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__第1页
_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__第2页
_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__第3页
_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__第4页
_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代码: 10484 编 号: 密 级: 公 开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问题研究 -以舞刚市为例 学科、专业名称: 研 究 方 向: 申 请 学 位 类 别 : 申 请 人 姓 名 : 导师姓名、职称: 定 稿 时 间: II 中国郑州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了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或其它教 育机构的其他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做出任何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因本文引起的法律 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 位论文的规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权保留所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取影印、 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 机构、数据收集机构等提供本学位论文,同意研究生处将本学位论文提交中国 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全文出版和编入 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 授权书)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日 期: IV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 日 期: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 要 三农问题作为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关注。每年,国家的 一号文件也都会对农业问题做出重要的指示。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水 平也在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的农业也已经步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关键时期。在农村,一些土地流转已经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生产经营,这样一 来,就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农 业的发展水平,需要在坚持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 规律,从而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的格局。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加大,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同时, 随着流转方式的不断增加,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因为总体流转水 平较低,再加上各县市流转发展的不均衡,从而导致农业发展不均。在十八届 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流转问题也再次为大家所 广泛关注。 考虑到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国内外有关农村地流转的研 究加以分析,进一步做好对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成效以及不足等问题 的深入分析,在结合河南省农村地流转实际情况下,借鉴国内外检验,提出有 效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河南农业;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Abstract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s important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 has been the national attention. Each year, the national number one file will also made important instructions on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not only reflected the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but also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of. Nowadays,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is also rising,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action of our country,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Even so, but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limitations, this also led to Chinas rural land fragment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phenomenon is very serious, so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certain scale of operation. Plus some advanced scientif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in this way, will adverse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In the countryside, some land circulation has realized the business, land intensive production in this way, you can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land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need to adhere to the existing rural land system, according to market economic rules, thus gradually realize 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thi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effectively, so as 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two yuan.