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菊与刀》看中日“耻感文化”的差异性_第1页
由《菊与刀》看中日“耻感文化”的差异性_第2页
由《菊与刀》看中日“耻感文化”的差异性_第3页
由《菊与刀》看中日“耻感文化”的差异性_第4页
由《菊与刀》看中日“耻感文化”的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由菊与刀看中日“耻感文化”的差 异性 【摘 要】 “耻感文化 ”简称“耻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耻感文化 ”以“耻”为 核心,并被纳入道德范畴之内。不同国 家和民族对耻感文化的阐释不尽相同, 本文以菊与刀为切入点,选取中日 两个民族为典型代表,着重分析中日 “耻感文化”在起源发展、表现形式、内 涵意义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 中国论文网 /5/view-4071246.htm 【关键词】耻感文化;耻文化; 民族;差异性 一、鲁思本尼迪克特与“耻感文 化”的提出 提到“ 耻感文化” ,大多数学者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会想到美国著名女学者鲁思本尼迪克 特,在她那本蜚声中外用以研究日本民 族性格的经典著作菊与刀当中,本 尼迪克特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内核分为 以罪恶为基调的“ 罪恶文化 ”和以耻辱为 基调的“耻感文化 ”,在论述当中,本尼 迪克特基于大量的史实材料和亲身搜集 的一手资料,创造性的提出日本偏重于 耻感文化这一结论。在她看来,其典型 表现便是“耻是德的根本,日本人将耻 辱作为他们原动力” 。关于中国文化是 侧重于“耻感文化 ”还是“罪恶文化”,学 界争议颇多。日本学者森三树三郎曾指 出,与日本相比较,中国“耻的文化” 倾 向更强一些, “耻的文化” 的真正发源地 是在中国。i 二、中日“ 耻感文化 ”起源背景的 差异性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耻感 文化起源于先秦,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得 到丰富与发展,经后世各流派学者的阐 释补充日臻完善。在说文当中, “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被解释为“辱也。从耳,心声。 ”。 六书 总要对这一含义进行了更具体的论述, 指出“耻,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 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 ”在我国传统文 化当中, “耻”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 种道德约束力,是一种由内而发的以 “耻辱感”为内核的自觉性与自律意识。 早在尧舜时期,统治者便注重利用人们 的“耻辱之心 ”来制定各种耻辱刑,管理 社会,约束民众, 尚书大传里便有 关于耻辱刑的记载。中华民族道德体系 中所蕴含的“ 耻辱之心” 古来有之,这种 “以之为耻”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各个阶层 人们的头脑之中,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 化因子。 与中国耻感文化土生土长的特性 相比,日本民族性格中所蕴含的耻感文 化则带上了浓重的“ 舶来”色彩。作为一 个狭隘的岛国,由于受地理环境、资源 人口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日本并未创 造出完整独立的文化体系。作为“汉文 化圈”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家,日本政治、文化、宗教、艺术等很 多方面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然而,日本复制的,终究只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形式,而非内容。 “本尼迪克特笔 下的日本耻感文化的形成历程,是 通过汲取外来形式而形成逐渐适应自身 内涵的本土化的制度规范,进而促进自 身内涵突变性的系统化,原初的、世俗 的、零散的内涵飞跃为升华了的、学术 锤炼了的、系统化的内容,形成耻感 文化 。 ” ii 与中国耻感文化相比,日本 耻感文化更像是附加在其民族性之上的 一种外来因素。 三、中日“ 耻感文化 ”内涵意义的 差异性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当中,对“耻” 的论述可谓俯拾皆是。 “耻感 ”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意义一直 受到各学术流派的极高重视。而对“耻 文化”内核论述最多、最精、最完整的, 当属儒家。 “孔子对耻感文化的论述范围 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心理感受、道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修养、人们的社会行为及其评价、国家 的政治活动、对人民的教育等各个方面, 并通过慎独、内省、反求诸己、改过迁 善、见贤思齐等修养功夫的配合,广泛 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 iii。 “不耻下问” “知耻而后勇 ”“行己有耻”等是其代表性 论断。另一方面,耻感文化也是孔子 “仁政”和“以德为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孔子看来,与其用禁令和刑罚来 约束百姓,不如用靠道德和礼制来教化 百姓,让他们更懂得羞耻之心,自觉约 束自己的行为。这一思想不仅是儒家关 于“耻感文化 ”论述的核心,亦是我国整 个传统文化体系中耻感文化内核所在, 它强调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约束。孟子 发扬了孔子关于耻文化的论述,更振聋 发聩的提出“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 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 人有?” iv。 陆九渊集 人不可以无耻 中则记录了宋代著名理学家对耻感文化 的精彩论述:“ 夫人之大患,莫大乎无 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与中国耻感文化所包含的自觉的 道德约束意识不同,日本耻感文化更多 的与“名誉”等词联系在一起。