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_第1页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_第2页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_第3页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_第4页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通运输一体化 浅谈长株潭城市一体化 姓名:蒋艳华 学号:200731220029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07 级光科 摘要 :长株潭地区正成为我国城市群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区域, 城市一体化、 经济一 体化、 交通通讯一体化、 环保一体化给湖南经济带来巨大的机遇。 正文 长株潭三市是湖南经济最发达、 城镇最密集的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市 群。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不仅受到湖南省的高度关注, 而且受到国家计委和世界银 行的高度重视。当前, 湖南省正实施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龙头的 “一点一线” 战略, 国家计委已将长株潭城市群列入全国 “十五” 城市化发展的重点联系区域, 世界银行亦 已原则同意把长株潭城市群纳入 (城市发展战略计划。长株潭地区正成为我国城市群研究 与建设的重点区域, 如城市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 交通通讯一体化、 环保一体化等。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开发区建设最早、 现有开发区最为密集的地区。1988 年 10 月, 长 沙科技开发试验区 (长沙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身) 成立, 标志着湖南省开发区建 设的开始。截止目前, 长株潭地区有省级以上开发区 个, 占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总数 ( 个) 的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 个, 省级开发区 个。从开发区的性质来看, 有高新技 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 旅游经贸开发区及工业小区等不同类型 (表 ) 。经过 多年的发展, 长株潭地区的开发区建设已具有相当规模, 成为本区域经 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至 年末, 开发区的总人口规模已达 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达 亿元, 累计开发土地面积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完成财政收入 亿元, 吸引外资 万美元 (实际到位数) , 出口 万美元 。 长株潭的发展年简 1985 年前后,长株潭城市群整体规划方案论证探讨,并提出统一电话区号等 10 大工 程。 1997 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启动长株潭城市群整体规划方案,信息同享、通信同城成为 五同的重要内容。 2007 年 12 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长株潭通信一体化迎来 重大机遇。 2008 年 12 月 30 日,湖南省主要领导宣布启动“长株潭通信一体化” ,从 2009 年元 旦起,实施第一阶段的通信同费。 2009 年 3 月 19 日,长株潭通信一体化动员大会召开,长株潭并网升 8 位一定要在 7 月 1 日前完成。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 通条件优越。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所高校,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杂 交水稻、人类干细胞、复合材料等研究国际领先。 三市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目前 已建成了个国家级开发区,个国家产业基地。从年开始,每年年初均由湖南 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办公室组织制定年度经济一体化工作目标任务,三市互动的协调机制 正在建立。 年,长株潭三市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占湖南全省;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都超过 。核心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显现。 区域体系的形成 2007 年 12 月 14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 自 1982 年提出到获准设立“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经历了构建长株潭城市设想的提 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初步实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的确立和全面推进三个历史阶 段,使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不断走向深化。 随着长株潭城市经济区对内聚焦力增强,对外辐射力扩大,必然相应的形成一个更大 规模的大都市经济圈或城市群、城市带。早在 1988 年 1 月,为应对广东优先综合改革开放 对湖南带来的冲击和机遇,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其中一条就是“从我省的经济全局上说, 应逐步形成以长株潭为重心,以衡阳、郴州和岳阳为南北两翼,京广和湘江流域城市开放 带” 考察报告的对策部分,以适应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湖南对策发表于湖南城市 金融1988 年第 1 期,即“3+3”城市开放经济带,以开放促开发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2003 年 12 月,秦尊文在长江中游经济区建立与发展一文中提出:“在继续抓好长株 潭一体化的同时,要以此为突破口,使岳阳、益阳和常德与长株潭整体推进,建立湘东北 城市群” 江汉论坛2003 年第 12 期的建议。由中国宏观经济学课题组于 2004 年 5 月完 成的到 2030 年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的研究报告,并在国家发改委“网”发布。该报告提 出“到 2030 年建立 20 个大都市城市圈的设想” ,若长沙都市圈是以长沙为中心包括长沙、 株洲、湘潭、衡阳、常德、益阳、娄底、岳阳和江西省的萍乡等 8 市,将湖南的岳阳草稿 武汉都市圈。 2005 年 8 月,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下发,标志着长株潭经 济一体化进入到总体规划指导下,全面推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长株潭区域的发展,将 会全面实现小康,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率先在中部 崛起,建成城市共同体,实现经济运行同城化和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6 年 5 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抓住机 遇,加快发展,立足新的起点,省政府提出提升和发展“三化”战略,加速推进和大力实 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作为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第一推动力。同年 6 月,湖南省政府就争 取长株潭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先行、先改、先试,向国务院 进行了申报。 在编制并实施长株潭交通、电力、信息、金融和环保 5 个网络规划的同时,2000 年, 世界银行把长株潭作为中国首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GPS)的两个城市群之一,启动 GPS 研究。之后又相继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性规划和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岳麓山大学城 规划,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和 2004 到 2010 年长株潭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纲要,在此基 础上于 2005 年 8 月完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即区域的总体规划和长株潭经济一 体化“十一五”规划,形成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区域的规划体系框架,为当前和今后长株 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指导纲领性的科学依据。按照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推进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产业分工已显雏形。 长沙以电子信息、工业机械、食品、生物制药为主,株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 基础化工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精细化工为主,产值占当地规模工业的比重都在 70%。 同时,围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了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 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 出现了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态势。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 业及商贸旅游业。 区域交通一体化 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由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管 理一体化组成,并具有区域经济的地理特征。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含义包括:区域不同 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关系;区 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的大系统,以及对区域交通 运输的综合管理调控,即对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做到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 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对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地 区及城乡差距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区域交通运 输一体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具有区域经济的明显特征。区域 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潜力充分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区域的 优势能否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各业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作为域经济合作的 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也是现代物流供应中的关键环节,必须提供相应的一体化支 撑。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建立必将引起城市间关系的重构,增强区域的聚合力,营造良好的 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通过城市间的联合与协作,基本形成区域大商贸格局, 生产要素流动也更加合理,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凸现。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适应城市群的立体发展,湖南省政府投入重金建设区域内的交通。2009 年 9 月,国 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规划方案中,建设长沙株洲(湘 潭)线、长沙益阳常德线、长沙岳阳线、株洲衡阳线、长沙西环线、长沙浏阳 线、湘潭娄底线,合计里程 760 公里。远景展望城市群外围城市间的联络线和支线,最 终形成“一核、主轴线、半圆、支线”的网络。2009 至 2012 年,实施长沙株洲(湘潭) 线,重点支持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发展。线路自长沙站引出,经长沙东站向南,至暮云后 分线,一端接入株洲站,一端接入湘潭站,线路全长约 100 公里。实施长沙益阳常德 线,线路自长沙站引出,跨湘江后经岳麓、宁乡、益阳至常德,线路全长约 150 公里。同 时,充分利用武广客运专线开行岳阳、长沙、衡阳间城际列车。 按照湖南省 35 城市群城际轨道规划的时间表,明年有望前期启动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轨道 交通,投资超过 160 亿元,全长近 200 公里,按时速 200 公里设计,能满足超过一千万人 口的特大城市的需求。而首度亮相的 35 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充分体现了长株潭中心 城市的作用。中心城市交通网络对周边的辐射功能。远景建设规划中,其他 5 个城市的轨 道交通总里程达 1235 公里。根据湖南省铁路区域发展规划,投资近三千亿的铁路项目竣工 后,湖南的铁路里程将翻一番,由现在的 2968 公里,增加到近 6000 公里,时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