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宏观第十四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_第1页
14.宏观第十四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_第2页
14.宏观第十四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_第3页
14.宏观第十四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_第4页
14.宏观第十四章 思考题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思考题详解 一、思考题 A:基础知识题 1、C 2、D 3、C 4、C 5、A 6、B 7、C 8、B 9、A 10、C 11、D 12、A 13、B 二、思考题 B:名校试题及历年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 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 GNP(或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 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 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理论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2、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 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 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 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 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 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 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 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 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 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 和创新论。 2 3、加速原理:指收入变动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当满足 不存在闲置未用的过剩生产能力和资本-产出比不变两个假定前提时,产品需求 增加引致产品生产扩大,为了增加产量,就要求增加资本存量,要求有新的投资。 也就是说,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 4、乘数-加速数模型: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 动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加倍变动,加速数原理表述了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动,投资 的加速增加的现象。系数加速数模型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在国民收入中, 投资、消费和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 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 (二)简答题 1、 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的变化将对国民收入 产生什么影响?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 ,假如其他条件不变, 储蓄率的变化将对国民收入增长率产生什么影响?这两个结论有矛盾吗?如何解 释这个“矛盾”? 答:(1)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如果储蓄增加,则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减少,居民用于消费的支出 将减少,从而一国经济的总需求将减少,一国经济将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一国经 济中的总产出也将减少。因此,储蓄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 (2)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国经济的增长率为: ,其中 G 表示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 ,s 表示储蓄率(YsGv Y/ )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 ) 。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可见,储蓄S/ K/ 率水平的提高,将提高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储蓄率的降低将降低一国国民收 入的增长率。 (3) (1)和(2)中的两个结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1)和(2)中两个 理论分析储蓄对国民收入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主要是从短期 来考虑一国储蓄水平对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在短期内,储蓄的增加将会造成可 3 支配收入的减少,消费水平的降低,总需求的不足,一国国民收入的下降。但是 在长期内,一国的较高的储蓄水平,会增加一国经济中的资本存量,从而提高经 济的长期增长率。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是从较长的时 期内考虑了储蓄对一国资本存量的影响以及对一国国民收入的长期影响。因此, 从不同的时间范围来理解以上两个结论,两者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2、简要评价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答:(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 于 1948 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 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2)假设前提包括: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 S 是国民收入 Y 的函数, 即 SsY(s 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 。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 L 和资本 K。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 存在资本折旧问题。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生产规模报酬不 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存 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 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vsYG Y/Y(即经济增长率) ,s 表示储蓄率 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 Y(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 K/Y) ,且 vI/Y。方程表明, 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 二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GI/Is,式中I/I 为投资增长率,即 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 表示资本生产率Y/I,即哈罗德模型中 v 的 倒数。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是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的 比率,且 G 表示投资增长率。二者的公式尽管其表达内容各异,但实际上是一回 事,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达为: svG 4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凯恩斯理论中关于储蓄-投资分析的理论 为基础,即经济增长的均衡能否实现,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系数的高低, 并且要求社会上每一时期的储蓄额必须等于和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为实现一 定的经济增长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既可以提高或降低资本-产量比率, 也可以提高储蓄率与增加投资等等。 (4)哈罗德-多马模型在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中有着特别重 要的影响,是新古典学派、新剑桥学派分析经济增长模型的出发点。但这一模型 忽视了投资预期这一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不能解决经济中因投资预期 未实现而导致的问题。 注意四个要点是:(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提出人;(2)分别说明哈罗德 的模型公式和多马的模型公式;(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即以凯恩斯 理论为基础;(4)哈罗德-多马模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3、 简述引起生产率增长的因素。 答:生产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是劳动力增加和生产率 增长的一个函数。换言之,除非增加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的人数,即增加劳动力, 或者工人使用相同数量的投入(譬如时间和资金)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否则经 济就不会增长。