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蜕变”-从“叙事”到“景观”_第1页
苦难的“蜕变”-从“叙事”到“景观”_第2页
苦难的“蜕变”-从“叙事”到“景观”_第3页
苦难的“蜕变”-从“叙事”到“景观”_第4页
苦难的“蜕变”-从“叙事”到“景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苦难的“蜕变 ”:从“叙事”到“景观” 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老东家 一家在逃难过程中从绝望求生到麻木赴 死、再从投奔死亡转而迎来新生的故事, 借以凭吊在那场悲惨往事中被夺去生命 的三百万同胞。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 殿元在饥荒之年赶着马车逃荒陕西,马 车上拉着粮食和他的家人。三个月后, 他们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 的人也没了。此时,老东家感到了命运 的吊诡,他带一家人逃荒是为了活着, 可到了陕西,人却全都死了!于是他决 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 走。人流中喊:“ 大哥,怎么往回走哇? 往回走就是个死。 ”老东家说: “没想活 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饿殍遍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的山坡,他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 姑娘,正趴在死去的娘身上哭。他上去 劝小姑娘:“ 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 了。 ”小姑娘说,她娘死了,剩下的人她 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 他喊道:“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 就算认识了。 ”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 “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 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显然, 以视觉影像为叙事手段的电影一九四 二 ,很大一部分内容来自于对书写符 号为表意方式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 的“移用”。然而,对于同一个悲剧,电 影却完成了从“ 叙事” 到“景观”的“蜕变” 。 中国论文网 /5/view-4055475.htm 一、从书面叙事到电影叙事 我们把电影一九四二作为从 书面叙事转变为电影叙事的一个值得研 究的“范本”。所谓的书面叙事就是电影 改编的原著小说和对它进行重新整编之 后的文字脚本共同组成的文字叙事文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它们主要借由文字叙述和情节描述来呈 现历史内容,即一九四二大饥荒这个历 史语境中发生的一系列社会事件。电影 叙事则要借助于视觉影像动态、直观地 “模拟”和“还原”历史事件的过程,这一 过程生成的影像是历史事件的表象,它 的生成逻辑是类比的,因为电影中的影 像不一定与历史的真实影像完全等同。 首先,电影一九四二很有诚 意地试图“还原 ”1942-1943 河南大灾荒 这一历史悲剧的原貌,但它却改编自一 部拥有较多虚构成分的书面叙事文本, 虽然影片力图以加入一些史料来填补虚 构的艺术空间,并通过时代周刊记 者白修德所展示的黑白照片(饿殍遍地、 日军轰炸逃荒人群、野狗吞食死人等等) 部分地“复原 ”历史,但它们并不完全能 被称为“纪实 ”,也不代表影片在历史理 性和现实主义的层面就没有缺陷了。 其次,电影虽然获得了主流意识 形态的同情而进入商业运作,却是以牺 牲一定程度的艺术水准和人文关怀为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价的,主创者们的诚意因此也受到来自 公众的质疑,因为这看似揭示苦难和批 判旧制度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某种值得 怀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许,我们不 应该怀疑主创者的诚意,但遗憾的是, 这种诚意建立的基础是有缺陷的书面文 本。