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的国际投资_第1页
ac的国际投资_第2页
ac的国际投资_第3页
ac的国际投资_第4页
ac的国际投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一 文献综述 投资发展阶段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傅 晶 一、 前言 投资发展阶段论从企业竞争力和国家区位优势的变化出发,从微、宏观两 个角度进一步地不同国家的经济状态对吸引国际投资有很大差异,但该理论是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发展中国家关注较少,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 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跨国公司 理论,包括投资发展阶段论运用到我国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分析我国跨国公司 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性解决办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 注,跨国公司大量的国外投资与国际化生产不能简单地被传统的贸易理论所解 释,各国学者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经成为独立的经 济理论,在促进跨国公司管理、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 此,深入分析、探讨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将对发展跨国经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 用。目前,对于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有几十种之多,为了研究重点突出,本文 仅对学术界公认的和比较有影响的传统理论以及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前沿进行 引述。但为了深入地了解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进程,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文献涉及又较为广泛,主要是国内外学者对于跨国公司 核心理论以及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参考了国际贸易 、 经济评论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等核心刊物,还查阅了大量的 国外关于跨国公司理论方面划时代的著作。 二、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成果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尚未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理论中独立出来,往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60 年代初,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率先向传统理论发出挑战,提出了“垄断优势 理论” 。不久,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刺激了对跨国公司的种 种理论探讨。从此,跨国公司的学术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 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如表 1 所 说明: 该样本仅具有格式示例意义,因此,未对文 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修订,仅供参考。 2 示) 。 (一)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学位论 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对传统理论提 出挑战。并由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等学者加以完善, 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理论,即垄断优势理论。垄断 优势理论是一种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依据企业特定垄断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 资的理论,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分析。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 性,外国公司能够凭借其拥有的来自生产秘密、技术、管理以及规模经济等方 面垄断优势同当地企业进行有效地竞争。 表 1 发达国家主要跨国公司理论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时间 代表人物 垄断优势理论 1960 年 海默(Stephen Hymer) 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 年 雷蒙.维农(Raymond Vernon) 内部化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巴克利(Peter J. Buckley) 卡森(Mark O. Casson) 拉格曼(Allan M. Rugman)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77 年 邓宁(John H. Dunning) 随后,金德尔伯格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正如 金德尔伯格所说:“直接投资的兴旺必定是因为存在着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 全性,或是存在着造成市场分割的政府或企业对竞争的某些干预” 。他列出市场 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 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 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邓宁和拉格曼 (Dunning & Rugman, 1960)在在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海默论文的影响一 文中也曾指出,海默的博士论文最大的贡献在于脱离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 开创了以产业组织结构理论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分析。但沿用静态分析方法的垄 断优势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 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企业为什么不采取商品直接出口,或转让特许权的 方式到海外扩展,垄断优势理论也没有做出解释。垄断优势理论也没有考虑到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文献综述示例 3 在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之后,大量的西方学者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来,其中不少学者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较为突出的有: 约翰逊(Johnson,1970)在跨国公司的效率和福利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知识 资产论,凯夫斯(Caves,1971)在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中提 出的产品特异论,尼克博格(Knickerbocker,1973)在垄断作用与跨国公司 一文中提出的寡占反映论。 (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为研究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之间的关系,在波斯纳(Posner, 1961)提出的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Vernon, 1966)在 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以美 国情况为例,首次提出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经威尔斯(Louis T. Wells)和 赫希哲(Hirsch)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维农运用微观经济观念产品生 命周期解释宏观的经济现象,即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行为。该理论在 解释拥有特殊优势的企业为什么要直接投资方面有重要贡献。利用 Posner(1961)早期的一些研究成果,维农认为美国企业的竞争或独占优势 特别是他们创新新产品和程序的能力取决于美国的天资和市场的结构和模 式。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 3 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 和标准化阶段。 作为一种投资理论,它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不仅取决于企业 拥有的特殊优势,而且还取决于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能获得的区位优势,而且 只有这两方面优势的结合,才能使直接投资最终发生,并给投资者带来利益。 这一研究对后来折衷理论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该理论是对美国企 业在特定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所以其结论缺乏普遍意义,并且 对当今许多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不能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另外,近些年, 跨国公司 R&D 国际化日趋明显,跨国公司在市场经营上逐步打破了国家的界限, 服务于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战略,这种新趋势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的适用性。 维农(Vernon, 1974)在经济行为的区位一文中,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 修正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周期重新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 、 “成 熟的寡占”和“老化的寡占”3 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类 型的进入壁垒来建立和维持其垄断地位,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具有 重要意义。但是,经过修正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仍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上述不足 和缺陷。 (三)内部化理论(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 Buckley)和卡森 4 (Mark O. Casson)在合著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 论,并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Rugman, 1981)在著作跨国公司的内幕中进 一步加以发展。