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in Henan province scale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speed is also ris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irculation mod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made certain progress, but because of the low level of general circulation, coupled with the county transfer the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resulting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uneven. Held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 pos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 reform, land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I transfer issues once again for all the atten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a serie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agriculture, based on related research of rural land transfer are analyzed at home and abroad, further in- depth analysis the issue of the status quo,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do so on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in Hen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profits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st,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Key words: Henan agriculture; land transfer;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V 1 绪 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2.1 理论意义 2 1.2.2 现实意义 2 1.3 研究综述 3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4 1.4.1 课题研究方法 4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 2 农地流转市相关理论 .6 2.1 相关概念 6 2.2 农地流转基础理论 6 2.2.1 土地市场理论 6 2.2.2 土地产权理论 7 2.2.3 制度变迁理论 8 2.2.4 规模经济理论 8 2.3 加快土地流转的作用 9 2.3.1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9 2.3.2 有利于开拓农民增收途径 9 2.3.3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0 3 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3.1 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2 3.1.1 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 12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V 3.1.2 当前河南省土地流转范围 13 3.1.3 舞刚市土地流转方式 16 3.2 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6 3.2.1 土地流转程序 16 3.2.2 土地流转利益机制不合理 17 3.2.3 土地流转运作成本居高 18 3.2.4 土地流转过程干扰多 19 4 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 .20 4.1 历史遗留问题 .20 4.2 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缺陷 .21 4.3 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 .22 4.4 农业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 .22 4.5 农村土地流转法规不完备 .24 5 国外农村地流转模式的借鉴 .26 5.1 日本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6 5.2 美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7 5.3 法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27 5.4 运行模式比较及借鉴 28 6 改善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措施 .30 6.1 进一步完善相关土地流转模式 30 6.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与租赁 30 6.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 30 6.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 30 6.1.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 31 6.2 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31 6.2.1 培育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 31 6.2.2 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运行机制 33 6.2.3 规模经营,拓宽市场 33 6.3 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35 6.3.1 建立城乡就业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社保体系 35 6.3.2 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促进土地流转 35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6.3.3 放宽政策,为农户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36 6.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6 6.4.1 规范土地产权和土地征用制度 36 6.4.2 改革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 37 7 结论 .38 参考文献 .39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2 致 谢 .43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0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动下,农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三农”问题也成为了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其中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之 一。当下“三农”问题的本质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由最 初的经济基础问题扩展到了社会和政治层面。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其包括了“推进生产、富裕生活、和谐乡村、治 理村容、发展民主”的五大理念。这项党中央让全中国人民得到福利的重要举 措,不仅促进了国家的长期发展和人民的安定,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这个非常阶段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覆盖的范围较大,因而影响面相对较广,国家 的社会文化、政治思想、经济发展等于其息息相关。