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 告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 陆丰 是粤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县城之一,享有“中国民间文化 艺术之乡”的美誉,深挚的传统文化底蕴滋润着祖祖辈辈 的陆丰人民,影响着陆丰文化艺术的发展。 一、文化根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 1 个,镇文化站 21 个, 村(社区)文化室 326 个,在建市民广场 1 个,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1 个(在建)、景观路 1 条。 (二)基层艺术团体、文艺协会和职校、各艺术门类工 作室建设情况 1.专业戏剧艺术团体情形:有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和 陆丰皮影戏传承维护中心各 1 个,两中心共有国家级非遗 传承人 4 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6 名、市级非遗传承人 13 名, 有国家三级导演 1 名、三级演员 4 名,四级演(奏)员共 29 名;有青年演(奏)员 33 名,委托专业艺校代培毕业、结业 学员 19 名。 2.基层文艺协会、艺术工作室情况:全市有各艺术协 会(研究会)16 个,拥有国家级协会会员 51 名,省级会员 143 名,市级会员 277 名,本级会员 1209 名。各艺术门类 工作室约 160 个。 3.民营剧团情况:全市登记在册的民营剧团 66 个, 演员 1980 名。 4.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艺术类专业情况:有中等职业学 校两所,开设有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有艺术 类老师 33 名,现在校艺术类学生 293 人。 (三)文化遗产项目情况 1.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陆丰皮影戏参加“中国皮影 戏”申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 得通过,成为世界级非遗项目;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滚地 金龙、甲子英歌 4 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碣石 麦秆画、玄武山庙会等 15 项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市 级保护项目达 29 项,县级保护项目 54 项。有省级传承保 护基地 2 个、市级传承保护基地 8 个,省级生产性示范基 地 1 个。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市)四级保护体系。 2.文物普查情况:博物馆文物登录编号 554 件套、序 号为 649 件套,单个文物总件数达 3000 件;玄武山管理睬 馆藏的文物登记号为 348 件套、序号为 525 件套、单个文 物总件数达 1022 件。包括了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和一般 文物。 3.古村落保留现状:拥有国家级“四料”古村落 1 个, 国家级古村落 1 个,省级古村落 5 个。还有一批古村落正 在普查中并予以活态保护。 (四)文化艺术发展情况 1.戏剧、民间文艺创下了汕尾地域多个第一。 陆丰正字戏第一个晋京加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 珍稀剧种展演,并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第 一个亮相央视春节戏曲晚会;成为在央视亮相最多的稀有剧 种;XX 年出版的正字戏一书成为广东省首部入选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书籍,并取得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 艺术奖;第一个把明宣德七年正字戏手抄古剧本整编打造成 精品剧刘文龙并荣获第九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 秀作品奖。 陆丰皮影戏第一个荣获“第 21 届国际木联大会暨国 际木偶艺术节”的“最佳传承奖”;第一个走进中央电视台 中文国际频道访谈节目城市 1 对 1;第一个赴香港迪斯 尼乐园持续展演 56 天;中国皮影戏正面影身第一“家” 于 XX 年 3 月被省政协录入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 率先 。 “中国皮影戏”(含陆丰皮影戏)参评世遗,被结合 国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丰皮影戏是汕尾 市首个也是唯一被评为“世遗”的项目。 民间文艺方面,大安滚地金龙第一个荣获中国民间文 艺最高奖项“山花奖”;第一个随省政府拜访团出访白俄罗 斯、乌克兰、美国洛杉矶参加展演;甲子英歌舞作为民间文 艺第一个代表汕尾市登上央视综艺频道舞蹈世界献艺; 陆丰渔歌锦海渔歌第一个荣获中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 金奖。 2.民间工艺品方面,麦秆画、金属雕、木雕、贝雕等 闻名遐迩,屡次代表汕尾市参加省工艺精品展并获奖。此 外,还有八仙八骑、鲤鱼灯、旱龙船、麒麟舞等都被很好 地保护传承下来,这些民间艺术以其奇特的风情尽展陆丰 文化丰厚的底蕴。 3.美术书法、文学创作和音乐舞蹈各方面佳作连连。 如舞蹈麦田童话获“星耀杯”第六届国际青少年艺术 竞赛广东省总评最高奖项“特金奖” 。 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做法及工作思路 陆丰市委、市政府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先后出 台了陆丰市建设文化强市计划纲领(XX-2020 年) 陆丰 市文化体系改革实施计划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 实行意见和办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和文化强 市的建设。 (一)鼎力宣传和培养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导常态化。组织开展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活动,融会到市 民公约、乡规民约、团体章程中。 2.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以陆丰组 织原创的创文宣传工艺品、家风家训漫画、禁毒漫画为蓝 图,在全市各镇(场、区)主要街道、学校围墙(栏)等绘制 张贴文化墙,建主题公园、景观路等,从而到达文化乐民、 文化育民的良好效果。 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以“好家风、好家训” 为重点,开展文明家庭创立活动,传承中华传统家庭美德; 挖掘乡土民俗道德文化,开展“颂中华经典、学道德模范、 做有德之人”的活动。 