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叶氏所论胃脘痞闷宜用开泄法的适应范围 A外邪未解,里先结者 B痰湿内阻,并无热象 C邪郁未伸,气机不利 D凉营药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 47、温热论中所云“益胃“法是指 A清气生津,宣展气机 B补养胃气 C和胃降逆 D轻清宣气 48、温热论中指出:温病邪留三焦,治用 A达原饮 B小柴胡汤 C茯苓皮汤 D温胆汤 49、温热论中指出:“湿温病大便硬“,其处理方法应 A通腑泄热 B滋阴攻下 C增液润下 D忌用攻下 50、温热论所云:“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其病机为 A热重于湿 B湿重于热 C湿热并重 D湿阻脾胃 51、叶氏所云“两阳相劫“是指 A太阳,少阳合病 B太阳,阳明合病 C阳明,少阳合病 D风邪与热邪相合 52、叶天士提出的救阴与通阳指的是 A救阴不在津,而在血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B救阴不在津,而在血与汗;通阳当用温,不在利小便 C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当用温,不在利小便 D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53、叶天士说:若斑出热有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 A白虎汤 B五汁饮 C益胃汤 D玉女煎 54、温热论中指出:温病与伤寒主要区别在于 A发病季节不同 B传染与不传染 C辨营卫气血方法不同 D治疗方法不同 55、温热论中所述“分消上下“是指 A清上泄下 B宣肺攻下 C凉膈通腑 D以上都不是 56、“治温热病虽宜用凉解,然虑其寒滞,宣透法仍不可少“,其语出 A吴锡璜 B王孟英 C吴鞠通 D薛生白 57、温热论中所云:“斑出热不解者“的病机是 A胃津亡 B肺津伤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C肾阴枯 D热毒盛 58、外感温热篇中“浊邪害清“之中的清是指 A清阳 B津液 C清窍 D胃气 59、薛生自认为: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 A湿热蕴结,经脉失和 B湿热化燥,伤阴灼津 C湿热化燥,化火生风 D湿热侵入经络脉隧 60、湿热病篇中治疗“邪人厥阴,主客浑受“ A仿吴又可三甲散 B仿吴又可桃仁承气汤 C仿张仲景桃核承气汤 D仿张仲景大黄牡丹皮汤 61、“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的病位为 A上焦 B心包 C胸膈 D阳明 62、“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见于 A温热论 B温疫论 C外感热病篇 D湿热病篇 63、湿热病篇所说的阴湿伤表之候是 A恶寒发热,恶心纳呆 B恶寒发热,汗出胸痞 C恶寒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 D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64、湿热病篇中“阳明之表“所指的是 A肌肉,胸中 B阳明,四肢 C肌肉,阳明 D肌肉,四肢 65、以下医家,哪一位是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薛生白 C陈平伯 D吴鞠通 66、薛生白认为湿热病的脉象是 A濡脉 B脉无定体 C缓脉 D滑脉 67、以下哪一位医家提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 在太阴“的 A吴鞠通 B陈平伯 C薛生白 D叶天士 68、湿热病篇中“湿热证,四五日忽大汗出,手足冷,脉细如丝或绝,口渴”, 其病机是 A阳气暴脱 B卫阳暂亡 C阴液亏涸 D肾阴耗竭 69、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湿热病属太阴阳明者居多“,但湿热有所偏重,他 认为 A邪气盛则病在阳明,邪气弱则病在太阴 B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阴气盛则病在太阴 C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D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阳气虚则病在太阴 70、薛生白所谓湿热证候的提纲是 A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不引饮 B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脘闷,舌黄,口渴不引饮 C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D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引饮 71、“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 大异“见于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湿热病篇 B温热经纬 C温病条辨 D外感温热篇 72、薛生白云:“痢久伤阴,虚坐努责者,宜用“: A炒当归、炒白芍、炒淮山、广陈皮之属 B熟地炭、炒淮山、炒白芍、炙甘草之属 