经过长期的分析研究,我 们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快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决定农业现 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土地具体分配事项,加 强农民土地承包积极性,活用土地使用权,便于土地承包商可以在金融机构融 资抵押,就需要,相关部门应该提出规范的实施办法,同时建立出一套配套的 抵押资产处置的机制,同时还需要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实施农 村建设,必须对土地所有权以及使用权的确认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发放证书 必须公开公正,并且由政府承担相应的费用。同时,应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 权力,尽量使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争议由农民自行沟通处理。中央财政再予以必 要的资助。如果要征收土地,依法征收是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农 民在失去原有土地后的基本生活水平甚至更富裕的小康水平,农民的利益所占 的比例必须得到持续的提升。其次,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已逐渐脱离实际,对其 进行补充完善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征地补偿机制的健全需要有理可依、有法可 循。同时,要杜绝部分政府人员从中捞油水,即补偿经费不到位还强征强占征 地的行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土地的流通周转,直接关系着我国实现农业大国的目标。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它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加快了农业生 产的现代化步伐。现今,仍有很多因素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 权的合理流通周转,例如社会制度、宣传力度、法律法规、政策理 解等等。各方面机制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土地市场的经济化, 从而限制了农村的发展。系统的研究现阶段农村的土地流通周转问 题,并分析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有助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相关不利因素的解决。 1.2.2 现实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土地合理有效的流通周转,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农村的经济实力得到有效提高,即为农民创收,使其生活 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土地的流通周转规范化已然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 我国的国情本来就是人多地少,再加上资源的分配不当,尤其是农耕用地和森 林的用地的不合理分配,给农村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而土地流通周转机制的 完善,可以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得到重新利用,巩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并使其 带来的效益得到稳步提升。除此之外,土地得到了高效利用所带来的是农业生 产的稳定以及产业结构的系统化。土地流转的加快还会让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 式得到发展,使规模提高,集成性更好,效率更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得到 更多的利益,农业得以不断进步。站在农民的角度,土地流转系统的建立、制 度的规范,才能把集体土地的深层价值给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农民能够从中 得到实惠,从财政增长中得到收入上的提高。这是让建设用地市场化、公开化、 透明化,使幕后交易得到杜绝,政府部门也能很好的对种种乱象进行监管。经 济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用地常常被占用,国有土地的需求面临着重重压力,为 了让这种压力减小,发展城乡一体化迫在眉睫。由此,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 法来进行土地交易,还能把过度分散的城镇房屋集中起来;其次,需要实行把 宅基地换成居住房屋,把承包地换成城市社保,这样农村能够向城镇稳定转变,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 极大的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二元的发展。当前,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改革虽 然面临了一个重要的瓶颈,但是随着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 融资渠道的不断扩宽,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1.3 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综述:土地流转问题作为当前我国广为关注的一大经济学和法学 问题,已经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针对土地流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于土地流转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国内学者根据市场机制的建立、土地 产权制度的研究加以分析。 多数学者则倾向于土地流转制度的缺陷和市场流转机制中的不健全问题, 将其作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推进较为困难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一看法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但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如果仅仅只是明确土地产权和建立完 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作为解决我国的土地流转问题的关键,那么则可能会 忽略一些更为重要的现实因素。 当前,我国农村主要实行的还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主要是指由各个散户 分别经营各自的土地,这样一来,不仅会严重制约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 还不利于实现农业高效化。为了更好地解决之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实 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很多国内学者多考虑到农村土地制度本身和外部的一些因素,认为是这些 因素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姚洋认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会因非农收 入的差异而对土地的依赖 性不同,其中,就会出现一些农民放弃自身的土地而投入到非农生产中去,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些土地被种植大户所收购,从而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而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因为非农收入在农民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所以 农民难以完全抛开土地,而这些地区的农民对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十分重视,从 而导致土地流转根本无从谈起。