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九年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xx市九年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xx市九年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xx市九年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xx市九年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 XX 市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命运,祖 国的未来。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义务教育暴露出了一系列问 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为此,我们调研组,利用 7 天时 间,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一些农村中小学进行了 重点调研,主要调查了会宁县的翟所中学、南嘴中学、回民小 学、东河小学;靖远县的靖安中学、红丰小学;景泰县的上沙沃 中学、芳草小学;在重点调查农村中小学的同时我们也对县区 的城区中小学,即靖远县的城关中学、乌兰小学;景泰县的第 三中学、第一小学;白银市第六中学、白银区第三小学进行了 调查;并深入到各县区及相关学校的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查阅 了有关统计资料,就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 的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目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 乡教育差距日益增大。目前白银市各县区都比较重视城区学 校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建设、管理和发展,而相对忽视了乡村 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建设、管理和发展,致使白银市三 县两区的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吸纳了大量的优秀教师, 集中了较多的学生人数。因此,造成了城区学校班额人数过 多,校舍严重不足的局面,而偏远的乡村学校则教师综合素 质较低,学生人数少,生源严重不足,濒临停学。三县两区的 教育形式呈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我们调研所掌握 的资料,目前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整体办学条件差 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区 学校相比较,显得比较差、比较落后。 一是部分学校危房严重。城区学校已经全面消除了危房, 但农村部分学校还有相当数量的危房,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 患。由于“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学校危房面积在一定程 度上有所增加。会宁县翟所中学教学楼共计 1845.04 平方米, 由于 5 月 12 日的地震,已于 2008 年 5 月 21 日被确定为危 房,调查中我们看到目前教学楼四楼顶有裂缝渗水,瓷砖脱 落现象。靖远县红丰小学的校舍一半是危房。我们从教育部 门了解到目前会宁县危房面积达 67627 平方米,靖远县 17089 平方米,景泰县有 25492 平方米,这些危房全部在农 村,直接影响着三县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教育教学设备陈旧,现代化教学设备奇缺,教师办公 条件差。部分小学学生的课桌又小、又旧、又破。现有教育教 学设备除了“ 两箱三 仪” 外,现代化办公教学 设备少。现代化 教学、办公所需的微机,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和装备有限。我 们调查的 14 所学校,其中农村学校有 8 所,城市学校 6 所。 农村学校的师生共有 5805 人,城市学校的师生共有 16050 人。农村 8 所学校共有微机 178 台,远程教育所需的主控室、 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共有 574 平方米,用师生总人数的 5808 人来计算,每 32.6 个师生才拥有 1 台微机,每 10.1 个师生才 拥有 1 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场地。而城市的 6 所学校,共有 微机 688 台,远程教育所需的主控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 共有 3378 平方米。用总师生人数的 16050 人来计算,每 23.3 个师生拥有 1 台微机,每 4.7 个师生拥有 1 平方米的现代化 教学场地。农村村级小学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是奇缺,我们 调查的会宁县会师镇东河小学,目前有学生 90 人,教师 7 人, 而微机只有 1 台,远程教育场所只有 20 平方米。因此大多数 农村学校现代化的信息教学因设备所限无法正常开展。农村 大多数学校无专门的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和宿舍兼用, 称为宿办室,而且很多学校几个老师挤一间不到 20 平方米 的房子。 三是师生生活条件差。农村学校师生的人居环境条件差。 农村寄宿制学校师生的住宿紧张,不能容纳所有住校师生, 师生饮水、吃饭困难。我们调查的 4 所农村中学,共有学生 3389 人,其中校内住宿学生 1632 人,占学生总数的 48%,学 校内教师、学生食堂简陋,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食堂。教师、学 生只好自己靠煤气炉、煤油炉做饭,或者是靠家长隔三差五 的送些干粮来解决吃饭问题。而另外 52%的学生在校外或家 庭住宿,存在走读现象,无固定食堂就餐,无固定宿舍住宿, 这样一方面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造成学校对 师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教育、教学和教师、学生的管理工作不 全面,不彻底。 四是器材缺。大型体育器材,音美器材严重缺少,实验 设备、仪器缺少且陈旧,与新教材不相符合,实验开出率低, 无标准化操场,操场面积小,师生活动场所狭窄。我们调查 的 8 所农村学校,有大型篮球架 4 幅,排球场、足球场只是 在操场内简单搭建。音美器材缺少且陈旧,有的因损坏已不 能使用。8 所学校共有实验室面积 809 平方米,人均占有 0.14 平方米,操场面积 15785 平方米,人均占有 2.72 平方米。 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方位的发展很难 提高。 五是图书少。农村学校图书室面积小,图书藏量不足且 陈旧。8 所农村学校共有图书室面积 345 平方米,而 6 所城 市学校有图书室面积 1098 平方米。8 所农村学校均无固定的 阅览室。所以农村师生的课外阅读以及教学所需的先进资料 少,接受新信息、新知识的阵地少。与小学生均 5 册,初中生 均 8 册的差距大,学生课外阅读受限,眼界狭窄,影响综合 素质的提高。 