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外新闻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报纸起源:中国报纸的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 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2、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开元杂报” (不是报名,是开元年间官报) 3、和唐代的进奏院状比较起来,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 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 (对比) 4、“邸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 5、小报 【 宋代的 “小报 ”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 】 (1) 时代:“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 纸。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2) 性质:“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 期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发行人包括邸吏、 使臣等。 (3) 内容特点:第一,信息比较灵通,新闻的时效性较强。 第二,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没有公开的“朝 廷机事” (最早的假新闻) (4) 、 “小报”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人 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 充。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 是有一定生命力的。 6、明代“邸报”的抄传和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 提塘) 7、明代“京报”:京报处于古代报纸与近代报纸的过渡期,标志着古代报 纸的最后阶段 二、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不是在中国古代报刊的母体里进行的, 而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 【 简述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和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的办报经过、宗 旨、特点(对比) 】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于 1815 年 8 月 5 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这份中 文月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 (作为传教的工具) 、1833 年 8 月 1 日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在广州创刊(虽是一份宗教性 报刊,但是其刊载内容包含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 、中文商业报纸迅猛发展,由外商创办的中文商业性报纸在上海应运而生,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申报 、 字林沪报 、 新闻报呈现三报鼎立的局 面。 、【 综合分析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 (1) 、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2) 、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 、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 【 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 (1) 、办报的目的与意义:王韬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 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 “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 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 、报纸的功能和作用:第一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 。第二报 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 ,宣扬君王恩德,传播朝廷政令。第三 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 ,开展对外宣传。第四报纸可以“通外情 于内”使朝廷随时掌握外国情况 (3) 、新闻自由。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 允许民间办报。 (4) 、报纸的文风。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 、编辑人员的条件。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品德高 尚、持论公平 、 【 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 (1) 、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近代报刊之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 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 (2) 、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 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的最 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 。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 运用的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四、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 【 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 (1) 、维新派: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维新派新闻思想中最具典型,大体 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戊戌变法时期,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 功能是“去塞求通” ,他指出“中国受侮数十年”就是因为上下不 通,内外不通。 第二个时期为 1899 年到 1911 年,变法运动失败后,康、梁等 流亡海外,接触了更多的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新闻理论, 形成了以下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 一是报纸的功能。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的“两大天职” 。 二是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宗旨定而高” 、 “思 想新而正” 、 “材料富而当” 、 “报事确而速” 。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 张,报刊要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一曰“常识” 、二曰 “真诚” 、三曰“直道” 、四曰“公心” 、五曰“节制” 。 四是他根 据自己的办报经验,提出办刊宣传有两种办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 动的方法。浸润的方法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 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词” ,使读 者猛醒。 第三个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后(19111921)言论独立时期, 提倡“言论的社会责任” 。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三,党报要重视舆论的制造和引导。 第四,党报要重视民意。 五、民国初年政党报纸的繁荣 1、 民权报还曾与“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中华民报和民国 新闻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横三民” 【 简述 “癸丑报灾 ”的前因后果 】 2、 “癸丑报灾”: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 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 1913 年底,全国陆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 139 家,较之民国元年的 500 家锐减 300 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 20 余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 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 3、 【 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思想 】 黄远生被誉为“报界之奇才” ,与刘少少、徐彬彬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 之称。他的新闻通讯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题材重大,内容翔实。二、分析 深刻、见解独到。三、文笔生动、亦庄亦谐。 黄远生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新闻观点。第一,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 弊” 。第二,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第三,记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 4、邵飘萍 1912 在杭州与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杭辛斋合作创办汉民日 报 ,任主编。报纸被查封后,逃亡日本,并组织东京通讯社。1918 年在北京 创办京报 ,任社长,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 、 新闻学总论 。在新闻工作 中,广泛交游,随机应变,掌握心理,把握战机,都是他获得独家新闻的重要 技巧和手段。 六、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 办的一份时事政治评论报纸,4 开 4 版。 2、 【 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变革? 】 (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当时有 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即拥护与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双方争论;二是 论战,有著名的三大论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马 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 ;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 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 一个新的阶段。 新青年正式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 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的动摇了封建统治。 (三)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并突破陈规 采用标点符号。 (四) 、副刊的革新 京报副刊同晨报副刊、 “学灯” 、 “觉悟”一起,被称为五四前后的 “四大副刊” (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报纸版面分为 4 栏、5 栏、6 栏、7 栏、8 栏等多种形式,专栏增多,且注 意创新,丰富了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 3、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新闻学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1918 年 10 月 4 日成 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七、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19121949 中共机关报发展概况 1、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1922 年在上海创刊 红旗 、 红旗日报 、 红旗周报 、 红色中华 、 红星 、 新中 华报 、 解放日报 、 人民日报 【 简要评述新记 大公报 的办报方针 】 2、在天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 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八、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中国记者节 19331949 年 9 月 1 日 2000 年开始 11 月 8 日(1937 年 11 月 8 日为中国记协成立 的日子) 2、新华社发展的五个阶段 (1)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 (2)抗战时期,发展壮大时期 (3)解放战争时期,成熟阶段。