钱忠好则运用产权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再根 据具体的数据和理论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是制约我 国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只有做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保障的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况下,才能使农民放心的将自己的土地进入土地流转市场,不然的话,一旦农 民丧失了土地的承包权,则意味着他们将丧失最基本的生活来源。 国外研究综述:在国外相关的土地制度的研究中,很少出现“土地流转” 这一概念,而主要的研究对象则是“土地交易”,这种通过多种交易的方式, 很多土地就可以在规范化的市场机制下直接进行交易活动。 国外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较早的时期就对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产权和地租理论的提出对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市场经济需要通过经济流转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经济 的流转则离不开对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再分配。在 1670 年后,英国重商主义派经 济学家威廉佩蒂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开创出了全新的学说,他认为地租是土 地生产农作物所得的剩余价值。其中,还提出了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耕作技术 高低,距离市区距离不同,从而也会出现土地地租和地价不同,在加上土地的 区域不同,所以劳动生产力也会不同,从而出现地租和地价不同的情况。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1.4.1 课题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文献查阅、综合分析法。根据相关文献参考研究,同时,再借鉴已经研 究过的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验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做出对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的内涵、特点、内容的进一步研究。 2、室外调查、室内收集方法。一方面是通过对商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的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则是利用 互联网、报纸、期刊杂志等媒体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信息。 3、分析归纳法。根据本文的研究重点,有针对性地查阅土地承包经营权相 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从而进一步发现河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在广泛搜集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努力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及时发现河 南省土地流转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求从土地供需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机制等多角度探讨,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 场运行机制的方法和措施。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思路,本文有七章构成 第 1 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 对农地流转的研究综述、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等。 第 2 章,农地流转市相关理论,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及重要性。 第 3 章,分析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 因。 第 4 章,河南省舞钢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 5 章,国外农村地流转模式的借鉴。 第 6 章,结合国内外成功模式,对改善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提出合 理的建议,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第 7 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2 农地流转市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的某些土地制度,其土地的所有权就非常的明确清 晰。其流转特点就是体现在土地所有权由一个经济体系交换到另一个经济体系。 显然的每个国家的政策不同,这种方式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在我国,国家和集 体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换言之,农民是个体单位,不可能有土地所有权,这 就是某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不同。我们根据宪法的 要求,农民作为个体,只能得到土地的承包权或者使用权,由此可见,我国的 区别于别的国家的土地流转是我国为土地使用权的交换。 土地有很多的属性,例如土地有所有权、有其使用的功能、有个人处置的 权力、收获利益的权力,这都是可以转让的。并且通过转移土地的相关权益, 使土地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价值。当今社会,土地的所有者或者是使用的人 作为我国土地流转的主要对象,可以按照相关流程有偿的把集体的土地使用权 转交给其他公民或者是其他法人或者其他经济主体,这样的行为体现了承包经 营的权利和集体建设用地这两个部分的流转,被称为土地流转。由于现阶段有 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于土地流转市场,本文在全面对比分析后,把研究对象 选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其进行讨论。 在某种规定好的土地制度下,依照所运用的规范化模式,此处一般就为一 成不变的体系的农地流转形式,也就是常被人认为的经过了一些理论加工之后 形成的范本,在这其中还不乏模仿抄袭,这种特定的样式能抽象化实践中的真 实农地流转方式,能够进行系统的概括以及提炼,这样的形式就是土地流转模 式。 2.2 农地流转基础理论 2.2.1 土地市场理论 现阶段,绝大多数农户有决定自己的耕地、资产、人力、和技术投资量等 所有跟农业经济有关的生成资料的分配权和经营权。农户因此可以选择最合理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 的方式进行运转,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的分配生产资料,自由运转, 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经由土地的买卖、租赁获利。当今的农户的角色已经悄悄 的不断发生转变,在资本经济的大背景下,慢慢发展成为自我发展、自主运作 的私有制经济资本个体。所以,农户可以根据各种市场信息进行决策,从而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图 2-1 所示 农户 决策内部因素 市场信息 反馈 图 2-1 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过程 从狭义上说,土地市场,通常是表示农地买卖、土地转让的地域和范围, 但是农地的地理属性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农地是不可以参与土地买卖市场进行 买卖,农地买卖的本质是包含在农地上的所有权益和利益;而从广义上看,广 义的土地市场一般就涵盖了土地市场经营方式,其中就包含了农地买卖、农地 买卖方式和金额、农地的市场和来源、农地运转和农地买卖中间商经营等有关 项目。众所周知,市场是土地市场经营运作的最为基础的核心,因此各地政府 一般通过土地市场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发挥宏观性调控的作用,同时根据市场和 资本的运转机理,最大化的发挥土地资源分配的经济利益。 