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发展“大城关”情况介绍_第1页
德化县发展“大城关”情况介绍_第2页
德化县发展“大城关”情况介绍_第3页
德化县发展“大城关”情况介绍_第4页
德化县发展“大城关”情况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化县“大城关” 发展情况介绍 德化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0 年 11 月 25 日 德化县辖 18 个乡镇、202 个村(社区),面积 2232 平方公里,人 口 31.6 万。地处闽中腹地戴云山麓,境内海拔超千米的山峰 258 座, 群峰连绵不断,地势起伏跌宕,峰回路转,没有超千亩的平地,交通相 对不便。要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全面发展,难度大,投资量大,且发展慢、 效益差。县委、县政府立足城关地处浐溪河谷盆地,浐溪横贯城区,地 势相对平坦,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实际,提出“大城关” 发展战略并坚 持实施,走出了一条较为适合德化城市发展的路子。 一、主要做法 (一)以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1.扶持发展陶瓷产业。德化陶瓷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 宋,盛于明、清,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是我国陶瓷文化发 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晚清以后,由于战祸连年,德化陶瓷业渐趋 式微。改革开放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德化县把陶瓷业作为支 柱产业优先发展,精心制定并认真实施德化县陶瓷业发展规划,在 领导力量、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传 统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了 陶瓷业的快速发展。1988 年至今,聚集在城区及周边的陶瓷厂家从 229 家增加到 1100 多家,从业人数从 1.2 万人增加到 8.3 万人,产值 从 5400 万元增加到 71.3 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 基地,先后被授予“ 中国陶瓷之乡” 、“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 “中 国瓷都德化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等称号。 2 2.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 村劳动力往城区集聚,原有的城市承载力明显不足,县委、县政府充 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立足城关地区条件较好的实际,广泛学习借鉴国 内优秀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了 “小县大城关 ”发展战 略,旧城改造与新区建 设并举,先后建设了 26 个住宅小区,实施了四期旧街改造,完成了 9 个“城中村” 改造和 18 处房地产开发,动工建设了省级陶瓷民营科技园区等 6 个工业项目园 区,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城关建成区面积由 1978 年的不足 1 平方公 里扩大到目前的 10.5 平方公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在城关 落户的条件;规划建设一批适宜中低收入者购买的保障性住房,满足 部分无房者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需求;积极破解就学难题,免收 中小学生借读费,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通过降 低农民进城门槛,城区人口由 1978 年的 1.03 万人发展到目前的 18.65 万人,城区集中了全县 69.2%的劳动力、72.77%的中小学生、67% 的 经济总量、67.6% 的税收收入,城市化水平达 59%。 (二)以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崛起 1.致力保护良好生态。改革开放以后,德化县陶瓷业迅猛发展, 而传统陶瓷工艺以燃薪龙窑为主,每年烧毁木材 10 万立方米,林木 蓄积量不断减少,甚至出现了不少秃头山,林瓷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 问题。 县委、县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展开关于解决“林瓷矛 盾” 的大讨论 ,并于 1982 年作出“ 以电代柴, 发展瓷业”的战略决策, 之后,又推广应用柴油、液化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实现了清洁生产, 目前全县近 90%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10%左右 使用液化石油气、柴油,结束了“以柴烧瓷 ”历史,解决了“林瓷之争” , 3 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并实施封山育林,森林资源储量直线 上升,全县林木蓄积量 1245 万立方米,占泉州市的一半以上;森林覆 盖率 77.3%,居泉州市首位,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先后被评为 福建省、全国绿化模范县。 2.致力推进污染治理。落实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严把项目准入关,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 制度,禁止引 进审批重污染型 项目,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了城市污 水处理厂和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同时不断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和垃圾收 集点,提高了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率,污水处理率达 82.2%,2007 年 以来共削减化学需氧量 1187 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7%。