生产率增长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率的、远远超过其它要素的决定性 因素。引起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知识存量的增长 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 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 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 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 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 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 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包括: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 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 5 作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 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生产率的增长。 (2)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劳动或人力资源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的质量。从劳动投入的数量 来说,劳动投入量受到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就业人数 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人数的增 加,至多只能增加一国的产出总数,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劳动的质量包括 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体力,个人的追求、价值取 向等等,在现代世界中,劳动的质量比劳动的数量更为重要,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变化 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增长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结构转 变迅速。从部门来看,先是从农业活动转向于非农业活动,后又从工业活动转移 到服务性行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 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从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来看,以 前要把农业劳动力降低 50 个百分点,需要经过许多世纪的时间,现在在一个世 纪中,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的百分比减少了 30 个到 40 个百分点则是由于迅速 的结构变化。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 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 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3)资本积累 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包括 原材料存货、在制品、成品、零部件存货等等) 。从工业革命以来,资本数量的 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率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 时,资本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效、先进的资本品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既是经济增长 的体现,也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存量是制约经济增长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虽然 我国具有高储蓄的优点,但从人均水平看,我国的资本存量还是很低,这就要求 6 我国首先是继续发扬高储蓄的优点,为资本的积累提供好的基础,其次要注重资 本投资的效率,尽量使少量的资本产生较高的收益。 (4)技术进步 在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四种要素中,技术是最重要的要素,原因在于, 相对于其它三种要素而言,技术进步既不会受到总量上的限制,也不会出现边际 报酬递减的情况。土地、劳动、资本要素都受到存量的限制,同时具有边际报酬 递减现象,这就决定了这些要素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效应是递减的。根据新古典经 济增长模型,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会收敛于均衡路径上,而原因 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新生产要素的采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 新产品或新劳动的引入等。技术进步不会产生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同时知识储 存量可以由人类创造出来,这就决定了技术不存在存量上的限制。 (需删除)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存量,当这种存 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称为现代经济高比率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源泉。但知识 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 改良等中间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中介要素的投入,这些中介要素是, 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 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对技术要适宜运作作出准确的判断等等。所以,技术进步 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 (5)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 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成 功加入 WTO 为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接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与此 同时,党中央一直积极倡导的创新意识正在普遍为企业界和全社会所接受,技术 进步的作用正在日趋明显。这些制度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率 的增长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4、为什么说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均衡条件类似于刀刃上的平衡? 答:(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 7 多马于 1948 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 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其假设前提包括: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 S 是国民收入 Y 的函数, 即 SsY(s 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 。 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 L 和资本 K。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 存在资本折旧问题。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生产规模报酬不 变,即生产任何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存 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 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vsYG Y/Y(即经济增长率) ,s 表示储蓄率 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 Y(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 K/Y) ,且 vI/Y。方程表明, 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 二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GI/Is,式中I/I 为投资增长率,即 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 表示资本生产率Y/I,即哈罗德模型中 v 的 倒数。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是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的 比率,且 G 表示投资增长率。二者的公式尽管其表达内容各异,但实际上是一回 事,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达为: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凯恩斯理论中关于储蓄-投资分析的理论为基础, 即经济增长的均衡能否实现,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系数的高低,并且要求 社会上每一时期的储蓄额必须等于和全部转化为投资。这样,为实现一定的经济 增长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既可以提高或降低资本-产量比率,也可以 提高储蓄率与增加投资等等。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 svG 8 影响,是新古典学派、新剑桥学派分析经济增长模型的出发点。