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奥义新论_第1页
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奥义新论_第2页
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奥义新论_第3页
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奥义新论_第4页
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奥义新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文化生态之维:硕鼠庶民理想国 奥义新论 摘 要:硕鼠所展示的庶民 理想国近于“ 极真” 而远于 “极幻”,这种 强烈的现实意味起源于农业社会,而由 理想者主体的庶民身份所决定。它产生 的深层原因是魏国统治者以横征暴敛取 代了周初设计的恩顾庶民政策。经济生 态平衡的破坏引发了庶民的不满,于是 逃往理想的国度便成为庶民的选择。此 外,庶民理想国还缘于魏国的国境狭小。 局缩于周、秦、晋等大国之间的魏国人 民崇敬和向往大国,是国人产生去国离 家而前往理想国度的重要因素。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83311.htm 关键词:诗经 魏风 硕鼠 理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国 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8705 ( 2017)01-61- 66 魏风作为先秦河汾地区的地 域方音,歌哭叹唱,极尽人情,虑深忧 远,发人深省。其中的硕鼠一首十 分独特,该诗在怨怼盘剥声中竟然幻设 出一个离苦得乐的理想国,这在风诗中 绝无仅有。尽管诗中不乏现世情状,但 如果从“誓将去汝 ”的未然状态来观察, 诗所描绘的图景确为春秋魏国人所幻设 的理想国。拙文以文化生态为视角,就 这一理想国的特征、经济制度根源、文 化地理生成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中奥义。 一、近于“ 极真” 远于 “极幻”的理 想世界 举凡理想社会、幻设之国,一般 都难以实现,因此均具有玄虚特性。然 而即便如此,各种理想社会与现实世界 也存在玄远与近切之分,于“极真” 与 “极幻”区间内游移于不同位置。比较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言,魏人幻设的理想世界,属于现实世 界向理想世界的自然延伸,是苦难人群 对适意人生的激烈呼唤,故近于“极真” 而远于“极幻 ”。这一特点源自于当时的 农业社会,取决于幻设者的庶民身份。 具细言之,有如下表现: 首先,与道家相比,魏人的理想 国务实性强而玄想性弱。在道家奉为经 典的列子黄帝篇中有一个华胥氏 之国。那是一方玄想家的逍遥乐土,其 文云:“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 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 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 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 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 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 无h 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 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 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1 显而易见,这一理想的乐土在人世间根 本难以觅其踪影,属于道家兼仙家头脑 中的产物,非玄想不能实现。相比之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魏人的理想国则有国有郊,有官有长, 俨然为周代城国建制。再者,国中之人 对各自的物质财富也很珍视,做不到 “无嗜欲”,更做不到“不知亲己,不知 疏物”;他们乐愿公平分配,厌弃刻薄 贪渎,对官长的作为“ 背逆 ”“向顺”之心 分明,完全达不到“ 无爱憎 ”、 “无利害”的 超然境界。此外,国中之人更没有乘空、 寝虚等特异功能,而是双脚踏在现实的 土地上。总之,其玄想性十分微弱。 其次,道家的理想世界钟爱返古, 而魏人的理想社会则朝向现实。老子于 道德经中曾幻设了一个“小国寡民” 的境界,其间人物弃智而近愚,摈巧而 就拙,对种种人造工具委弃不用, “使民 复结绳而用之” 。1 考察 易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 ”这样的记载, 2 可知“结 绳而治”属于上古时先民的社会治理方 式,从而可知老子的“ 小国寡民 ”之境当 属原始部落形态。另外, 庄子山木 中有一南越“ 建德之国” ,其国民 “愚而 朴”, “少私而寡欲”,3 民心纯净,世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淡泊。可以推想,这种民智未开而且没 有私有观念的社会一定不是“家天下” 以 后的情形,而是原始共产制时期的社会 写照。这种理想国充满历史回响,返古 特征极为鲜明。 