C熟地炭、炒当归、炒白芍、炙甘草、广皮之属 D炒当归、炒白芍、炙甘草、广陈皮之属 73、提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的是哪一位医家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吴鞠通 D叶天士 74、薛生白认为湿热表证有阴湿阳湿之分,其区别是 A阴湿伤表:恶寒发热,身重头痛;阳湿伤表:恶寒无汗,身重关节疼痛,可为汗 解 B阴湿伤表:恶寒发热,身重头痛;阳湿伤表:发热无汗,身重关节疼痛,得汗则 解 C阴湿伤表:恶寒无汗,身重头痛;阳湿伤表: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 解 D阴湿伤表:恶寒无热,身重头痛;阳湿伤表: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不为汗 解 75、湿热病篇中提出:“湿蔽清阳则“ A神昏 B口渴 C胸痞 D头胀 76、“湿热证,初起壮热口渴,脘痞懊 ,跟欲闭,时谵语“,为 A浊邪蒙闭上焦 B浊邪蒙闭心包 C浊邪郁阻胸膈 D浊邪郁闭肺气 77、薛生白说的“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蹇、谵语、昏不知人,两手 抽搐“的病机是 A湿热蕴结阳明 B湿热化风,窜犯经脉 C津枯邪滞 D热邪充斥表里三焦 78、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宜用 A辛开 B苦燥 C淡渗 D苦泄 79、湿热病篇中“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其口渴的原因是 A湿热内伏,津液暗耗 B湿邪化热,灼伤胃津 C素体阴虚,津液不足 D湿邪阻遏,津液不升 80、湿热病篇认为,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治当 用 A白虎加苍术汤 B白虎加桂枝汤 C白虎汤加厚朴 D白虎汤合三仁汤 81、湿热病篇云:“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 口渴自汗,脉虚者,“用 A王氏清暑益气汤 B东垣清署益气汤 C白虎加人参汤 D三仁汤 82、“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余邪留滞“在 A肌肉 B卫表 C筋脉 D阳明 83、“湿热证,咳嗽昼夜不安,甚至喘而不眠者,暑邪入于“ A胸膈 B包络 C肺络 D卫表 84、温病条辨中所列的温病不包括下述哪种疾病: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温热 B霍乱 C温疫 D暑温 85、对于温病初起,臭鞠通提出的观点是 A凡病温者,始于中焦,在足阳明 B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厥阴 C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D凡病温者,始于中焦,在足太阴 86、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主 以 A白虎汤 B桂枝汤 C麻杏石甘汤 D银翘散 87、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 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是属何种温病: A阳明温病 B太阴温病 C下焦温病 D少阴温病 88、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阳明腑实,“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当用的主方是 A大承气汤 B新加黄龙汤 C小承气汤 D导赤承气汤 89、温病条辨中治疗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而先用牛黄丸,仍不大便者的 主方是 A大承气汤 B新加黄龙汤 C调胃承气汤 D导赤承气汤 E小承气汤 90、提出“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的医家是 A章虚谷 B薛生白 C吴鞠通 D余师愚 E吴又可 91、提出“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薛生白 D张仲景 92、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A吴鞠通 B陈平伯 C薛生白 D王盂英 E朱肱 93、以下哪一病证不属吴鞠通所说的“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 A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者 B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 C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者 D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 E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 94、温病条辨中用清营汤去黄连主治的病证是 A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口反不渴者 