2、师资力量弱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强,年龄偏大,整 体素质偏低,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在 8 所农村学校 284 名教师中, 30 岁以下的 91 人,占 32%,3040 岁 94 人,占 33.1%,4050 岁 74 人,占 26%,50 岁以上 25 人,占 8.9%。 而城区学校 662 名教师中,30 岁以下 77 人,占 11.6%,30 40 岁 346 人,占 52.2%,4050 岁 190 人,占 28.7%,50 岁 以上 49 人,占 7.5%。由此可见农村学校 50 岁以上的教师比 城市多 1.4 个百分点。 二是乡村教师知识结构较低,8 所农村学校 284 名教师 中,本科文化程度以上的 52 名,占 18.3%,专科文化程度的 202 名,占 71.1%,中专以下的 30 名,占 10.6%,而城区 6 所 学校 662 名教师中,本科文化程度以上的 287 名,占 43.4%, 专科文化程度的 306 名,占 46.2%,中专以下的 69 名,占 10.4%。由此可见城市教师本科文化程度以上的教师要比农 村多 25.1 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学校民办教师转正人数较多,代课教师也较多, 而师范院校正规毕业生分配在农村任教的较少。据我们了解, 农村学校接近 25%的教师为民办教师转正的,调查的 8 所学 校有代课教师 28 名,这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基本跟不上,也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步伐和教学理念。造成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低,教学水平不高。 四是农村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力度小,范围少。农村 教师新老更替缓慢,由于农村地域面积大,分布零散,教师 很难集中培训学习,民办教师由于家庭拖累较多,大部分乡 村民办教师除正常上课外,其余时间则在家里干农活。另外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大部分年轻的师范生不愿意到偏僻的农 村任教,即使被分配到乡村任教,也是想方设法进县城,造 成农村教师新老更替缓慢,脱节。 五是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英语、音乐、美术、 体育专业教师严重缺乏,造成部分学科只能兼带,致使教育 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校的全科合格率较低。农村学 校虽然已经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但在平常的实际教学过程 中,缺少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不会维修,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装备不能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模式 单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停留在原始教学模式上。 六是农村学校教师流动性大 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差,条件艰苦,生活困难,5 年内 教师的稳定性不高,大部分农村教师没有长期扎根在农村的 教书育人的固定信念,总是想办法向城市学校或条件好的学 校转移。靖远县的靖安中学总共有教师 43 名,在八年内近 20 名教师流向县城学校和其他条件好的学校。 3、农村学校的学生流失严重,生源严重不足 由于城乡教育的差距拉大,城区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强, 教育质量高,大量的学生流向县城,致使农村学校,特别是 村级小学,生源减少。我们调查的 4 所农村小学,据了解 2005 年2007 年平均每年只有不到 30 名小学生报名,4 所 农村中学中,2005 年2007 年平均每年只招收 150 名初中 生。而城市的中小学招生量急剧增加,教学班次一扩再扩, 仍然难以满足涌向县城的学生大军。因此农村学校的生源问 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农村学校负债较多 为了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及“两基” 达 标,农村各学校 前几年都突击搞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具体资金分国家的专项 投资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两大块。国家投资部分的资金已全 部落实到位,但地方配套资金大多数投资不足,具体的债务 则由所在的学校、乡镇教管中心及当地政府的以贷款的形式 来承担,例如景泰县的芦阳镇教育管理中心共负债 149 万元, 导致学校负债较多,压力大,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5、农村学校学生的升学率低 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相对城区来说较差,而且受高中学 校少和办学规模小的限制初中升高中入学率低。目前的义务 教育阶段,主要看入学率、巩固率、义务教育完成率, 必须 完成义务教育。 调查显示 4 所农村小学平均升学率为 98%,4 所农村中 学,平均升学率为 35.18%。农村初中的辍学率为 1.05%。而 三所城市小学升学率均为 100%,三所城市中学平均升学率 为 45%,辍 学率为 0.1%。城市学校的升学率明显高于农村学 校,农村中学的辍学率竟高于城市中学 0.95 个百分点。彻底 地反映出城乡教育的差别。 由于学校资源的稀缺性和教育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农村 学生很难有好的学习条件和师资力量,致使教育教学质量不 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与学生期望的不对称,从而难以保 证以后进一步顺利完成学业,增长才干。 2007 年会宁全县初中毕业生 20000 人,高中招生 6000 人, 仅占初中毕业生数的 33%。农村初中学生升高中就更低了。 6、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辍学比例大。由于父母长年在外 打工,许多孩子隔代相哺,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养成了 骄惯、放任等不良习气。学校管不了,家中没人管。一些孩子 在学校拉帮结派,相互影响,共同逃课、闹事。最后演变成厌 学辍学。会宁县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 50%左右,有的村达 到 80%, 二、原因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将要提出的建议,从基础薄弱;教育 投入不足;管理模式单一;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教师的优惠 政策缺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城区学校的选拔,使本 来的农村教师队伍更加脆弱;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学校管 理者综合素质不高,管理粗放等。 