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1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2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3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4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 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根据材料判断,“今”指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2、史载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材料体现西周建立宗法制度A.造成贵族内部矛盾激化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C.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D.根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3、左传中介绍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里古之制是指 A、等级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恩荫制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提到:“(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的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保留贵族色彩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以后的独制是指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这种状况出现反映出西汉推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6、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A.分封制与郡县制呈现递次变更兴替规律 B.分封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中央所垄断C.郡县制的弊端是多数权益为地方所占据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7、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设立三公九卿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冗官”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9、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材料说明三省六部制设立A、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B、 程序繁琐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了相权10、(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材料表明元在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是 A、郡县制度 B、行省制度 C、 分封制 D、中书省制11、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A. B. C. D.12、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该材料中宋太祖分割相权的举措有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 设立御史大夫为副宰相 设军机大臣参与机密政务 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A、 B、 C、 D、 13、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D、清朝设军机处 14、史载明代内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A、 B、 C、 D、 15、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材料表明军机大臣的职权是A.决策权 B.按旨拟诏,上传下达 C.外交权 D.检察权16、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17、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A、B、 C、 D、 18、“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19、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主权。”上述反映的政治体制是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21、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2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2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4、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割占土地 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勒索巨额赔款A、 B、 C、 D、25、下列条款引自近代中国三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排序应是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A、 B、 C、 D、26、20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段谈话的背景最可能是A、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 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27、这是一部颁布于1853年的文件,它集中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这部文献是 A B C D28、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C、意味着反封建任务的胜利完成 D、标志着中华民国最终得到认可29、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的意义是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 D、废除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30、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填涂A,错误填涂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 分)31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后,秦始皇为了强化专制权力,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性的采用郡县制。32.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废除了宰相制度,解决了丞相专权对皇权的威胁。33近代英国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34.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35.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但由于李鸿章的保船避战政策,使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共20分。)36.(10分)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3分)(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3分) 37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2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2分)(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1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38.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2)清末诗人丘逢甲在哪一事件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一事件对中国在政治方面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3)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反抗外来侵略,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这一政权的纲领是什么?同时这一政权在南京颁布的代表中国近代化方向的新方案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分)(4)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此次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请用史实说明。(2分)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B B B C D C A C B B C C B B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A D B B C C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