B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口渴者 C阳明温病,舌黄燥,舌绛,不渴者 D阳明温病,舌滑,肉色绛,不渴者 E太阴温病,舌赤口渴,无汗者 95、提出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的医 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章虚谷 D薛生白 E王孟英 96、温病条辨中提出下列何种病证可与清营汤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阳明温病,舌黄腻,汗出,脉滑数者 B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 C太阴温病,壮热,寸脉大,舌红而干,口渴者 D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口渴者 E太阴温病,咳喘,汗出,舌红苔黄燥者 97、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 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 A口渴或口不渴 B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发热或不发热 D恶寒或不恶寒 E烦躁或不烦躁 98、暑温见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可用 A白虎汤 B生脉散 C麻杏石甘汤 D清络饮 99、温病条辨中提出治疗小儿暑痫的主方是 A羚角钩藤汤 B银翘散 C清营汤 D大承气汤 E定痫汤 100、温病条辨中对湿温的治疗,除了提出忌用汗法、润法外,还提出忌何法 A和解法 B攻下法 C开窍法 D息风法 E固脱法 参考答案: 1、单选题(每题 1 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解析】: 略 2、A【解析】: 略 3、C【解析】: 略 4、C【解析】: 略 5、B【解析】: 略 6、D【解析】: 略 7、D【解析】: 略 8、A【解析】: 略 9、B【解析】: 略 10、D【解析】: 略 11、B【解析】 :略 12、D【解析】: 略 13、C【解析】: 略 14、D【解析】 :略 15、B【解析】 :略 16、C【解析】: 略 17、C【解析】 :略 18、B【解析】: 略 19、A【解析】: 略 20、A【解析】 :略 21、D【解析】 :略 22、D【解析】: 略 23、A【解析】 :略 24、C【解析】: 略 25、C【解析】: 略 26、C【解析】 :略 27、B【解析】 :略 28、D【解析】: 略 29、B【解析】 :略 30、B【解析】: 略 31、D【解析】: 略 32、D【解析】 :略 33、B【解析】 :略 34、C【解析】: 略 35、C【解析】 :略 36、C【解析】: 略 37、C【解析】: 略 38、D【解析】 :略 39、B【解析】 :略 40、D【解析】: 略 41、B【解析】 :略 42、C【解析】: 略 43、C【解析】: 略 44、B【解析】 :略 45、D【解析】 :略 46、D【解析】: 略 47、A【解析】 :略 48、D【解析】: 略 49、D【解析】: 略 50、A【解析】 :略 51、D【解析】 :略 52、D【解析】: 略 53、D【解析】 :略 54、D【解析】: 略 55、D【解析】: 略 56、A【解析】 :略 57、A【解析】 :略 58、C【解析】: 略 59、D【解析】 :略 60、A【解析】: 略 61、B【解析】: 略 62、D【解析】 :略 63、D【解析】 :略 64、A【解析】: 略 65、B【解析】 :略 66、B【解析】: 略 67、C【解析】: 略 68、B【解析】 :略 69、C【解析】 :略 70、C【解析】: 略 71、A【解析】 :略 72、C【解析】: 略 73、A【解析】: 略 74、C【解析】 :略 75、C【解析】 :略 76、A【解析】: 略 77、C【解析】 :略 78、A【解析】: 略 79、D【解析】: 略 80、A【解析】 :略 81、B【解析】 :略 82、B【解析】: 略 83、C【解析】 :略 84、A【解析】: 略 85、C【解析】: 略 86、D【解析】 :略 87、A【解析】 :略 88、C【解析】: 略 89、C【解析】 :略 90、C【解析】: 略 91、A【解析】: 略 92、A【解析】 :略 93、D【解析】 :略 94、A【解析】: 略 95、B【解析】 :略 96、B【解析】: 略 97、B【解析】: 略 98、A【解析】 :略 99、C【解析】 :略 100、B【解析】 :略 3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1、单选题(每题 1 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当辨为 A热实结胸 B热入阳明 C邪入少阳 D热入血室 2、妇人经期中风,经水忽断,寒热往来,发作有时,治疗宜用 A桂枝汤 B抵当汤 C小柴胡汤 D桃仁承气汤 3、妇人热人血室而见经水适断、寒热往来者,治疗宜用 A小柴胡汤 B大黄甘遂汤 C下瘀血汤 D土瓜根散 4、狭义的血室是指 A膀胱 B子宫 C冲脉 D任脉 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当辨为 A百合病 B热入血室 C脏躁 D热入阳明 6、“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满,如结 胸状,谵语者“,辨证为 A热入阳明 B邪入少阳 C热实结胸 D热入血室 