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_第1页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_第2页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_第3页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赖 于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94 年提交的报告学习一一财富蕴藏其 中指出,在当今信息时代,通过不断加重课程负担来满足社会对教育无止境的需求,既 不可能也不合适,必须改革知识为本、学科中心的课程教材体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 才的蓝图,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 的质量。课程改革之所以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是因 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与放映,是实 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 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正因为如此,20 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英国、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将其作为 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世界主要国家课 程改革进行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共同点是:每一个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把培养什么样的国民、 能不能适应 21 世纪全方位的挑战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课程改革得到各国 政府日益高度的重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重 要的特点与趋势: (1)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目标的调整,努力使新一 代国民具有适应 21 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全面素质,而不仅仅是关注学业目 标。 (2)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方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 本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 (3)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也非常重视对课程内容和评价的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进一步 关注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反映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最新进展,并为学生提供致力于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 端明显地突现出来。在当前,突出地强调课程改革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 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 性、实效性不强。 (2)课程目标偏重“双基”目标的完成,课程存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对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过于注重书本知识,部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 难、旧“为例,课程内 容偏难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国有很多地方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学习跟不上;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课程内容的现状 难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 (4)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 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 整合性和关联性。我们国家的课程和教材目前基本上还沿用以往的学科体系,并按照这一 体系编写教材和组织课程,不利于学生综合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5)在课程实施方面,突出表现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特别是机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同教师与学生的“教” 、 “学”过程形成必要的有机联系, 更准确地说,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把课程实施问题排除在外的。相关调查表 明,79% 的小学生和 90%的初中生主要是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很多学生没有 经历过调查、观察、写调查报告等学习方式。 (6)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评价方面,没有把学习 者的个性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过多强调了对学习者的选拔,而忽略了评价的保护、 促进、激励的功能;过于强调结果评价,对过程评价重视不够;评价技术倾向于单一的量 化评价,对定性评价缺乏研究。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忽视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对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一一学校的 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本次课程改革着重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现行的课 程所无法解决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 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当然这次新一轮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 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01 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 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 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是一个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 程。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 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 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充分认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深化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 源强国”,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 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 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 核心作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 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 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 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 意义。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先进教 育理念的传播,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 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 程体系,一大批全面体现德育要求、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教材深受广大师生喜 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受到高度重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 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 化,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 扎实基础。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受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 的影响,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各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平衡, 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 人才等方面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 强,课程资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 考试评价、管理制度不配套;课程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高度 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1、课程建设方面突出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 51 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 7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 的成就, 特别是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课程改革,并由此形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纵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 的课程建设,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 (1)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 理的方式; (2)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 、 “必修课”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 、 “活动 课”等;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 (4)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 的好的教改典型,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这些成就为构建面向 21 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课程标准 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核心环节。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 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 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 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 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 20 世 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 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 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 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 次。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 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 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清朝末年学堂的兴 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 仅以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 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 教育体制。尽管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国 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出互不相同的特点,有其个 性的一面,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 们又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现代学 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 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 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于许 多有识之士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