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doc_第1页
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doc_第2页
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doc_第3页
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doc_第4页
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黄宪本文根据笔者从2003年7月至2004年底在各区或学科新课程教师培训班上的讲稿整理而成,并作了较大删节。之所以迟迟未能成文,主要担心文章观点与当前课改精神是否有冲突。现正式发表,权作对一直关注本文内容的教育同行的回应。自东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于2002年秋季率先开展新课程实验,我市其他各区从2003年秋季也全部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随着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成为高中新课程国家级实验区,我市已全面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回顾两年多来的实验过程,我市基础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例如: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得到体现;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得到验证;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开发;新的学校文化开始形成然而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存在某些不如意的方面,甚至某些我们认为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表现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在对新课程实验成功经验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同时,有必要对新课程实验中碰到的某些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教育反思,是近年来极为流行的新名词,诸如“课堂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师”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的教育或教学反思往往只表达为对教育或教学行为的反思,例如教学后记,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描述一番达成目标的状况以及尚需改善的地方,其实,这仅仅是教育或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有学者认为,“所谓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由此推断,教育反思,是教育工作者对本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教育或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我们采取了哪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育或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育观念进行重新认识,即思考一下我们原来的观念正确否,全面否,可行否?我们对新课程实验进行反思,必须回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课程改革“六个改变”的具体目标上,即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可见,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不是对现行课程与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某些不足之处(“六个过于”)进行改革,改革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应该成为我们对新课程实验进行反思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对课程目标的反思新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如果追溯一下近十多年来的课程大纲,虽然只是用教学目的来概括,但也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等方面要求,不过不如新课程标准那么明确表达为三个方面。问题是在新课程实验中,课程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演化成了三维目标,似乎每一维目标都可以与其他维目标分解出来独立存在,甚至有人提出新课程就是“淡化双基”的口号,某些新课程实验课例把教学过程割裂为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若干个阶段。令不少教师在新课程面前产生了困惑:知识与技能到底应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方面多了会不会违背新课程理念?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这方面少了会不会穿新鞋走老路?笔者不赞成“三维目标”的提法,新课程目标是三个方面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统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时实现,而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关注过程与方法是对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当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应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正如纲要指出:“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必须走出“淡化双基”以及离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空谈过程与方法或者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误区。对新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与社会的反思新课程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突出面向学生、面向生活与社会的原则,无疑这是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理论脱离实际的重要举措。然而如何把握两个“面向”的度,这是新课程实施操作中的难题。首先,关于课程面向学生。此“面向”,应该既要让学生喜欢,又不等于迁就学生,既要注意学生的即时兴趣,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与志趣。学生学习要接受的是几千年文明成果的结晶,因此学习的知识内容包括了直接有用和间接有用两种,我们决不应以课程内容是否对学生直接有用作为判断课程是否面向学生的标准,而应当看这些内容对形成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作用。举例来说,某些数学的公式可能学生一辈子都不需要应用,但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培养却是不可缺少的。其次,关于课程面向生活与社会。此“面向”是要吸收世俗文化生活中合理的成份,却不能够简单地“克隆”生活和社会现实,应该在秉承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引导人们生活方式进步的原则下有所筛选,使课程发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质量和水平的功效。换言之,我们在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要善于吸纳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当我们在把当今世界流行通俗的东西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又要摒弃、抵制那些格调低下的不健康的垃圾。再次,把课程面向生活与社会作为对知识内容选择的要求,这只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以这样的手段实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夸大了手段的作用而忽略了目的,而应该根据目的去选择手段。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反思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事实上这也成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然而,当我们被众多冠以“崭新学习方式”名堂的形式搞得眼花缭乱的时候,却不得不质疑: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学习方式变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变革着自己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不断地拓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但另一方面,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又在不断地完善人类以往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不能把变革学习方式简单地理解为新的学习方式否定或取代以往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的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一种互为补充、发展完善的关系。此外,个别性是现代学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之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不能规定的,关键在于哪一种学习方式对他掌握知识最有效。反思一:如何恰当运用探究学习方式?有学者按信息获取的方式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类型。这两种学习类型除了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被动接受式学习(授受式学习)和发现式探究学习(发现式学习)之外,还有着两种类型彼此交错的表现形式:主动接受式学习。主动接受式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接受式探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既不同于学生单向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也不同于科学家发明创造所采用的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而是一种通过类似探究的方法或途径来获得或体验知识结论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既包括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作为方法和手段),而实质上也仍然是接受式的学习,不过是通过探究和体验而获得知识结论的主动接受式学习(因为知识结论已经由前人发现并加以概括形成理论并构成课程内容了)。这样一种兼容两者的接受式探究学习(主动接受学习)方式,恰恰是普遍适用于学校在读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可见,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彼此取长补短,不可偏废。当前我们在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时候,不能一概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作用。同时,我们既要看到探究学习是师生在课堂中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又要看到这是一种受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制约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不能普遍适用于任何内容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在实施探究学习方式的时候,除了要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使之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之外,更要力求避免那些假探究行为,包括探究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或者是完全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探究时间,当学生思维还没有展开就要求回答问题,甚至是功利化的探究活动(学生只是为了抢到回答问题的机会,而并没有关注问题本身的意义)等等。