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_第1页
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_第2页
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_第3页
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_第4页
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丘 陵 山 区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的 思 考 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 整体质量和总量规模,尤其关系到消灭贫困和实现社会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重 大问题。近年来, 农业综 合开发通过对丘陵山区增加财政投入、降低地方财政配 套比例、完善有偿资金政策等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促进了丘陵山区“ 三农”工作, 特别是在丘陵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但我们要对 丘陵山区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中低产田改造的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农田,就 必须了解高标准农田的定义、内涵、目的、作用和意 义。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定义、内涵 高标准现代农田建设就是在现有基本农田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 生产标准,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现有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农业机械化 体系,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应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增加抗 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作用 按照“统一规 划,合理布局,配套建 设,适当超前 ”的原则建设高标准农田, 对基本农田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科学 规 划,对废弃地进行复垦整治,建成田 面平整、格田成方、绿 化成行、灌排 设施配套、地力水平较高的高标准农田,实现 经济、社会、生态三方效益共 赢,有力地推 动 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意义 在丘陵山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解决丘陵山区农 - 2 - 村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农田环境面貌零乱、农田灌排系统不配套、抗灾能力降 低等问题,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但丘陵山区 县与平川县相比,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 思考和探索。 1、农民自筹压力大。丘陵山区的农民普遍收入水平较低,每年的经济收入在 保证日常生活开支、承担上学、看病等的开销后,再承担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在内 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就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民普遍反映农 业综合开发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筹资投劳是应尽义务,但较大的自筹资金 数目,与他们较低水平的收入是一个明显的反差。 2、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成本高。丘陵山区的地形以丘 陵和半山区为主,成千上万亩开阔平坦的大面积农田很少见,大多以小流域的几 百亩或几十亩连片,而且地形错综起伏,复杂多变。加之丘陵山区往往基础设施 落后,到自然村落和田间地头的机耕路基本没有,交通极其不便。农业综合开发 施工条件差,材料二次转运费用高,加之物价上涨幅度大等众多原因,造成欠发 达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造价高。现在寿阳县的中低产田投资标准是 980 元/ 亩,从绝对数看确实 在逐年提高,但是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逐步推进,越 到后面实施的地方,立地条件越差,但越是这种偏僻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实施开 发,相应的投资要求也就越大;同时随着物价的上涨,工程造价大幅上涨。仅就 农民工工资而言, 2001 年的普工工资是 15 元/ 工日、技工工 资 30 元/ 工日,由于 物价上涨,2008 年普工工资已涨到 55 元/工日、技工工资已超过 100 元/ 工日,成 三倍增长,造成现在的亩投资标准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我们认为在丘陵山区搞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应当从实际出发,适 - 3 - 当提高亩建设投资标准:一要加大对丘陵山区的投资力度,丘陵山区往往是粮食 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但由于经济不发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乏力,所以 请求上级财政加大对丘陵山区无偿资金投入力度,降低县级财政配套及农民筹 资投劳标准,减少或取消土地治理项目中的自筹资金,以实现丘陵山区农民尽快 致富奔小康;二为确保开发一片成功一片,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必 须提高亩投资标准,建议将投资标准提高到 1200-1500 元/ 亩为宜;三要提高农业 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费比例,丘陵山区财力有限,仅靠财政拨付的办公经费开展农 业综合开发的调查研究、规划设计、评估论证和项目实施管理不太现实,应提高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管理费比例,达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管理水 平的目的。