一是基础教育底子薄,办学水平低,原有办学规模小, 校舍危房量大(2001 年底会宁县中小学危房面积为 119368 平方米)、紧缺不足,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且严重短缺,办学 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落后的办学条件,落后的经济基础与 基础教育普及发展的迫切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突出的根本原因。 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义务教育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短缺,来源渠道狭窄, 主要依靠地方政府 财政性支出和国家专项投入。而县乡财政历年困难,如会宁 县财政自给率历来不足 10%,县财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 尽管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每年都在财政支出的 50%以上,但还 是仅能维持学校公用经费资金。农村税费改革前,教育费附 加及教育集资在多用于弥补公办教师工资缺口和发放民办 教师工资以及学校的教学支出的同时,还可以挤出一点进行 学校硬件建设,一些乡镇采取超前安排,逐年化解的办法, 进行了学校建设;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和 教育集资政策,教育经费来源主渠道中断;新的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机制实施后,因相关政策的限制,学校基本上只能维 持运转,一时要改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的问题还很困难。 三是先在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了农村教育的 发展。农村教师和学生所面对的就是农村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由于绝大多数农村都是地处边远的山区,交通极不便利,信 息不流畅甚至绝对封闭,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信息来源,对于村外的世界是模糊和 不甚了解的,这客观上造成眼界不够开阔,观念落后,教育 教学思想和学习方法落后,必然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四是农村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在农村, 读书唯一目的就是考大学,然后到城市找个工作,从此逃离 “面朝土,背朝天 ”的 农村生活,几乎是 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但 由于近年来,由于人事制度改革,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侵蚀等都使处在农村的中小学生耳 濡目染,对农村教育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既有经济的原因,又有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的原因,还有社 会的大环境的原因。 1、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不足 一是费改税后的冲击。在农村税费改革和要求减轻农 民负担政策出台之前,农村的义务教育投资主要还是取之于 “民 ”的,是农民上缴 的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以及很多隐形 的教育投资,而这些取消之后,政府的教育投资没有弥补这 些空缺。 二是教育投资的一贯不足,转移支付未到位。教育是关 注人,关怀人的事业,从社会的平衡发展来看,在教育方面 要加大转移支付。还有就是投资的利用监督不力。 2、经济原因 由于城乡之间对教师的待遇差别,一般在城镇的教师收 入要比农村的多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加之农村学校的管理 模式缺少人性化,不能给教师以人性化关怀,不利于激发扎 根农村的热情,这样就使得农村学校中有才能的教师流失, 他们或者改行从政或者向县城,中心城市流去。 3、管理原因 管理理念落后,缺少人性化管理。这是不仅在农村都有 的,习惯以考试排名衡量领导的政绩和教师的业绩。在学校 建立了一套量化管理方法,然而这套冷冰冰的量化管理方法 却忽视了教育是面对人的活动,并且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的, 历史的过程,教育质量的提高是需要有一批有责任心,有良 知的教师的无私奉献的,哪里是制度所能制造出来的“积极 性” 啊,在用人机制, 评价机制,决策机制方面都存在着官本 位的思想和僵化的思维模式。 4、来自于学生方面的原因 农村小学与初中学生的辍学原因很多,但大多是经济原 因,须在诸多的条件上满足他们。辍学自然是造成农村义务 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但有较多学生虽未辍学,但存在着厌 学的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不好,究其原因,主要 可以归纳为: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方。我们的义务教 育过多的重视在应试、在升学上,而很少关注农村的现实, 从课程到上课都没有关心过农村孩子的生存状态,毕竟他们 大多数还是要留在农村的,教育要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农 村的学生能升学和能支持起升学的就少,再加上就业的压力, 上大学还是成问题的,这些问题都会反映在家长们和周围环 境中的,学生对学习就厌倦了起来,何况农村学生是处在教 育条件弱势的竞争态势之下的呢,如此种种,又造成了农村 义务教育质量的低。还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三、针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事业,关心乡村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村级小学教育的发展。 各级领导应深入基层,了解掌握乡村学校的具体情况,研究 制定出农村学校的发展规划。 2、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优秀 教师到农村任教,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使城乡教育向 一体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轨道迈进。 3、对乡村师生住房、用房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质量检测, 确定危房数量,对不合格的校舍,可以停用或拆除重建。排 除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师生安全隐患。 4、加大对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投资,配备和培训能够熟 练操作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使现代化的远程教育设施能够 真正运用到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 5、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尤其 是所需大型体育器材,音美器材的投资,建设标准化的操场, 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 6、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教师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使农 村学校管理制度规范,责任明确。