但这一模型忽视 了投资预期这一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不能解决经济中因投资预期未实 现而导致的问题。 (2)由于实际增长是许多各不相同的决策者的预期、决策和失误等多种因 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人们没有理由期望经济活动在实际中长期持久地按照“有保 证的增长率”增长下去。 同时,还应该考虑就业水平这一因素,说明实际增长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二者 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 长率。简言之,按照哈罗德的说法,首先,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增长就必须等于 Gw。其次,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GA=GW =s/v=sd/vr=n=GN 这一等式表明了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如果上式所表明的条件得到 满足,那么经济活动就会按照 s/v=sd/vr=n 这一比率增长。在实现经济活动中, s/v=sd/vr=n 这一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因此哈罗德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 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 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 GN=GA=GW 这 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 增长。 也就是说,在投资与储蓄不相等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资本-产出比,即调 整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达到均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资本 与劳动力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通过资本-产出比的变动便可以克服“哈德-多马 经济增长模型”中刀刃式问题。 5、简要评价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答:(1)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 代的假设,它的假设前提大致是: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储蓄函数为 S=sY, 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且 0s1;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 9 旧;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 n 增长。 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其中,ksf)( 资本与劳动力之比,大致为每一个劳动力所能分摊到的(或按人口LKk/ 平均的)资本设备; =dk/dt=每单位时间 k 的增加量,即按人口平均的资本k 增加量;f(k)=y=Y/L=每个劳动力的平均生产量,大致为按人口平均的产量; s 为储蓄比例,n 为人口增长率。 这一基本方程式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 均资本的增加 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另 一部分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 nk,这被称为资本的 广化。大致来说,其意思就是:在一个社会全部产品中减去被消费掉的部分 (C)以后,剩下来的便是储蓄;在投资等于储蓄的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储蓄可 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给每个人增添更多的资本设备(即资本深化) , 另一部分则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即资本的广化) 。 (2)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四个关键性结论 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 n,它独立于储蓄率 s。 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产量比率, 它确实提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的稳态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 总产量的稳定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 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 那么它们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 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他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 相同,那么它们的稳定增长率也将相同。 (3)新古典增长模型提出四个产量增长率的等式 不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总产量增长率( )等式,即:Y 10 ;不存在技术进步下的人均产量增长率(LbKY)1( )等式,即: ;L)(LKbY 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总产量增长率( )等式,即: ;存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人均产量增长LbAY1 率( )等式,即:L )(LKbAY 以上等式中,Y、K、L、b 分别表示产量、资本、劳动、资本收入在总收入 中的比例。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是,劳动力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科 学技术的进步对产量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6、有保证的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三者不相等时社WGAnG 会经济将出现什么情况? 答: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哈罗德增长模型中研 究社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所必须的条件时所区分的三种不同的经济 增长率概念。 有保证的增长率(GW) ,也称为均衡增长率,是指在储蓄率 s 和资本产出比 率 v 为既定的条件下,为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需要的产出增长率。GW 是由 储蓄率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 实际增长率 GA,是指实际上实现了产出增长率,它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 即资本产出比率下社会实际储蓄率。 自然增长率 Gn,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变化后所能达到的 最大可能实现的增长率,它是由劳动力和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率,需满足 GAGWGn;但由于三种增长 率由各不相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实际中很难达到三者相等的情况,这时社会经 济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1 (1)如果 GAGW,说明社会总需求超过厂商合意的生产能力,这时,厂商 将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使实际增长率更高,显得资本存量更不足, 因此,其结果是需求膨胀,引起经济累积性持续扩张。 (2)如果 GAGW,说明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拥有的资本过剩,这时,厂 商将削减投资,由于乘数作用,实际增长率更低,显得资本更过剩,结果是收入 下降,经济持续收缩。 (3)如果 GWGn,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水平条 件下所能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资本闲置,因 此,厂商将削减投资,引起经济长期停滞。 (4)如果 GWGn,说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未达到人口增长和技术条件所 需求的水平,因劳动力过多而使工资低廉,因此,刺激经济形成长期高涨。 因此,只有在 GAGW 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否则将出现短期内经 济收缩与扩张的波动。只有 GWGn 时,才能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充分就 业,否则将使经济增长状态处于长期的失业或通货膨胀状态。当 GW=GA=Gn 时, 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 7、熊彼特对经济周期有哪些论述? 答:(1)熊彼特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周期理论的 主要内容有: 经济周期通常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一些经济数据依时间的变化而 发生波动性变化。熊彼特定义说:“从统计上来说, 周期这个术语含有两个 意思:第一,历史时间上的(与理论时间相区别)经济数量价值的连续并不表现 为单调的增或减,而是表现为这些价值本身或其一阶或二阶导数重复出现;第二, 在每一个这种时间系列中,这些波动都不是独立发生的,而相互间总是表现 出有着短暂的或较长的联系。 ”这个定义强调了经济数据的波动性,以及各个波 动之间的联系性。 熊彼特在应用“创新”概念来说明商业社会内生的周期现象时,提出了一 个只包括上升和下降期两阶段的单纯模型。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之所以只能造 成周期波动而不是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因为创新活动的特征之一是它的不连续性, 12 它是集中在一个时期,时断时续地出现的。因此,一次创新造成的下降就不能被 下一次创新造成的上升所抵消,于是经济生活就呈现出周期波动。 