作为耻感 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本人很在意社会上 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本尼迪克特指出,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耻辱感占有最高地 位。谨慎计划、 “三思而后行 ”、尽可能 避免别人的非议,是赢得名誉和社会地 位的重要途径。在日本,一个人只有被 家族之外的其他社会集团认可,才会得 到家族及他人的尊重。反之,如果,一 个人的名誉遭受损坏,他不仅会感到极 深的耻辱,更会面临众叛亲离的境地。 因而,与名誉直接挂钩的“耻辱” ,是一 种很有分量的外在强制力, “耻辱” 的威 胁将使得日本人战战兢兢的计划好每一 步以避免差错,耻辱的含义更多的侧重 于他人的非议所导致的名誉的损失,而 并非内心自觉的羞耻意识。日本人在采 取行动时,并不以内心的善恶是非标准 为评判标准,他们更愿意遵循一种自上 而下灌输给他们的行为准则,耻感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便与这一类准则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 在日本耻感文化与个体内心的道德意识 无关,它只是作为一种外在强制力而存 在,它是一种类似于法令的东西,是机 械的。 四、中日” 耻感文化 ”表现形式的 差异性 概括而言,中日两国耻感文化在 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为“内省” 式与“外辱”式的差别, “自觉性”与“强制 性”的差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 “耻”是一种由内而发的“耻辱感”,是一 种带有自律意识的个人内心道德底线。 而在日本文化体系中, “耻 ”则是社会或 他人的不好评价、非议等给自身带来的 困扰,与道德无关。因而,中国耻感文 化衍生出了以“ 忠、孝、仁、义 ”为代表 的道德观念体系,它教导人们以耻辱之 心为基础,通过内省的方式强化个人道 德修养。 论语学而中所记载的“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人对自身“内省式思考 ”的典型思想,孔 子曾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 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耻”在 孔子眼中,业已由“ 修身”上升到“治国 齐家平天下” 的高度。 “内省式 ”的耻感文 化之所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 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在古人眼中,人人皆 应有羞耻之心。 日本虽然也有自 己的“忠孝仁义 ”观念,然而, “忠”是对天 皇和上级的绝对忠诚, “孝 ”是以“负债”为 基础的计算分明的“ 报恩”行为, “仁”则一 直徘徊于日本道德体系的边缘, “义” 更 多时候与“忠 ”相对立,带有贬义色彩。 根据本尼迪克特的描述,日本国民是一 个“极端自尊,在乎名誉,害怕失败、 被辱和讥笑” 的民族, “别人的评价 ”成为 “日本人人格塑造的主要动力” ,他们眼 中的人生存在价值完全依赖他人对自己 的承认。 “日本人持久不变的目标是名誉, 这是博得普遍尊敬的必要条件。至于为 实现这一目标而使用手段则根据情况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决定取舍。 ” v 而这种因惧怕“名誉败坏” 而产生的羞耻之心在中国士人看来则是 可耻的,在中国文化当中,修身是为了 养性,而决计不是为了赢得世人的赞许 和名利。 五、中日耻感文化社会功能的差 异 社会功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 日耻感文化对政治及社会管理的不同效 应。在中国,将“ 耻” 引入政治及社会管 理领域肇始于尧舜时期的“耻辱刑” 。作 为古代刑罚中级别较轻的刑罚,耻辱刑 之所以被持久重视并广泛采用,原因便 在于它成功利用了人们的羞耻之心,从 而在社会大众间制造了一种无形的道德 约束力。前文中提到的孔子所言“道之 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则是将“ 耻辱” 嵌入到社会管理之中的典范之语。也正 因如此,才有了吕氏春秋顺民中 所记载的“越王苦,会稽之耻” 。和平时 期, “耻”是管理社会的有效手段,动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时期, “耻”则是“报仇雪恨”的不竭动力。 战国初年,魏惠王“ 东败于齐,长子死 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惠王会对孟子说:“ 寡人耻之 ”。司马迁 宫刑之后的奋笔挥毫,越王勾践卧薪尝 胆的复国之行,直至 21 世纪“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均体现了 “耻”在激励人们不断奋斗上进方面独一 无二的功能。 而在日本,与“ 名誉 ”和“地位”紧 密相连的“耻 ”,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社 会的等级秩序与专制制度。为了避免 “耻辱”,将“忠”奉为第一要义的日本人 可以为了国家和天皇“ 死不旋踵 ”,牺牲 自己的一切。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 当中曾别具意味的指出“ 日本人在自己 的战争宣传手册中无不强调全世界的 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 ”日本海军宪兵最 著名也最令人费解的一条诫令便是: “在遭到鱼雷攻击而不得不弃舰时,也 必须以最出色的姿态转移到救生艇上, 否则会被世人所耻笑。 ”,对于他们而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战败便会身败名裂,屈服便会遭受到社 会嘲讽。然而,当天皇受降诏书下达的 时候,这些发誓要血战到底的日本士兵 却可以立刻放下武器投降,天皇的命令 便是圣典一般,违背了它将是另一种耻 辱。耻感文化对于日本社会最重要的作 用,便是强化人们对于等级制度的忠诚 之心和对于天皇的绝对效忠与奉献,个 人善恶好恶是被摒弃在外的。中国传统 中, “耻”不仅是普通民众心中的道德标 准,亦是统治阶层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而在日本, “耻 ”则是下级对上级忠诚的 表现形式。理解这一点,对我们认识耻 感文化和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各民族文化 之间的差异性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注释: i 森三树三郎:名与耻的文化_ 中国_日本_欧洲文化比较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