反思二: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验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提倡合作学习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几个误区。首先,什么是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在大多数的教师观念中,合作学习主要适宜完成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因而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学生们“合作”找出老师布置的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中的哪一页,然后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因为这样简单的任务根本无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当学生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应用。所以,“国外已有的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方式适宜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适宜于绝大多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另外,如果教学目标本身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的话,那么,就更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盛群力文“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课堂教学中凡应用合作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四人小组讨论”,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无疑,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形式。衡量课堂上是否实施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具备了合作的因素,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善于倾听、述说、交流、分工与协作等),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异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再次,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时下合作学习普遍成为教师的一种工具,成为教师在课堂上随时发放的一种方法,这同样是一个误区。从价值内涵来看,合作学习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并应当充分享有的权利,而不是教师可以控制并发放的“恩赐”。因此,合作学习只有在学生产生了合作的需要并且主动地进行合作的时候才能发挥积极的学习方式的作用,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应更多地考虑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而不仅仅是布置合作的任务和要求。反思三:什么是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力求达到的理想境界,然而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应该如何表征?教师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有的学校把一节课中教师讲课的时间规定不能超过1/2或1/3,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这种假设是不科学的。首先,讲授时间的安排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的内容令讲授时间不可能一刀切;此外学生自主活动的表征主要不是活动时间,而是活动的内容和效果,缺乏了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内容(任务)以及有效的组织,每节课规定的时间就只能是浪费。有人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上台,老师下台”,“学生在台上,老师在幕后”。这样的说法同样带有片面性。提倡学生自主活动,不等于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在倡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并不排斥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接受教师指导的必要性。更何况,我们要反对那种让学生站到前台“表演”教师在后台所设计和“导演”的内容这种非真实状态下的所谓“学生自主活动”。因此,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的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实质性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包括参与提出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的质疑;学会修正;对同一问题的多元理解;自主规划和调控学习的进程;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基础教育参考2003年第11期肖川文“学生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的途径”)其次,要把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广度、参与水平的深度(是否开展了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程度以及生生间、生师间的合作程度作为衡量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效的依据。此外,每位教师应为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盘托出教学设计,凸显活动的目的性;为学生基本能力的“天然”养成费尽苦心;引导学生思维和课题的走向,使讨论焦点化;对学生进行融入血液的鼓励性评价;充分关注差异,关键时刻给予特殊的帮助;真心实意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人民教育2004年34期付宜红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对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的反思无疑,每一项的教育改革都需要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可谓是一次现代教育理论的大普及,各种流派的教育理论纷纷成为广大干部教师投身课改的思想武器。然而,当我们在对这种教育理论如此深入到广大教师的头脑中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冷静地看到其中不乏某些一知半解的、生搬硬套的应用理论指导改革的不成熟的躁动,尤其是涌动着一股以近年来介绍到国内的若干种较新的教育理论去否定并取代我们长期熟知的教育理论的潮流。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反对抵制新理论的封闭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否定一切传统理论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只要我们认真地追溯,就不难发现:不同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每种教育理论,都只是解释某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教育活动的全部。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时候,应借鉴各种理论的合理部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长期以来令我们陷入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必须靠灌输才能接受知识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实践证明只有2030%的聪明学生可以通过灌输方面吸收知识),但是,主张通过强化(灌输和训练)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对强调操作技能培养乃至大多数认知识记的教学仍然适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主张教师充当先行组织者角色,把严密组织好的、有顺序的、带有结论性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缩短学生掌握间接知识的时间,但是,知识并不一定以结论方式传授给学生;发现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发现和意义建构,这些理论对长期以来支配着教师的授受式教学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学生在发现和建构意义的时候,是否需要以接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能否离开一定的训练和记忆呢?我们到底应该把发现和建构意义当作一种培养学生掌握的学习方式,还是当作知识形成的唯一途径呢?发现学习、建构意义是否就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全部呢?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我们拓宽了开发学生不同智能的途径,但是多元智力理论的价值显然不仅在于使我们了解不同智力的培养需要不同的方法,而且在于使我们认识每个人的智力结构是有差异的,毋需苛求全面,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可见,我们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应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切不可盲目迷信,非此即彼,片面极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专业化包括了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丰富的内容。但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一段时期中发现,教师的专业化遭到了太多的质疑,甚至是责难。首先是对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穿新鞋走老路”的责难。其实,“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程实验起始阶段是难以避免的,原因包括:教师教育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新课程的教学不相适应;部分教师教学技能的缺失无法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而其中由于新课程在内容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使我们教师在原来师范院校所掌握的知识显得捉襟见肘,这是完全怪不得老师本人的,唯有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专业能力的途径加以解决。其次是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实验在这方面提出的要求呼声很高,似乎教师不转变角色就将成为新课程的绊脚石。角色定位,是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并不断地履行社会要求的过程。这本来是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但我们现在感觉到太多的是外部强加给教师的要求,而有些要求本身就带有某些片面性,要求教师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定位,例如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