下面我们分别就寿阳县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亩 投资 980 元、亩投资 1200 元、亩投资 1500 元情况作一对比: 一、寿阳县基本情况 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太行山西麓,晋中市东北部、潇河中上游, 东北 与阳泉市交界,西北与太原市为邻。全县辖 7 个镇、7 个乡,总面积 2116 平方公 里,人口 21.4 万人。 寿阳县属黄土丘陵山区,境内四面环山,中间为丘陵盆地,平均海拔 1200 米, 境内地形为西北部最高,海拔 1700 米,由西向中部逐渐低斜呈阶梯状下降,到 中部县城海拔为 1020 米,由中部向西南又逐渐倾斜,到西南边缘西洛镇,海拔 仅为 813 米,境内相对高差达 934 米。境内地形地貌又可分为台塬、丘陵、河谷 三个类型区。丘陵区分布于台塬区到河谷区过渡地带,在丘陵区,深厚的黄土层 地表由于自然冲蚀形成了许多较为宽广而平坦的垣地和残垣地,出现了本地区 特有的丘陵山地地形地貌;四大、八小较平坦宽广的台塬垣地及残垣地间以数以 - 4 - 千计的沟壑、山梁,纵横交错、地形复 杂多变。河谷区主要为境内潇河、白马河、 向阳河及其支流沿河两岸,地势平坦而狭长,范围较小。境内主要河流有潇河、 白马河、人字河等,均属汾河水系。此外还有向阳河,属海河水系。就全境来讲是 较典型的侵蚀形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地形地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有其较 为独特的特点。 寿阳是农业大县,寿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及全国最大的旱垣无公害 茴子白生产基地县,2005 年被农业部评为山西省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 “寿绿”无公害茴子白以其低糖、高钙、多 VC 的优势销往全国各地。 寿阳全县耕地面积 104 万亩,人均耕地近 5 亩。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属 高寒气候类型。夏季湿热,冬季干冷,四季分明,日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 7.8 度,日照 2858.3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 511.3mm,平均无霜期 140 天左右,素有冷 寿阳之称,民谚曰“ 冷寿阳、春晚无花秋早霜 ”。境内农作物种植种类较多, 自然 资源、农业资 源较为丰富。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我们选择寿阳县农业综合开发景尚乡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为例进行农 业综合开发亩投资对比,该项目区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地类对于全县来讲具有 较典型的代表性。项目区东部是寿阳四大坪之一的景尚坪,属台塬坪地(旱垣地) 地类,耕地面 积约为 4400 余亩,占项目区的 44%。向西是台塬坪地向沟谷地段 过渡的坡梯田,耕地面积约 2700 余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27%;项目区西部是潇 河上游木爪河河谷地段,耕地面积约 2900 余亩,占项目区面积的 29%。 项目区涉及我县景尚乡景尚(北下洲村民小组) 、库韩(包括北下洲、南库韩、北库 韩三个自然村)、重桃(重桃、圪垛)、禹家寨(禹家寨、南下洲)、松塔镇的郭村五 - 5 - 个行政村九个自然村。共有人口 1052 户, 2979 人,劳力 1301 人。其中青壮年劳 动者占到总劳力数的 6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劳力占到总劳力的 85%, 农业技术员占到总人口的 5%,具有一定的科技推广能力。 项目区五个行政村九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为 16286 亩,耕地总面积为 13197 亩,项目划定的治理面积为 10000 亩,项目区去年耕地产量平均亩产 600 公斤,小 面积可达 1000 公斤,人均产粮 6865 公斤。去年完成机耕面积 7800 亩,占总耕 地 59.18%,机播面积 7800 亩,占到播种面积 59.18%。去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 入 2812 元。 三、项目区亩投资 980 元、亩投资 1200 元、亩投资 1500 元(高标准农田)三 个投资方式项目建设内容及经济效益对比情况 、亩投资 980 元标准模式:项目总投资为 980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773 万元, 自筹资金 207 万元。 项目建设水利措施投入资金 389.5 万元,占总投资的 39.74%; 农业措施投入资金 417 万元,占总投资的 42.55 %;林业措施投入资金 97 万元, 占总投资的 9.9 %;科技推广投 资 43 万元,占 总投资的 4.39%;其它支出 33.5 万 元,占总投 资的 3.42%。 (一)水利措施建设总投资 389.5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349.5 万元,农民自筹 资金 40 万元 1、机电井。新打机 电井 8 眼,投 资 136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24 万元。在河 谷地段结合当地历年来打井水文资料,新打 80-160 米中层井 6 眼,并配套建设 水泵房和井用提水水泵设备,总投资 85 万元;在靠近坡耕地地段新打 290 米机 电深井 2 眼,并配套水泵和提水设备,投资 51 万元。 2、输变电线路。架 设低压输变电线路 5.3 公里,配套变压器 1 套,完成对机 - 6 - 电井电力配套,工程投资 35.5 万元。 3、灌排渠系工程。共埋设管道 25.5 公里,投资 110 万元。其中河谷地以机 电井为水源配套埋设管道 18 公里,台塬坡地结合人畜饮水埋设管道 7.5 公里。 4、小型蓄水工程。针对项目区不同地形地类,建设不同类型蓄水工程,共 建设小型蓄水工程 84 座,投资 108 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 100 万元,河谷沟地配 合机电井和管道埋设工程建设 100 M3 蓄水池 3 座,投资 16 万元,充分利用山区 地形条件,蓄水池建于坡地高端,通过管道自流灌溉农田;对台塬坪地地形,在 台塬边缘土石结合层处,利用台塬析出地下“ 控山水” ,建设 100 M3 截潜流蓄水 工程 3 座,投 资 17 万元;建设 100M3 蓄水池 3 座,投资 16 万元,通过管道埋设 既解决项目区禹家寨、重桃三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又能完成 300 亩耕地水利灌溉; 利用横穿项目区九榆公路和县乡公路及村通水泥路面作为天然集雨场,沿路建 设集雨旱井 75 座,旱井采用砖砌瓶式结构,每座蓄水 30 M3,解决约 400 亩农田 旱作用水。 (二)农业措施总投资 417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267 万元,农民自筹资金 150 万元。 1、改良土壤。对项目区 4000 亩耕地进行改良,共投资 75 万元。结合机械 平田改土、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械深耕、增施农家肥等多项农 业、生物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2、购良种。采取 财政资金补贴方式,在 项目区推广使用良种,购置玉米、蔬 菜良种 8500 公斤,总投资 45 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 15 万元。 3、机耕路。项目区修建标准为 4 米宽河卵砂石机耕路 18 公里,总投资 155 万元,机耕路两旁配套种植道路防护林。 - 7 - 4、农业机械及农机具配套。购置和配套农业机械 145 台套,总投资 105 万 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 30 万元。其中购置和配套 15-60 马力的农用动力机械 35 台,总投资 68 万元;配套农机具 95 台套,总 投资 35.2 万元; 购置植保喷雾机械 15 套,总投资 1.8 万元。 5、推广旱作农业。在 项目区推广旱作农业 2500 亩,总投资 37 万元,其中 财政资金 27 万元。其中进行保护性耕作 1000 亩,总投资 19 万元;玉米秸杆地膜 二元双覆盖 1500 亩,总投资 18 万元。 (三)林业措施总投资 97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80 万元,农民自筹资金 17 万 元。 项目区种植农田防护林 615 亩,总投资 85 万元。其中机耕路两侧种植道路 防护林网 400 亩,河滩种植小片防护林 215 亩;另外苗圃杨柳类树种育苗 35 亩, 投资 12 万元,出圃树苗用于项目区绿化需求。 (四)科技推广总投资 43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43 万元。 (1)技术培训。培训农民 2000 人次,共需投资 10 万元,主要聘请有关专家, 围绕农作物选种、栽培、管理等内容,采用培 训班、专题讲座、印发技术手册等形 式,对项目区 农民进行轮流培训。 (2)示范推广。推广农业高新实用技术 3 项,示范面积 500 亩,需投资 33 万 元。包括配方施肥技术、生物覆盖技术、 优质 粮食高产栽培等。 (五)其它工作及措施投资 33.5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33.5 万元。其中管理费 用 21.5 万元,主要用于前期考察、规划设计、项目招投标、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工程质量监测、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费用;监理管护费用投资 12 万元,主要用 于工程监理管护。 - 8 - 项目按亩投资 980 元建设完成后,台塬坪地和河谷地基本达到国家高标准 农田建设要求,相比较坡梯田中低产田耕地因投资资金量限制、治理难度大及投 入产出比高仅能达到农业基础设施有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 的提高的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项目总投资为 1200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947 万元,自筹资金 253 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投入资金 462 万元,占总投资的 38.5%;农业措施投入资金 549.5 万元,占总 投资的 45.79 %;林业措施投入资 金 97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8 %;科 技推广投资 52.5 万元,占总投资的 4.38%;其它支出 39 元,占总投资的 3.25%。 农发工程在亩投资 980 元工程基础上增加如下工程: 1、新增新打 300 米机电井 1 眼,配套水泵房及提水水泵等配套设备共投 资 34 万元。主要为坡地梯田埋设管道提供水源,解决坡地梯田水利灌溉。 2、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增加低压 1.2 公里并配套 50KVA 变台一座,主要 是为增加的机电井提供电力配套,投资 8.5 万元。 3、灌排渠系工程增加埋设管道 6 公里,配合机电井为坡地梯田提供灌溉用 水,共投资 30 万元。 4、改良土壤对项目区坡耕地结合机修水平梯田,配套测土配方,增施农家 肥,修筑梯田梗等多项改土措施,改造坡耕地 700 亩,共投资 113 万元。 5、增加推广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 1000 亩,投资 19.5 万元。主要在坡地梯 田区域进行, 进一步改善坡耕地基础设施建设。 6.科技示范推广增加优质蔬菜模式化栽培示范 100 亩,投资 9.5 万元。 7、其它工作及措施增加投资 5.5 万元。其中管理费用增加 2.5 万元,监理 管护费用投资增加 3 万元。 - 9 - 按亩投资 1200 元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后,可极大地改善坡地梯田区域的农业 生产水平,整个项目区基本上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项目总投资为 1500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184 万元,自筹资金 316 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投入资金 482 万元,占总投资的 32.13%;农业措施投入资金 686.5 万元,占 总投资的 45.77 %;林业措施投入资金 220.5 万元,占总投资的 14.7 %;科技推广投资 65.5 万元,占总投资 的 4.37%;其它支出 45.5 万元,占总 投资的 3.03%。农发工程在亩投资 1200 元工程基 础上增加如下工程: 1、河谷区、台塬区土地条件好,水源有保障,耕地结合微灌配套建设大棚 蔬菜种植园区 50 亩,总投资 125 万元。 2、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