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_第1页
广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_第2页
广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_第3页
广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_第4页
广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广宁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 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广宁地区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情 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 NAFLD 的防治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 2014 年 1 月-2015 年 8 月于本院门诊体检经 B 超确诊的 NAFLD 患者 228 例作为病 例组,另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228 例作 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肥胖、血压、肝功 能、血脂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 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NAFLD 检出率为 19.0%;病例组体重指数(BMI) 、腰臀 围比(WHR ) 、收缩压(SBP) 、舒张压 (DBP)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氨酶(AST)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 酯(TG ) 、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 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 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中国论文网 /6/view-12828509.htm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患病率; Logistic 回归模型; 危险因 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是一种全球性疾病, 已成为慢性肝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 前有关 NAFL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 完全明确,据相关文献1-2研究结果显 示,肥胖是 NAFLD 公认的一个重要危 险因素,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 食结构的变化存在密切联系,且 NAFLD 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4。 本研究旨在了解广宁地区 NAFLD 的发 病情况,通过对与 NAFLD 的相关危险 因素进行 Logistic 分析,以期为本地区 开展 NAFLD 的临床预防和控制工作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供理论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8 月本院门诊体检人员 1200 例, 其中经 B 超确诊的 NAFLD 患者 228 例 作为病例组,诊断标准根据 2010 年中 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学组修订诊疗指南6-7,年龄 2872 岁,平均(47.535.77) 岁。另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228 例作为 对照组,年龄 2574 岁,平均 (48.764.59)岁。本研究经本院伦理 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 书。 1.2 方法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对 NAFLD 研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并根 据广宁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制定统一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 ,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年龄、 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 济收入;(2)个人生活方式:吸烟、 喝酒、喝茶、运动保健、睡眠情况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3)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病毒 性肝炎等;(4)体格检查:体重指数 (BMI) 、血压(BP ) 、腰臀围比 (WHR )等;(5)生化检查:空腹血 糖(FPG) 、总胆固醇( TC) 、肌酐 (Cr) 、甘油三酯(TG) 、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高密度 脂蛋白(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等 8-11。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17.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 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 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 归分析,以 P0.05) ,见表 1。 2.2 两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病例 组 BMI、WHR、SBP、DBP、ALT、AST 、TC、TG、LDL-C 均高于对照组, HDL-C 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2。 2.3 NAFLD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分析 将上述两组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 义的 11 个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模型中,采用逐步法进行分析筛选, 结果显示: BMI、WHR、SBP、DBP、TC、TG、L DL-C 是其 NAFLD 独立的危险因素, 而 HDL-C 是其保护因素,见表 3。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并与个人饮食结构和 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获得性疾病。近年 来有关 NAFLD 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较 多报道,但由于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的 NAFLD 患病率是各不相同的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广宁地区人群 NAFLD 患病率(检出率)为 19.0%, 与文献15报道的中山地区 17.16%(352/2051)相近似,而与文献 16报道的广州地区为 13.2%(2641/20 047)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体重 指数(BMI) 、血压(BP ) 、腰臀围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WHR ) 、总胆固醇(TC) 、肌酐(Cr) 、 甘油三酯(TG)是本地区 NAFLD 的独 立危险因素。由于年龄和肥胖是已明确 的 NAFLD 危险因素,故本研究不在此 进行分析探究,而对高血压和血脂紊乱 两个重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3.1 高血压是本地区 NAFLD 的 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以往实验研究中, 有关高血压和 NAFLD 的关系报道甚少。 近年来,Lao 等17 通过观察 SHR 大鼠 高血压模型对 NAFLD 影响程度分析显 示,高血压引起 SHR 大鼠肝细胞脂肪 变性,表明高血压参与了 NAFLD 的发 生发展过程。岳冬梅等18对 NAFLD 调查显示,NAFLD 组高血压患病率 (28.3% )明显高于对照组(6.9%) ,高 血压患者 NAFLD 的发生率也是同期体 检人群的 34 倍。以上动物模型和调 查研究一致表明 NAFLD 的发病率与高 血压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本研究多因素 分析中,收缩压 OR=2.101,P=0.045; 舒张压 OR=5.323,P=0.000,显示高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压与 NAFLD 呈显著性正相关,特别是 舒张压作为 NAFLD 的危险因素比收缩 压更为重要。高血压与 NAFLD 发病之 间的主要机制可能为:(1)高血压增 加了交感神经的紧张度,产生大量自由 基和活性氧(ROS) ,损伤线粒体 DNA,使肝脏中合成的 TG 无法转运肝 外,导致脂肪肝形成;(2)NAFLD 患 者体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较高, 增加 CYPEO2 的表达,导致内皮细胞膜 受损和通透性平衡失调,增加钠离子的 重吸收,而引起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 升高,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 高血压和 NAFLD 的相关性密切,两者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3.2 血脂 紊乱是本地区 NAFLD 的重要独立危险 因素 随着人们膳食中高脂、高糖物质 的过量摄入,血脂紊乱已经成为一种常 见症状,进而形成高脂血症。在肝脏正 常状态下,TG 是由肝脏合成并储存于 细胞质中,HDL-C 将转运 TG 至肝外, 并吸收游离 TC,而 LDL-C 将转运 TC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至肝脏,达到动态平衡作用。相关研究 表明患者体内血脂紊乱与 NAFLD 呈正 相关性,蔡丽君等19 通过对 172 例广 州居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NAFLD 患者中血脂异常者达 42.3%, 血清 TG、TC、LDL-C 水平明显升高, 而 HDL-C 明显降低。刘庆丰等20通过 建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检测发现大鼠体内血清中和肝中的 TG、TC 水平有不同程度增高,且两者 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在本研究中,病例 组 TC、TG、LDL-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而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文献 19-20报道结果相一致,表明血脂紊乱 使 TG 合成和 TC 转运均发生障碍,导 致肝内脂肪的聚集,进而形成脂肪肝, 其方式包括:(1)TG 水平的影响作用: 当 TG 的合成速度大大超过肝脏脂蛋白 转运到肝外速度,使部分脂质在肝脏内 沉积,随着 TG 数量增多和体积不断增 大,易形成脂肪肝。本研究多因素分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显示 TG 水平与 NAFLD 呈显著正相关 性,其 OR=3.883,P=0.000,表明 TG 在 NAFLD 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2)TC 水平的影响作用:当 肝脏内 TG 水平持续增多,造成肝脏脂 蛋白转运水平降低,大量的 TC 在动脉 壁和肝脏等组织中聚集,容易形成脂肪 肝。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 TC 水平与 NAFLD 呈正相关性,其 OR=2.006,P=0.003,表明 TC 是 NAFLD 的形成原因之一;(3)LDL-C 水平的影响作用:长期 TG 在肝脏大量 合成,降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活性,使 LDL-C 的结合受体减少,导致 LDL-C 水平升高。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 LDL-C 水平与 NAFLD 存在密切相关性, 其 OR=3.584,P=0.000,表明 LDL-C 转 运障碍是 NAFLD 发生的危险因素; (4)HDL-C 水平的影响作用:HDL-C 不仅通过逆向转运将 TG 从肝外组织和 介导 TC 从动脉壁内膜转运至肝代谢并 排出体外,还可以抑制 LDL-C 的氧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应激功能,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21。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 HDL-C 水平与 NAFLD 呈负相关性,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