一般来说,在各地土地市场运转的时候,一般是根据各个地方的生产情况, 来制定相应合适的经营方式,从而进一步优化各自土地的分配方式、扩展当地 土地市场,以此来最大化地实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从而,让每位农户从真 正意义上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保证农户的经济来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2.2.2 土地产权理论 一般来说,产权,是对某种经济产品的各种效益的取舍,而且一般是具有 社会认可的法律效益的。土地产权就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各种土地资本权益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集合,包含所有权、分配权、获益权、经营权等,其中最重要的权能就是土地 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还属于集体所有,同时也有一些农户 对土地进行承包经营,从而实现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就会分离。在研究农 地流转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刻意提高农户的收益,还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财产各 项权利的最大权能。同时,还应该在一定的基础上做出最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使流转后的农地收益达到最大化。不过还需要在构建土地流转运行模式时界定 土地产权,明晰它的运作界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通常,制度变迁立论通常是制度的改革、优化、代替、更迭的流程,其核 心是制度的代替、更迭和交换。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当如今的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 长的生产力的需求的时候,就有必要改进现有的土地制度;另一方面,如果现 有的土地制度不能提高生产力,社会市场必然会促使土地制度的新旧更迭,以 代替原先的旧制度。但是,在改进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土地经营的期望净利润 高于期望投资,所以土地制度的更迭无法一触而就,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替代, 必须要遵循相应的条件,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2.2.4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探讨的大多数追求各种经济劳动的利益最大化,它的最本质的内 容就是,当投资者在提高生产投资带来的产业利益增幅大于生产投资的增幅的 时候,每个商品的均衡生产投资会由于产能的提高而下降,即是规模报酬(或 规模利益)逐渐提高。 如今,人均土地所有规模正在逐渐增加,通常,从实际的土地经营情况来 看,土地经营的专业化经营需要一定的土地规模要求,才能实现生产劳动力的 分配的优化,从而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专业化。从现实土地市场的运转来看, 人均土地所有规模越大,土地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越高,而且生产劳动力的分配 相应的会更加细致,那么相应的人均生产力也会越高。即是人均土地所有规模 与人均生产力成正比。但是在国内,人均土地所有规模逐渐减少,势必阻碍人 均劳动力的生产力的进步。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 规模经济理论给土地运作模式指明了方向,在国内土地各自独立运作的现 象希望会得到改变,转而经由土地买卖、转让,逐渐向合作运转的模式转变, 并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靠近。 2.3 加快土地流转的作用 一般来说,通过土地流转,农民不仅能够从土地上取得相对稳定的流转收 益,同时还能够从非农产业里获取更多的收益,这样一来,能够大大增加了农 民的收入。而对于农民而言,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不仅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在很 大程度上加强规模化的经营理念,这不仅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合理方法,同 时还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3.1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近几年来,很多农民进城务工,而对于这种非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已经 占据了农民收入的二分之一左右,同时,年轻一代的农民为了更好地摆脱自身 的身份限制,不愿意在家务农,从而也导致农村相当一部分土地出现了长期闲 置或者季节性闲置的情况。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土地的荒芜,很多农民 则把土地承包给愿意种地或者有能力发展大规模农业的人或者企业。由于这些 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他们能够很好地把农村土地进行整合、 优化,从而发挥出土地收益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对于那些无人耕种、 荒废的农田进行合理的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2 有利于开拓农民增收途径 农业生产作为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以及市场变化影响的产业,对于其收益 而言一般较为不稳定,所以如果农民只是想依靠土地生存,快速发家致富则比 较困难。再加上个体家庭的小规模生产,科技含量不高,所以很难达到农村市 场化的目标,这样一来,也就阻碍了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发展。所以,如果想要 实现农民收入增加,需要改变土地分散的现状,使土地进行流转,从而进一步 加快科技发展农业的进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3.3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这就要求应该把分散经营的农民家 庭改为统一的、具有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那么实现统一经营的基础就需要 将土地进行流转、集中,并重新安排使用,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进 行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产业化的进程。而如果没 有土地的流转,大批分散土地以及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想要实现科技化、规模 化的生产则是一大难题。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 3 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到现在,农民的土地买卖、转让体制逐渐发展,从最初的严禁、 应允、自由运作,发展到如今的提倡的时期。 所谓的明令禁止阶段,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 1988 年宪法修正案以前, 国家不允许土地进行流转。尽管在 1970 年至 1975 年之间,有些地方上出现了 土地流转现象,但是这些土地流转还属于农民的个体行为,并没有法律的保护 和政策的支持,一般都是私下进行的,并没有公开化。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的宪法清楚的要求“无论个体或是集体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买卖土地,其 中就包括买卖、租赁”,民法通则也清楚的要求“土地严厉禁止买卖、租 赁、或者任何形式的转移给他人”。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农村土 地承包合同纠纷案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清楚的要求“没有土地所有者的批准, 任何形式的转移承包合同,承包合同都是没有法律效益的”因此,农村土地流 转在上述任何时期是不被批准的。 