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试 图用悲情叙事来还原灾荒和饥饿中人性 的阴暗和光明,希望对那些易子而食、 为了不被饿死而成为汉奸的普通国人以 客观、人道的评价,让读者能尽可能地 了解到那场由天灾和人祸共同酿成的灾 荒的一切“内幕 ”,然而,小说的根底却 流露出主观建构历史的武断,这会直接 影响电影叙事所宣扬的纪实风格。 最后,电影一九四二是建立 在被歪曲了的历史叙事基础上的,虽然 在剧本改编中增加了部分史料,并对原 著的讹误进行了“ 艺术包装 ”(影片中并 未直接表现日军赈灾,只是程式化地展 示了日本军官屠杀灾民时范伟饰演的苟 活者卑微而油滑的嘴脸) ,以此来削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书面叙事在历史观上的“ 污点 ”。这种艺 术处理表面上迎合了观众的民族情绪, 但也隐晦地传达了原著的叙事意图,并 以极其表象化的“ 景观” 把苦难记忆从观 众的情感逻辑中剥离出来,消解了他们 对这场造成数百万人丧命的大饥荒的价 值判断的力度。观众可以在任何一部表 现抗日的影片中看到这种场景(侵略者 杀人,看客围观) ,产生审美疲劳,而 不再关注其背后的历史理性。电影影像 把书面叙事的意指空间装饰后,变成了 “反审美”的“奇观”,足见电影主创者口 口声声宣示向苦难致敬的诚意掺杂了商 业炒作的水分,显得十分可疑。 二、电影叙事的缺憾 电影一九四二的开头和结尾 均使用了叙述者的画外音来制造距离感, 使其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话语结 构形成呼应和对话。电影叙事熟练地使 用快速剪辑,通过镜头的切换和叙事段 落的并置,大纵深地把叙事过程制造出 来的时空关系从民间转向官方,再由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方辐射到域外,多重视点的情感移位和 叙事重心的不断游弋,使得这部原本以 私人化视角呈现的人生悲剧,演变为展 示灾难的视觉“ 景观” 。爆炸、枪火、血 浆、断肢和蚁群般的灾民这些好莱坞类 型片中常见的视觉符号,冲淡了影片情 感透视层面的深度,使情节在语义上显 现出某种断裂。如果说书面叙事因作者 主观“演绎历史 ”的操作失误而表现出简 单武断的价值取向的话,那么电影叙事 的主要失误则是运用视觉语言将这种简 单和武断进一步放大,并且加剧了观众 对“伪历史”的认同;过多的煽情语义段 则加剧了对历史理性的遮蔽,从而减弱 了电影的影像叙事应有的批判力度。 电影的叙事在两条平行的线索中 展开,既顾及到小细节的感人又呈现了 大场面的震撼,一以贯之的冯式幽默偶 尔渗透其中,使得影片在悲惨境遇的集 中抒发中保持着克制,情节的推进也不 显得沉闷和压抑。然而,电影把灾民和 官员、灾区和城市分两条线来叙述,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不时相互穿插,人为地制造了意义指涉 的不连贯性,使影片在悲愤和讥讽两个 情感极端来回游走,这必然会削弱观众 对影片的深入思考和认知,不利于他们 与电影叙事产生共鸣。 此外,影片的两条线索(官方和 民间)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关联,影 像叙事的逻辑几乎完全是主创者们一厢 情愿的安排。老东家及众灾民这一条线 基本上可以独立成篇,而国民政府、外 国记者、侵华日军等情节散乱地穿插于 “逃荒”这一核心的语义段中,不仅扰乱 了叙事,还影响了影片的表意。在影片 中,受灾最严重的县十室九空,无数灾 民食不果腹,卖儿鬻女,而这个县的父 母官仍能用一桌好菜招待省主席;千里 之外的陪都重庆也照样夜夜笙歌、醉生 梦死,好像饥饿只是饿着的人自己的事。 电影用平行蒙太奇来渲染这种反差和对 比,客观地造成了观影者的冷漠:观众 可能会感叹剧中人的悲惨命运,但这同 情却显得廉价而虚伪,因为,他们已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在报纸、电视和微博上看够了人间惨剧, 因一九四二产生的悲愤,可能会让 他们在手机上转发自己的感叹,但是下 一分钟,他们很可能会忘却悲愤,兴致 勃勃地转发一条笑话。 如前所述, 温故一九四二的书面叙事被改编为 一九四二的影像叙事后,呈现在观 众眼中的只有一段段相对独立的影像段 落,它们彼此之间依照导演的意图,通 过蒙太奇手段被拼接在一起,自然而然 地失去了一些陈述内容的功能,加之在 电影院这样相对独立和封闭空间中,快 速切换的影像必然会影响观众的思考, 势必在接受层面削弱书面叙事文本的娓 娓道来中所传达的历史意蕴和人道主义。 此外,带有商业气息的电影叙事还喜欢 利用某些独立的片段的“ 所指 ”煽情,这 就在观众的意念中形成思维定势,影响 了观众对影片审美表现的整体感知。