为了做好军事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 的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人民解放军各部队普遍建立军事分社或支社,形成了 一个强大的军事报道网。 (4)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公营新闻事业网形成,新华社组建成为国家 通讯社 (5)19561960 世界通讯社 3、 【 什么是 “韬奋精神 ”?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 的地方。 ”而他在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报刊思想,是一种切合中国实际的 人民报刊理论。 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 标的工具。 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 ,真诚的为读者服务。 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 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和广告的关系。 第六,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 ,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4、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 、 塞上行 ,成名作、代表作西线风云 斯诺和红星照耀中国 九、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 【 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经过及其重要意义 】 1940 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 的诞生 2、 【 评述延安 解放日报 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提出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 】 1942 年 2 月初,毛泽东在延安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 、 反对党八 股的重要报告,揭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内容是要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 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使我们整个篇幅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 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在版面安排上也面目一新,随着整 风改革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 党报必须由全党来办,党报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整个党组织的一部分, 自觉地把自己融入于党的集体之中,不准与党唱对台戏。 中共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在党的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 解放日 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其中重要 的有:毛泽东的在 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为改造党报的通知等等。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这些文件、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二是在无产阶级党报理论方面, 对党报的性质、特征、任务,党与党报的关系及党对党报的领导、党报的 工作方针及编辑方针和编排原则、党报的群众路线、党报的文风等重大问 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报理论,为建立中国 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理论和模式奠定了基础。 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一是新 闻要具备“五要素” ;二是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三是加强新闻工作 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四是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 二”的原则,反对“技术第一,政治第二”的原则;五是反对党八股,树 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六是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结合、和人民群众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十、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 【 评述 “拒检运动 ”等国统区新闻出版界争取新闻自由斗争的经过和结 果 】 1945 年八九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 ,国统区新闻界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重庆国讯书店将延安 归来一书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重庆 16 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 中国共产党坚决支持国统区出版界发起的这场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反映 了国统区新闻文化界的意愿与呼声。9 月后,由重庆出版界发起的拒检运动 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 展,使正在玩弄“和谈”阴谋的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国民党当局被 迫作出让步,对外宣布废止战时新闻审查制度。 2、 【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和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 话 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 1948 年 3 月下旬,毛泽东途经晋绥地区,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 编辑部人员,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精辟的阐述了无产 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二)无 产阶级办报路线与方针(三)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 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四)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报纸工作人员为 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1948 年九十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 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了学习班。10 月 2 日,刘少奇 亲自去学习班做长篇讲话,后命名为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一是深刻 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 四个条件(一)马列主义的修养(二)政策路线的知识(三)正确的基本 态度(四)独立的做相当艰苦的工作。 、 【 评述反 “客里空 ”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 客里空”是 1944 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 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 名词。 1946 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 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 年 6 月 15 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 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 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 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 里空” 。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 历史意义。它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 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 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假新闻案例了解:2007 年纸馅包子事件;2009 年中国人民政协报中国 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 70%的财富(采用的部分数据是境外反华网站刻意编 造, 中国人民政协报未经核实) 假新闻的实质:假新闻包括失实新闻、假新闻、策划新闻。造成假新闻的 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有(一)道德根源,假新闻是道德上不 善的产物;(二)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等等是假新闻得以 传播的专业根源(三)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等可 能使新闻传播者报道一些不全面、不客观的新闻(四)利益根源,主体的利益 追求往往是虚假新闻滋生的实质根源也可以说是虚假新闻现象背后最重要的的 主体根源。客观原因有(一)新闻体制和法规不健全,对虚假新闻的惩治力度 不够(二)激烈的媒体竞争是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三)受众的猎奇心理和 对媒体的高度信任是假新闻产生的社会原因(四)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 虚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捷径。 如何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 质,培养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从根本上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二)完善管理 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各个报道环节管理的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三) 建立严厉的惩戒机制,加大新闻造假成本,使传播假新闻者不敢造假、不愿造 假 【 苏报案的基本情况 】 苏报1896 年 6 月 26 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后卖给退职官员 陈范。为打开局面 1903 年陈范聘请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 苏报 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 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 。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 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 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 多次开庭,1904 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 苏报永远停刊。 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 十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 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的批准正式宣告改版:第一,扩大报道范围; 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 2、 【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经过。有何意义和教训? 】 我国新闻界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 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苏联的新闻工作 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 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 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 高。 但是,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 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在报纸中主要表现有:一是片面强调不犯 错误;二是每天一篇社论;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 严重 在广播工作方面教条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 地方台为补充的办节目方针,要求地方台用较多的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其 后果是削弱了地方广播联系当地实际的作用,也影响了地方办广播的积极性。 二是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受苏联经验的影响,认为广播不宜于进行批评, 只能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