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  教案2014(9月28日版)_第1页
《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  教案2014(9月28日版)_第2页
《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  教案2014(9月28日版)_第3页
《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  教案2014(9月28日版)_第4页
《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  教案2014(9月28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华传统 美德 课题名称 传统美德概述 课型 新授课 民警教师 工作单位 海口监狱 课时安排 2 课时 授课题目(章,节或项目): 部局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传统美德概述 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篇之讲,在课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主要 内容有三: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内涵、弘扬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 是传统美德的基石,人本主义是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对后面各章系统阐述传 统美德的核心理论起到概况理解、引起兴趣的作用。 由于服刑人员年龄结构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心理失衡、道德缺失普遍存 在,一些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我封闭现象严重,对强制性学习缺乏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服刑人员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事例的探究交流,使服刑人员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辨析传统美德丰富内涵的能力;培养其 传承美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服刑人员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体验和认同,深 刻认识传统美德对人的重要影响,提高服刑人员愿意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树 立法德并重的时代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2、教学难点: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人本主义是传 统美德的精神内核。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教学准备:统编教材、参考资料、 教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服刑人员的积极性,调动 其以往的生活经验,以丰富、新颖的信息来吸引服刑人员的注意力,缓解由单 调、简单、固定的狱内生活带来的压抑感,体现了狱内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 2 想改造性。 教案主页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学 方法 和手 段 时 间 分 配 缺德事例(图片)导入: 这些问题严重吗? 追根溯源:审视当今个人和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 个源头利益驱动,道德迷失。 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被说成这样,大家请看网络上的一则报道(兰德) 。讲 仁爱、重道义,以德服人的中华文明古国,怎么会是这样? 今天,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学习、探讨一个话题:中华传统 美德。 简介教材第一章内容,进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这是人类文明七大发源地,这是几千年前古墓出土的文字。说中国话,写 方块字。传统文化是传统美德的基石,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灵魂) 。 要了解传统美德,先得了解传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人,其实是一 方文化养育一方人。 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我们从哪里来?) (一)传统文化 从语言和文字引入感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介绍传统文化。 1、广义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从远古至清晚期(1840 年以前) 的中国古典文化体系,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 期历史发展的积淀物。 2、狭义的传统文化:儒释道传统经典,是文化之核心。儒家伦理文化是主 体,现世主义世俗幸福,修身重德,齐家家庭责任,达则兼济天下。 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三大支柱。 以“传统伦理思想演变”说明中华民族传统:修身重德 立身治国,讲明 白“我们从哪里来?” 文化有四个层面,物质、制度、行为变化很大,但精神内核相对稳定。中 华文化的内核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二)传统美德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 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 道德,简单说即“天道人德” ,什么是天道,大自然的规律,何为人德,人 顺天而为就是有德,逆天行事就是悖德。 2、传统美德是指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升华、凝聚的优秀民族 精神,包括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品质、民族情感以及由此派生的行 为习惯、礼仪规范、风俗习惯。 仁爱孝悌 谦和好礼 诚信知报 精忠报国 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 见利 结合事 例提问 导入法 激起思 辨 简介框 架 结构概 述 指出重 点 指出关 键词 概念简 介 流程图 简要概 括 概念通 俗化口 语化 5 分 钟 10 分 钟 10 分 钟 3 思义 勤俭廉正 笃实宽厚 勇毅力行 个 读、 领读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学 方法 和手 段 时 间 分 配 二、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我们是谁?) (一)人本主义是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重点) “人本”是相对于“神本”和“物本”来说的。这里所说的人本主义是一种精 神,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充分注重、尊重人格尊严的精神。 1.人性为本,别于禽兽。