上述经济周期的单纯模式只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在这个单纯模式中, 抽象掉了创新所诱发的各种从属现象。熊彼特认为这种从属现象将大大加强周期 的振幅,并把这种诱发出来的各种从属现象的综合称为“从属波” 。熊彼特建立 了关于经济周期的四阶段模式,该模式把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四个阶段。 熊彼特指出,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对经济的影 响范围和程度也不同。同时,创新的进行也不是连续平稳的,一次成功的创新活 动会在一定时间里引起一个创新的群集,即引起一连串的创新活动。因此,资本 主义经济所实际表现出来的周期、运动,实际上是若干个时间跨度各不相同的周 期相互迭加的结果。 在用创新活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同时,熊彼特对于各种倾向于用货 币因素、用信贷的扩张收缩说明周期的理论,表示了不同的意见。首先,他把银 行和货币管理看作是导致经济变化的外部因素,并认为单纯用外部因素来解释周 期是不够的。第二,他认为单纯用投资和信贷的变动来解释周期,将导致错误的 政策主张。第三,他并不否认投资和信贷这些与货币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周期中起 的作用,但倾向于把它们和从属波联系在一起。 (2)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最大的特色是强调创新活动所起的作用。这样, 经济周期就不象他以前以及他同时代的另外一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资本 主义罪恶的表现,或自发势力造成的不必要的痉挛;而是经济进步在资本主义条 件下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熊彼特并没有否认其他所谓的外部因素,如货币政 策等人为因素对周期的影响作用。实际上他指出了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周期震动的 两个震源,内生震源-创新活动,外生震源-各种外部因素。其中一部分外 部因素,主要是与信贷、投机等相联系的投资活动以从属波的形式影响着经济周 期。他并未提出任何政策建议,但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判断,他可能承认人 为的政策干预会有助于溶解或消除来自外生源的影响,但除非禁止创新活动,来 自内生源的震动将不可能被任何人为政策加以消除。 13 (三)计算题 1、假设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比为 73,劳动增长率为 1%,资本增长率为 4%。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值率的计算值是多少?若实际的增长率为 3%,二者的差异如何解释? 解:(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可以分解为: YAKL 式中, 表示经济增长率, 表示技术进步率, 表示ygAgKg 资本增长率, 表示劳动增长率, 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 表示劳动的L 产出弹性。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没有技术进步,所以 ,从而经济增长率可0Ag 以表示为 yKLgg 其中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分别为 ,由于在,KYL 竞争市场上,长期内资本的边际产出和劳动的边际产出相等,因此其产出弹性与 资本和劳动所占份额成比率,因此本题中, 。所以理论的经济0.3,.7 增长率为: 0.34%.71.9yg ()理论上的经济增长率比实际经济增长率少 。这是3%1.9. 因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值和实 际观察值的差额可以看成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称为全要素生产力。 14 2、假设一个经济体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 。其中),(tttKLfAY 顺次代表 t 时期的总产量、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资本量,At 代表 t 时tttKLY、 期的技术状况。试推导经济增长率关于技术进步率、劳动和资本增长率的分解式, 并指出其对增长问题的意义。 解:增长率分解式为 kLAyGaG 推导过程如下: 已知总量生产函数为 ),(tttKfY 对式求时间的全导数,可得: dtfAdtLfLfdtAYttttt ),( 在上式两端除以 Yt,并且定义参数 为劳动的产出弹性,tttYL/ 参数 为资本的产出弹性,则有:tttK/ tttt KdLdAYd/ 式就是增长率的分解式。它的左端为产出的增长率,右端第一项为技术进 步增长率,第二、三项为参数与资本、劳动投入量的增长率的乘积。 方程式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原始资料中 Y、L、K 均是离散的数据,所以, 在时间间隔t 较小时,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近似代替式: tttt LaAY/ 15 为了使方程的形式更加简练,可记: tKtLtAtY GG /,/,/,/ 则化为式: KLAY 即增长率的分解式。 上式的意义是,产出的增长率是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 由于 的数据可以从历史资料的分析中得到,因此,在用适当的方LKYG、 法估计参数 和 之后,便可以把技术进步增长率 作为“余值”计算出来,AG 即有: )( KLYA 此外,从分解式可以看到,当参数 和 都小于 1 时,要想提高产出增 长率,技术水平的提高最为有效,这也是为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理论说明。 三、思考题 C:课外延伸 1、一般来说,作为经济系统的投入要素都有那些?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投入 要素是什么?为什么? 答:()一个经济系统中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和技术。生产要素 由土地、劳动、资本存量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 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 ;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土地,所谓土地或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 16 源、海洋资源、自然环境等等。一般来说,自然资源本身是天赋的,客观存在的。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在现实中,有些国家的有些产业主要是建立在丰裕 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但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尤其是在现代世界中,自然资源的 丰裕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劳动,劳动或人力资源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的质量。从劳动投 入的数量来说,劳动投入量受到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 就业人数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 人数的增加,至多只能增加一国的产出总数,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劳动的 质量包括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体力,个人的追求、 价值取向等等,在现代世界中,劳动的质量比劳动的数量更为重要,劳动力质量 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 货(包括原材料存货、在制品、成品、零部件存货等等) 。从工业革命以来,资 本数量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率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 原因。同时,资本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效、先进的资本品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既是 经济增长的体现,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技术进步,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家 精神等方面,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新生产要素的采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新产品 或新劳动的引入等。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上述四种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技术与土地、劳动、 资本的联系极为紧密。技术进步需要投入劳动和资本并利用自然资源,而且,许 多技术进步的产生本身,需要以高质量的劳动和高质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一定的 自然条件为基础。同时,技术进步也改变劳动就业和资本投资的机会,增加可利 用的自然资源数量和种类,提高劳动和资本的质量。 ()技术是最重要的投入要素。 在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四种要素中,技术是最重要的要素。原因在于, 相对于其它三种要素而言,技术进步既不会受到总量上的限制,也不会出现边际 报酬递减的情况。土地、劳动、资本要素都受到存量的限制,同时具有边际报酬 17 递减现象,这就决定了这些要素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效应是递减的。根据新古典经 济增长模型,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会收敛于均衡路径上,而原因 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技术进步不会产生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同时知识储存量可以由人类创造出 来,这就决定了技术不存在存量上的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 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称为现代经 济高比率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中间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一些中介要素的投入,这些中介要素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训练进行大量 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对技术适宜 运作要作出准确的判断等等。 