硕鼠中理想社会与 上述社会例不相属,诗中“无食我黍” 、 “无食我麦”、 “无食我苗”的呼告,本身表 明人与人之间彼此在财物上各守蕃篱, 以互不侵夺为限,显然,自私是此一社 会的基本特点。由此可知,魏人的理想 国不仅存在财产私有制,而且承认私有 制的合理性,而这正是现实世界屡见不 鲜的现象。 再次,魏人的理想社会具有开放 非自足的特点。老子所幻设的“小国” 中, “民重死而不远徙 ”, “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 这种小 邦之民互不往来、互相隔绝的状态既阻 断邻邦之间物质资源的交易,也隔绝了 思想精神的交流,属于封闭式、自足式 社会。相形这下,魏人的理想社会则开 放的多,其人可以“ 适彼乐土 ”、 “适彼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国”、 “适彼乐郊”,人员流动自由,而这 正是其它社会元素流动的管钥。 第四、魏人的理想国从未超然物 外,而是充满私利算计。在庄子“建德 之国”中,国人 “少私而寡欲 ”, “知作而不 知藏,c 而不求其报”,5 只求奉献而 不求回报,超然物外,憨痴可爱,备极 轻松。儒家在礼记礼运所设想的 “大同”社会则另具面目,因为 “天下为 公”,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 这个“ 大 同”社会虽比 “建德之国”重视功利,却 不自私自利,利益源于共同劳动,利益 也归于共同享用,一派祥和气象。魏人 的理想国却非常重视私利自守,毫无超 脱之想,缺乏共用共享意识,唯主张自 力自养,各享其成,而反对据他人之物 为己有,人人设防,气氛沉重。 第五,魏人理想国推崇德治,笃 拥有德之主。前述南越“ 建德之国 ”虽号 称“建德”,然此“德”与通常作为社会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范之道德却殊途异路。在儒家认为,义、 礼本为维系社会秩序之德,此间人物却 “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 ,将义、 礼视为无处措置的方外之物。实际上, 这一理想国的幻设意欲消弥人君有为而 治的国体,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返观 魏人的理想国,庶民们既未主张君主无 为而治,也未弃道德如敝履,反而求告 君主“德我”、 “顾我”,寄望他以德为纲来 维护社会上下平等和谐。重德作为周代 普世观念,自周初即被视作治国根本而 加以推行。如左传文公十八年载: “先君周公制 周礼曰: 则以观德, 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 ”1 德 经过事、功环节,最终令人民各安其食。 可见,德是维护社会平衡且属自上而下 进行治理的精神工具。魏人这种德治理 想可视为对周初德治观念的复古和周礼 制度的回归,与道家大异其趣。 综上所述,魏人理想国近于“极 真”而远于“极幻”,而究其决定因素, 则是理想者的庶民身份。毛序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硕鼠 ,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 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 鼠也。 ”2 如此言之,则 “国人 ”是硕鼠 诗的创作者,理想国的提出者。提及 “国人”,需先简述春秋以上时代的社会 分类分层。横向言之,有“国人” 和“野 人”之分;纵向言之, “国人 ”可再加细化。 史学家童书业云:“ 春秋以上之所谓 国人 ,主要指国都之人,尤其是国 都城内之人指国都范围内士、农、 工、商四民之国人 ,固包括农民在 内矣;指国都城内之人之国人 ,则 主要指士与工 、 商也”。3 显 而易见,毛序所云“ 国人 ”一定是当 时有“庶民”或“庶人”之称的农民。西周、 春秋时期,社会各阶层早已形成一个结 构稳定、内圆自足的社会生态系统。 硕鼠理想国近于“ 极真 ”的特性,正 由庶民阶层在这一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特 殊位置所致。 左传桓公二年载晋 师服曰:“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 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 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4 如此,则 天子居于社会生态系统的顶端,其次是 诸侯,再次是卿,再次是大夫,再次是 士,处于生态系统底端的是庶人、工、 商。由于该社会生态系统内不同阶层所 据有的社会资源不同,为适应各自处境, 其社会诉求和思想观念也各异,从而在 观念上形成各具社会根柢而又难于实现 的理想世界。道、儒、墨、农、法诸家 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大夫、士,因其位处 社会生态系统中段,生活较为优裕,闲 暇较多,故思想观念亦较多奇思逸想, 其理想社会的玄虚成份也因之而较多; 而那些生活备极苦难、以农为务的庶民, 因为他们处于生态系统的底端,所以其 理想国就很少有玄虚成份,这正是魏人 理想社会近于“ 极真” 远于 “极幻”的原因。 二、经济生态激变土壤上的理 想之花 西周立国之初,即已形成上下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衔的经济生态系统,而庶人居于经济生 态系统底端,这在王畿及各国成为普遍 现象。 