孟子: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 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生命来自父母、 祖先,孝是爱心的原点,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触动内心柔软部位唤醒人性道德 良知。孝触动心灵爱的开头)动物有没有五伦八德? 2.人有价值人有尊严 中国现世主义务实传统:把生活过好。 人生几十年,儒家特别重视活好这辈子,活出模样来。举例:古代逆境积淀发 酵,终成大器的例子! 3、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个人都追求有尊严的美好生活,特别是服刑人员期盼获得尊重的心理更 加强烈。 一个人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内求 VS 外求) (行有不得,反求诸 己) 人必自尊然后才受人尊重。战胜“三无” (无用无助无望)感觉,绝不能自 暴自弃。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换一种说法容易理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 。 “人为贵”意指人是万物之灵,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大脑图片) ,既承认了 人的作用和价值,又指出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自我提升空间。 “人本主义“对服刑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连自身的价值都 得不到肯定,就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载体,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才有希望, 这一点对于服刑人员更具积极意义。 (二) 注重整体主义和民族大义 1.从历代名臣看整体主义和民族大义。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人,他们爱人爱己、爱国爱家的感人故事被传颂至今, 他们有着标准的中国人的胸怀,他们胸怀天下,他们的人生路线图就是: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图互动:找找名言中意思相近的字) 2.整体观和民族观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因此,传统美德高度重视整体主义和民族 大义。以钱老榜样说明。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 有人会说,我能和这些大人物比吗?能!请问,有谁不是在服务社会、服 务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三)注重伦理特色 人类社会离开伦理就会乱套。解决道德问题,从哪入手?孔子和曾子的一 次对话,写成一本书孝经影响中国几千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 对比 人本、 神本、 物本 提问互 动 分析 “三无” 人本主 义重要 激励启 迪:承 认价值 是自我 提升的 前提 先分析 后图示 运用孝 的感染 力和 “理论 逻辑” 第一口 菜夹给 谁? 第 二 部 分 共 30 分 钟 4 也。 ”(路线图:修齐治平。举例:虎妈家教 某某家教) 。 看看其逻辑推理:有伦理道德的人才有孝心,才有责任感,这样的人才会成为 家庭的顶梁柱、国家的栋梁,所以伦理道德才是教育培养人大根大本的事,五 伦八德解决的是人生大根大本的事。 (重点,重复一遍) 。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学 方法 和手 段 时 间 分 配三、弘扬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到哪里去?) 回顾导入:物质提高,精神怎贫乏了?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文化认同和 道德自信在今天非常重要、急迫。 (一) 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重点) 从“七个认同”进行论述:社会主流、民间、家族、家风家教、国内、日本、 欧洲。 从钱王之善体会“如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成对存在,我为何不能为所欲为? ” 从季羡林先生一辈子研究文化发展规律,得出的结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 河西” ,从发展趋势上看,21 世纪,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将重现辉煌。 从日本天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 丰富的信息对比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我们民族优秀的核 心价值观感到自豪和自信,以道德自信应对信仰危机。 (二)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反映 以表格方式归纳: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表现。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其中变化是永恒的辩证思维深刻影响我们。传统美 德要有生命力,就要适应时代变化。 作为服刑人员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参考:勤奋学习(特别是学好中华文化) 、努力改造,立志把自己铸就成合格的 社会公民上,增强家庭责任感,回报家庭, 回报社会。 季羡林:“一个文化,不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得多么辉煌灿烂,如果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销声匿迹,成为夏天夜空中 的流星。打一个未必很恰当的比方,一种植物,必须随时嫁接,方能永葆青春, 放任不管,时间一久,就会退化。 ” (三)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难点) 回顾: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线穿:以人为本,民为邦本 对比寻找源泉:中华十大传统美德 VS2001 年公民道德建设纲要VS2014 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对道德“善恶”命题给出的方向是:人性向善。 (四) 传统美德与教育改造相结合是德治与育人的具体实践 信息激 活思维 重点讲 家族与 日本视 频 与改造 反思紧 密结合 难点 寻找共 同外 引导寻 找共同 之处 (对比 划线) 三改区 第 三 部 分 共 30 分 钟 5 如果道德(礼乐)得不到重视,光靠刑罚是远远不够的。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 马基雅弗利:“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 少的。 ”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人有精神信仰,才有追求、才有寄托、才有敬畏。 别 教案末页 小 结 概括课程主要内容,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 目的,就是使服刑人员通过接受传统美德教育达到重建正 确道德认知,重树对道德的信仰,将德融入日常的改造生 活中,通过道德的潜移默化影响思想行为,从而将自己改 造为合格公民。愿大家找到来时的路。(图和背景音乐) 失去了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失去了精神追求的人生, 忙碌也只是填补心灵的空虚!齐善鸿 教授 3 分钟 作业安 排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