2、讨论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 (1)请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并说明 促成人均 GDP 增长的动力是什么。 (2)中国已经经历了持续 28 年的高速经济增 长,请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和 GDP 核算理论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是什么?应 该如何消除这些隐忧?(3)是总供给方面的因素还是总需求方面的因素促进了经 济增长? 答:(1)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 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技术进步,这里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 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促成人均 GDP 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 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 (2)经济增长理论说明了资本深化(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及技术进步(新 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GDP 核算理论则说明,经济增长直观地来 源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国外需求等方面。中国经济已经持续 28 年高速 增长,但是存在着隐忧: 从增长理论方面来看,过去十多年中,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发挥了廉价劳动 力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典型的现象,这些劳动力为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同时纺 织业、电子工业等制造业产业的产品在国际上获得了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我国计 18 划生育政策周期性结果的产生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金字塔结构已经发生 了变化。农村空巢以及“民工荒”等现象屡屡出现,我国“人口红利”即将耗尽 的问题正在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同时,拉美、印度、非洲、东盟等国的劳动力优 势开始凸现,有可能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制造业产业承接国。 从 GDP 核算方面来看,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投资和外贸是经济增长的 主要贡献力量。我国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又以政府投资居多。另一方 面,国际市场对中国廉价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制造业产品持续多年保持强 劲的出口态势,由此产生了巨额贸易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然而,政府 投资项目主要是公共产品,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作为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始终疲软,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 时,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在欧美市场遭遇了越来越严重的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 贴、配额、关税等等手段的同时使用阻碍了产品的出口,给外贸企业造成了利益 损失。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使 得中央银行必须发行人民币来购买外汇,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此 外,近年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环境与资源,而这一些因素尚未进入 GDP 统 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消除这些隐忧的主要办法是: 促进创新,提高技术进步率。通过技术进步获得高效的生产能力,由此取 得竞争优势,弥补劳动力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短缺所造成的经济增长隐忧。 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发展消费信贷市场,更新消费观念;发展农村消费品 市场,挖掘产品销售潜力等办法可以提高消费水平,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的又一重要源泉。 发展绿色 GDP 合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效率,由 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树立科学发展观。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既有总供给方 面的因素,也有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一部分是来自劳动力供给和技 术革新(工业化改造) ,另外一部分是来自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政府公共支 出的增长。 19 3、试论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你认为其中有 哪些可供我们注意和借鉴? 答: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 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增长的贡献,对于理解和认识现实的经济增长和制定促 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就成为现代经济增 长理论的重要研究部分,很多西方学者都投入到这一研究中来。下面介绍两位美 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 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 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他两个则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 森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 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 素归结为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2)丹尼森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量的测定,把产量增 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的结果用来 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3)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丹尼森所说的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 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 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 识。丹尼森所谓的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以 及使用它们的知识。他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但是只把生 产率的增长看成大部分是采用新的技术知识的结果则是错误的。他强调管理知识 的重要性。管理知识就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在丹尼森看 来,管理和组织知识方面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它对 国民收入的贡献比对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总之,丹尼森认为,技术知 20 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国民产值及 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分析与研究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 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 变化。 (1)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 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 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 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 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是:对物质资本 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 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作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 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会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