对农村教师应提高他们的 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对扎根农村教育十年或二 十年以上的教师,应予奖励或在职称晋升上予以优惠照顾, 建立奖励机制,使大部分农村教师能热爱农村教育,避免向 城市转移。 7、建立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对口帮助和交流制度。城 市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应帮助乡村学校在资金上给予支 援,教育教学设备上给予援助,选派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 教,使乡村学校在城区学校的支援帮助下快速发展。 8、根据农村每个学校或每个乡镇教管中心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同时向乡 村学校配备一定数量的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教师。 9、解决县聘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对教师男女性别差别 大的学校进行适当调整。消除因代课教师待遇低,不乐于教 书和因女教师过多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不利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勿庸讳 言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 却呈不断滑坡之势,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但农村 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更严重 的其他社会问题。 一、主要问题 1、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由于教育发展直接取决于当地 经济的发展,农村部分学校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设备奇缺, 师生生活住宿条件艰苦,师资素质不高,学科不配套,很难 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能更好的服务当地“新农村” 社 会发展建设。 2、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目前农村学 校师资建设的外部环境令人堪忧。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低, 福利待遇基本没有,极大的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二是农村 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比城 镇差,因此千方百计流向城镇,近年来,由于教师编制的严 格控制,有些学科教师紧缺。三是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年 龄偏大,教育教学观念老化。 3、学校布局调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撤校并点,小 学低年级的学生也需要在学校住宿,年龄偏小,不能很好投 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有的学生上学较远,交通不便,路途遥 远,周五回家和星期天到校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有的学生 上学家长用摩托车接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思考与对策 1、进一步完善办学管理体制。要按照国务院“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要求,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存在的基础性、普遍 性、全面性方面的几个问题。一是乡村办学严格执行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 学秩序;二是与乡镇搞好关系,继续调动人民群众办教育的 积极性,政府与农民群众携手,实行“两条腿走路” 。 2、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现在的 教育投入对城区学校的投入较大而对农村学校的投入较小, 对交通方便的学校投入较大而对交通不便的学校投入较小。 教育投资应该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增加对这些地区的 学校的软硬件投入,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促进教 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通过 “普九” 达标 活动,全市中小学建 设有了很大改善,但从 总体 上看,标准还比较低。要通过调整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加大 对农村薄弱学校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中小学建设 经费。要采取多种措施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争取用 几年时间,实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促进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让广大农民子女充分享受优质教育,最大限度地 缩小农村与城县在教育条件上的差距,达到教育的公平化。 3、是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一次性地帮助 贫困地区农村解决历史遗留下的“普九 ”欠账问题。或者发行 国家债券,专项用于解决“普九” 债务。其他有 经济能力的县 市和乡镇政府,应承担起债务转移的责任,做出计划,采取 有力措施,限期偿还。不能让农村学校继续背负沉重的历史 包袱。 4、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调整农 村中小学布局,符合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质量效益的长 远要求。从 80 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行三级办学管理体制,村 村办小学,全国兴起了办学热潮,其间顺利度过了小学初中 入学高峰期,实现了“普九” ,这对推动 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小学高峰期已过,同 时农村基础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尤其是处于山区的农村,地 域面积大,人口稀少,许多村小教学设施又十分落后,由此 造成一方面薄弱学校多,另一方教育资源浪费、闲置的现象。 