从 这个意义上讲,电影叙事区别于书面叙 事的特点可以成就某些影片(以“视效” 见长的好莱坞大片) ,但在一九四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中,它却变成了制约叙事向历史意蕴纵 深渗透的“短板 ”。结果是,大多数观众 仅能记住影片中大景深呈现的快速切换 的镜头(灾民在敌机轰炸下四散奔逃和 血肉横飞的场面) ,却忽略了影片试图 揭示的普世价值、自我救赎和人道主义, 至于影片以字幕、对白和画外音所要表 达的理性反思,更会被绝大多数的观众 漠视。走出电影院之后,很多人可能只 剩下对饥饿、苦难和死亡的抽象印象, 却不再思考影片的意义和价值,而这必 然会加深观众对一九四二式的中国 大片“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 的感知定势。 三、 “景观 ”的后果 电影一九四二有着宏大的叙 事企图,它的情节涉及多个方面,从灾 民抢粮、断炊、逃荒、返乡的历程拓展 至政界、商界、军界对于“救灾/救国” 的 讨论,从贫民的苦难写实到国家的政治 活动,点、线、面俱到,并通过“逃荒” 这一核心事件将影像符号的意指空间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伸到社会批判层次。当三百万同胞挣扎 在死亡线上的同时, “世界上还发生着这 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 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 ”冯小刚在 电影保留了刘震云小说里具有黑色幽默 意味的这段话,并传达出当苦难、灾祸 和危机被所谓国家意志“ 绑架 ”、成为抽 象化的“他者 ”之后果 也许“灾是有 的,但没那么严重” ,政府要考虑日寇 步步紧逼、进而蚕食中原的后果,以及 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中的地位这样 的宏观问题,地方灾荒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种来自于“ 政治领袖” 的一己说辞把数 千万灾民个人生死遭遇的意义架空,使 之湮灭于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的整体建 构之中,千百万饥饿的生命则成了“政 治包袱”,影片的着眼点即是希望借此 来批判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对于灾民的冷 漠。然而,正是由于影片对于这一情感 批判意图着力过猛,使得过犹不及,层 层叠加的苦难影像,消解了观众在观影 中的情感投入,从而让花费重金制造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来的优质影像沦落为被抽离了情感的 “景观”,吃力不讨好。作为想在国人心 灵深处留下一些印记的大制作, 一九 四二在票房上败给同期上映的少年 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执导) ,从情理上 似乎不难理解。 近几年来,冯小刚连续拍摄了 集结号 、 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 二三部向历史致敬的大片,它们都改 编于名不见经传的书面叙事文本(分别 是杨金远的官司 、张翎的余震 和刘震云受到诟病的温故一九四二 ) 。 这些书面叙事文本在历史内容和社会语 境层面都不缺乏生动鲜明的主题生 死抉择、公平正义、人道主义和社会批 判可是却在电影改编的拐点上,走 向不同的命运。就商业性与艺术性结合 的质量和深度,相比较而言, 集结号 最为成功, 唐山大地震次之, 一九 四二却差强人意。原因在于, 集结 号和唐山大地震更多地关注社会 大背景之下个体的命运抉择,叙述视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较为单一,也能很好地找到情感释放的 切入点;而一九四二的叙事视角最 为混乱,主线也不甚明朗,全片的故事 游走于不同的视角之间,叙事过程夹杂 着凌乱的线索,情节重心不够突出且拖 沓冗长,影像的“ 碎片化”现象明显,制 约了叙事的精准度,这使影片既不像纪 录片,也不像剧情片,更不像灾难片, 在各种类型之间都似是而非。虽然叙事 围绕着河南灾民逃荒这个主题,但叙述 者却企图从全知视角去展开一幅巨大得 难以驾驭的画卷,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影 片变成一个意义混乱的庞然大物。其结 果是,影片华丽的视觉场面构成了关于 苦难记忆和饥饿体验的抽象“景观” ,由 此引发了观众对于电影主观意图和诚意 产生怀疑,而这又直接导致影片叙事过 程中情感和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