扎实推 进污染治理,抓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脱硫项目,2007 年以来 共削减二氧化硫 433 吨。通过环境保护和治理,德化的空气和水质优 良,城区 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 区标准,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96%以上,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遥 感卫星图像和有关统计数据,德化县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 29 位, 福建省首位。 3.致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循 环经济先进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德化县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加强循环经济关键节点技术攻关,抓好微纳米钙系列产品、竹制品废 料回收利用、废瓷回收再生陶瓷等循环经济项目,着力发展低碳经济, 万元工业产值能耗由 2003 年的 2.58 吨标准煤下降到 2009 年的 1.26 吨标准煤,形成了独具德化特色的“1+3+1”(前 1 指经济社会生态循 环,3 指产业间、产业内、企业内部循环,后 1 指社会废旧资源处置再 生利用和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 4 “三赢”发展,全县呈 现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 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三)以陶瓷文化铸造城市灵魂 1.注重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德化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孕育了底 蕴深厚的陶瓷文化,本着“不让城市在改造、 扩张中失去记忆” 原则, 以续写历史的心态,正确处理好历史文物保护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 的关系,科学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 开发中保护、在开发中传承,延续瓷都历史文脉。如位于城东的屈斗 宫古窑址,1988 年 1 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是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 陶器外销和宋元 时期中外贸易友好往来重 要的历史见证,在开发城东时,不仅制定了屈斗宫古窑址保护方案, 还对其进行了维修保护。 2.注重陶瓷文化载体建设。为更好地展现精湛的制瓷工艺和悠 久的陶瓷历史,在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的同时,注重加强陶瓷文化载体 建设,建成了陶瓷街、全国唯一一所由县级财政支撑办学的大专院校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 学院、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并在瓷都广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瓷雕 “渡海观音 ”及陶瓷五行柱,在瓷都广 场沿溪 栏杆成功设立了展示陶瓷 名家名作的玻璃柜,成为展示德化陶瓷文化的重要窗口,彰显了德化 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增加了德化城市的厚重和深度。 3.注重培育陶瓷创意文化。立足陶瓷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发展陶 瓷文化创意产业,建成了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吸引了 20 多个国家 300 多位著名陶艺家前来创作交流,并成功举办中韩陶 艺家交流研讨会、福建省陶瓷艺术与陶瓷旅游品设计评比大赛、中国 5 瓷都德化月 记窑国际当代陶艺家(柴烧)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陶瓷技 艺交流活动,推动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实现“产业文化化、 创意产业化”奠定了坚实 基础。 (四)以管理创新提升城市形象 1.坚持集约发展。德化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 ”的山区县,耕 地极少,仅占总面积的 6.3%,且由于 历史原因,城区企业厂房遍地开 花,建设用地显得更为紧张。为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 坚持堵疏结合:一方面,从 2002 年起在县城规划区内停止审批新投产 工业项目的零星用地,堵住了土地无序开发的漏洞;另一方面,根据 山区的特点,积极向荒山进军,大力发展“ 工业梯田” ,将工业项目园 区建在城区周边的山坡荒地上,先后建成了鹏祥、诗墩、宝美等工业 项目园区,其中鹏祥、宝美等项目园区的土地 80%为山地,并提供资 金、技术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上山,吸引了 147 家企业入驻,腾出了 发展空间,实现了集约发展。 2.实行从严管理。根据城市管理工作涉及职能部门较多的实际, 建立了由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行政执法、市政公用、环保、卫生、 工商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实行部门联动,统一执法,不定时 开展夜市餐饮、 “门前三包” 、流 动摊点、店外店、占道作业、 “牛皮癣” 广 告、农贸 市场的卫生状况、营业秩序、车辆停放等专项整治,依法对影 响市容市貌和城市交通安全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增强了震 慑效果,提高了执法效率。同时明确部门职责,避免执法真空和重复 执法,如道路开挖,都要经过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审核同意方可动 工,有效地避免了道路到处开挖。