一九八四年,国家出台的一号文件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第 一次规定:农村土地可以适当买卖、转让。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大会上对最 初的“因为各种个人原因无法经营土地的社员,在承包期内,经由大家投票表 决,来决定是否可以转让”提出更多的更改计划,改成“根据相关的法律条例, 土地的经营权放开转让,其他个人或者集体没有权利违背法律,禁止私下转让、 私吞、的违法现象”。由此,土地转让从严禁时期,慢慢过渡到在符合相关的 土地转让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适当放开的阶段,并且出台了相关保障承包人利益 的法律。 二零零三年,农村土地承包法,清楚明晰的指明“经由家庭承包取得 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享有转让、租赁、交换、转包或者任何其他形式流转的相 关土地转让法律的权益的”表明,国内的土地的承包体制的正式确定,慢慢发 展成为自由发展时期。两年后,农业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完善了土地转让法律体制,对转让过程中的各种流程做出细致的说明,从而保 证土地流转在有关法律体制下更加便捷方便。 一般来说,主要是考虑到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然后再相继出台了适合各 自地区发展的土地流转制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九日,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 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方案,标志着土地转让制度逐渐进入推广时 期,它清楚的要求,推进城市与农村土地市场的整合,通常,农村集体土地市 场的出租、转让、入市,与国有土地享有同等待遇竞争市场,必须要满足相应 的管理和规划的前提。另一方面,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减小征收的土地的规模, 征收土地程序的合理化,从而多方面的保障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根本利益。 在不断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国 家对土地流转问题的重视,这也表明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已经提上了日程。 3.1 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1.1 河南省舞刚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 3.1.1.1 土地流转方式趋于多元化 在经过长期的调查之后,发现在河南省土地流转推进的进程中,已经全面 落实了土地承包经营权 30 年不变的计划,其中就明确提出了需要坚持所有权, 稳定承包权,还应该不断搞活使用权的理念,需要坚持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 则,同时还可以采取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的原则,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土 地流转工作,租赁、拍卖、转包、入股等方式纷纷涌现。 3.1.1.2 土地流转价格趋于市场化 一般来说,除了农民托管土地之外,河南省的土地流转工作已经采取了行 政指令方式统一推进。在加上农民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 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得意加强。当前,在土地流转的工作中, 主要是采取价格市场化、合约化机制,从而将农户之前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 来,流转到具有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农业龙头企业中去,这样 一来,可以有效的推动了土地流转,使土地流转价格逐渐趋于市场化。 3.1.1.3 流转用途多元化 当前,对于土地流转而言,其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其 中根据多年的调查结果发现,3 个市 8 个乡镇共计流转土地面积 75.6 万亩,一 般来说,流转后的土地用于粮食作物种植的有 24.95 万亩,占总比例的 33%,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 用于养殖业的有 23.44 万亩,占总比例的 31%,用于林业的有 18.9 万亩,占总 比例的 25%,用于其他产业的有 8.31 万亩,占总比例的 11%。从这些数据我们 就可以看到,土地流转后养殖业和种植业已经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 2014 年,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 2824 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 面积的 29%;当前,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 6.5 万个,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 15538 家,其中,规模种植“大户”已经成为粮食增产的“中流砥柱”。很多地方已 经建立起土地流转市场,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布土地流转 信息,这也为土地流转的加速提供了有利的桥梁。 表 3-1 流转模式 转包 出租 出让 互换 委托 入股 所占比例 34.7% 38.6% 4.2% 8.7% 7.9% 5.9% 3.1.2 当前河南省土地流转范围 考虑到当前的实际情况,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探索出了多重有效可行 的流转方式,从而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趋于多元化。这其中的流转方式主要 包括土地转包模式、土地出租模式、土地出让模式、土地互换模式等。其中土 地入股的模式已经成为了河南省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截止到 2012 年 12 月底, 河南省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了 1500 万亩,已经达到了全国土地流转总面积的 7%。相较于经济发达的京、沪、粤、浙等地,河南省的农村土地流转一般是用 于农业生产而有别于其他的城市建设用地。一般情况下是采用出租、转包的方 式为主进行土地流转。 3.1.2.1 土地转包模式 土地转包模式主要是指土地承包权人将自己承包的土地部分或者全部在约 定期限的情况下,转让给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通常在转包之后,需要严格 遵守原有的土地承包关系维持不变的条件,同时还需要承包人按照法律法规约 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相应的职责。一般来说,土地转包模式可以分为委托转包 模式和自行转包模式两种形式。以土地转包模式进行流转土地的一般主要是指 外出打工或者有相对固定或丰厚收入的工作的农民,因为无力耕种土地,在加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上又要负担起各种农业税,所以致使土地经营的效益较差,而转包一般是指转 让土地的经营权,此时的土地的承包权一般不变,所以经营者还承担了各种农 业税,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还解决了农业税的负担,所以 农民一般多选择转包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土地以转包这种流转方式几乎都没 有订立正式合同或书面的协议,很多时候多是采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其中主要 是在亲戚邻里之间进行的流转。土地流转后的使用方式也没有具体的规定,一 般主要是在流转到期后土地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就可以了,而这种流转方式一般 是无偿的,主要在达成共识之后成立,所以很难形成大的规模。当时这种流转 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撂荒的问题,但是却无法产生较大的规模效 益。 