7、阳明病热人血室,症见 A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 B下血谵语,但头汗出 C寒热往来如疟状 D胸胁满,如结胸状 8、下列不属于热入血室见症的是 A喜悲伤欲哭,数欠伸 B寒热往来如疟状 C昼日明了,暮则谵语 D胸胁满,如结胸状 9、“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者,治以 A半夏厚朴汤 B射干麻黄汤 C半夏麻黄汤 D奔豚汤 10、半夏厚朴汤证的病机是 A阴虚火旺 B痰凝气滞 C气滞血瘀 D肝气郁结 11、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除半夏、厚朴外,还有 A生姜、海藻、昆布 B茯苓、干姜 C茯苓、生姜、苏叶 D干姜、瓜蒌仁、桔梗 12、“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者,治以 A百合地黄汤 B甘麦大枣汤 C百合知母汤 D半夏厚朴汤 13、脏躁病的见证是 A喜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B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 C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D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 14、下列方证中,病机与“肝郁“无关的是 A百合地黄汤证 B半夏厚朴汤证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C甘麦大枣汤证 D酸枣仁汤证 15、下列方剂,兼有“亦补脾气“作用的是 A温经汤 B土瓜根散 C甘麦大枣汤 D当归芍药散 16、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成是 A甘草、麦冬、大枣 B甘草、小麦、大枣 C甘草、小麦、山药、大枣 D甘草、麦冬、大枣、山药、白术 17、“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涎沫止,乃治痞“。止涎 沫当用 A小青龙汤 B泻心汤 C大青龙汤 D五苓散 18、温经汤证出现“唇口干燥“的机制是 A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B脾失运化,清气不升 C瘀血内阻,津不上润 D肾气不足,气不化津 19、温经汤证的病机是 A冲任虚寒,瘀血内阻 B阴虚内热 C气不摄血 D冲任虚寒,经气下陷 20、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而引起的崩漏,宜选用 A胶姜汤 B土瓜根散 C温经汤 D红蓝花酒 21、“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治用 A胶艾汤 B温经汤 C附子汤 D当归芍药散 22、妇人月水过多或至期不来,治用 A温经汤 B土瓜根散 C胶姜汤 D旋覆花汤 23、下列病证中,不属于温经汤主治范围的是 A崩中漏下 B月经过多 C宫寒不孕 D瘀血经闭 24、温经汤证见腹满的机制是 A瘀阻气机 B寒凝气滞 C肝郁脾虚 D湿阻气机 25、温经汤中共有 12 味药,其中不包括 A吴茱萸 B阿胶 C干姜 D麦冬 26、妇人经水不利,月经量少,色紫有块,经一月两见,少腹满痛,按之有硬块,舌紫 黯,脉涩,治疗宜用 A温经汤 B土瓜根散 C抵当汤 D枳实芍药散 27、土瓜根散证的病机是 A瘀血内阻 B湿浊内阻 C水血互结 D冲任虚寒 28、土瓜根散的功用是 历年真题、模拟、习题精选、案例解析 官方指定学习网 A活血利水 B破血逐水 C破气散结 D活血通瘀 29、土瓜根散的药物组成是 A土瓜根、水蛭、虻虫、桃仁 B土瓜根、芍药、肉桂、虻虫 C土瓜根、芍药、桂枝, 虫 D土瓜根、桂枝、廑虫、甘草 30、“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治用 A小建中汤 B当归生姜羊肉汤 C温经汤 D胶姜汤 31、妇人陷经,证属冲任虚寒、不能摄血者,治用 A小建中汤 B胶姜汤 C当归生姜羊肉汤 D温经汤 32、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其病机是 A水与血互结血室 B水与热互结膀胱 C热与血互结血室 D瘀血内阻 33、“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治疗当选用 A大黄甘遂汤 B抵当汤 C五苓散 D甘遂半夏汤 34、水与血结于血室的治疗,当选用 A五苓散 B甘遂半夏汤 C抵当汤 D大黄甘遂汤 35、水与血并结于血室的征候特点是 A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 B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 C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 D少腹满而小便自利 36、大黄甘遂汤证的病机特点是 A血热互结血室 B下焦蓄水 C水血互结血室 D下焦蓄血 37、大黄甘遂汤的功用是 A破气散结 B逐水破血 C活血通瘀 D攻瘀破血 38、大黄甘遂汤的药物组成是 A大黄、甘遂、甘草 B大黄、甘遂、泽泻、芍药 C大黄、甘遂、半夏、茯苓 D大黄,甘遂、阿胶 39、瘀血内结成实所致的“妇人经水不利下“治疗当用 A下瘀血汤 B大黄甘遂汤 C抵当汤 D土瓜根散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