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 国小大相维,王设其牧,制其职各以其 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 ”5 此处表明, 各诸侯国供奉位居金字塔尖的周王,形 成向心式经济生态系统。 国语晋语 四所载晋文公治国举措规定:“公食 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 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6 可见, 诸侯国中层层相食,形成链条传导式经 济生态系统,庶人作为被“食” 对象而处 于其最底端。魏、晋同为周之同姓封国, 其经济生态原本与周王朝整体设计相类 似,又因二国共处河汾地区,故又具有 地区相近性。然而与晋国不同的是,魏 国当政者的不当施政导致国内经济生态 激变,这为魏人的社会幻想提供了土壤, 于是开出了社会形态的理想之花。 回顾西周之初,为保持王朝整体 生态系统之平衡和完整,设制了种种政 令,直接恩顾庶民的税收政策即是其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如孟子滕文公上:“周人百亩而 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 藉也。 ”7 十取其一,为历代惜民力、爱 民财之善政。这种恩顾庶民的政令自然 顺民心得民意,为人称颂。再如汉书 食货志记董仲舒语云:“古者税民 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 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 以事上共税,下足以畜妻子极爱,故民 说从上”。1 又如, 尚书 大传卷二: “王者十一而税,而颂声作矣。 ”2 上述文 献均以为十税其一为常政,且顺应民心, 故有颂声之作。 有的政令虽不专属于庶民,却也 包含庶民在内。如周礼地官大司 徒云:大司徒“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 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 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3 大司 徒之责,即在灾荒年份,施行十二种政 令:散利为贷种子粮食给民;薄征为减 轻赋税;弛力为减去徭役;舍禁为放宽 取利的途径;去几为不征关市之税,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为减少人民经济负担的善政。即使在正 常年份,亦调多济少,慈惠不时之需, 积藏备用,以待凶荒年馑,如周礼 地官遗人云:“ 遗人掌邦之委积, 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 i;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 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a 旅; 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4 这类设官济 民的政令,不独施行于王畿之地,在各 诸候国中也是如此。上述与庶民相关的 善政保证了庶民阶层的稳定,整个生态 系统也因而处于平衡状态。 限制人口流动为保证生态系统正 常运行的另一重要举措,此举虽然不针 对庶民但却包括庶民在内。早在文王时, 周人就有防止人民逃亡的法令。 左传 昭公七年:“ 周文王之法曰: 有 亡,荒阅 ”, 5 意即奴隶若有逃亡,即 在大规模搜索。如此可见,人口逃亡行 为不被允许。比及后世,正常迁徙与非 正常迁徙设有不同对策。如周礼地 官比长云:“ 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授之。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而行之。 若无授无节,则唯圜土内之。 ”6 郑注 :“徙谓不便其居也。或国中之民出徙 郊,或郊民入徙国中,皆从而付所处之 事,明无罪恶。 ”“徙于他,谓出居异乡 也。授之者有节乃达。 ”“乡中无授,出 乡无节,过所则呵问,系之圜土,考辟 之也。圜土者,狱城也。狱必圜者,规 主仁,以仁心求其情。古之治狱,闵于 出之。 ”7 由此可知,人民迁徙须履行官 方手续,否则将不被允许。郑玄又曾将 硕鼠所反映的国民逃亡之事与“三 岁大比”相牵合,其 笺 云:“ 我事女 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又疾 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 徙。 ”8 即使于此时迁徙,也不过是在国 中与乡之间发生,断然不容许徙于他国。 大约上述迁徙仅指治世情况,或许其中 也杂有后世理想成份,然大略而言应该 有所依据。 然而当统治者施政不当而政局动 荡、社会经济生态遭罹破坏时,人口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徙必然突破上述限制,处于经济生态底 端的庶民,必为迁徙者中愿望最迫切者。 就迁出地而言,国内乱局成为直接动因。 举春秋梁国为例, 公羊传僖公十九 年云:“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 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 也。 ”9注 :“ 梁君隆刑峻法,一家犯 罪,四家坐之。一国之中,无不被刑者。 百姓一旦相率俱去,状若鱼烂。鱼烂从 内发,故云尔者。其自亡者,明百姓得 去之,君当绝者。 ”10 梁国灭亡非因外敌 入侵,而源于其严刑峻法。