3.1.2.2 土地出租模式 土地出租模式主要是指土地承包权人将自己承包的土地部分或者全部在约 定期限的情况下租赁给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土地出租之后, 需要坚持原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原承包人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履行相应的职责。承租人则按出租的合同约定的对承包人负责。土地出租模式 一般是保证出租人从土地上获取稳定的收益,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多的农户会 采取土地出租的模式来进行土地流转。土地出租模式主要是根据村民委员会的 组织,将那些没有精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村民的土地集体租赁给企业进行集约化 经营,然后再将租金按期支付给出租的农户。 3.1.2.3 土地转让模式 所谓的土地转让模式主要是指承包人因为从事其他非农职业,放弃从事农 业生产经营,一般来说是在征得集体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部 分或全部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而这种土地转让的方式,多是终止 有来的土地承包关系,从而导致原承包人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渐丧失。 土地转让模式的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农户放弃自身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所以一般 情况下农民也不会采取这种流转模式。很多农民宁愿选择将土地撂荒,也很少 采取这种方式,对于很多农民而言,土地就是其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失去了土 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所以很多农民更倾向于采用转包的方式进 行土地流转。土地转让模式进行土地流转的情况一般发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譬如城郊或者工业园区附近,因为这些地区的农民的主要的生活来源并不是土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 地,而通过土地转让,农民一般不必为几亩土地所束缚,能够全心投入到非农 生产中去。 3.1.2.4 土地互换模式 土地互换模式主要是根据承包人为便于自身耕作的需要,与相同集体经济 组织的其他农户互换其承包地块,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来说, 最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因为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出现了土地资源匮 乏的情况,很多农户不得已承包了许多细碎、零散的土地,甚至有的农户承包 了十几块之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很 多细碎化分散经营的模式在很长时间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生产力的发展,所以 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很多时候,由于农户之间通过互换的模式进行土地流转,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自己的土地集中到一起,不仅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管 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地的产出,从而 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1.2.5 土地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一般是指承包人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部分或 者全部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是在明确委托流转时间与价格的前提下, 从而签订公平合理的土地委托协议,之后再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土地流转。 这种流转模式的优点主要将土地流转的整个过程交给村集体进行,这样一来, 自身就可以避免因为信息缺乏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一般是通过土地委托 协议,从而很好地保证了自身权益。这种模式一般由承包人与村集体签订协议, 然后由村集体将承包地块对外转包、出租。一般是每年由村集体按时将流转费 用统一收取并发放给承包人。 3.1.2.6 土地入股模式 土地入股模式又称“股田制”,或者股份合作经营。土地入股主要是在遵 循平等自愿的原则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然后再投入到农民合作社 或者股份公司中去。一般来说,在土地入股之后,农户可以继续参与土地经营, 当然还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按股份红。而这种流转模式最大的优点则在于产权 明晰、收益直接,所以能够很好得以价值形式来确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般来说农民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一般来说,对于土地入股,我国立法尚 属空白,所以形式较为多样,其中就包括土地股份合作制、入股分红制等。股 份合作制一般是指典型的入股流转模式,其中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合作社模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式和非企业化股份合作等。合作社模式主要是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企 业,由企业经营农民的土地;而非企业化股份合作是指农民以土地入股,然后 再由所有入股的农民统一进行经营活动,所以土地产出收益一般是由所有人共 同享有。而入股分红一般是指农民不参与管理土地,而根据每年从企业拿到相 应比例的分成。 3.1.3 河南省舞刚市土地流转方式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一文,其 中就把中原经济区确立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以及现代农业的基地,这在很大 程度上说明规模化的经营以及集约化的利用土地已经成为河南省进行土地流转 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其中指导意见中就要求中原经济区大规模的集中土地, 可以将土地分户或者分区域的进行承包,同时还要求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 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推进农业生产朝着专业化、产业化的规模发展。 但是,因为现如今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耕地无人耕种。 但是,国家却希望农民能自行耕种土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粮食的 生产及安全,这样也就出现了很多有地的农民不愿意进行耕种,而愿意耕种的 农民又没有土地的情况。 需要如何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在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要“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合作化程度”的概念,主要以 发展现代化农业为方向,这也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事实也表明,提高农 业经营组织合作化不仅能够有效地转变农业发展形式,而且能够通过规模化、 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来提高农业产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劳、地”矛盾。 舞刚市农地流转最早开始于家庭联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