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新人教版必修4_2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新人教版必修4_2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新人教版必修4_2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新人教版必修4_2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新人教版必修4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选择题 1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这说明 ( )导 学 号 24110602 A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 B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C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答案 A 解析 本题 B、D 两项说法错误;C 项与题干无关,没有表达出群众实践和科学家、 艺术家、思想家的创作活动的关系。 2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生产这说明 ( )导 学 号 24110603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土地” “庄稼” “房屋” “商品”表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 造者,故选 B。 3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 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 现了 ( )导 学 号 24110604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D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 答案 D 解析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是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表现。故选 D 项。 4 “群众是一串零 ,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 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此观点 ( )导 学 号 24110605 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答案 B 解析 题干所述观点忽视了群众的作用,夸大了领袖的作用,B 符合题意。 5漫画阅告诫某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 ( )导 学 号 24110606 A要明确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B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C要从整体着眼,解决局部问题,达到系统优化 D既要研究共性问题,更要解决个性问题 答案 B 解析 漫画展示的是某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顾及人民利益,选 B;A、C、D 与材料 无关。 二、非选择题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 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 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脱贫致富为什么要靠贫困群众自己。 导 学 号 24110607 答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 生产力的实践者,创造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脱贫致富必须要靠贫困群众自己。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脱贫致富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相信人 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一切依靠群众的客观要求。 解析 学生审读设问时注意知识范围是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设问指向是 分析脱贫致富为什么要靠贫困群众自己,属于原因类试题。分析解读材料,联系教材相关 知识,可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分析,即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群 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组织答案,叙述时理 论与材料相结合即可。 3 一、选择题 1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这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导 学 号 24110608 A要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活动 B民心作为社会意识决定了政权兴衰 C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D要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答案 C 解析 题干意思是政治之所以兴盛,是因为顺应民心;政治之所以衰败,是因为违 背民心。由此可见,题干强调民心的重要性,C 符合题意。A 不是哲学启示,排除。 “政权 兴衰”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不能决定社会存在,B 观点错误。D 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 2下面漫画畅通无阻(作者:尹正义)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有 ( )导 学 号 24110609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要以“民意”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漫画表现的是民意反映渠道畅通无阻,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符合题意。 不是哲学道理,排除。说法错误。 3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 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 1931 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 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 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 50 多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 下了不朽功勋。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 ( )导 学 号 24110610 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题旨强调在革命战争中人民群众所起的作用,联系哲学知识,意在考查人民 群众在社会历史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错误。人 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并不决定社会历史的 性质,正确,错误。故选 C 项。 4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 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 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 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 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与上述论断相一致的哲学道理是 ( )导 学 号 24110611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人物 要善于把理论创造转化为实践基础 坚持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顺境中成功必然会导致逆境中挫折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对历史的评价应坚持全面的观点,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 尊重历史规律,而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去衡量前人,体现了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故正确;表述错误。 5孙子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将帅” 对“士兵”投入的感情愈深, “士兵”回报“将帅”的感情愈烈。一位企业家曾说:“热爱 是最好的投资” 。感情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感情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这给我们的 启示是 ( )导 学 号 24110612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的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越能促进事物发展 C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 C 解析 以热爱为最好的投资,从哲学上讲就是要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将帅与士 兵在一起,企业家与员工在一起。其他几项不符合题干本意。 6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 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 800 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 200 多幅,140 多幅被中国 5 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 多幅在美术 、 艺术世界等国内 20 多 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 ( )导 学 号 24110613 A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 B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D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答案 B 解析 AC 表述明显错误,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来源于 传统文化艺术和无限创造力;D 不是材料所表明的。题中“秀洲的农民画作有 800 多幅入 选全国各种展览” ,体现了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故选 B。 7有人认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风 。 “饥者 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 风多半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土风歌谣,经过加工润色而成。 风 的来源体现了 ( )导 学 号 24110614 A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 B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了社会变革 C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群众史观。 “风多半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土风 歌谣,经过加工润色而成” ,这说明风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D 正确。A、B、C 都提 到了人民群众,但没有体现出设问中精神财富的来源问题,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导 学 号 24110615 当前,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群众意见最大的民生问题。只有把环境 优化好,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以 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切实把环境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工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改善发展环境, 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哲学依据。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是由当前严重的环境 问题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政府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会改善发展环境,体现了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6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环境问 题是群众意见最大的民生问题,只有把环境优化好,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老百 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