严刑峻法必 然干扰人民,故而引发国中百姓弃国而 去。显然,这种举国迁徙行为一定不会 被官方所批准应允,因此也不需履行官 方手续。就迁入地而言,在春秋时期的 国际形势中,国运存亡绝续往往系于人 口,出于此种考虑,人口迁入已不限于 一般个体自发行为,甚或橐恢止俜叫 形。 管子 霸形记齐桓公欲霸, 管仲以轻赋敛、重农时、省刑罚谏之。 桓公接受后,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 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 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 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 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1 大批人口归往 齐国,其根由正是齐国乘某些侯国税负 沉重、人民怨愤之机实行轻徭薄赋,而 “税者百一钟 ”正针对庶民而设。 不无遗憾,传世史书对春秋时魏 国史事记载几近于无,故仅能就一般来 演绎个别,由普遍来推明特殊。若结合 伐檀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等句来分析硕鼠 “三岁贯汝,莫我肯 顾”之愤责之情,似可做出结论:上述 各种救济政策在当时的魏国一定没有获 得实施,或者此前虽曾有过德政但最后 也被横征暴敛政策所取代。税负的繁重 打破了此前经济生态的平衡,庶民利益 备受折损,从而引发其对统治者的愤慨 之声,逃往观念中的理想国度就成为他 们的必然选择。加之魏国土地狭小,无 论从国中迁徙于郊,还是自郊徙至国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都没有逃避重敛的幸运。综此,庶民们 “适彼乐国”、 “适彼乐郊”、 “适彼乐土” 之 理想若能实现,或不止于在国境以内迁 徙,而是迁往国境以外的其它诸侯国。 三、对“ 河北” 局促地理的观念超 越 人类创想理想国存在一个有趣现 象,即不同国度缘于其相异的自然和人 文地理环境而存在种种不同特征。基于 国土疆域之广狭、人口员额之多寡、资 源种类和数量之差异等诸如此类的环境 因素,某种程度上其理想国的生成也各 有适应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色。 魏国的情形正可成为诠释之例。 魏国国境狭小及人口众多为产生“适彼 乐国”理想的客观驱动力量。魏国国境 狭小,多见载于史籍。如史记货殖 列传云:“ 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 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 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 岁,土地小狭,民人众” 。 2 司马迁所云 “河东”指西汉时河东郡。汉河东郡承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而设, 汉书地理志载:“河东郡, 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 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县二十四:安邑, 大阳,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 汾阴,闻喜,C 泽,端氏,临汾,垣, 皮氏,长,平阳,襄陵,彘,杨,北 屈,蒲子,绛,狐,骐。 ”3 其中河北 县即产生魏风之魏国, “诗魏国, 晋献公灭之,以封大夫毕万,曾孙绛徙 安邑。 ”4 如果将所属各县与西周春秋时 各诸侯国和地区一一对照度量,就会发 现魏国疆域确实狭小。国家疆域或大或 小,需采用不同政策加以治理。宋吕祖 谦丽泽论说集录卷三论十亩之间 云:“十亩之间 ,刺国小而不能居。 此旧说也。虽然,国虽小,视人君之处 心何如耳。汤之国七十里尔,文王之国 百里尔,当时不闻汤、文之民以其国为 小也。汤、文国虽狭,其心之处民则广 矣,大矣。魏国褊小,其君之心亦能广 大而容民乎?想其心焦然不宁,自处既 狭,其处民亦狭,而斯民始有不足。 ”5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若仔细揣摩吕祖谦处民、处心之论,则 会发现国境狭小一般会致使国人心地浇 薄狭隘,即使如国君也不例外。事实也 正是如此:一般而言,大国之君民多自 信开放,有海纳百川之心,可凝民心, 聚民力。大国在与弱小国家交往之中也 往往产生凌霸弱小的心理倾向,当然有 时也会表现出同情怜悯之心而给予其种 种援助,如春秋时之齐桓、晋文、秦穆 之辈对卫、郑、鲁诸国等皆是;小国、 弱国之君民则往往自卑、褊急,偏激而 缺少自信,崇尚大国强国。当在位者施 政得宜时尚可维系民心,施政不当时人 民弃国离家的心理就自然产生。魏国地 处“河北”,与关中、河南隔河相望,局 缩于周、秦、晋等大国之间,国人原本 就崇敬和向往大国,加之魏国统治者施 政不当,产生去国离家而奔往所谓乐国 之心理也势属必然。换言之,魏国庶民 们产生“适彼乐土 ”、 “适彼乐国”、 “适彼乐 郊”外徙心理正是对 “河北 ”局促地理的 观念超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综上所述, 硕鼠中庶民理想 国具有面向现实、近于“ 极真 ”之特征。 其所以产生,正缘于庶民在魏国社会生 态系统中之低层位置及国家经济生态失 衡之恶劣状况,而国土狭小的地理生态 环境亦为促其产生之重要因素。由此可 见,即使是像魏人理想国这样一个并不 复杂的社会理想,也是由复杂且深刻的 文化生态合力作用导致的。 