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案付佃礼_第1页
互联网教案付佃礼_第2页
互联网教案付佃礼_第3页
互联网教案付佃礼_第4页
互联网教案付佃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付佃礼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养方面: 1会写 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教育方面: 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从最后三 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发展方面: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14 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 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以前为了暖和暖和自己,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 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种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 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是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然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 理。教学难点是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 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 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图片网上搜 索下载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做成 PPT 课件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用百度在中教网搜索卖火柴的小女孩视频,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 四、教学方法 1、 要注意一层一层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 2、 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结合百度视频和 ppt 课件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的 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看到的种种幻象都是作者的想象, 让学生借助百度视频,展开合理想象。 3、 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内在联系,一次次擦然火柴之间联系紧密,教学时不可把一段段割 裂开来学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大年夜本来 是非常高兴的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有鸭有鱼、有虾 大家生活在这里是多么地幸福呀,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 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 街上卖火柴时发生了什么事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百度视频 /show/qhdYqbcS-LqeHHeQ.html?nv=1 二、题解,作者简介(百度搜索) /club/info/index_view.aspx?b=149&id=6815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师生正音。 2、讲字形,用色笔标出易写错的笔顺。 3、齐读生字词 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按 故事情节的变化把课文分为三段 5、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阅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在书上找出有关的部分,做上记号。 3,讨论交流。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 (2)把课文分成三段,可以怎么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 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六、讲授第一段(14 自然段) (1)百度搜索带情景范读课文 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220 (2)师:在万家喜庆团圆、都在准备丰盛菜肴过年的大年夜,在又冷又黑的晚上, 小女孩为什么还要在大街上卖火柴?(生:因为小女孩家里非常穷,所以她不得不 在街上卖火柴。)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 “ 天冷极了,下着雪”而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从这里可以 看出小女孩很冷。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饿了一整天。“她爸爸会打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样 冷”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家里没有温暖,没有人关心疼爱她,小女孩很可怜。 (3)小女孩为什么不敢回家? 生:(因为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会打她的,再说家 里跟街上一样冷,所以她不敢回家) 七、小结: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几次擦燃火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 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小女孩在房子的墙角坐下来,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段。 二、自学第二段 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指导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请五位同学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在火柴发 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 3五位同学读课文后讨论: (1)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一个暖和的大火炉,说明了小女孩非常寒冷,想得到 温暖) (2)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喷香的烤鹅,说明了小女孩非常饥饿,想得到食物) (3)小女孩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说明了小女孩非常孤独,想得到欢乐) (4)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慈祥的奶奶,说明了小女孩非常痛苦,想得到别人的疼爱) (5)第五次小女孩为什么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她看到了什么? (她要把奶奶留住,她看到了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6)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7)讨论课后 3 题(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五、学生自学第三段 1提出自学要求,边读边思考课后 3 题(2)小题,学生按要求自学。 六、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这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小组讨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 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幸福” 是说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 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 )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体会到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 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八、总结全文,完成 1、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之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根据想象虚 构的。这篇童话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是根据他平时见到的穷苦孩子的悲 惨生活和穷苦孩子冻死街头的情景来想象的。) 十、能力综合训练 十一、课后拓展: 1、小练笔:百度搜索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z/241250-women-zhongjian-laidao-xiaonvhai- huochai-jiaru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想象性作文 要求:通过想象性作文,激发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和关怀,进一步显 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的幸福,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要求想象合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百度视频】 课文情景朗读 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220 六、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 【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视频)h ttp://programs/view/hI4Z8fvSKms/ 六、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 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 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对穷苦 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学这篇课文,我利用百度搜索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品 读并理解课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奠定学文的感情基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导入部分我利用百度视频卖火柴的小女孩 ,有 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搜集并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深入学文 的探究意识。 二、自主朗读,图文结合渲染气氛。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 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感受深的句、段, 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在引导中不仅注重了对小女孩的可怜与 悲惨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烘托出当时那种 凄凉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 三、合作品读,朗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多媒体找出作者安徒生给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个怎样的 结局,并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使他们带着疑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在比较中品读, 在品读中有所感悟,形成见解。使学生明确小女孩看到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唯一疼她的奶 奶时是幸福的,说明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快乐与疼爱。而幻想过后的小女孩是不幸的,特 别是她幻想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根本不存在的。在学生汇报时,配以多 媒体演示加深体会,加强理解。教学中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 四、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