坚持“露 头就打” 原则,加强“两违” 建筑管理,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章建筑的产生。成立县建筑外观审查 6 领导小组,严格把好每一张建筑设施图纸,确保不变样、不走调。通过 实行严格的城市管理,1993 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并连续三次通过 复评;2008 年荣膺首届“全国文明县城” 称号。 3.推行市场运作。树立城市经营理念,依托县土地收储中心,以 “完善设施,促使增值,再行出让”方式进行运作,最大限度地促使土 地增值, 2006 年以来共出让经营性房地产用地 36 宗 4.78 亿元,有效 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化配置功能, 整合盘活各类城市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城市建设,以 BOT 方式建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并将城市户外广告经营权等无形 资产推向市场。同时,积极推进市政公共设施由政府全部“买单” 向多 元化投资、多主体承担转变,拓宽融资渠道。如城区夜景亮化工程,先 有政府统一规划,再按照“业主自筹为主,政府 拨补为辅” 的办法实施。 二、经验体会 1.要前瞻性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对城市建设具有很 强的导向性。规划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就会出现“短命” 规划,城市 建设就走不出“拆了建,建了拆 ”的死胡同,将极大浪 费人民群众的血 汗钱。因此,要立足本地实际,坚持“近期与 远期相结合, 规划一步到 位,建设分步实施” 的原则,前瞻性规划,合理划分城市工 业、商 贸、 住宅、文化、休闲等功能分区,夯实城市建设基础。 2.要个性化建设。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鲜明的特色是城市的品 牌,特色不明显、没有独特风格的城市,不可能有影响力,更不可能有 吸引力。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一方面要善于挖掘自身独特的自然和 人文禀赋,并在城市规划、建设环节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要明确城市 7 发展定位,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和富有表现力的城市天际轮 廓线,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 3.要接力赛推进。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建得好就能流传百世, 建不好就会成为历史的垃圾。因此,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到 “一张图纸 管到底” ,严格项目各个节点建 设,加强项目跟踪督查,避 免建设过程中“走样”和“ 变调”,而且决不能因 为领导的变更而变更, 而应持续推进,即使确实需要调整,也要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这样 城市建设才能建出精品、多出精品。 4.要规范化管理。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健全的城市管 理机制,城市管理就会杂乱无章。因此,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 原 则,形成系统概念,对城市事物进行分类,由此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 方法,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注重公平和协调,加强政府和市民之 间的互动,解决部门之间相互掣肘问题,才能避免城市管理产生缺位、 错位、越位问题,推动城市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今后思路 今后,德化将正视规划滞后问题较为明显,规划实施缺乏刚性约 束,城市立面整体效果较差,城市文化内涵有待提升等存在问题,从 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努力把德化建设成为宜居 宜业的城市。一是高起点规划。以城市发展的意识,对未来发展做前 瞻性的预期,高起点规划,使城市建设跟得上时代,经得起检验。围绕 把德化建设成为国际陶瓷艺术城、全国旅游养生村目标,聘请高资质 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广泛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合理布局空间,围绕地形地貌,结合风象原理,对城区功 能分区进行科学布局。在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指导下, 8 加快编制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完善城市 规划体系,科学指导城市建设。二是高标准建设。把握交通条件改善 契机,主动融入泉州“一小时经济圈” 和沿海城市群, 树立城市建设精 品意思,重视各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精心设计,突出城市大型城雕、 高层建筑等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打造标志性建筑精品。严格规划实施, 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留足城市发展空间和绿化用地。发挥县 建筑外观审查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建筑物外部色彩研究,探索城市 建设主基调,使单体建筑富有特色,建筑群体和谐统一,形成区域的 总体美与和谐美,彰显独特的建筑风格。注重文化注入,突出陶瓷文 化主题,加大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抓好陶瓷文化载体建 设,扩大瓷都文化品牌影响力;发挥浐溪横贯城区优势,充分挖掘山 水文化,把山水文化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城市的底蕴和灵 性。三是高水平管理。创新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