4.深入道德模范评比表扬和学习宣传。运用媒体报道、 文艺演出、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常 态化;深化拓展“中国好人” “广东好人” “汕尾好人” “陆 丰好人”推荐评比评议活动;开展“访问老模范”活动,树 立完善表扬鼓励机制、媒体宣传展示机制,建立好人好报 鲜明导向。 5.引导文化祠堂建设,给传统祠堂文化注入新内涵。 注重施展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挖掘祠堂家谱文化 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把祠堂变成为乡村大众性精力文明 建设和先进思维文化流传的阵地。 6.抓好道德讲堂建设。推动道德榜样、身边好人进讲 堂,使之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群众参与道德实 际的社会课堂。 (二)加大对古村落文化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 活态传承 近年来,我市宣传部门一方面印发宣传画册,制作电 视专题片,请国家级专家走进陆丰讲授古村落保护知识, 宣传古村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另一方面 依照“以旧修旧,修旧如旧”的文保工作原则,加大对全 市已申报古村落的保护,使古村落文化活态传承、生态传 承。 (三)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1.开展送戏、送字画进校园活动。近年来,我市多次 组织陆丰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进入 中小学校园,最大限度激发孩子们的文化自觉,共同打造 陆丰非遗文化传承的新基地,让更多的青少年懂得、学习 并喜爱上传统文化,不断夯实文化基础。 2.举办“书香陆邑”全民读书活动,开展“中华诵经 典”活动。 3.全市各学校以教育创强为契机,增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建设、绘制文化长廊、文化墙,让墙壁“谈话” ,让文 化上墙。 4.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更好地保护、传承 和发扬名贵的民间艺术,扶植年轻一代学习传统民间艺术 与民间技能,陆丰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成立陆丰市 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并于 XX 年秋季开设戏曲表演专业, 通过增设特色课程,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可贵的民间艺术 得到继承和弘扬。 (四)引导群众开展节庆活动 为群众搭建舞台,让百姓唱主角。XX 年底以来,陆丰 市委宣传部打造的“百姓周周乐舞台”群众文化运动,为 基层人民群众送上 300 多台出色纷呈的文艺节目,受到群 众的喜爱,被授予“汕尾市特点文化品牌”名称。 民间还有联合民俗、节庆发展的“妈祖文化节” “端 午龙舟大赛” “中秋诗会”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 加。 通过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一方面动员老百姓讲身边 人、身边事,突出乡土特色,贴近群众生活;另一方面发挥 传统文化强烈的艺术沾染力与思想号令力,既“活”了宣 传又“聚”了人心,丰盛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五)创新形式,通过媒体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 动 主流媒体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陆丰 市广播电视台播出的道德讲坛栏目,有百家姓 史 记 弟子规等 125 部中华传统文化节目,将传统文化的 深层意蕴与电视媒体的通俗抒发融合,完成了对中华传统 节日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解读。 创新活动形式,发挥新媒体受众广、受众年青化和传 播倏地的优势,打造宣传文化网站手机版,开设传统文化、 文学艺术、精彩视频等艺术栏目,加大传统艺术的宣传传 布;挖掘民间网站人才优势和工作热忱,支持开展“网络摄 影大赛” “网络征文活动” “网络书法漫画大赛”等,激励 多拍摄、多传播陆丰人文、民俗、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 (六)加大文化艺术人才造就力度,用戏剧表演的形式 演绎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宣传部门通过“送出去” “请进来” “传、帮、 教”等举动,培育了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拥有艺术中专学 历的青年演员 61 名,依托各艺术工作室、职校培养了各艺 术门类、群众文化人才约万名。 打造出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 妈祖 青蛇传等, 陆丰皮影戏哭塔 飞天动漫版和传统长剧嫦娥奔月 哪吒闹海等,将剧种存留的优秀传统剧目通过整理工 程挖掘、整理出来,通过精品打造活态传承下去。 将三字经 、寓言、成语故事等编成短剧,由正字 戏、陆丰皮影戏等国家珍稀剧种进行演绎。如陆丰皮影戏 龟兔赛跑 东郭先生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提议 (一)由相关部门成立编纂机构,编写相关艺术教材和 剧本 在落实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教材 (如有关戏曲科学发声、民间工艺的教学等方面的教材)。 用戏剧表演的形式演绎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教材、 剧本编写难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才把三字 经 、寓言、成语故事编写成剧本,提供应基层文化团队进 行演绎、宣传,以灵巧多样的方式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 化。 (二)重视传统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贮备储 藏,蕴藏纳入工作议程 创造更多的机遇让基层的宣传文化工作者学习、学习, 以增强本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建议文化主管部门举行民间文化人才大专研修班、地 方戏曲人才大专研修班,供给更多的艺术学习平台。增进 地方文化艺术人才的成长,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后劲。 (三)谋划组织处所戏曲擂台赛,培植地方戏曲的发展 组织开展地方戏曲擂台赛、民营剧团汇演等,给予地 方戏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