The Discuss of The Cultural Ecology About The Creation of The Subaltern Utopia of Fertile Field Mice Hao Jian jie Abstract:The subaltern utopia of Fertile field mice is a ideal world not far away from the shore of the world.This characteristic is originated in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and determined by the main body of the ideal at the end of the chain of common identity.The system designer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itially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balance and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social ecological chain, so the aristocracy used tax revenue policy to take care of the farmers.This relief policy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at the time of the kingdom of Wei.But the heavy tax burden must seriously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the crime and patriotism and Escaping tyranny became one of the options.As a small country the kingdom of Wei had admiration power mentality.The ruler of the kingdom of Wei governance in case of improper, national nature will have to leave their own country and shipped to countries with good psychological. Key words:Text of Shih King, Weifeng,Fertile Field mice,The subaltern utopia, Kingdom of Wei, Cultural ecology 任编辑:黄万机 1 杨伯峻:列子集释 ,北京: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79 年,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4142 页。 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北京:中华书 局新编诸子集成本,2008 年,第 190 页。 2 魏韩康伯注, 唐 孔颖达疏: 周易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嘉庆刊本,2009 年, 第 181 页。 3 清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 , 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8 年,第 168 页。 4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北京:中华书 局新编诸子集成本,2008 年,第 190 页。 5 清 王先谦集解:庄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 1988 年,第 168 页。 6 汉 郑玄注, 唐 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嘉庆刊本,2009 年, 第 3062 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1 晋 杜预注, 唐 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影 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嘉庆刊本, 2009 年,第 4041 页。 2 汉 郑玄笺, 唐 孔颖达疏: 毛诗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嘉庆刊本,2009 年, 第 761 页。 3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收童书业著作集第一卷) ,北京: 中华书局,2008 年,第 442 页。 4 晋 杜预注, 唐 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 ,北京:中华书局影 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嘉庆刊本, 2009 年,第 3786 页。 5 汉郑玄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