因此要节约人力、物力,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调整农村中 小学布局,对一些办学条件差、生源少的学校进行撤并,提 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效益。此外,应加强对布局调整学生安 全工作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5、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鼓励青年教师通 过参加自考、进修、函授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现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理论性的政治培训较多, 而针对教学水平、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相对较少。农村的教 师在信息上相对闭塞,对外界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都 不是很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多组织一些这些方面的培训, 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教师的培训中,要改善目前的培 训内容和方式,甚至可以延长教师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系 统的培训学习,必要时可以让教师进行脱产学习。 6、扩大教师对外交流。在农村学校,教师不易接受新思 想和新的教学方式,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为了促 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进各方面 的先进经验,扩大对外交流,让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乡镇 之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师交流活动。比如更多的公开课,或 者某个时期组织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换教学。这样既能够给每 个学校带来一定的冲击,又能够改变目前“闭关锁校” 的现象, 有效地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和发展。 7、提高教师福利,实行奖罚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现在 教师都是每年发 12 个月的工资,直接打到工资卡上,所有的 教师都是按照职称、工龄等标准一视同仁的发工资,对表现 好的、业务能力强的、对学校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的都没有 一些实质上的奖励,不能充分调动这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可以搞一些激励机制,通过实际考核情况对上述教师给予一 定的物资上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增加农村教师的福利 待遇,如提高取暖费、降温费、活动费、独生子女费等福利待 遇。让教师感觉在农村工作和城市里一样。 (一、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偏低,不适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虽然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但相当多的农村教师是通过函 授、进修、自考后取得学历,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院校的教育。其实只是中学的底子。特 别是随着撤点并校、规模办学的逐步推行,城镇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而农村学校的办学 规模越来越小,不少过去农村优秀的和较为优秀的教师(持别是年轻教师)调入城镇,因 而在广大农村,教师“一大三多” (年龄偏大、民办转正的多,接班进修的多、后取学历多) 现象相当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斗 5 岁以上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 70以上,大专以上正规 院校毕业生几乎为零。 二、教育观念落后,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改科研大潮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社会要求,不少教师仍然是旧做 法,老一套、以不变应万变,这种状况直接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有下少教师不仅素 质不高,而且责任性差,敬业精神不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精通业务、争当名师、 兢兢业业、精心育人的认真负责精神。 三、教学设备利用差,教学手段落后,课堂教学效率低。 近年来,随着国家“百亿工程”的实施,各学校包括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 大的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不会利用现代化教 学设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直观性差、密度低、效率差、节奏慢、容 量小。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各学校生均图书不少。但过时的图书多。闲置现象 严重。此外,一些学校由于管理不善,丢失图书现象也有,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一些学 校实验教学开展不规范,越俎代庖;小学生自然教学演示实验往往成了教师口述实验,分 组实验经常由教师演示完成,学生很难通过亲手实验得出结论,学到知识。 四、教研工作滞后,与通过教改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部分校领导不重视教研活动,不研究教育规律,缺乏指导教学工作的能力。二是 不少教师对教改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认识不足,不研究教材,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 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完全是老做法、凭经验。三是不少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四是不 少教师认为进行教改科研是专门机构和专家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能做照本宣科的教 书匠,对教改科研这样的话题“望而却步” 。 五、教育经费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随着“两基”达标、撤点并校、规模办学的扎实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了 很大改善,但由于地域经济落后,在“两基”达标过程中致使各学校有许多工程欠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