该理论仍然以市场不完全为假设,但它强调的是市场不完全如 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 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的不 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 内部化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较之垄 断优势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他们同样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理论起点,但 内部化理论划分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区别,并把自己的理论 基点放在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上。因此,该理论更接近国际生产过程的实际。 而且,海默与维农等人从市场结构来研究发达国家企业海外直接的动机与决定 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转向研究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企业国际分工 与生产组织形式。内部化理论同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同时适用 于国内、外。 但是内部化理论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跨国公司的经营布局。 另外,该理论忽略了对跨国公司这一典型的国家化垄断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 应该说这是内部化理论的一个遗憾。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邓宁(Dunning,1977)教授在贸易、 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并在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 (Dunning,1981)的论文集中,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阐述。他认为 以往的理论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的解释,而且未将投资理论与贸易理 论结合起来,客观上需要一种折衷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包容了西方经济理论 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各派思想, 把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合为一体。 折衷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3 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 所谓 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模型。邓宁认为,这 3 类 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企业只有同时具备这 3 类 优势时,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并不是对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单 加总,而是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高度,讨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 优势这 3 大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较完备的、被人们最广为认同的综合性国际生产 模式,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领域里的“通论” 。该理论不只限于讨论跨国公 文献综述示例 5 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而且力图解释跨国公司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具有重 要的理论意义。但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的普遍性使它失去了具体实用的价值。 三、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成果 前文所述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对象进行 研究的。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及其对外投资活动迅速崛 起,资本输出额占全球资本输出的比重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在世 界经济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新的经济现象,促使许多西方 学者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研究,并形成了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跨国 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纵观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将主要 的理论大致概括为以下 3 种(如表 2 所示) 。 表 2 发展中国家主要跨国公司理论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年份 代表人物 小规模技术理论 1976 年 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 Wells)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1981 年 邓宁(John H. Dunning) 技术地方化理论 1983 年 拉奥(Sanjaya Lall)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1989 年 坎特威尔(John A. Cantwell) 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The Theory of Small Technology)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Wells, 1933)出版 了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该书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 的开创性成果。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在于小规模制造、当地 采购和特殊产品、接近市场三个方面。此理论实质上是沿袭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的分析框架,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怎样在国际 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颇有启发的。但是该理论难以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 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的直 接投资不断增加的趋势。 (二)投资发展阶段理论(The Theory of InvestmentDevelopment Cycle) 邓宁(Dunning,1981)在用折衷范式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 6 论文中,说明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是不同的,对国际直接投资有着直接的影响。该理论尝试用主流理论解释发展 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以证明折衷范式的广泛应用性,被称为投 资发展阶段理论。 同年,邓宁在国际产品和跨国公司中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动态化,提 出了直接投资发展周期模型。他采取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 67 个国家的研究, 根据 GNP 水平将一国的直接投资发展分为 4 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国际直接投资流 入流出水平各不相同,绘制了著名的“U 型发展曲线” 。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国越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从企业竞争力 和国家区位优势的变化出发,从微、宏观两个角度进一步地发展了这种理论,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予以解释。 (三)技术地方化理论(The Theory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英国伦敦得拉奥(Sanjaya Lall)是一位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进行过专门 研究的著名学者。 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Lall,1983)一书中, 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 变动的角度,提出了关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虽然 第三世界跨国公司得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等方面, 但这些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 势” 。虽然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描述是粗线条的,但与刘易 斯威尔斯的技术被动论相比,拉奥的理论更前进一步。拉奥强调企业技术引 进的再生过程,即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 种简单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过程,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引进和创新,正是这种主 动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坎特威尔教授及其弟子托兰惕诺(John A. Cantwell and Paz Estrella Tolentino)共同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并编著了技术创新和跨国公司 ,提出第三世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用以解释 8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 他们认为,从历史上看,技术积累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任何国家都 是如此。技术创新仍然是一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该理论较全面地揭 示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现象,因而深受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四、 跨国公司理论的其他流派及其发展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张,国际直接投资问题 文献综述示例 7 已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虽然跨国公司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 速,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上述主流理论以外,尚未出现象垄断优势理论和国际 生产折衷理论那样具有理论突破性的成果,主要是运用新方法和分析工具对原 有传统主流理论加以修正、检验和发展,并推动研究更贴近现实。