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分析_第1页
手术部位感染分析_第2页
手术部位感染分析_第3页
手术部位感染分析_第4页
手术部位感染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二 手术部位感染分析 1-12月手术部位感染科室分布图 全年手术部位感染21例,其中 1类手术切口全年共598例,感染7例,感染率1.17% ,外二科6例,外一 1冽。 3类手术切口感染5例,外二3例,外一科2例 4类手术切口感染9例,外二1例,外一科8例 可以看出我院外一科在4类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上存在一定局限,外二科在I 类手 术切口感染预防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下面重点分析I类手术切口感染: 表1 1一12月份I类手术切口统计 手术部位 感染发病率 手术种类 手术 例数 感染 例数 率% 疝手术 78 1 1.28 乳腺手术 28 0 0 甲状腺手术 8 0 0 其它普外手术 6 髋关节置换术 22 0 0 其它骨科手术 439 4 0.91 开颅手术 17 2 11.76 合计 598 7 1.17 表2 外一科、外二科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 围手术期用药 手术 例数 围手术期 未用抗菌 药物 术前未用 抗菌药物 术前0.5- 2小时 用药 术前1天及 以上 用药 术后用药 科 室 例数 例 数 占比 % 例 数 占比 % 例 数 使 用 率% 例 数 使用 率% 例 数 未 用 使用 率% 使用 24小 时 使用 24小时 外 一 120 69 57.5 25 49 10 19. 6 18 35.3 50 1 98 36 14 外 二 478 100 20.9 322 85.2 7 1.9 49 14.3 378 0 100 28 350 合 计 598 169 28.2 347 80.9 17 4.0 67 15.6 428 1 198 64 364 二、总结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本年度1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1.17,达二甲标准 (一)感染相关数据总结 1、本次感染病历中,急诊手术4台,择期手术3台,其中4台为骨科手术,均有植 入物,且使用外来器械。2台为脑外科手术,1台为外科疝手术。 2、从感染送检的标本来看,有3例送检,送检率42.85%。感染病原体分别为里昂 葡萄球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溶血葡萄球菌1株。 3、该7例感染中2例表浅切口感染,3例深部切口感染,1例器官腔隙感染 4、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手术、人工装置(4例)、使用引流管(2例)、糖尿病 (1例) 5、从预防用药来看,只有1例执行术前0.5小时用药,手术超过3小时均未使用抗 菌药物。 (二)分析 1、外二科脑出血患者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其感染的危险 因素有:急诊手术,放置引流管。从感染的重点环节和相关因素来看,可能与以 下因素有关: (1)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中备皮是感染的重要环节,据我对急诊病人手术头部 备皮的观察来看,备皮由护工完成,备皮过程中割破皮肤的现象常见,且头部用 有菌的胶口袋铺垫,均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 (2)手术时间长,术前及术中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 (4)手术室人员多,走动频繁,增加空气微粒的漂浮,也是感染的相关因素 (3)术后管理:术后入住ICU,术后切口换药的及时性、无菌操作、手卫生等均 是感染的相关因素。 2、外二科4例骨科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准备不充分、植入物的放置、引 流管的使用,1例糖尿病患者。从感染的重点环节和相关因素来看,可能与以下 因素有关: (1)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植入物和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存在较大隐患。首先 ,植入器械和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均在手术室完成,手术室的清洗条件简陋,再 加上用快速灭菌锅进行灭菌,清洗灭菌效果不能保障。 (2)术前外科洗手不规范,马虎,单层手套,均增加感染风险 (3)术中操作组织处理不当、止血不彻底、切口冲洗不够,切口缝合张力过高 、缝合部位缺血、引流管放置不当或局部存在死腔等,均可增加术后手术部位感 染的机会。 (4)手术室人员多,走动频繁,增加空气微粒的漂浮,也是感染的相关因素 (5)术后管理:术后切口换药的及时性、无菌操作、引流管能否保持通畅、手 卫生等均是感染的相关因素 (6)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不规范:时机不当,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三)外科系统1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统计: (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422比例,使用率72.76%,超过30%,其中外一科预防使 用39例,使用率37.9%,外二科预防使用478例,使用率达80.13,严重超标。 (2)在预防用药中:术前术中不用抗菌药物术后用药的347人次,占80.89%,其 中外一科25人次,占本科49.02%,外二科322例,占本科85.2%;能在术前2 小时内用药17人次,占3.96%;其中外一科10例,占本科19.6%,外二科7例,占本 科1.9%;由此看出,在预防用药的时机选择上,两科都存在很大问题。 (3)术后用药时间长,平均4.77天,其中外一科平均2.88天,外二科5.02天, 均超过用药规范。 综上所述:我院I 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间长, 切口感染预防过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