与此同时, 更多的学者致力于新理论的尝试。 美国学者艾立伯(Aliber,1970)发表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文,以 国际金融市场为分析焦点,提出了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货币现象 的观点。 美国学者赫斯特(Horst, 1971)以企业行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跨国公司 平行联合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加拿大学者科比松(Copithorne, 1971)建立 了跨国公司垂直联合体模型。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8)在其著作多国经营 的日本模式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该模式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 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 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 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 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该理论只能解释美国型跨 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 Homin Chen 和 Tain-Jy Chen(1988)在国外直接投资的网络联系与区位 选择一文中通过对中国台湾企业的行为分析,指出其中小企业更热衷于外部 网络联系,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缺乏将资源内部化的能力,但可利用网络资源来 弥补其不足。 巴特利和高歇尔(Bartlett and Ghoshal,1998)在跨越国界的管理: 跨国问题一书中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了扩展,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跨国投资 模式,与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相比,该模式强调了成本因素的重要性,将 其从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中独立出来,较好地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流向。 刘(Liu,1998)在国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运用信息(Signaling)理 论中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间接的验证和补充。他认为完全市场条件下,跨国 公司内部化的决策本身就是在向市场提供信息。 近些年,还出现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跨国 公司全球战略理论、跨国公司企业资源管理论等。 90 年代初,许多经济学家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外部因素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影 响方面,形成了具有加大影响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类 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都是由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产生的。发 8 达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诱发要素起主要作用,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 接投资更大程度上间接诱发要素起主要作用。 企业资源管理论是一种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管理学界 兴起的企业理论。与传统经济学对企业分析主要着眼于产品市场分析不同,企 业资源观主要从资源而不是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资源定位、资源与业绩、 战略选择及竞争优势。巴尼(Barney,1991)在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 文中将资源分为 3 大类: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在企业观的基础上。 费海(Fahy,2002)在资源-全球资源持续竞争优势分析中提出了跨国公司全 球持续竞争优势理论(GSCA) 。彭(Peng,2001)在“Revision of an Article Prepared for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 on 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中研究了企业的重要资源能力在跨国公司的母 公司和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双向流动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提出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将国家竞争的发展分为 4 个阶段:要素驱 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他认为,一国的竞争 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使其有能力走 向国外。因此,虽然波特的理论并非跨国公司理论,但是这种新的发展阶段的 划分补充和完善了直接投资理论。 五、 国内学者的实践研究成果 与国外学者研究不同,我国学者主要致力于跨国公司及其理论在中国发展 情况的研究,对于如何促进发展我国跨国经营提出了许多实践性建议。 经济研究参考 (2002)中我国对外投资和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一文, 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趋势与特点,进一步提出“十五”期间发展我 国跨国公司的迫切要求与外资规模预测,并详细论述了发展跨国公司的对策。 王铁栋(2004)在构建全球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中, 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只有构 建全球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胜出。本文对跨国经营提出了一个 崭新的竞争策略,并对该全球竞争策略作了较详细地说明。 逄增辉(2004)在经济评论中发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演 变一文从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理论以及国 际直接投资的最新发展 3 个方面分别论述和分析了跨国公司理论。 六、 结论 本人通过查阅、分析有关跨国公司理论研究成果和资料,特别是有关发展 文献综述示例 9 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情况,对跨国公司及其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清晰 的了解,认为跨国公司理论正在不断完善,从绝对化、静态化向相对化、动态 化发展,使得其论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在逐步增强,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整理,本人对跨国公司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中国 跨国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了较深入地了解,学者提出的跨国公司理论成果 以及对于跨国公司发展战略性的建议,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 本人在下一阶段论文的撰写中借鉴学习。特别地,在跨国公司理论的回顾中, 引起了本人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何在这一问题的思考,本人认为 它将是提出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关键。在所引文献中,广大学者 运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本人启示很大,拟写论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比 较、分析,对所搜集的数据及案例进行研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 发展跨国公司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可行性方案和策略,促使我国跨国公司 在基础牢固的前提下发展壮大,要经得住国外经济浪潮的冲击。相信我国跨国 公司的加速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这也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必经之 路。 参考文献另 起一页单列 10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 美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公司 (中译本)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年 版。 2 厉以宁,曹凤岐: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计划出版社。 3 逄增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 经济评论 ,2004 年第 1 期,第 119 第 124 页。 4 王铁栋:构建全球竞争优势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 , 国际贸易问题 ,2004 年第 11 期,第 70第 72 页。 5 魏拴成: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现状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2000 年第 4 期,第 13第 16 页。 6 许罗丹、谭卫红: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 世界经济 ,2004 年第 3 期,第 65第 69 页。 7 薛荣久:国际贸易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240第 248 页。 8 王信心:我国对外投资和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经济研究参考 ,2002 年。 二、英文部分 1 Bartlett, C., and Ghoshal, S.,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p.124. 2 Buckley, Peter J., and Casson, Mark C.,“Model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Washington, Vol.29, Iss.1, 1998, p.21-24. 3 Buckley, Peter J., and Casson, Mark C.,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1976, p.167-172. 4 Dunning, John 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ondon, 1981, p.109-142. 5 Dunning, John H.,“The Eclectic Paradigm as an Envelope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Theories of MNE Activity,”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